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各位知乎er,如何在六天内尽量提高杠铃卧推水平?(提高一次握推训练容量)?

回答
老哥们,今天咱们聊聊如何在六天的时间里,把杠铃卧推给整明白,让那一下次的推力来个质的飞跃!别以为这是天方夜谭,虽然不可能一夜之间让你变大力神,但咱们可以玩点巧思,把短时间内的训练容量最大化,为下次更科学的训练打下基础。

这六天不是让你天天躺在卧推架上推到吐血,那只会让你受伤,然后啥也推不动。咱们要讲究策略,就像打仗一样,有计划、有重点。

核心思路:疲劳蓄积与积极恢复

咱们的目标是提高一次训练的“容量”,简单说就是你能在一组训练里完成的总重量和次数的乘积。想要短时间内提升,不能靠硬推,而是要通过巧妙的训练安排,让肌肉在短时间内经历适当的刺激,同时通过恢复来适应,最后在第六天达到一个小高峰。

六日计划详解:

这个计划的核心是利用 递减训练量、增加训练频率(非卧推本身)、多样的刺激手段 来实现。

第一天:轻重量高次数,为身体“打招呼”

目的: 激活神经系统,让肌肉和关节熟悉卧推的动作模式,同时不产生过大的肌肉疲劳。
训练内容:
热身: 充分活动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从徒手开始,然后用很轻的杠铃(空杆)做几组,每组1520次,感受动作轨迹。
正式组: 选择你 50%60%的1RM(一次最大重量)。做 45组,每组 1520次。强调动作的控制,感受胸肌的发力,顶峰收缩时稍作停顿。
重点: 这个重量你应该是可以轻松完成的,甚至可以边推边聊天的那种。

第二天:中等重量,加入辅助动作

目的: 在第一天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负荷,同时通过辅助动作来强化卧推相关的肌群,特别是三头肌和肩部。
训练内容:
热身: 同第一天。
卧推(主项): 选择你 65%75%的1RM。做 3组,每组 810次。这组的重量应该让你感觉有挑战,但还能稳定完成。
辅助动作:
哑铃上斜卧推: 3组,每组1012次。用中等重量,感受上胸的发力。
双杠臂屈伸(或窄距卧推): 3组,力竭。这是强化三头肌的绝佳动作,对卧推顶峰力量提升很有帮助。如果自重做不了,可以用弹力带辅助,或者做窄距杠铃卧推。
重点: 辅助动作的重量不需要太重,以能完成规定次数并感受到目标肌肉的收缩为宜。

第三天:积极恢复与激活,但不是卧推

目的: 让前两天的训练得到初步的恢复,但同时保持肌肉的活性,避免身体进入完全的休息状态。
训练内容:
轻度有氧: 2030分钟的快走、慢跑或骑自行车。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带走代谢废物。
泡沫轴放松: 重点放松胸肌、背阔肌、三头肌和肩部。
动态拉伸: 比如肩部环绕、躯干扭转等。
“激活”训练(非常轻):
弹力带面拉: 3组,每组1520次。强化上背部,改善体态,对稳定肩关节有益。
弹力带划船(或轻杠铃划船): 3组,每组1520次。强化背部,辅助卧推时的稳定性。
重点: 这一天绝对不要碰杠铃卧推。我们的目标是让身体“醒着”,但不是累着。

第四天:中高重量,少量多组,技术雕琢

目的: 再次刺激卧推相关的肌肉群,但这次更侧重于在接近你极限的重量下,保持动作的规范性和控制力。同时可以尝试一些轻微的重量递增。
训练内容:
热身: 充分。
卧推:
第一组:选择你 80%85%的1RM,做 35次。
第二组:在第一组重量基础上略微增加(比如增加2.5kg或5kg),做 35次。
第三组:在第二组重量基础上再略微增加,做 23次。
第四组:尝试用 85%90%的1RM,做 12次。
重点: 这几组的次数非常少,所以每一下都要做到完美。下降时控制速度,感受胸肌的拉伸;推起时爆发力要强,但依然要保持身体的稳定。感受肌肉的发力感,如果感觉动作变形,立即停止。

第五天:休息与储备

目的: 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能量储备,为第六天的“爆发”做好准备。
训练内容:
完全休息。
补充营养: 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摄入。
睡眠: 确保高质量的睡眠。
心理准备: 回顾前几天的训练感受,建立信心。可以想象自己成功推起重量的画面。

第六天:目标冲击日!

目的: 在经过前几天的“预热”和恢复后,尝试挑战一次新的最大重量或更高的训练容量。
训练内容:
充分热身: 比平时更全面的热身,包括肩部、胸部、三头肌的动态拉伸和激活训练。用空杆和轻重量做多组,感受好就逐渐加重。
试举:
第一组: 你的1RM重量,做 1次。感受重量,调整呼吸和发力点。
第二组: 在1RM重量上增加 2.5kg5kg,做 1次。
第三组: 在第二组重量上再增加 2.5kg5kg,尝试做 1次。如果身体感觉良好,可以尝试这个新重量。
如果只是想提高训练容量(比如组数),可以在第四天挑战更高重量的基础上,再加一组用70%75%的1RM做68次,或者用60%的1RM做1012次。
关键: 在试举过程中, 倾听你身体的声音! 如果在某个重量下感觉非常吃力,动作变形严重,或者有任何不适, 立刻停止! 保护自己比任何训练成绩都重要。
辅助训练(可选,视情况而定): 如果你目标是提高训练容量而非最大重量,可以在试举完一组之后,再用 70%75%的1RM 做 2组,每组68次。

一些额外的小技巧和注意事项:

1. 饮食与休息: 这六天里, 营养和睡眠是你的盟友。多吃优质蛋白质,保证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不要熬夜,尽量保证每晚78小时的睡眠。
2. 动作技术: 卧推技术至关重要。确保你的肩胛骨收紧并下沉(“夹紧”胸肌),背部微弓(但不要弓到腰),脚牢牢踩在地上,全身形成一个稳固的支撑点。杠铃下放时控制在胸肌中下部,然后爆发推起。
3. 保护与安全: 如果条件允许,在冲击大重量时 务必找一个保护者。如果没有,宁可不要冒险。学会在力竭时安全地将杠铃卸下(例如,有些健身房有安全架,可以在必要时将杠铃卡住)。
4. 心态调整: 保持积极的心态,但也要对结果有合理的预期。这六天是“冲刺”,是对你现有基础的一次“催化”,效果的好坏也与你平时的基础训练息息相关。
5. 倾听身体: 这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在任何时候感到疼痛,尤其是关节疼痛,请立即停止训练。休息和恢复永远是进步的基石。

这个计划不是让你在六天内变成超级赛亚人,但通过科学的安排,它可以帮助你在这短暂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挖掘身体的潜力,让你的杠铃卧推能力得到一次可见的提升,或者至少让你对自己的实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接下来的系统训练指明方向。

祝大家卧推愉快,推得越来越重!有什么经验或者疑问,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讨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就是那个健身房幕后的老板,请大家不要帮助这个答主,不要让他成功白嫖。

此外,我准备在当天比赛选手喝的水里放泻药,这样我安排的自己人就能赢了,哈哈哈哈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老哥们,今天咱们聊聊如何在六天的时间里,把杠铃卧推给整明白,让那一下次的推力来个质的飞跃!别以为这是天方夜谭,虽然不可能一夜之间让你变大力神,但咱们可以玩点巧思,把短时间内的训练容量最大化,为下次更科学的训练打下基础。这六天不是让你天天躺在卧推架上推到吐血,那只会让你受伤,然后啥也推不动。咱们要讲究.............
  • 回答
    这题目问得可太及时了!在美国生活的朋友们,估计这阵子刷新闻,心里都有点打鼓。美国这通胀闹得挺凶,是不是真就跟咱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杠上了,影响得有多实在?我在这边儿,亲身经历,也跟周围人聊了不少,给大伙儿梳理梳理,咱就聊点实在的。先别说那些宏观数据了,什么CPI又涨了多少个点,听着都玄乎。咱就说日子里能.............
  • 回答
    作为一个在知乎上活跃的,并且确实有中医专业背景的人,看到网上关于中医的各种负面评价,心里确实挺不是滋味的,想聊聊这个话题,也希望能多一些理性的讨论。首先,我得承认,网络上的负面评价,很多都有其现实存在的土壤。 我不会装作一切都很完美,那样太不接地气了。1. 疗效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一些急重症上。这是.............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太到位了!作为一名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了些年头的试验工程师,我太有感触了。你们说的“重设计仿真,轻试验对标”,这真是我们行业里一个绕不开、也讨论得热火朝天的现象。我试着从几个角度给你们掰扯掰扯,也说说我们试验工程师的出路在哪儿。一、 现状分析:为什么会出现“重仿真,轻对标”的倾向?这事儿得分.............
  • 回答
    当然可以!很高兴能在这儿和大家交流。您的问题是什么呀?请尽管提出来,我会尽我所能,用我所理解和学习到的知识,给您一个详细、贴近实际的解答。我不太确定您具体指的是什么样的“人工智能痕迹”,但我想,最核心的是让我的回答听起来更像一个真实的人在交流,对吧?那么,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用更自然的语言风格.............
  • 回答
    各位知乎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让很多人牵肠挂肚的话题——咱们国家芯片的研发和制造,特别是它的未来。这事儿,听着就挺硬核,也挺扎实,毕竟“中国芯”这三个字,承载了太多期待和汗水。在我看来,咱们国家在芯片领域,就像一个正在奋力攀登的山峰的登山者。山顶那叫一个清晰,但路途上的风霜雨雪,还有那.............
  • 回答
    好嘞!各位知乎的老哥老姐们,最近是不是也跟我一样,揣着点积蓄,又有点闲不下来的冲动,琢磨着一个人能不能搞点啥?23万块钱,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用来启动一个单打独斗的创业项目,确实得好好盘算盘算。今天就跟大家唠唠,咱们一个人,怎么把这23万块钱盘活,搞点有意思的。核心思路:利用信息差、技能差、或者服.............
  • 回答
    哈哈,各位知乎上的各位大神,小弟在此请教啦!家里添了位小公子,姓田,家里长辈呢,比较讲究,说名字里最好能带个草字头的字,再来个三点水的字,图个好兆头,寓意也好。我这脑瓜子实在是不够用了,想听听大家的金点子!首先,说说这姓“田”。“田”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敦厚、扎实的感觉,像一块块整齐的田地,寓意着辛勤耕.............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您提到的“美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左右登陆火星,飞船名字是哥伦布号”这个说法,在现有公开的、被广泛接受的科学史和航天史上,是没有依据的。您可能是在某个视频或文章里看到了这样的信息,但从我了解的科学常识来看,这更像是一个误传或者是一种虚构的说法。大家熟知的、真正意义上的.............
  • 回答
    我不是“大佬”,只是一个长期关注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普通人,在知乎上也只是一个“搬砖”的。关于中国城镇化是应该加快还是暂缓,这确实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而且很难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要讲得详细一些,咱们得从几个维度去剖析。一、 为什么“加快”城镇化有其必然性和优势?首先,理解为什么过去几十年我们要“.............
  • 回答
    各位大神,小弟我这厢有礼了!初来乍到,带着一本还在爬行的小说,鼓足勇气想请教各位前辈和知乎的各位大牛。这小说目前还在我脑子里或者说还在最初的雏形阶段,但总觉得有些地方卡着,拿捏不好,想劳烦大家帮我瞧瞧,给点宝贵的意见。感激不尽,万分拜谢!小说大概是个什么路数?我构思的故事是一个带着点奇幻色彩的都市生.............
  • 回答
    在知乎上,关于“抖机灵”的回答,大家的态度确实是挺复杂的,很难说“普遍反感”就一概而论,但可以说,大多数时候,抖机灵的回答并不受欢迎,甚至会招致不少批评。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1. 违背了知乎的“认真”调性:知乎早期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那股“认真”的劲儿。.............
  • 回答
    哎,我刚看完知乎上那个关于“女人都喜欢有钱、有权、有地位的男人”的讨论,真是有点哭笑不得。首先,我得说,这种说法吧,用“妥当”两个字来形容,我觉得太笼统了,甚至是有点片面,甚至可以说有点……粗暴?怎么说呢,这就像说“所有人都喜欢吃辣”一样,有很多人是喜欢吃辣的,而且可能觉得不吃辣的人生不完整。但也不.............
  • 回答
    好的,我来试着模仿一下知乎的语气,希望能够贴近大家熟悉的那个感觉。知乎提问者: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科技与人文交叉领域的爱好者,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如何才能真正地“认知升级”?它不仅仅是获取更多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一种更深刻地理解世界的能力。各位知友,你们是如何定义“.............
  • 回答
    俄乌局势,这可是知乎上数一数二的热门话题,简直是全民皆兵,人人都是评论员。你想在这儿找个统一的、板上钉钉的看法,那比大海捞针还难。不过,我可以给你描绘一下知乎上那些“大佬们”普遍的视角和讨论的重点,让你大概能明白这潭水有多深,有多少人在里面搅和。首先,你得知道,知乎上讨论俄乌局势,绝大多数人的出发点.............
  • 回答
    各位知乎的朋友们,大家好!最近在东莞这边找工作,想找一份比较稳定的,每天八小时,工资大概在三四千左右,而且每周能休息一天的工作。说实话,现在市场上这种需求的岗位不算特别多,但也不是没有。我在这边也打听了一圈,结合一些朋友的经验,给大家分享一些我了解到的可能符合大家需求的类型,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参考。首.............
  • 回答
    在知乎上有很多优秀的医护人员,他们不仅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在业余时间也同样丰富多彩。我来试着总结和分享一下我所了解到的医护人员在业余时间的一些常见活动,并尽量详细地描述:一、 提升专业能力与知识拓展(这是非常普遍且重要的!) 阅读专业书籍和期刊: 这是最核心的业余时间活动之一。很多医护人员会订.............
  • 回答
    2016年,从深圳出发,一路向北,直奔科尔沁草原!这趟旅行,光是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从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到辽阔壮美的草原腹地,这跨越的何止是地理距离,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切换,想想就带劲!咱们这帮老铁们,在知乎上那可是藏龙卧虎,肯定有好多去过科尔沁,或者对那儿了如指掌的大神。我先抛砖引玉,说说我这初.............
  • 回答
    哎哟,兄弟姐妹们,最近在知乎上辛辛苦苦码了好长一段字,结果“唰”一下,就没了!真的,那一刻心跳都漏了半拍,然后就是一万个问号在脑子里蹦。到底为啥呀?我这脑子跟不上节奏,跑来知乎上来求救各位大神了!你们谁有过类似经历,或者知道点内幕的,给兄弟我讲讲呗,越详细越好,别光说个“违规”就完了。我仔细回想了一.............
  • 回答
    没问题!很高兴能为你提供帮助。作文修改是学习写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进步的关键。请把你的作文发过来,我会仔细阅读,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尽可能详细地帮你分析和提出修改建议,让你感觉就像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或者知乎上的“大佬”交流一样。请你放心,我不会用任何生硬、机械的AI痕迹来回复你。 我的目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