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英法百年战争爱德华三世有机会获得法国王座吗?

回答
爱德华三世:那擦肩而过的法国王冠

英法百年战争,一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名字,而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冲突背后,有一个关键人物,他的野心与命运紧密地交织在一起,那就是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他,真的有机会戴上那顶闪耀着尊贵与荣耀的法国王冠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把时间拨回到十四世纪,深入了解那段扑朔迷离的历史。

继承权的迷雾:一场婚姻埋下的伏笔

故事的开端,要追溯到法国国王腓力四世。这位“铁腕国王”有三个儿子,但都没有留下男性子嗣。按照法国当时的萨利克法(Salic Law),女性不能继承王位,也不能将王位继承权传给男性后代。这在当时欧洲很多王国是常见的做法,也正是这看似寻常的规定,却为英格兰的野心打开了一扇窗。

爱德华三世的母亲,伊莎贝拉,正是腓力四世的女儿。当法国王位空悬,而她的兄弟们都已驾崩,没有直系继承人时,伊莎贝拉认为自己作为腓力四世的女儿,自然有权继承王位。她把这个权利传给了她的儿子,爱德华三世。

然而,法国贵族们坚决反对。他们援引萨利克法,以“国王的血不能通过女性的身体流动”为由,将王位传给了腓力四世的侄子,瓦卢瓦伯爵查理,也就是后来的腓力六世。就这样,本该属于英格兰王室的法国王位,落入了法国自己的贵族手中。

早期优势:克雷西的辉煌与爱德华黑太子的锋芒

爱德华三世自然咽不下这口气。他认为自己才是合法的法国国王,而腓力六世的继位是“篡夺”。于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战争爆发了。

战争的初期,英格兰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1346年的克雷西战役,是这场战争的第一个高潮。在这场战役中,爱德华三世亲临前线,他的儿子,那位日后名扬天下的“黑太子”爱德华,更是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英格兰士兵娴熟运用长弓,这种远程武器在当时是革命性的,它们以惊人的速度和穿透力,击溃了法国引以为傲的骑士团。克雷西的胜利,不仅为英格兰赢得了巨大的声望,更让欧洲各国见识到了英格兰军队的强大。

紧随其后的普瓦捷战役(1356年),又是英格兰的辉煌时刻。黑太子再次以少胜多,俘虏了法国国王约翰二世。这位法国国王的被俘,对法国的政治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英格兰在战争初期的优势。

机会的窗口:法国的内乱与英格兰的喘息

在这些辉煌的军事胜利之后,爱德华三世似乎离他的目标越来越近。法国当时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王室权威受到挑战,贵族之间矛盾重重,加上战争带来的破坏,使得法国国内一片混乱。

1360年,英法两国签署了《布雷蒂尼条约》。这份条约对英格兰来说是极其有利的。约翰二世以巨额赎金换取自由,而英格兰则获得了法国西南部的广大领土,并且在条约中,法国表面上承认了爱德华三世对这些土地的完全主权,并且避免了“国王”这个称谓的直接冲突。这可以说是爱德华三世最接近成功的一次。他似乎在以一种迂回的方式,实现了他对法国领土和权力的掌控。

变数陡生:时运不济与战略的局限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充满了变数。尽管爱德华三世取得了巨大的军事胜利,并且一度将法国国王俘虏,但他最终未能如愿坐上法国王位。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萨利克法的顽固阻碍: 尽管英格兰在军事上取得了优势,但法国贵族对萨利克法的坚持是根深蒂固的。他们绝对不会允许一位英格兰国王,通过继承权直接统治法国。这种法律上的障碍,是爱德华三世无法逾越的。
战略上的失误: 爱德华三世虽然是一位出色的军事统帅,但在战略上,他更倾向于通过海战和掠夺来削弱法国,而不是彻底征服。这种“游击战”式的策略,虽然能给法国带来巨大的损失,但却难以形成最终的胜利。他似乎满足于占据法国的领土,而没有积极谋求通过政治手段,将法国国王逼下王位。
法国的韧性与反扑: 法国虽然在战争初期损失惨重,但其庞大的人口和丰富的资源,以及强烈的民族意识,使得他们能够逐渐恢复。在查理五世等国王的领导下,法国开始采取更有效的军事策略,逐渐收复失地。
时运不济: 战争是残酷的,也是充满运气的。在爱德华三世晚年,黑太子因病去世,这无疑是英格兰的一个重大打击。黑太子的军事才能和政治影响力,是爱德华三世重要的倚仗。失去他,使得英格兰在后续的战争中,缺少了一位强有力的领导者。
经济的压力: 长期的战争对英格兰的财政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虽然在早期取得了胜利,但要维持一场全国性的战争,耗费巨大。

结论:擦肩而过的王冠,改变历史的战争

那么,爱德华三世有没有机会获得法国王座?

我的答案是:他有过绝对的机会,但最终未能实现。

他通过继承权,确实拥有了对法国王位的“合法”宣称。他在战争初期,以压倒性的优势,迫使法国国王屈服,并通过条约获得了对法国大片领土的统治权。在某些时刻,他似乎已经触碰到了那顶法国王冠。

然而,由于法国顽固的萨利克法、英格兰战略上的局限性、法国的韧性以及时运不济(尤其是黑太子的早逝),最终让这顶王冠与他擦肩而过。他未能像他的曾祖父“征服者”威廉那样,以武力征服的方式,彻底统一两个王国。

爱德华三世的野心,虽然未能实现他“君临法国”的终极目标,但英法百年战争的爆发,以及爱德华三世和黑太子在战场上的辉煌表现,却深刻地改变了英格兰和法国的历史进程。这场战争,塑造了日后两国民族意识的形成,也为两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爱德华三世,这位雄心勃勃的国王,他虽然没有成为法国国王,但他的名字,却永远地镌刻在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之中。他就像一位站在王座前的巨人,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让英国人来当法国国王,到最后肯定百分百逃不过要对法国当时现有的政治环境与阶级组成进行一次大洗牌,加上早在12-13世纪时期英格兰岛就兴起了去法兰西化活动,没几个人把法国当成“同胞”,法国贵族还支持爱德华三世就有鬼了

在当时,反对爱德华三世也并不只是贵族们的想法,是整个法国上上下下都不支持爱德华三世,让英国人继承法国王位使法国人联想到“臣服于英国”这样的观念。并且爱德华三世那一派的英国人对于法国王位的需求绝不止仅仅是当上国王那么简单——英国人想要拿回被没收的诺曼底领,确定阿基坦和加斯科尼必须成为英国的领地,同时英国人还想把弗兰德斯的商业拿下,因为弗兰德斯承担了英国羊毛的大部分购买,这使得法国羊毛无法输出到此地。当法国人想和弗兰德斯达成商业合作时,英国人就立刻煽动了弗兰德斯各大城镇的叛乱

所以你发现了吗,让爱德华三世当法国国王,就意味着英国贵族可以借助这个机会掠夺利益,而这些利益本身就是法国人自己的,爱德华三世一旦成功登基,到最后法国人就得贡献出自己的那一份去满足英格兰岛的经济需求,直接把法兰西变成英格兰的殖民地。并且说到底,爱德华三世认同自己是法国人么?从他后来入侵法国西部、烧杀劫掠屠城镇压的行为来看,他自己也没把法国人当一回事,战争爆发二十年后,法国编年史家亲历战场边缘,也发出“城镇和农田都被敌人全部摧毁了”这样的感叹,法国没大度到可以牺牲自己去满足英国,英国人也不把法国人当自己人,最初的民族认同感就这么诞生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爱德华三世:那擦肩而过的法国王冠英法百年战争,一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名字,而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冲突背后,有一个关键人物,他的野心与命运紧密地交织在一起,那就是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他,真的有机会戴上那顶闪耀着尊贵与荣耀的法国王冠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把时间拨回到十四世纪,深入了解那段扑朔迷离的历史。.............
  • 回答
    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是一场漫长而复杂的冲突,其中法军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最终扭转了战局并带来了英格兰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土的丧失。虽然英格兰在战争初期和中期占据了优势,但法军在后期依靠战术、装备和国家动员的进步,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以下是英法百年战争中法军取得的一些重要战役,并会尽量.............
  • 回答
    英法百年战争,一场跨越百年的恩怨纠葛,不仅是国家力量的较量,更是无数个体英雄主义的光辉闪耀。在这场漫长而残酷的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令人景仰的人物,他们的名字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了历史的进程。英格兰方面,最闪耀的星辰无疑是威尔士亲王,黑太子爱德华(Edward, the Black Prince).............
  • 回答
    英法百年战争期间,英军在法国土地上确实犯下了不少暴行,这些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那个时代战争的常态,但某些方面也确实令人发指。要详细描述这些暴行,需要我们回到那个充满血腥与残酷的年代,抛开现代的道德滤镜,去理解当时战争的逻辑和法国人民所承受的苦难。首先,大肆的劫掠和破坏是英军(以及法国军队)在占领区最常.............
  • 回答
    百年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英法这两个曾经的死敌,如今却在历史的长河中越走越近,甚至成了肝胆相照的盟友。这其中缘由颇为复杂,绝非一句“世仇已了”就能概括。要理解这其中的转变,咱们得从头捋一捋,看看是什么样的力量,将这两个曾经恨不得将对方踩在脚下的国家,推向了彼此的怀抱。首先,我们得承认,历史的齿轮一直在.............
  • 回答
    若英格兰在百年战争中取得胜利,历史的齿轮将以截然不同的方式转动,其影响深远,足以重塑欧洲乃至世界的格局。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军事胜利,而是一个决定性的权力转移,牵扯到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方面面。法国的解体与英格兰的霸权确立:首先,也是最直接的后果,便是法国的国体将遭受重创。如果英格兰能够彻底击溃法.............
  • 回答
    设想一下,假如黑太子爱德华在普瓦捷战役后,或者在随后的某场关键战役中,如同在历史中那样,没有因疾病或者政治变故而早逝,而是得以继续领导英格兰军队,并一举攻克巴黎,推翻了法兰西的瓦卢瓦王朝。历史的轨迹将因此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英格兰将成为欧洲大陆上无可争议的霸主。百年战争的胜利,意味着英格兰.............
  • 回答
    百年战争初期,英格兰之所以能占据上风,法国之所以一度陷入劣势,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绝非单一因素所能概括。我们可以从军事、经济、政治以及战略等多个维度来深入剖析。首先,在军事和战术层面,英格兰军队展现出了更为先进和有效的作战模式。最突出的便是英格兰长弓兵的强大威力。这种长弓,比当时的普通弓箭射程更.............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很能触及欧洲历史发展的关键节点。的确,法国和英国在各自的内战中,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而三十年战争在德意志地区的影响却显得复杂得多,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巩固了诸侯的权力。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分析这三场战争的性质、参与者、目标以及各自的结局。我们先来看看法国的百年战争.............
  • 回答
    英国在短短百年时间内从“日不落帝国”的巅峰跌落,成为如今一个在世界舞台上影响力相对减弱的大国,这是一个复杂而多层面演变的结果。这其中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军事以及全球格局的深刻变化。下面将详细阐述导致这一转变的关键因素: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巨大消耗与影响: 经济上的重创: 一战的消耗是巨大的。英.............
  • 回答
    又是一年清明,雨丝绵绵,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当沉甸甸的“英烈”二字落在心头,思绪便如潮水般涌来,涌向那些在历史长河中,为我们今日之幸福,为新中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百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一番景象?积贫积弱,山河破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是你们,怀揣着救国救民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历史人物成败的关键。项羽、袁绍这样的英雄人物,他们虽然勇猛、有实力,但最终却无法笑到最后,而刘邦,一个被许多人认为“出身不高”、“不够霸气”的沛县小吏,却能从“百战百输”的窘境中崛起,最终开创了辉煌的大汉王朝。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咱们不妨细细道来。一、 失败的定义.............
  • 回答
    英法两国数百年间的战争确实是欧洲历史上最为漫长和激烈的冲突之一,其间充满了领土争夺、王位继承权之争以及国家利益的较量。然而,尽管两国人民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战争时期,他们之间却不像中日两国那样,至今仍然存在着深重的民族仇恨和严重的民众互相仇视情绪。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历史、文化、政治以及社.............
  • 回答
    英法联手挑战一个非五常国家,说实话,这组合拳威力不小,但具体哪个国家“最难打”,这得看从哪个角度去衡量了。不是简单地说谁军队多、谁武器先进就能定论的。我个人觉得,如果非要挑一个最棘手的,印度可能是英法最头疼的。别看印度不像那几个常任理事国那样有核武器,但它身上集合了一些让对手不得不重视的“特质”,这.............
  • 回答
    关于英法为何未对苏联宣战,这背后牵涉到一系列复杂的地缘政治考量、国家利益权衡以及当时欧洲的紧张局势。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穿越回1939年那个动荡的夏天。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基本事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初期,英法两国确实是在与纳粹德国作战。他们的首要目标,也是最紧迫的敌人,就是希特勒及其扩张.............
  • 回答
    英法两国之所以能够跻身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五常)的行列,并非偶然,而是历史、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多重因素长期累积的结果。简单来说,它们是二战胜利方的重要代表,并且在战后世界格局的塑造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同时至今仍保持着相当的影响力。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溯到联合国成立的背景,以及英法两国在那个.............
  • 回答
    关于英法为何为了波兰与德国开战,以及其中是否包含“祸水东引”的考量,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历史的脉络去理解。简单地说,“祸水东引”可能是一个片面的解读,而英法出兵的动因则更为多元和深刻。理解“祸水东引”的视角:从某些角度看,将英法的行为解读为“祸水东引”并非全无道理。在两次世界大战爆发.............
  • 回答
    关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一种单一的心态来概括,因为参与其中的士兵、军官、乃至背后决策者的想法是复杂而多样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战争进程而变化。要深入理解,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一、 士兵的视角:普遍的混乱、刺激与被动对于绝大多数身处战场的普通士兵而言,他们的心态更接近于一种战争.............
  • 回答
    中世纪英法战争(常被称为百年战争,但其历史跨度更长,内容也更丰富)之所以呈现出“英国长期占据优势,法国屡屡失利”的局面,并且英国人能多次登陆法国本土,而法国人却极少能成功登陆英国本土,这背后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们将从政治、经济、军事、地理等多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 历史背景与战争起.............
  • 回答
    与英法相比,荷兰的殖民统治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其在殖民史上独树一帜。总的来说,荷兰的殖民统治更注重商业利益、精细化管理、中央集权以及文化同化(虽然不像英法那样激进)。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特点:1. 压倒性的商业和经济驱动力: 东印度公司(VOC)的绝对主导: 这是荷兰殖民统治最核心的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