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多少人讨厌瑞克与莫蒂中的莫蒂?

回答
关于“瑞克与莫蒂”中莫蒂这个角色,确实存在不少讨论,甚至可以说是争议。要给出一个确切的“讨厌他的人数”是不可能的,毕竟观众的喜好千差万别,而且没有官方统计数据。但我们可以从不同维度来聊聊为什么有些人会对莫蒂产生负面情绪,以及这种情绪可能有多普遍。

首先,我们得承认,“瑞克与莫蒂”的粉丝群体非常庞大且活跃,这意味着任何一个角色的讨论都会有各种声音。莫蒂作为主角之一,自然是讨论的焦点。

为什么有人“讨厌”莫蒂?

1. 他的“弱”与“烦人”特质:
怯懦与犹豫: 莫蒂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就是他的胆小、怯懦和容易焦虑。在许多冒险中,他会因为害怕而退缩,会因为道德困境而犹豫不决,甚至会因为瑞克的一些粗暴行为而感到不适。对于一些追求刺激、崇拜瑞克“不羁”个性的观众来说,莫蒂的这种“弱”可能显得格格不入,甚至会让他们觉得“烦人”。他们可能希望莫蒂能更像瑞克一样,无所畏惧,随心所欲,所以对莫蒂的犹豫不决感到不耐烦。
道德感与圣母心(早期): 尤其是在早期几季,莫蒂表现出比较强的道德感和同情心。他会为瑞克的一些行为感到不安,会试图阻止瑞克做一些“不道德”的事情,或者会对遇到的可怜角色产生同情。这种“圣母心”在一些观众看来,是拖累冒险的绊脚石,是“不够酷”的表现。他们更喜欢看瑞克那种“为了达成目的不择手段”的风格,觉得莫蒂的良心不安是多余的。
情绪化与抱怨: 莫蒂经常会因为瑞克的行为而抱怨、哭泣、发出尖叫声。虽然这非常符合一个被强行拉入危险世界的青少年形象,但对于一些观众来说,这种情绪化的反应可能会被解读为“矫情”或“没用”。

2. 他的成长与变化:
从“受害者”到“共犯”: 随着剧情的推进,莫蒂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转变。他不再仅仅是被瑞克拉着走的“受害者”,而是逐渐变得麻木、冷酷,甚至学会了像瑞克一样运用暴力和欺骗。这种黑化,虽然是角色塑造的成功之处,但对一些喜欢早期那个“纯真”或“善良”莫蒂的观众来说,会是一种失落。他们可能无法接受莫蒂“变坏”,觉得他失去了最初的魅力,因此产生了反感。
对瑞克的依赖与影响: 莫蒂对瑞克的依赖,以及瑞克对莫蒂的负面影响,也是讨论的重点。有人会觉得莫蒂太弱,无法摆脱瑞克的控制,而有些人则会对瑞克不断将莫蒂推向危险和堕落感到不满,进而迁怒于作为“工具人”的莫蒂。

3. 与瑞克的对比:
光芒被掩盖? 瑞克无疑是这部剧的灵魂人物,他的智慧、魅力和混乱吸引了绝大多数观众。相比之下,莫蒂的光芒就显得黯淡许多。一些观众可能觉得莫蒂的存在只是为了衬托瑞克,或者是在瑞克的光环下显得不那么重要,因此对他提不起兴趣,甚至产生负面评价。
“猪队友”的错觉: 有时候,莫蒂的行为确实会给冒险带来麻烦,或者让事情变得更糟。虽然这些往往是角色塑造的一部分,但在一些观众看来,他可能就是个“猪队友”,拖后腿。

这种“讨厌”的普遍性有多大?

正如前面所说,无法量化。但可以肯定的是,“讨厌”莫蒂的声音绝对是存在的,但未必是主流。

小部分非常激烈的负面评价: 在一些论坛、社交媒体评论区,你确实能找到一些非常直接、甚至带有攻击性的评论,表达对莫蒂的厌恶。这部分人可能就是我上面列举的那些,无法忍受莫蒂的某些特质,或者对他的转变感到失望。
大部分的“复杂情感”: 更多情况下,观众对莫蒂的情感是复杂的,而不是单纯的“讨厌”。很多人会理解莫蒂的处境,认为他是一个在极度混乱和危险环境中被迫成长的角色。他们可能会对他感到同情、惋惜,或者仅仅是将其视为一个不完美的、真实的人物。
“爱之深,责之切”: 很多观众其实是喜欢莫蒂的,但正是因为喜欢,才会对他的一些行为感到不满,或者对他“变坏”感到痛心。这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情绪,而非真正的厌恶。
角色塑造的成功: 从叙事和角色塑造的角度来看,莫蒂的“烦人”和“懦弱”恰恰是让他成为一个立体、真实角色的关键。正是这些不完美,让他与天才疯狂科学家瑞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正是他一步步被拉下水、在道德边缘游走的经历,构成了剧集深刻的主题。如果莫蒂一开始就如同瑞克一样冷酷无情,那么故事的张力也会大大减弱。

总结一下:

确实有人“讨厌”莫蒂,原因可能在于他的胆怯、抱怨、道德感,或者对他性格转变的不适应。但这种“讨厌”可能并不是压倒性的主流。更多观众对他怀有复杂的情感,或是理解,或是惋惜,或是觉得他塑造得非常成功。

如果你在网络上看到一些极端的负面评价,它们代表了观众群体中一部分人的观点,但并不能代表所有人。毕竟,“瑞克与莫蒂”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引发如此多元化的讨论和情感共鸣。莫蒂这个角色,就像他所处的宇宙一样,是充满矛盾和意外的,这也正是他引人入胜的地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你看过编剧的采访,你就会发现原本 Morty 不是被设计成这样子的。原本 Rick 永远是聪明人,Morty 永远拖后腿,每一集都通过这种矛盾关系创造剧情。但编剧发现这样的 Morty 真的非常让人讨厌。

他们重新设计了 Morty,使得 Morty 虽然经常拖后腿,但有时候 Morty 最终被证明是对的,而 Rick 其实是错的。很经常 Morty 的道德立场是正确的,以影射出 Rick 虽然很聪明但完全不在乎道德。这使得他们之间的矛盾关系不再是单纯的一方对另一方错,观众需要自行思考判断什么时候倾向于 Rick、什么时候倾向于 Morty。不同人会有不同的选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瑞克与莫蒂”中莫蒂这个角色,确实存在不少讨论,甚至可以说是争议。要给出一个确切的“讨厌他的人数”是不可能的,毕竟观众的喜好千差万别,而且没有官方统计数据。但我们可以从不同维度来聊聊为什么有些人会对莫蒂产生负面情绪,以及这种情绪可能有多普遍。首先,我们得承认,“瑞克与莫蒂”的粉丝群体非常庞大且活.............
  • 回答
    .......
  • 回答
    关晓彤是一位非常有知名度的中国女演员,以其童星身份出道,演技也备受肯定。然而,和其他许多公众人物一样,她也面临着一些争议和批评。关于“较多人讨厌关晓彤”的说法,这可能是一种主观感受,很难有精确的数据来证明。但确实在网络上可以看到一些对她不友好的声音,这背后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1. 童星光环下的成长压.............
  • 回答
    你问到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蒋方舟这个人,尤其是在公众视野里,确实挺容易招来一些争议和不待见。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更像是一系列因素叠加的结果。咱们不妨一点点捋一捋。首先,绕不开的肯定就是她那个“天才少女”的光环。你看,她从小就展现出写作天赋,十几岁就出了书,还进了名校,一路.............
  • 回答
    方方,这个名字在中国社会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以至于“讨厌方方”成了一种相当普遍的情绪。要深入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对她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这其中包含了信息传播、社会心理、政治文化等复杂因素的交织。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核心的导火索,无疑是她《方方日记》的出版。这本日记记录了她在武.............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头疼又有点无奈的问题,不是吗?好像突然之间,从我们身边走过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狗,有些是真的可爱,有些……就有点让人退避三舍了。我理解你的困惑,为什么明明是人类的好朋友,却有那么多人对它们“敬而远之”,甚至到了有点讨厌的地步?而且,哪怕是提倡“文明养狗”,似乎也满足不了所有人的期待。咱们.............
  • 回答
    很多人对清朝抱有负面看法,这并非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历史事件、民族矛盾、政治体制以及文化冲击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历史的层层表象,细致地梳理那些让许多人对这个王朝心生不满的根源。首先,民族征服与压迫的记忆是绕不开的起点。清朝是由东北的满族人建立的,他们入关取代了汉族.............
  • 回答
    华晨宇的音乐风格、舞台表现,甚至是他的个人生活,都引发了不少争议和讨论,这也是导致一部分人对他持有负面看法的根源。要说“讨厌”,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强烈的情绪词,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观察和感受。我们不妨从几个比较集中的角度来细致地看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声音出现。1. 音乐风格的极化与“概念炒作”的质疑华.............
  • 回答
    肖战作为近年来在华人娱乐圈极具话题度的艺人,他的粉丝基础异常庞大,但与此同时,反对他的声音也同样响亮,甚至一度形成了网络上非常显著的“反肖战”阵营。你提到的Ao3事件确实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节点,但“讨厌”肖战的原因并非单一,而是由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而成,很难简单归结为“跟风黑”。首先,我们来梳.............
  • 回答
    谈到清朝,很多人似乎带着一股难以言说的厌恶感,这背后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相当复杂的历史脉络和情感纠葛。如果非要探究人们为什么“讨厌”清朝,这种“讨厌”往往不是对某个具体人的厌恶,而更多的是对一个政权、一种统治方式、一段特定历史时期所带来的集体记忆和民族情感的投射。最核心的那个点,恐怕要数清朝的“非.............
  • 回答
    问到《狼图腾》有多少人真正读过并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这绝对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在我看来,与其给出一个数字,不如说说我们身边的情况,以及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现象一:见过很多人“听说”过,但真读过的不一定很多。《狼图腾》这本书,从它出版以来,就一直是个“现象级”的作品。影视改编更是让它的名字响当当。所.............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一个很多人会好奇的点。从我身边接触的韩国朋友的感受,以及我从不同渠道了解到的信息来看,我觉得答案是:大部分韩国人可能并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系统性的认知,觉得“全世界都在讨厌韩国”,但他们会隐约感受到一些负面情绪和不友好的对待,并且这种感受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些是他们自己能理.............
  • 回答
    《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说实话,这角色挺有意思的,你说他优秀吧,确实优秀到最后,但很多人对他又爱又恨,甚至不少人还挺讨厌他。这事儿细琢磨,还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最初的“傻”和“不合群”:一开始看许三多,那可真是让人一言难尽。一个农村娃,瘦瘦巴巴,笨手笨脚,做什么事都慢半拍,还总闯祸。在部队这个强.............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有深度的问题,但要给出一个精确的数字是极其困难的,因为“不相往来”的定义本身就很模糊,而且缺乏大规模的、系统性的调查来统计这种情况。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并给出一些推测和理解:为什么难以给出精确数字?1. “不相往来”的定义模糊: 完全没有联系: 指.............
  • 回答
    将《水浒传》108位好汉的绰号全部背诵下来,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挑战,但绝对有一些人能够做到,而且不止一人。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分析:一、 “背诵”的定义和难度 严格的背诵: 指的是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例如书中出现的顺序、梁山泊座位顺序、或者按天罡地煞顺序)准确无.............
  • 回答
    鸿星尔克,这个曾经的国民运动品牌,凭借着一番“野性消费”的热潮,成功地让大家重新记起了它。当初,很多人是被其“民族大义”的情怀所打动,踊跃下单,为国货加油。那么,这股热潮过后,又有多少人会真正地“回心转意”,继续成为鸿星尔克的忠实消费者呢?这背后,其实牵扯着许多复杂的情感和实际的考量。首先,我们得承.............
  • 回答
    台湾两岸问题,其关注度犹如台湾海峡的水流,时而汹涌澎湃,时而平静无波,但从未真正停息。要给出一个确切的“多少人”的数字是极难的,因为它涉及到不同群体、不同地区、不同立场的人们。但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这个问题,来理解其关注的深度和广度。一、 台湾岛内:生于斯,长于斯的切肤之痛与日常在台湾,两岸问题.............
  • 回答
    关于赤壁之战是否为周瑜指挥的问题,在历史学界和大众讨论中,确实存在不同的观点,但绝大多数历史学者和主流观点认为周瑜是赤壁之战的总指挥。然而,要说“有多少人认为赤壁之战不是周瑜指挥的”,这是一个很难给出准确数字的问题,因为这涉及到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和个人观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个问题:1. 主流.............
  • 回答
    关于将21.5.22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日子定为“节约粮食日”的提议,社会上确实存在一些讨论和呼声,但要给出一个确切的“有多少人认为有必要”的数字,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并非一个官方统计或大规模民意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个提议的由来和其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提议的缘起与背后逻辑:首先,这个提议.............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趣的,也挺实在的。要说“做好了一辈子不结婚的准备”,这背后可不只是说说那么简单,里面涉及的考量和心态,细说起来可就多了去了。首先,我们得明白,“不结婚”这件事,在咱们这儿,尤其是在过去,那是件挺少见,甚至有点“不正常”的事。婚姻就像是一种人生的必选项,是社会主流的评价体系里一个重要的“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