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百年战争时代勃艮第人和法兰西人有多大分别,是否已经完全被同化?

回答
百年战争时期的勃艮第人和法兰西人,要说“完全被同化”,那还远远谈不上。他们之间的区别,就像同一棵大树上分出的两个主要枝干,血脉相连,却又各自长出了不同的风姿和枝叶。

简单来说,勃艮第人并非一个独立的民族,而是在法兰西王国境内,一个历史悠久、地域鲜明、并且在特定时期拥有强大政治和军事力量的公国。他们的“法兰西人”身份,更多的是政治和文化归属上的。

历史的渊源与地理的隔阂:

古老的勃艮第王国: 勃艮第这片土地,在罗马帝国时期就已经是日耳曼一个叫做“勃艮第人”的部落定居的地方。后来,这个王国被法兰克人征服,但“勃艮第”作为一个地名和文化区域的概念,却一直延续下来。在卡洛林王朝分裂后,勃艮第公国逐渐形成,并在九世纪末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
地理上的差异: 勃艮第公国地处法兰西王国的东部,靠近神圣罗马帝国边境。这种地理位置,使得它在文化和政治上,既受到法兰西王室的影响,也更容易接触到德意志世界的文化、政治和军事传统。勃艮第公国的气候、地形(如汝拉山脉)也和法兰西的许多地区有所不同,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政治上的纠葛与“勃艮第的野心”:

百年战争(13371453)本身,就是法兰西王权与英格兰王权争夺在法兰西领土上支配权的历史。而勃艮第公国,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一个极为复杂且关键的角色。

从“忠诚”到“背叛”: 战争初期,勃艮第公爵是法兰西国王的封臣,理应效忠。然而,随着法兰西王权的衰落和英格兰的步步紧逼,特别是法国国王约翰二世在普瓦捷战役中被俘后,法兰西陷入了巨大的混乱。
勃艮第的独立诉求: 勃艮第公爵,尤其是后来强大的菲利普(勇敢的菲利普)和他的儿子约翰(无畏的约翰),他们对法兰西王室内部的权力斗争有着强烈的参与欲望。他们并不满足于仅仅作为国王的封臣,而是希望通过掌握实际权力,甚至是成为国王的摄政,来壮大自己的家族和领地。
与英格兰的合作: 在法国国王查理六世患上精神疾病,国家陷入内战(Armagnacs vs. Burgundians)时,勃艮第公爵约翰(无畏的约翰)甚至与英格兰签订了盟约,支持英格兰国王亨利五世继承法国王位(《特鲁瓦条约》)。这无疑是勃艮第人与法兰西王室之间最深刻的“分别”时刻,勃艮第公国在此期间,实际上是将自己的利益置于法兰西王国整体利益之上。
“勃艮第的盛世”: 在查理七世重新巩固王权之前,勃艮第公国(特别是瓦卢瓦勃艮第王朝,包括勃艮第公国、佛兰德斯、阿拉斯、卢森堡等众多领地)成为了欧洲最富庶、最强大的政治实体之一。他们的宫廷奢华,文化繁荣,军事力量强大,拥有自己的行政、司法和财政体系,几乎就是一个独立的王国。

文化与语言上的差异:

虽然勃艮第人说的是法语(奥依语的一种方言),并且在名义上是法兰西人,但一些文化和语言上的细微差异依然存在:

地方语言和习俗: 尽管法语是官方语言,但勃艮第地区,特别是乡村,依然保留着自己独特的方言和地方习俗。这些习俗可能受到日耳曼文化(比如之前提到的勃艮第王国历史影响)的一些痕迹,尽管在百年战争时期,这种痕迹可能不如早期那样明显。
政治和文化中心: 勃艮第公国的宫廷,如第戎,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吸引着艺术家、学者和吟游诗人。他们的赞助人和喜好,可能会与巴黎的王家宫廷有所不同,形成一种独特的勃艮第式文化品味。例如,勃艮第公爵们是著名的艺术品赞助人,推动了细致的雕塑、绘画和手稿制作。
“勃艮第人”的身份认同: 对于一些勃艮第的贵族和居民来说,他们可能更认同自己是“勃艮第公国”的臣民,而非仅仅是“法兰西王国”的臣民。当勃艮第公国展现出如此强大的独立力量,甚至能在政治和军事上与法兰西王权抗衡时,这种“勃艮第人”的身份认同自然会更加鲜明。

总结:是否“完全同化”?

远远没有。

百年战争时期的勃艮第人,虽然在语言和名义上属于法兰西,但在政治、文化和自我认同上,都展现出了强大的独立性和区别性。

政治上, 勃艮第公国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法兰西王权,甚至在战争的关键时刻与敌国结盟,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他们拥有自己的军队、行政机构,以及极高的自治权。
文化上, 尽管共享法语和基督教信仰,勃艮第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宫廷文化、艺术品味和地方习俗。
身份认同上, 尤其是在勃艮第公国最强大的时期,很多勃艮第人可能更倾向于认同自己是属于富庶而强大的勃艮第公国的臣民,而不是仅仅是法兰西王国的一个偏远地区的居民。

直到战争后期,特别是查理七世重掌大权,并通过军事和政治手段逐渐削弱了勃艮第公国的独立性(最终在1477年,在勃艮第公国被法国吞并前夕,才可以说他们的政治独立性被打破),这种“分别”才逐渐被王权所克服。但即便如此,地方性的身份认同和文化积淀,也非一日之功就能完全抹去的。

可以说,百年战争时期,勃艮第人是法兰西肌体中一个充满活力、但也常常是独立自主的“器官”,他们深刻地影响了法兰西的历史进程,也正是这种“分别”,使得他们的历史叙事与纯粹的法兰西王权史有所不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还有勃艮第大概是什么时候被法国同化?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百年战争时期的勃艮第人和法兰西人,要说“完全被同化”,那还远远谈不上。他们之间的区别,就像同一棵大树上分出的两个主要枝干,血脉相连,却又各自长出了不同的风姿和枝叶。简单来说,勃艮第人并非一个独立的民族,而是在法兰西王国境内,一个历史悠久、地域鲜明、并且在特定时期拥有强大政治和军事力量的公国。他们的“.............
  • 回答
    要说查理六世的王后,也就是伊莎贝拉·巴伐利亚,为啥会在百年战争后期,而且还是在那一团糟的局面下,选择跟英格兰和勃艮第抱团,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这可不是一时兴起,背后是权力、家族、个人情感,还有法国当时那病入膏肓的政治局面,一块儿搅合出来的。首先,咱们得把时间往前捋一捋。查理六世,这位法国国王,年.............
  • 回答
    关于您的问题中提到的“吉尔德雷”,根据历史记载和现有资料,并没有明确对应的法国百年战争时期的重要人物。可能是对某些历史人物名字的误译或混淆(例如可能指让·德拉克,即圣女贞德,或贝特朗·迪·拉库尔等)。因此,在分析时需要先澄清这一问题。不过,结合您的提问意图和历史背景,我们可以假设您想比较的是圣女贞德.............
  • 回答
    ISIS、基地组织与义和团、太平天国,乍听之下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一个代表着当下全球视野下的极端主义宗教势力,另一个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起义。然而,当我们剥开层层历史的面纱,深入探究它们产生的土壤、诉求的核心以及采取的手段时,会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令人深思的共性与鲜明的差异。.............
  • 回答
    英国在短短百年时间内从“日不落帝国”的巅峰跌落,成为如今一个在世界舞台上影响力相对减弱的大国,这是一个复杂而多层面演变的结果。这其中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军事以及全球格局的深刻变化。下面将详细阐述导致这一转变的关键因素: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巨大消耗与影响: 经济上的重创: 一战的消耗是巨大的。英.............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汉代政治制度演变和实际执行中的复杂性。简单地说,推恩令在王莽篡汉时期并没有“不执行”,但它的效力以及刘姓宗室的实际力量,却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人们在看到那些声势浩大的起兵时,会产生“推恩令后来不执行了”的疑问。推恩令,作为汉武帝时期为了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政.............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几个非常核心的层面,要理解为何在抗战爆发时,号称“百战精锐”的国民革命军(国军)在面对“承平已久”的日军时会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某一个方面,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当时的中国军队和日本军队的真实状况。首先,我们要澄清一个误区:“百战精锐”这个说法,在抗战爆发前,对于当.............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但其实,我们脑海中关于“百年前蒸汽火车跑200公里时速”的印象,可能跟现实情况有点偏差。 让我来好好跟你聊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以及现代火车和老式蒸汽火车在速度上的真实对比。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百年前”这个概念。 如果你说的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那个时候的蒸汽火.............
  • 回答
    关于德国占领青岛时修建下水道,并因此延用百年至今青岛不淹水的故事,大致是真的,但需要更详细和准确的阐述,其中也包含一些夸大和简化的地方。以下是关于这个故事的详细阐述,尽量还原历史的真相:一、 德国占领青岛的背景与目的 背景: 1897年,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出兵占领了山东胶州湾地区,并于1.............
  • 回答
    一个民族的百年屈辱,是历史深沉的伤痕,它塑造了国家的未来,也铭刻在每一个国民的心中。提到中国近代的百年国耻,人们会想到鸦片战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列强瓜分,以及由此带来的国家主权沦丧、人民贫困和民族尊严扫地。那是一个漫长而黑暗的时期,直到新中国的建立才宣告结束。放眼世界历史的长河,并非只有.............
  • 回答
    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是一场漫长而复杂的冲突,其中法军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最终扭转了战局并带来了英格兰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土的丧失。虽然英格兰在战争初期和中期占据了优势,但法军在后期依靠战术、装备和国家动员的进步,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以下是英法百年战争中法军取得的一些重要战役,并会尽量.............
  • 回答
    假如百年战争英格兰获胜,英格兰民族是否可能成为法国文化圈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其复杂性远超简单的“是”或“否”。答案取决于胜利的具体形式、后续的政治经济策略以及历史的偶然性。但总的来说,如果英格兰成功控制法国大部分地区并维持统治,英格兰民族走向法国文化圈的融合并非不可能,但这是一个漫长、.............
  • 回答
    英法百年战争,一场跨越百年的恩怨纠葛,不仅是国家力量的较量,更是无数个体英雄主义的光辉闪耀。在这场漫长而残酷的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令人景仰的人物,他们的名字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了历史的进程。英格兰方面,最闪耀的星辰无疑是威尔士亲王,黑太子爱德华(Edward, the Black Prince).............
  • 回答
    英法百年战争期间,英军在法国土地上确实犯下了不少暴行,这些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那个时代战争的常态,但某些方面也确实令人发指。要详细描述这些暴行,需要我们回到那个充满血腥与残酷的年代,抛开现代的道德滤镜,去理解当时战争的逻辑和法国人民所承受的苦难。首先,大肆的劫掠和破坏是英军(以及法国军队)在占领区最常.............
  • 回答
    爱德华三世:那擦肩而过的法国王冠英法百年战争,一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名字,而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冲突背后,有一个关键人物,他的野心与命运紧密地交织在一起,那就是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他,真的有机会戴上那顶闪耀着尊贵与荣耀的法国王冠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把时间拨回到十四世纪,深入了解那段扑朔迷离的历史。.............
  • 回答
    百年战争初期,英格兰之所以能占据上风,法国之所以一度陷入劣势,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绝非单一因素所能概括。我们可以从军事、经济、政治以及战略等多个维度来深入剖析。首先,在军事和战术层面,英格兰军队展现出了更为先进和有效的作战模式。最突出的便是英格兰长弓兵的强大威力。这种长弓,比当时的普通弓箭射程更.............
  • 回答
    百年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英法这两个曾经的死敌,如今却在历史的长河中越走越近,甚至成了肝胆相照的盟友。这其中缘由颇为复杂,绝非一句“世仇已了”就能概括。要理解这其中的转变,咱们得从头捋一捋,看看是什么样的力量,将这两个曾经恨不得将对方踩在脚下的国家,推向了彼此的怀抱。首先,我们得承认,历史的齿轮一直在.............
  • 回答
    若英格兰在百年战争中取得胜利,历史的齿轮将以截然不同的方式转动,其影响深远,足以重塑欧洲乃至世界的格局。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军事胜利,而是一个决定性的权力转移,牵扯到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方面面。法国的解体与英格兰的霸权确立:首先,也是最直接的后果,便是法国的国体将遭受重创。如果英格兰能够彻底击溃法.............
  • 回答
    百年战争:一部漫长而复杂的欧洲历史画卷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 War),顾名思义,并非一场持续百年的连续战役,而是一系列断断续续的冲突,主要发生在英格兰王室和法兰西王室之间,从1337年持续到1453年,前后长达116年。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两个王国争夺王位和领土的斗争,更深刻地改变了欧.............
  • 回答
    英格兰长弓,这把曾让法国骑兵闻风丧胆的传奇武器,在百年战争的硝烟散尽后,确实如同退潮后的礁石,逐渐隐匿于历史的记载之中。这并非意味着长弓的终结,而是其在军事舞台上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被更适合时代需求的武器所取代。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方面来深入剖析。首先,也是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军事战术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