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确实是文化造成的。
准确说是文化程度造成的。
不黑不吹的说,孙权的军事作战能力基本在叹为观止这个档位。
属于出道即巅峰,巅峰期毕生的SSR。
首秀匡琦之战,十倍于当地守军,先后二战,被陈登斩虏二万之数,堪称惊艳。
由此进入名人堂,常常十倍、十数倍于敌,反被敌所败。
从十六、七岁到六、七十岁,孙权的作战能力几乎没啥增长,也不见衰退,偶尔去合肥打卡测测战力,数值稳定,波动不大,大概满意。
但凡出彩的战绩,指挥的都不是孙权。
夷陵之战,陆逊的。
袭取荆州,吕蒙的。
南郡之役,周瑜、刘备的。
赤壁之战,周瑜、刘备的。
濡须之战倒是孙权指挥的,结果是降曹,曹操才走人。
汉中之战人家刘备指挥的,结果不用降,曹操败绩退兵。
孙策对此早已看透,所以他对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
结合历史事实看,何止是不如孙策,不如的人实在太多了。
反观刘备和曹操,皆惯于亲征。
有胜、有败、有优势作战、有劣势作战、基本都体现了相当的军事水平。
孙权这种常年巨大优势出征却挨揍的,怎么好意思拿来比?
况且——刘备以白身从戎,打到徐州时,已被曹操及其阵营视为天下英雄。
这已不是单纯军事范畴的评价,完全是综合考量的结果。
要知道建安年初,刘备便没有根基,直到建安十四年攻下荆南四郡方有基业。
然后,坐拥江东将近十年的孙权,因为害怕自己打不过曹操,把南郡分给刘备,请刘备帮忙顶着。
二者的作战能力孰高孰低,一目了然,连比较都可以省略。
这属于孙权现身说法,不比你掰手指头数战绩有说服力?
其实孙权打仗比刘备菜得多属于正常现象。
刘备、曹操属于开创者,这类人往往惯于征战,武功强盛,才能成功占据一方。
孙权的基业是孙策打下来的,他只是个继承者,往往没必要亲自作战,磨砺自己的军事作战能力,调兵遣将就够了。
孙权也就是优势兵力打不过对方,也不至于被打死的水平。
他军事作战方面没啥天赋,也没潜力,所以无法提高。
好在兵力优势一直有,自然很难被打死。
题主在评论区说不敢看史料云云,其实真的看史料你就会发现:
刘备、曹操的地盘都是亲自打下来的。
孙权亲自去打往往是被人怼回家。
刘备和曹操的作战次数都远超孙权,你统计的那点玩意够看么?
根本不靠谱。
你说孙权打仗比刘备强,刘备最少自己打下益州+荆南,孙权自己打下过哪里。
能和刘备比么……
史料题目贴不下,贴于回答中
刘备指挥战役胜负一览:
1、任高唐令时被贼所破,逃奔公孙瓒。(败)
2、瓒使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屯发干,以逼绍。太祖与绍会击,皆破之。(败)
3、还过郯,谦将曹豹与刘备屯郯东,要太祖。太祖击破之,遂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败)
4、备留张飞守下邳,引兵与袁术战於淮阴石亭,更有胜负。收散卒东取广陵,与袁术战,又败。(败)
5、杨奉、韩暹寇徐、扬间,先主邀击,尽斩之。(胜)
6、吕布恶之,自出兵攻先主,先主败走归曹公。(败)
7、布遣高顺攻之,曹公遣夏侯惇往,不能救,为顺所败,复虏先主妻子送布。(败)
8、曹公遣刘岱、王忠击之,不克。(胜)
9、曹公东征先主,先主败绩。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败)
10、绍骑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骑前后至,时骑不满六百,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败)
11、太祖与袁绍久相持於官渡,绍遣刘备徇隐强诸县,多举众应之。自许以南,吏民不安,太祖以为忧。仁曰:"南方以大军方有目前急,其势不能相救,刘备以强兵临之,其背叛固宜也。备新将绍兵,未能得其用,击之可破也。"太祖善其言,遂使将骑击备,破走之,仁尽复收诸叛县而还。(败)
12、绍遣先主将本兵复至汝南,与贼龚都等合,众数千人。曹公遣蔡阳击之,为先主所杀。(胜)
13、公南征备。备闻公自行,走奔刘表,都等皆散。(败)
14、使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胜)
15、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败)
16、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胜)
17、引兵与忠、膺等进到涪,据其城。璋遣刘璝、冷苞、张任、邓贤等拒先主於涪,皆破败,退保绵竹。璋复遣李严督绵竹诸军,严率众降先主。璋子循守城,被攻且一年。十九年夏,雒城破。进围成都数十日,璋出降。(胜)
18、先主率诸将进兵汉中。分遣将军吴兰、雷铜等入武都,皆为曹公军所没。备遣陈式等十馀营绝马鸣阁道,晃别征破之,贼自投山谷,多死者。备以精卒万馀,分为十部,夜急攻郃。郃率亲兵搏战,备不能克。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斩渊及曹公所署益州刺史赵颙等。太祖以真为征蜀护军,督徐晃等破刘备别将高详於阳平。(胜)
19、先主敛众拒险,终不交锋,积月不拔,亡者日多。夏,曹公果引军还,先主遂有汉中。(胜)
20、将军吴班、冯习自巫攻破异等。孙桓别讨备前锋於夷道,为备所围。陆逊部将军宋谦等攻蜀五屯,皆破之,斩其将。陆逊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馀营。备将杜路、刘宁等请降。备升马鞍山,陈兵自绕。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败)
孙权指挥战役胜负一览:
1、权住宣城,使士自卫,不能千人,意尚忽略,不治围落,而山贼数千人卒至。权始得上马,而贼锋刃已交於左右,或斫中马鞍,众莫能自定。惟泰奋激,投身卫权,胆气倍人,左右由泰并能就战。贼既解散,身被十二创,良久乃苏。是日无泰,权几危殆。(胜)
2、郡为孙权所围於匡奇,登令矫求救於太祖。太祖乃遣赴救。吴军既退,登多设间伏,勒兵追奔,大破之。(败)
3、是岁举兵攻术於皖城。遂屠其城,枭术首,徙其部曲三万馀人。(胜)
4、吕蒙从讨丹杨,所向有功,拜平北都尉,领广德长。(胜)
5、权西伐黄祖,破其舟军,惟城未克,而山寇复动。(胜)
6、凌统从击山贼,权破保屯先还,馀麻屯万人,统与督张异等留攻围之,克日当攻。乃率厉士卒,身当矢石,所攻一面,应时披坏,诸将乘胜,遂大破之。(胜)
7、西征黄祖,虏其人民而还。(胜)
8、权复征黄祖,祖先遣舟兵拒军,都尉吕蒙破其前锋,而凌统、董袭等尽锐攻之,遂屠其城。祖挺身亡走,骑士冯则追枭其首,虏其男女数万口。(胜)
9、权自率众围合肥,攻城逾月不能下。(败)
10、曹公恐江滨郡县为权所略,徵令内移。民转相惊,自庐江、九江、蕲春、广陵户十馀万皆东渡江,江西遂虚,合肥以南惟有皖城。(胜)
11、曹公进军濡须口,攻破权江西营,获权都督公孙阳。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馀人,其没溺者亦数千人。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馀。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胜)
12、权征皖城。闰月,克之,获庐江太守朱光及参军董和,男女数万口。(胜)
13、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权守合肥十馀日,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败)
14、后曹公又大出濡须,权以蒙为督,据前所立坞,置强弩万张於其上,以拒曹公。曹公前锋屯未就,蒙攻破之,曹公引退。权密敕宁,使夜入魏军。宁乃选手下健儿百馀人,斩得数十级。北军惊骇鼓噪,举火如星。孙观从太祖讨孙权,战被创,薨。(胜,曹操攻孙权,曹强孙弱。此战虽然最后孙权上表称臣,但孙权本就是大汉之臣,而此战曹操在战术上一直在败,可谓是曹操得了面子,孙权得了里子,同理,夷陵之战后孙权也主动向刘备求和,能算陆逊败了?
15、权征羽,先遣吕蒙袭公安,获将军士仁。蒙到南郡,南郡太守麋芳以城降。蒙据江陵,抚其老弱,释于禁之囚。陆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羽还,在道路,数使人与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羽人还,私相参讯,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於平时,故羽吏士无斗心。会权寻至,羽自知孤穷,乃走麦城,西至漳乡,众皆委羽而降。权使朱然、潘璋断其径路,即父子俱获,荆州遂定。(胜)
16、权闻魏文帝崩,征江夏,围石阳,不克而还。及至旋师,潘璋断后。夜出错乱,敌追击璋,璋不能禁。然即还住拒敌,使前船得引极远,徐乃后发。(败)
17、四年,拜宠征东将军。其冬,孙权扬声欲至合肥,宠表召兖、豫诸军,皆集。贼寻退还,被诏罢兵。宠以为今贼大举而还,非本意也,此必欲伪退以罢吾兵,而倒还乘虚,掩不备也,表不罢兵。后十馀日,权果更来,到合肥城,不克而还。(败)
18、时权岁有来计,青龙元年,宠上疏曰:“合肥城南临江湖,北远寿春,贼攻围之,得据水为势;官兵救之,当先破贼大辈,然后围乃得解。贼往甚易,而兵往救之甚难,宜移城内之兵,其西三十里,有奇险可依,更立城以固守,此为引贼平地而掎其归路,於计为便。”(胜,)
19、权自出,欲围新城,以其远水,积二十日不敢下船。宠乃潜遣步骑六千,伏肥城隐处以待之。权果上岸耀兵,宠伏军卒起击之,斩首数百,或有赴水死者。(败)
20、孙权入居巢湖口,向合肥新城,满宠欲拔新城守,致贼寿春,帝不听。满宠射杀孙泰。帝亲御龙舟东征,权攻新城,将军张颖等拒守力战,帝军未至数百里,权遁走。(败)
刘备:胜8,败12
孙权:胜13,败7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