问题

如何评价育碧新作《孤岛惊魂 5》(Far Cry 5)?

回答
育碧新作《孤岛惊魂 5》(Far Cry 5)自发售以来便引起了广泛关注,也伴随着褒贬不一的评价。作为孤岛惊魂系列的重要一员,它在保留系列核心玩法的同时,也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尽量详细地评价这款游戏:

一、 核心玩法:熟悉的配方,微小的进化

开放世界与据点占领: 《孤岛惊魂 5》继承了系列标志性的开放世界探索和据点占领系统。玩家在广袤的蒙大拿州地图上自由活动,通过完成各种任务、清除敌人据点、破坏他们的补给线来逐渐解放区域,削弱敌人的势力。这种循环玩法对于系列粉丝来说非常熟悉且具有吸引力。
潜行与爆破的自由度: 游戏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完成任务的方式。玩家可以选择潜行暗杀,利用地形和掩体悄无声息地解决敌人;也可以选择正面突破,使用各种武器和载具进行大规模的火力压制。这种自由度是孤岛惊魂系列的一大亮点。
伙伴系统(Gun for Hire / Fangs for Hire): 这是《孤岛惊魂 5》中一个比较显著的新增玩法。玩家可以招募AI控制的伙伴,他们拥有不同的技能和专长,可以协助玩家战斗。例如,狙击手能够远程支援,驯服的野兽可以撕咬敌人。这个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战斗的策略性和乐趣,尤其是在面对大量敌人时,能有效分担火力。
载具系统: 载具依然是游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汽车、卡车、摩托车、船只甚至飞机和直升机。玩家可以驾驶载具快速穿越地图,进行追逐战或空中支援。育碧在载具的驾驶手感和物理表现上做得还算不错。
武器系统与升级: 游戏提供了丰富的武器种类,从手枪、霰弹枪到突击步枪、狙击枪,以及各种爆炸物。武器可以通过商店购买或在世界中搜集,并可以进行各种改装和升级,例如更换瞄准镜、消音器、弹匣等,以适应不同的战斗风格。

二、 故事与剧情:争议的核心

背景设定与主题: 《孤岛惊魂 5》将背景设定在美国蒙大拿州的虚构县“希望郡”,聚焦于一个名为“伊甸之门”(The Project at Eden's Gate)的末日邪教组织。邪教首领约瑟夫·席德及其兄弟姐妹们,以宗教和家庭的名义,对当地居民进行精神控制和暴力统治,试图建立一个独立于美国的王国。
“反抗”机制与故事推进: 游戏采用了“反抗”机制来推进剧情。玩家通过在各个区域制造混乱、削弱邪教的影响力来积累“反抗值”。当反抗值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触发该区域的Boss战和剧情节点。这种设计虽然直观,但有时候会让人感觉像是在重复地“刷怪”,并且一些玩家认为这种推进方式有些模式化。
剧情的深度与批判性: 游戏的剧情触及了宗教狂热、邪教的诱惑、极权主义、美国社会的某些分裂等现实议题。约瑟夫·席德这个反派角色塑造得非常成功,他充满魅力的言辞和扭曲的价值观,确实能够引发玩家的思考。然而,也有不少玩家认为游戏的剧情深度不足,未能充分挖掘其探讨的议题,甚至在某些方面显得过于肤浅或流于表面。尤其是在故事的高潮部分,一些玩家认为结局的处理方式过于仓促和令人费解。
主角的沉默: 玩家扮演的角色是一位无名的副警长,全程保持沉默。这种设定虽然是为了让玩家更好地代入,但在叙事上却产生了一定的隔阂。玩家无法通过主角的言行来直接感受情感和表达立场,很多时候只是一个执行者。

三、 世界观与环境塑造:风景如画,但缺乏新意

蒙大拿州的风光: 《孤岛惊魂 5》的场景设定在美国蒙大拿州,这为游戏带来了壮丽的自然风光。广袤的森林、河流、湖泊、山脉以及乡村小镇,都通过出色的画面表现出来,为玩家提供了沉浸式的体验。骑着马匹在野外驰骋,或开着飞机俯瞰大地,都非常赏心悦目。
世界的互动性: 游戏在环境互动方面也下了一定的功夫,例如可以破坏一些物体,引发连锁反应等。然而,与系列前作相比,这次在世界互动性的深度和新意上似乎并没有带来太多惊喜。很多时候,开放世界的感觉更多地停留在视觉层面,而非深层次的互动。
NPC 的动态与AI: 世界中的NPC存在一定的动态,例如会进行日常活动、偶遇事件等。但AI的整体表现中规中矩,有时会显得比较呆板。敌人的AI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容易被玩家的攻击打断动作,或者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得不够智能。

四、 游戏特色与创新:有亮点也有不足

多人合作模式: 游戏支持整个战役的双人合作模式,这为玩家提供了与朋友一同探索和战斗的乐趣。一起占领据点、一起完成任务,无疑增加了游戏的社交性和可玩性。
“裂痕”模式 (Arcade Mode): 这是育碧为《孤岛惊魂 5》推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玩家可以在“裂痕”模式下创建属于自己的地图,游戏类型可以是射击、跑酷、解谜等。并且可以利用系列前作的素材和载具,甚至一些其他育碧游戏的资产。这个模式极大地拓展了游戏的生命周期,鼓励玩家发挥创意,也为玩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游玩内容。许多玩家认为,“裂痕”模式是《孤岛惊魂 5》中最具潜力的部分。
技能树与装备: 游戏提供了丰富的技能树,玩家可以通过升级来解锁新的能力,例如更强的潜行能力、更快的载具驾驶速度、更多的生命值等。装备系统也允许玩家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搭配。
音乐与配乐: 游戏的配乐非常出色,尤其是邪教的圣歌和背景音乐,能够很好地烘托出游戏紧张、压抑的气氛。音乐与画面相结合,增强了游戏的沉浸感。
部分设计上的争议: 游戏的一些设计也引发了争议,例如“捕获”玩家的剧情设计,一些玩家认为过于强行且破坏了游戏节奏。另外,一些玩家对游戏中的“自由度”是否真的如宣传所说那样感到怀疑,因为很多时候玩家依然被引导着按照特定的模式进行游戏。

五、 总结评价:一款优缺点并存的系列作品

《孤岛惊魂 5》是一款优缺点都比较明显的作品。

优点:

画面精美,风景优美: 蒙大拿的景色令人赏心悦目,对开放世界的视觉表现力很强。
核心玩法成熟: 育碧在开放世界、据点占领、潜行爆破等方面的经验成熟,游戏体验流畅。
伙伴系统和载具丰富: 伙伴系统增加了一定的策略性和趣味性,载具的多样性满足了玩家的探索和战斗需求。
“裂痕”模式潜力巨大: 为游戏提供了极高的可玩性和生命周期,是游戏的一大亮点。
反派塑造成功: 约瑟夫·席德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反派角色。
多人合作模式好评: 与朋友一起玩乐趣倍增。

缺点:

剧情深度不足,主题探讨略显肤浅: 虽然触及了深刻的社会议题,但未能深入挖掘,结局处理也让一些玩家失望。
叙事模式略显单一: “反抗”机制的推进方式可能导致部分玩家感到重复乏味。
主角沉默带来的隔阂: 缺乏主角的言行导致情感代入感减弱。
世界互动性提升不大: 在开放世界互动性方面,相比系列前作没有带来太多惊喜。
AI表现中规中矩: 敌我双方的AI都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空间。

总的来说,《孤岛惊魂 5》是一部质量不错但略显保守的作品。 对于系列粉丝而言,它提供了熟悉的乐趣和一些新的尝试,尤其“裂痕”模式为游戏增添了许多活力。但对于那些期待在剧情、叙事或玩法上有重大突破的玩家来说,可能会感到有些许的失望。它是一款可以让你沉浸其中,享受开放世界枪战乐趣的游戏,但其在故事和主题上的野心,最终未能完全实现。

如果你喜欢孤岛惊魂系列的开放世界沙盒玩法,并且对美国乡村的设定感兴趣,那么《孤岛惊魂 5》仍然值得一试。但如果你的主要期望是深刻的剧情体验或颠覆性的创新,那么可能需要调整你的预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觉得我像唐僧,隔三差五就被妖怪抓走了。

反派都天真的可爱,不管老子怎么跟他作对,怎么把他的地盘搅得天翻地覆,把他手下干了个遍,他还是想“感化”我。

你把三个小头目任何一个打死了,另外一个小头目还跟没事一样继续给你谈笑风生,仿佛他们三个在平行世界一样。

育碧大概做了五六个基本任务,然后没个复制黏贴50到一百次,用到各个系列里面去。

育碧的问题我觉得已经越来越明显了,游戏上手简单,体验快,前三十个小时你的体验很好,画面没得说。但是30小时之后,新鲜感一过,无数的重复性的刷那就是毁灭性的,多少玩家忍不了这么重复的刷刷刷,但是育碧似乎没有要改的意思,而且现在几乎育碧旗下所有系列都这么搞,连什么幽灵行动荒野,也变成这种风格了。。。

又想起了那个著名段子

一名推特用户在育碧的官推上发私信:“《巫师3》真好玩!”

官推礼貌地表示肯定并说:“是的,可是《巫师3》并不是我们育碧的作品啊。”

那名用户于是说:“我当然知道,你们永远不可能做出这么棒的游戏!”

user avatar

这一代远哭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育碧旗下的现代野外热兵器这条线,做到现在已经真没什么可做了。下一代远哭会是什么样子,或者来年的某个汤姆克兰西系列野外版是什么样子,现在早就可以勾勒个八九不离十了。

所以要评价远哭5,最好先回顾一下3代以来的远哭系列。2012年的3代是一款优秀的作品,某种程度上说是育碧旗下的一个里程碑之作。育碧蒙特利尔在时隔五年后,复活了Far Cry这个当初从Crytek接手的显卡杀手品牌,并且定义了Far Cry,乃至接下来三年育碧所有产品的格局。3代开创了很多这个系列的标志,比如泛地图随机刷新敌人和遭遇战,以总有一到三个警报器和一个野兽笼的据点为核心的战斗,打猎、驾驶、攀登、采药等开放世界系统,人格魅力出色的大反派等等,这个设定几乎影响了育碧接下来所有产品线的布局。

三个月后的外传血龙更像一个架空世界的据点战模拟器,这里不做讨论。14年底的4代,基本没动3代的框架,但优化了很多3代的细节,加入的全地形车、小型直升机、绳索攀爬、友军支援、据点防守战等小元素都恰到好处,同时人物塑造、主线和支线的叙事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使得这一作足以成为远哭系列的巅峰。

16年的Primal,给人感觉却只是一个拍板的点子,这个点子强行安在了Far Cry这个标题下,但成品的质量除了搞了个全世界都听不懂的原始印欧语,既没为Far Cry系列带来什么新意(反而拿掉了远哭一大半本来是亮点的元素),也没为原始时代这个题材注入生命力,所以Primal这一作在系列里实难担当大任。

但到了17年,育碧却用旗下法国本土的工作室,出了一款非蒙特利尔出品,但各方面都只像蒙特利尔作品的简单移植的《幽灵行动:荒野》。这个游戏除了走路的视角是三人称,以及简单搬了前作《幽灵行动》的团队战斗和多人合作系统,其他各方面你根本找不出它跟远哭有什么区别,除了精简了远哭的系统,然后把剩下相同内容重复了远哭的五倍以上。包括游戏的剧情都仍然是高仿的远哭——第三世界、犯罪勾当、暴虐的大BOSS、若干设定好的小头目,以及结局强行逆转,这至少都是远哭4做过的。

对育碧来说,自己出了一款山寨自己的,那么原来的游戏下一步做什么?出一个全新的游戏?No,最简单的做法是,再山寨一遍呗!


于是,远哭5果然反搬了《幽灵行动》,这一代最大的新系统——队友标记战斗,这是十年前《幽灵行动》还被称为“战术射击游戏鼻祖”的时代就有的东西。当然动物队友是从本系列的Primal搬的,人类队友和幽灵行动的队友差不多,只是每个角色只有一样武器,加上两个新鲜一点的空中支援队友。自己和队友互相救援,这也是幽灵行动早就有的系统。

此外,《荒野》里第一次出现了直升机和飞机,远哭也就顺理成章搬了过来,但育碧调校的飞机基本和平地上的车没什么两样,开飞机的意义仅在提醒你这个游戏有此系统而已。空中滑翔飞鼠装,这是16年的体育游戏《Steep》里的,当然《正当防卫》《蝙蝠侠》里也早已有之,此处搬过来的意义似乎只是快速移动的范围能再大点。最后一个新系统大概是钓鱼,这在近两年的开放世界游戏中很火,但在远哭的定位里钓鱼也不能当饭吃,所以也只是个聊胜于无的小游戏。

建立在过去一两年育碧往作的点子上,远哭5自己实在难有什么新意,那么Far Cry本来的那些精髓呢?我们就直接看一点——

玩过3代和4代都知道,只要让使热兵器,游戏的难度,取决于你在什么时候,拿到消音狙击枪。而5代你什么时候能拿到?答案是在一上来,你打第一个据点之前。

消音狙这东西过于不平衡,这是开阔、郊野地图无解的问题,对策要么就不允许这武器存在,要么就是做成平地、狭窄、多遮挡或室内的场景,但只有《看门狗》这样的城市地图有这么做的逻辑。3代和4代里一把消音狙端据点的模式,在这五年里我相信早已不是什么江湖技巧。4代至少是做了一点平衡的设计,比如搞了后期的大据点(堡垒),用庞大的领地和森严的围墙削弱消音狙的威力。

刚上来就以白菜价解锁消音狙,是5代不太成功的制作逻辑的体现——制作者似乎不知道如何控制难度。另外一个典例,是大概也是搬运自《荒野》的地图平行分区主线。《荒野》的逻辑是一上来就让玩家自由选择主攻区域,通过区域的解放程度触发主线,但《荒野》的区域有十几个,而且区域标有难度等级,区域内部还分小BOSS到大BOSS的级别,起码给玩家一个大致的发展顺序。而远哭5做的是,一上来告诉你三个完全平行、没有难度差别的区,剧情不做任何顺序指导,如果你是做完一个区才接着做下一个区,你有可能在打到剧情2/3完成度时,还会接到游戏系统的“教学任务”……打据点也是一样,这一作没有高级据点,主线必打的“堡垒”只能主角一个人闯,于是剩下那些本是远哭标志的据点,也就真成了尴尬的存在。打完某一个区域最难的据点,接下来可能就会碰到一个最水的,但反正消音狙早就在手,打哪个不都一样?最后,制作者只好强行取消了以前的靠战斗和任务积累的经验分,而是改用了也不怎么新鲜的挑战经验制,用“XX武器击杀数”绑定技能,以及初始限制武器槽来“坑”玩家的消音狙,这设计看着实在是“尬”。

队友作为新加元素,在本作失衡的节奏控制下也没发挥出多少。《幽灵行动》的队友系统有一个射击游戏的标志动作——标记后下指令同步射击,这个动作使得《幽灵行动》可以实现多人配合的低调渗透战。但远哭的前几作都是孤胆英雄式战斗,如果要移植以前的队友系统,高调队友的形式无非是前作的雇佣军,加上早已程式化的肉盾、群伤、输出等属性,至于低调属性队友——拜托我眼睛都看到敌人了,自己干掉他就完了,为啥还要等AI自己挪到地方又不知道靠不靠谱地打一下……除非你拷贝幽灵行动的标志动作指令同步射击,但这样的话这个游戏的名字为什么不叫《幽灵行动》?另一个问题又是跟平行地图设计伴生——队友必须一个个跑地图解锁,每解锁一个还要靠战斗升级,于是等到解锁最后的队友后——敌人都没了,你还能玩啥?这种到游戏后段(实际上根本就无所谓“段”,只所谓打了多久)还得进行基本系统“解锁”的设计,也是难度节奏控制业余的体现。最后,队友系统除了也被绑定在“挑战”菜单内,强制玩家在非主线时间用来解锁技能外,关键主线大半不给用,意义只剩玩家爬山时莫名跟地图的随机敌人开战然后莫名挂掉,稍微积极一点,也就是玩家失足摔死时,可以不立刻读档吧(尽管等AI从哪个角落挪过来速度还不如读档)。

至于其他元素,飙车挑战和高级动物猎杀,这是在远哭里出现了多少年的东西,这一代无非把加进来的飞机和飞鼠装做了两三个钻圈挑战。育碧游戏特质性的解谜式攀爬,包括前作标志性的广播塔,在这一代做成了一个专门的收集式任务“末日避难所”,这个项目中有几个结合飞鼠装的解谜稍有新意,尽管解锁飞鼠装快速移动后飞鼠装就跟4代的土制直升机一样,在攀爬谜题里简直是作弊。当然只要你习惯了育碧攀爬谜题的“每爬一处梯子/绳索,上去必定要拐一圈”套路,这些攀爬谜题也只是前作的水准,而且取消前作爬塔系统跟第一人称贴合的大量的走钢丝式的设计后(这也是前作的一大亮点),攀爬已经更接近第三人称下那种单纯的绕路。

还有一点是收集品,鉴于近两年以来育碧懒得画美工模型、不搞资料库的习惯,收集品系统的欣赏价值和剧情价值就不必期待了。这一代的收集品直接给丢到了“物品”菜单栏的最后一位,不仔细找的话都不知道有这回事。而且同类收集品(漫画、摇头玩具、棒球卡、唱片)同类就配有一个模型,前作那种一个个摆出来还配文字的,现在的育碧是不会费劲去做的。

但是,在支线和主线之间的连接部分,这一代整体布局的一个严重弊病凸显了出来:传统带成长系统的游戏,做任务得到的应该是“经验”,“经验”对应于获得“技能”,技能则推动游戏进行。但远哭5搞了个跟《AC起源》的RPG等级制一样,既莫名其妙,做出来也是败笔的古怪修改——做任务不得经验,得的是所谓“反抗点数”这个“反抗点数”的唯一意义是决定主线剧情什么时候出来,你不得到“反抗点数”游戏压根不会往前走,但“反抗点数”拿完后,你再做任务、包括解锁队友,一下就没意义了——除了给你点钱,但头号大杀器都白菜价,钱显得比剧情点还要鸡肋。由于反抗点跟剧情挂钩,点数要求又不好做太多,于是随便接了几个任务后——往下再接任务就不存在实质意义的“奖励”了……奖励系统愣是弄成个“负激励”,这也足够败笔的。当然,你知道赚这个“反抗点数”的后果是——每次赚够进度条后,玩着玩着的你会被强行“踢”进主线中,即便游戏假惺惺地提示你敌人只是来“追捕”,但你根本就不能反抗,因为你的对手不是那帮游戏里的蠢货,而是编剧……(开放世界游戏真没见过主线任务不是由玩家自己接,而是被动地强行启动的)接着不知所以地打了一阵后又被踢了回来,然后告诉你游戏继续……这一下足够让人骂街了。而本来的“经验值”,被强行绑进了所谓“挑战”,而这些挑战是什么?用XX武器杀XX人,让XX队友杀XX人,猎杀XX只XX动物,钓上XX鱼——用如此“填鸭”式的套路、而且绑定成唯一获得技能提升的途径,拿来跟玩家灌输游戏的所谓“多样性”,这个没有任何意义的“创新”,只显出了这一代失败的节奏控制。

节奏控制失衡,同时还影响了剧情的叙事。分区域搞剧情点数这个设计在以前开放世界游戏里也有,但一个起码的思想是,剧情推进是按整个地图的完成情况计算的。远哭5初衷是不设置引导,三个区域自由选择顺序,但后果却是,三个区域完全独立,于是游戏开头和结局的距离,就只取决于一个区域的长度。打完一个区域,你就已经能料到整个剧情的走向,剩下两个区域,对玩家而言纯粹是走个过场。主线剧情的大BOSS是圣父,剧情分成了圣父三大手下三部分,但玩家打三个手下的顺序却完全独立,这意味着主线根本没有在两个重要环节间串联的余地,换句话说如果不打到最后,圣父压根就出不了场……于是最后结局的强行逆转就显得极为无聊,因为前面的叙事根本就无法进行铺垫。理论上要把故事说圆,中间应该按“玩家杀死A——圣父与剩下的B、C谋划——玩家杀死B——圣父再与C谋划——玩家杀死C——面对圣父”这样安排,但这意味着中间必须根据玩家打ABC的顺序制作动态剧情,而育碧的模式显然执行不了这样的工程量。


为了简单说明远哭5剧情流程的问题,我画了这幅简图。可以看到,一般游戏的主线最起码要有一定“长度”,根据完成比例设置过渡性主线章节,这样才能把故事讲完整。而远哭5的做法是,剧情的长度,只等于1/3剧情的长度,这个结构里,大主线在平行的ABC区域间根本无从安插,这导致了结局部分逆转的不合理。


就具体剧情来看,整个游戏用了一个比较耍赖的大设定——精神控制,由于对手是邪教,邪教一降生就掌握着“非物质武器”——游戏中交待的是一个叫“极乐”的万能物质。任何剧情一旦开了“精神病”“精神控制”的口子,剧情展开就已经极为不可信了,“精神”这东西能把任何再荒谬的因果关系给一句话说圆,就算结局世界末日了,要么是全世界人被邪教整疯了,要么是主角自己被整疯了,这个筐能圆下任何剧情。三个分支区域的内部剧情,也较3代和4代的叙事水平差了很多,不说主线强行把人“踢”进剧情的设定,三个区域的关键主线,除了不依靠神棍招数的约翰区域有点内容,另外两个在精神病世界跑一圈的主线,显然是模仿4代里那个嗑药兄弟的支线的,不说主线规模就是前作一个支线水平,像雅各那一关,愣是把一模一样的场景给人重复了三遍……每个区域最后一关大场景,都是雷同的堡垒战——孤身闯堡垒、打到内部、埋好炸药、逃离——乃至连堡垒的结构都充满了复制粘贴感。近5年以来的育碧游戏里,远哭5算是场景最简单的,没有之一,当年4代的主线让你跑喜马拉雅山,还让你从万丈的高崖上越狱,这一代呢,到三个雷同的地下堡垒里跑一圈,然后就完了。

私以为,育碧蒙特利尔现在做开放世界的想法,似乎被绕进了“开放世界”这个名词里,制作者是在做“开放世界”,而不是在做“开放世界游戏”,游戏变成了“为了开放而开放”。要怎么做算“开放”,以前的堆砌地图尺寸、堆砌重复任务的做法被批判后,远哭5的想法变成了:游戏系统越多就算越开放,于是把以前游戏做的各种分支系统全搬过来,塞进一个游戏里,然后用莫名的机制让玩家把它们“过”一遍,似乎就完成了“开放”的定义。剧情也被“开放”给强行割裂,乃至看不出到底孰为主次。但现代的制作者为何不重新思考一下,开放世界再怎么“开放”,它也只是个壳,游戏的内核终归还是那些一开始就有的——射击、潜入、打据点,好好设计一些FPS游戏该有的关卡,设计一个FPS式的故事,把“开放”的东西作为闲暇时的点缀, 而不是喧宾夺主地塞进游戏进程里,才是“开放”的本意。

最后,第一次听到“希望郡”这个意项,我马上就能想起12年跟Far Cry 3同一个月发售的《杀手:赦免》,这个名字和指代——美国西北部小镇、神秘民间组织,在当年《杀手》里一模一样。当时两部作品同时重启了五年前的旧作。五年后远哭出了4部新作,而杀手系列,现在挣扎在撤资的泥潭中,希望郡还在,现实却已时过境迁。

参考阅读

如何评价《孤岛惊魂4》?

如何评价《孤岛惊魂: 原始杀戮》(Far Cry: Primal)?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育碧新作《孤岛惊魂 5》(Far Cry 5)自发售以来便引起了广泛关注,也伴随着褒贬不一的评价。作为孤岛惊魂系列的重要一员,它在保留系列核心玩法的同时,也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尽量详细地评价这款游戏:一、 核心玩法:熟悉的配方,微小的进化 开放世界与据点占领: 《孤岛.............
  • 回答
    育碧(Ubisoft)的《全境封锁2》(Tom Clancy's The Division 2)从Steam商店彻底消失,转而独家登陆Epic Games Store(EGS),这一举动无疑在游戏界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波澜。对于玩家、育碧自身以及整个PC游戏分发平台格局而言,这都释放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信.............
  • 回答
    育碧的《孤岛惊魂 6》啊,这游戏出来之后,大家讨论得可不少。从我个人的体验来说,它就像一个熟悉的配方,但又在细节上做了一些调整和尝试。首先得说说这个游戏的画面和世界观。加勒比海的雅拉岛,这个设定本身就很有吸引力。绿意盎然的丛林、破败却充满历史感的城镇、以及充满压迫感的现代化都市区,这些元素结合起来,.............
  • 回答
    育碧在5月12日悄咪咪地更新了用户条款,估计不少玩家都没怎么留意。不过,仔细扒拉一下,这里面有几个点是相当值得说道说道的。首先,最引人注目的,大概就是关于“不可转让性”的强化了。以前可能说得比较含糊,现在直接把“所有账户和其中的所有内容,包括虚拟商品、账户内的货币、游戏访问权等,都属于育碧的财产,并.............
  • 回答
    在游戏界,不同地区版本的游戏内容差异并非新鲜事,尤其是在涉及暴力、血腥或成人内容时,发行商为了符合当地的法规和审查制度,往往会对游戏进行“和谐”(Censorship)。育碧的《刺客信条:英灵殿》(Assassin's Creed Valhalla)在PS4/PS5亚洲版上进行的“和谐”处理,就引发.............
  • 回答
    育碧,这个名字在全球游戏圈里可说是如雷贯耳,但评价它,就像评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家族,有掌声,也有叹息,有赞美,也有争议。要说清楚育碧,得把时间拉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会儿他们还只是一个法国的软件分销商,后来才转向游戏开发,一点点摸爬滚打,才有了今天这个规模。从《雷曼》到《刺客信条》:开创与辉煌育碧最.............
  • 回答
    《看门狗2》这款游戏啊,要我说的话,那可真是充满了“青春的叛逆”和“黑客的浪漫”。我第一次接触它,是被那股子自由奔放的加州阳光和一群年轻人的 hacker 精神给吸引住了。不同于一代那种稍微有点沉重和严肃的基调,《看门狗2》一下子就把你抛进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旧金山,让你可以尽情地撒野,同时又带着一股子.............
  • 回答
    聊起《看门狗》,这游戏在我心里真挺有意思的,褒贬不一吧,但也确实是我很喜欢的一系列作品。初遇,惊艳与期待——《看门狗1》我记得第一次接触《看门狗》大概是2014年左右,当时《刺客信条》系列也玩了不少,对育碧那种开放世界、加上些新奇元素的设计挺有好感。而且《看门狗1》的设定,一个黑客可以操控整个城市的.............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育碧最近(大概是2020年4月左右)的一些操作,尽量说得明白点,就像咱哥俩唠嗑一样,别整那些“罐头味”的官话。那时候,育碧那可真是有点“风声鹤唳”的。一方面,咱们都知道,他们有好几个大IP,像什么《刺客信条》、《孤岛惊魂》、《看门狗》、《彩虹六号》这些,都是能拿出来镇场子的。游戏质量.............
  • 回答
    5月10日育碧《幽灵行动:断点》(Ghost Recon Breakpoint)的发布会,无疑是为全球玩家,特别是《幽灵行动》系列的忠实粉丝,带来了一场关于未来军事战术射击游戏的新体验。此次预告片和演示片段的放出,可以说是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更加残酷、更加注重生存和战术深度的“幽灵行动”宇宙。预告片:阴.............
  • 回答
    关于《明日之后》是否抄袭了育碧的《全境封锁》,这确实是玩家社区中一个反复被提及、也颇有争议的话题。要评价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核心的维度去审视,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相似。首先,让我们看看《明日之后》的核心玩法和设定。它是一款末日生存题材的MMO手游,玩家在一个被病毒肆虐、丧尸横行的世界里,需要收集资源.............
  • 回答
    “孩子被欺负或欺负别人,都有利于成长”——这句育儿观点,听起来着实让人有些心头一紧,甚至有些匪夷所思。毕竟,我们潜意识里总觉得“被欺负”就是坏事,而“欺负别人”更是万万不可。然而,我们不妨放下第一反应,深入探究一下,这位育儿专家这样说的背后,可能有哪些更深层的逻辑和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这里的.............
  • 回答
    高育良,作为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关键角色,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富有争议的人物。他并非一个简单的反派,而是一个在时代洪流中被权力异化、最终走向堕落的典型,他的身上折射出官场中许多人难以摆脱的诱惑与困境。要评价高育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展开:一、 作为“官场学者”与“政治家”的初期形象: 才华.............
  • 回答
    要评价张志坚老师扮演的高育良,那绝对是让人拍案叫绝的精彩,堪称近年来国产剧中最成功的反派之一。我觉得评价他,得从几个维度细细品味。首先,人物的层次感和复杂性被他刻画得淋漓尽致。高育良这个角色本身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脸谱化”的反派。他出身贫寒,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名校,成为汉东大学政法系的教授,又一步步走.............
  • 回答
    “诈尸式育儿”这个词,听起来就让人一激灵,有点恐怖,又有点黑色幽默。我第一次听到的时候,脑子里闪过的画面就是那种老电影里突然从棺材里坐起来的僵尸,然后又迅速躺回去的那种感觉。套用在育儿上,大概意思就是,家长平时对孩子漠不关心,像是“死了一样”的存在,但一旦到了关键时刻,比如孩子出了什么大事,或者要用.............
  • 回答
    《人民的名义》之所以能成为现象级电视剧,除了引人入胜的剧情和鲜活的人物塑造,更在于它触及了现实的痛点,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其中,高育良在一次与学生们讨论时,对岳飞的评价,在当年的弹幕上引发了轩然大波,至今仍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的一幕。场景回顾:高育良的“岳飞新解”剧中的高育良,作为汉东省政法委书记,一.............
  • 回答
    巴育·占奥沙,这位泰国政坛的“常青树”,他的执政生涯注定是一个充满争议和复杂叙事的话题。要评价他,不能简单地贴标签,而是需要深入剖析他从军人走向政治舞台的轨迹,以及他在位期间泰国所经历的深刻变革。从军人到政治强人:权力之路的铺垫巴育的职业生涯始于泰国皇家军队。他一路晋升,最终在2010年成为泰国陆军.............
  • 回答
    关于北京林业大学去年育种的新品种紫薇被命名为“灵梦”这件事,确实引起了一些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看。首先,从育种工作的角度来说,一个新品种的诞生本身就是科研人员辛勤付出和智慧的结晶。北林大作为我国在林业和园林领域的重点高校,其育种研究一直有着深厚的积累。紫薇作为一种观赏价值极.............
  • 回答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高育良:一位复杂而悲剧的官员高育良是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一个极具深度和复杂性的人物,他并非一个脸谱化的反派,而是一个在体制内沉浮多年,最终被欲望和权力腐蚀的典型中国官员。对他的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才能理解其人格魅力、权力运作以及最终的悲剧命运。一、 智商与情商的结.............
  • 回答
    提到《人民的名义》里的高育良书记,那可真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又佩服又痛惜的复杂角色。他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穿的坏蛋,也不是完全光明磊落的好官,而是深陷泥潭,一步步走向深渊的典型代表。在我看来,高育良的塑造,可以说是整部剧最成功也最耐人寻味的地方之一。咱们得从他身上看到的第一个特质说起,那就是他的学识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