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人大代表建议「将高中生 22 点就寝写入未成年人保护法」,这在实行过程中或将遇到哪些困难?

回答
人大代表提出的“将高中生 22 点就寝写入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建议,虽然出发点是为了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但如果在实践中强制执行,可能会遇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并且这些困难往往是相互交织、难以简单解决的:

一、 学校层面:

1. 教学安排与高考压力带来的冲突:
压缩复习时间: 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三,面临巨大的高考压力。许多学校为了让学生有更充分的复习时间,会安排晚自习至 21:30 甚至 22:00 之后。如果强制 22 点就寝,势必会压缩宝贵的复习时间,这与学校和学生的根本目标产生冲突。
课后辅导与活动: 一些学校会安排课后辅导、社团活动、学科竞赛培训等,这些活动往往会占用晚间时间。强制 22 点就寝,会影响这些活动的正常开展。
校内作息统一的挑战: 学校通常有统一的作息时间表,包括起床、上课、就寝等。若要严格执行 22 点就寝,学校需要重新规划整个作息时间,这涉及教职工排班、课程安排、餐饮时间等一系列调整,工作量巨大且可能影响教学效率。

2. 管理与执行的难度:
如何有效监督? 如何保证所有学生都在 22 点前入睡?是通过宿管的强制断电、熄灯,还是其他方式?这在寄宿制学校相对容易一些,但在走读制学校如何监管?
个体差异的忽视: 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身体状况、作息规律都不同。有些学生可能在 22 点前学习效率不高,但之后反而进入状态。强制一刀切的作息,反而可能扼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如果学校强制 22 点就寝,部分学生可能会采取隐蔽的方式继续学习,例如用手机照亮、在被窝里看书,甚至偷偷使用电子设备,这反而可能加剧他们的视力或睡眠质量问题。

3. 教学质量与升学率的考量:
“不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 家长和学校普遍存在“不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认为多花时间学习就能提升成绩。强制限制学习时间,可能会让一些学校和家长感到“吃亏”,担心影响升学率和学校声誉。
应试教育的惯性: 目前的教育体制仍然带有较强的应试色彩,学习时间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决定考试成绩的关键因素。这种观念根深蒂固,难以在短期内改变。

二、 学生层面:

1. 学习需求的满足:
自主学习的权利: 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渴望。他们可能需要利用晚上的时间来完成作业、复习知识点、预习新内容,或者进行课外拓展学习。强制 22 点就寝,剥夺了他们自主安排学习时间的权利。
特定科目的学习需求: 某些科目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消化和理解,例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生可能需要晚间进行大量的练习和思考。
个性化学习的障碍: 每个学生的学习节奏和效率不同。有些人可能更适合晨读,有些人则更适合夜读。一刀切的作息规定,忽视了这种个体差异。

2. 自由与权利的限制:
对个人时间的支配权: 虽然是未成年人,但高中生已经进入青春期,开始发展独立意识。对自己的学习时间进行一定程度的自主安排,是他们成长的一部分。强制规定就寝时间,可能会被视为对他们个人时间和自主性的不尊重。
社交和娱乐需求的平衡: 青少年需要适当的社交和娱乐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虽然不能过度沉迷,但完全剥夺晚间自由时间,可能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3. 心理压力与逆反心理:
强制带来的压力: 如果学生知道自己有学习任务,但却被强制要求就寝,可能会产生焦虑和不满。
逆反心理的激发: 过度的管制和限制,有时反而会激起青少年的逆反心理,让他们更倾向于反抗规定。

三、 家庭层面:

1. 家长对孩子学业的期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 大多数中国家长对孩子的学业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考上名牌大学,拥有更好的未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可能会鼓励甚至要求孩子牺牲休息时间来学习。
对补习和辅导的依赖: 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情况下,一些家长会选择给孩子报各种课外辅导班,这些辅导班很多安排在晚间。

2. 家庭作息的差异性:
父母工作时间: 父母的工作时间可能与学校的统一作息不符,家庭的晚间活动安排也各不相同。
家庭教育方式: 有些家长可能更倾向于和孩子一起学习,或者在晚间进行亲子沟通和辅导,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3. 监管与沟通成本:
家校沟通的复杂化: 如果法律规定了就寝时间,家校之间在孩子的作息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将更加复杂。家长可能会向学校提出更多关于孩子学习时间的诉求,而学校则需要应对法律的约束。

四、 社会层面:

1. 对“内卷”现象的认识与反思:
“减负”的深层问题: “22 点就寝”的建议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当前“内卷”和过度学习现象的回应。然而,如果仅仅是规定就寝时间,而没有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评价体系单一等根本性问题,可能难以触及“内卷”的实质。
“时间换空间”的思维定势: 社会上普遍存在“时间等于效率”、“勤奋等于成功”的思维定势,这种观念的转变需要过程。

2. 法律的适用范围与界定:
“就寝”的定义: 如何界定“就寝”?是停止学习活动,还是真正入睡?
法律的普适性: 《未成年人保护法》旨在保护所有未成年人。高中生虽然是未成年人,但其认知能力、社会责任感、学习需求与低龄儿童存在差异。将统一的就寝时间写入法律,是否过于“一刀切”,缺乏灵活性?
法律的 enforceability(可执行性):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其可执行性。一个难以执行或容易规避的法律规定,其意义会大打折扣。

五、 潜在的负面影响:

1. 学习效率下降: 如果学生因为被迫早睡而无法完成学习任务,或者学习过程中被强制打断,可能会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反而影响学业进步。
2. 对身心健康的误伤: 身体需要足够的睡眠,但过度的学习压力和紧张的情绪同样会影响身心健康。如果强制规定就寝时间,但学生的心理压力并未得到缓解,睡眠质量也可能不高。
3. 教育公平性的挑战: 如果这条规定在不同学校、不同地区执行力度不一,可能会加剧教育不公平的问题。例如,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或国际学校可能更容易做到,而一些资源匮乏的地区则难以实现。

总结:

将高中生 22 点就寝写入《未成年人保护法》,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实践中会面临多方面的挑战。这些挑战不仅涉及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个体差异,还牵扯到家庭教育观念、社会评价体系以及法律本身的界定和可执行性。简单地规定一个就寝时间,很可能无法解决高中生睡眠不足的深层问题,反而可能带来新的矛盾和困难。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可能需要从教育体制改革、减轻学业负担、优化评价体系、普及科学睡眠知识等多方面入手,同时允许一定的个体化和灵活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想法很好,但基本无法执行。

22点就寝的前提是,作业写完,学习任务完成。

我高一高二的时候,十点下晚自习,高三是十点半。

这个建议过于理想化了。

想让学生拥有充足睡眠的想法,出发点是好的,只不过现有的条件很难满足。

user avatar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东到抚远、东极岛,最西到新疆喀什老城,近5200公里,跨越了5个时区。

虽然我们用的都是北京时间。

但是,同样的晚10点,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另外这个提案,特别有一种,闹钟提案的感觉,直觉这个提案通过,小天才手表每天晚上十点会释放睡眠熏香,直接把小孩熏睡或者什么。

感觉不是很好,也不是很健康的样子。

另外说,睡眠时间,不同体质是不一样的,比如你看谷爱凌说她每天睡十个小时是秘密武器,其实也有人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就够够够的,这种事情拿提案能框的住吗?

问题说是能遇到什么困难,我觉得

1 首先就是 10点这个概念要重新定义了

“让我们重新定义晚10点”

听说过重新定义手机、电脑,没听说过重新定义点钟。

2 怎么实施

3 奖惩标准,如果列入治安条例,那是不是要装一个睡眠监测仪给每个小孩

4 晚10点睡了,11点又起来嗨算什么,是不是还需要定义清楚一下

5 高中班长什么的是不是还要鼓励大家检举揭发晚睡的事,这好像会带动很不好的情报获取方式

还挺困难的,听说办法总比困难多?

user avatar

对于初中生也许不好实现,但对于寄宿制的高中生来说很好实现。

既然衡水作息都能实现,那让学生10点睡,甚至让学生睡10个小时当然也能实现。

人人都晚上10点睡,等于人人都凌晨2点睡。

人人都睡10小时,等于人人都睡4小时。

人人都双休,等于人人都不休。

那放假回家怎么办?

按照我之前说的,发动学生斗学生,鼓励相互举报,敢补课的抓到第一次警告,第二次高考扣分,第三次禁止报一本,第四次永久禁止高考。

只要学生觉得补课风险大于收益,自然会好好在家呆着,没了补习班的氛围,在家学习的学生总会懈怠下来,玩玩手机、发发呆或者补个觉什么的。

user avatar

我觉得这个提议的初衷是好的,不过,不知道具体打算怎么执行?每个房间派个人监督?

不让补课好办,直接取缔就行。但不让熬夜这个有点难办吧。。。

如果是集中寝室,断网、断电、4G5G信号屏蔽,三板斧加起来应该可以实现强制睡觉。

但不住校的同学呢?或者,学校就是不想遵守呢?

user avatar

将体育纳入中高考,而且一步到位。实施和三大主科同级别的高分值、选拔性考试,而不是低分值合格性考试。

体育持之以恒的训练+充分的休息才能出好成绩,体育分值够高,伤病会被高度警惕,家长老师也会催着学生多睡觉补充营养,长肌肉长体能。但是如果只是低分值的合格性测试,突击练一下就能过,合格线之上成绩更优秀也没有附加效益,那才会出现临时抱佛脚突击训练,进而导致伤病等一系列问题。

只要升学考试存在,那内卷烈度就客观存在,横竖都是卷,不如卷点有用的。好好锻炼好好吃肉,长大个拎大牛,对人生的顺利和伴侣的幸福的重要性,不比211985低。

高分值、选拔性,那么“从其他科目的时间里挤出时间练体育”就压根不会出现。哪怕只有一门课,家长和学校也会把时间利用到极致,但如果体育分值够高,那体育就是优先分配时间的一门课。

个体身体素质的差异带来的不公平,80%是因为根本不练,你不练,当然会觉得自己很弱。剩下的20%高矮胖瘦的差别,各大体育测试的模块化科目设计已经考虑过了:有氧耐力(中长跑)--瘦子占优势,肌肉力量(握力/实心球)--胖子占优势,柔韧性(坐位体前屈)--矮子占优势,体格相关项目(跳远)--高子占优势。

用药也不用担心,类固醇对思维情绪有负面影响,卷疯了也不会去牺牲文化课成绩。而且利**、莫***这些觉醒剂类药物早就不是新药了,实践证明药物监管和副作用可以有效控制违规用药。大家卷是为了自己过好日子,都不是疯子。

至于身体素质实在很差的免考的,完全可以及格线通过。明明可以申请及格线通过,不满足于合格线,想拿更高的分数去卷掉别人,就算强行上强度最后酿成悲剧,并不值得同情。

主要问题在于赋分比例。首先男女生不能用一个标准,而大学体测里可以看出来女生平均分远高于男生,再一个不同项目的赋分比例也很难平衡。因此比较合适的是同项目同性别,按名次分等级赋分。

user avatar

每年两会的时候都有人围绕学生的压力问题,提很多建议我觉得初衷是好的,但每次提出来的建议都想让人晕过去。

这最核心的一条这些代表什么时候才能知道学生之所以辛苦,其根本原因是资源有限造成的,我们的好大学就那么多,毕业以后的好工作机会就那么多,而社会上好工作和不好工作的收入差距又那么大,一个学生在高考的这步一步相差可以导致他这辈子步步落后。你说这是内卷也好,你说这是资源匮乏也好,不管你用哪个名词,结局都是一样的。当我们面临这样资源相对匮乏的状态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拼尽全力,如临大敌,这也是为什么高考重要也是为什么,学生会紧张高考的根本原因。

只要这个根本原因不改变,你在形式上折腾出花来也没有用啊。你说10:00就寝,那我可以5:00起床啊。我不知道玩这种形式主义的文字游戏到底有什么意义。只要高考的录取率不改变,只要我们相对匮乏的这个状态不改变,学生的竞争压力和心态就也不会改变。

都说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你以为在独木桥头挂一个禁止拥挤有序通过的牌子,大家就真的会有序通过了吗?大错特错。要解决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方法,只有两个。

第一,桥面拓宽。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好学校的机会让大家。接受更优质教育的概率大大提升。

第二,掉下桥的也能混得很好。实话实说啊,即便桥面拓宽,无非是把压力留到了毕业的时候。只要由于学校的差异造成了大家在找工作的时候,移步落后,步步落后的这种局面不改变。那么即便桥面拓宽,也治标不治本。但如果哪怕没有挤过去,掉下河的人其实也能过得很好,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收入差距进一步改善。那才真正的会有一批人不是那么紧张高考。

可最后我想说,如果我真的违背了这个法律,你能把我怎么样呢?要知道高考备战阶段,并不是每一天都是老师和家长逼你熬夜的。高中的孩子不是小学,不需要要求他几点睡觉。往往作业量布置给你,你几点做其实是你自己的安排,那么如果这个法律实施了,有人10点没睡觉,那你惩罚的是未成年人自己吗?

所以不要瞎折腾了好吗?备战高考也就那么一两年。一个人这辈子总有一些东西需要你忘记所有,拼尽全力。

user avatar

22点就寝没关系,早上4点起床就行了

user avatar

建议将7点吃饭,8点拉屎也写进保护法。

哦不对,8点是游戏时间,那只能憋着了。

user avatar

还高中生呢。。

我家高中老师都做不到十点就睡。。

下了自习就八点多了,到家九点,洗洗手吃个饭收拾一下家,十点到了。

还没备课。。

这还是双减以后的作息时间。以前十点才下课。。

你让高中生十点睡觉?

再说现在这个社会,除了幼儿园的有几个十点就能睡的。。

user avatar

我以前是衡水二中的学生,我们就是晚上10点10分准时上床睡觉,但你看完我的一天,你就知道什么是河北的教育了。

晚上9:50放学,你需要回到寝室洗漱睡觉,但10:10必须躺在床上,人太多,宿舍楼水压上不去,4、5、6楼没水,只能和1、2、3楼的挤在一起洗,本来8人寝室住了14人就很挤,然后有水的楼层又减半,就更挤了,这种情况就好比早高峰的地铁。

晚上10:10到11:00必须躺在床上,不许去厕所,老师说怕打扰别人休息,只能11:00以后去,期间憋不住的只能第二天去罚站。

每天早上5:30起床,然后需要在7分钟内叠好被子,冲到操场,不管你住在几楼,哪个宿舍,都必须如此,高住在4、5、6楼的学生每天早上别想洗漱,水压上不去。只能蓬头垢面跑到操场,在操场就要先背古诗词,双手必须举过头顶然后大声喊出来,老师说这样就清醒了

之后跑操,必须人贴人跑操,前后距离过大需要去罚站的。如图

衡二美其名曰“天下第一操”,不知道的还以为武林风吹到了衡水。

河北雾霾出名,衡水更是如此,每天早上在雾霾天中大声喊叫,之后跑操,跑操中也要大声喊口号,学生们为清理雾霾真是出了很大的力。

跑操人贴人的后果就是每天都有踩掉鞋的,会有老师统一收集扔在操场中央,光脚跑完操才能去操场中央检,又是示众。

然后饿着去班里进行早自习,6:30才能去吃饭,吃饭前会给你发一张卷子,叫“自助餐”,这张卷子需要你在吃饭到上课这段时间做,要收的。而且早饭、午饭、晚饭都会有这个“自助餐”供你享用。

说到吃饭,早饭和晚饭是没有菜的,重点圈出来,晚饭没有菜,只有午饭有饭菜,还需要自己带饭盆打饭,早饭和晚饭就是包子、馅饼,不过这些也是限量供应,去晚了没有,只有馒头中间穿根淀粉香肠的食物。而且食堂有座位,但是不让坐,你只能站着吃,老师说站着吃吃得快

我们学校还会提供自助餐

就是在吃饭前会给你发一张卷子,叫“自助餐”,这张卷子需要你在吃饭到上课这段时间做,要收的。而且早饭、午饭、晚饭都会有这个“自助餐”供你享用。

上课就不提了,多一半是刚大学毕业的老师,教学没有什么方法,但是大量的做题,量变产生质变,所以不是老师好,也不是管理好,只能说是管理严,你一天什么都不能想,只想学习就行了。


2014年就有学生连续跳楼自杀

因为跳楼,学校就把教学楼加上了铁栅栏:

我们的住宿,8人寝室住14人,我简略画出当时的寝室图:

我就住在红色圈中的床铺,每次我都需要爬过别人的床铺才能进到自己的床铺。而且每天要把被子叠成豆腐块,这个样子的:

如果被子没叠好,是要搬着被子去从宿舍楼走到教学楼顶楼,叠一上午或者一下午被子,这一层是老师办公室,有一种示众的效果


看到很多别的省份的朋友留言,说他们的学校已经开始学习衡二了。




现在河北的有钱人,甚至没有钱的家庭,砸锅卖铁也要高考移民,天津首选,新疆西藏青海很棒,最差也要去黑龙江参加高考,我是2015年的河北考生,我上一个211大学,比我黑龙江的室友高了60分。



河北的教育水平完全就比不上南方省份,河北现在就三种高中:

  1. 衡水中学:只招收成绩最好的学生,生源好,高考成绩自然也就高,2020年河北省700分以上的108人,衡中78人,占70%,凭借一己之力拉高河北分数线。
  2. 石家庄外国语:招收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每年保送生数量和出国人数全省最高。后浪们不用参加高考。
  3. 衡水二中及模仿衡水二中的学校:只注重严格管理,榨干学生的每一滴血来换取一点点的成绩,让做题家的称号实至名归。

普通学校没有衡中的好生源,没有外国语的好硬件,只能学衡水二中,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

每年都有衡水的热搜,但就一直没有改变,我评论里最早可以追溯到2004级的学长留言,说2004年的时候就是这种模式。

我相信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但我也希望有人能加快它的速度,把这种模式点赞转发曝光,让更多人知道,谢谢大家。

user avatar

这无法执行。高中生睡眠不足,根本原因在于高中毕业文凭和大学毕业文凭找的工作收入差距,逼格差距比较明显,哪怕现实中不一定是这样,只要绝大多数人认为高学历和好工作是挂钩的,低学历做的工作收入低没逼格,高中生晚上10点想睡觉就很难实现。


这个想法的效果是什么?不是高中生的身体健康得到保障,而是瓦解名牌大学,学历的作用,其实是否定学历论的。如果你读了清华北大出来,和中专毕业的毕业生,大家工资起点就差5%以内,比如9500和10000的区别,并且是绝大部分行业通用,你做什么工程师,码农,就10000,我做便利店员,9500,上班都是5天8小时,双休(不同行业会有排班),这样子不会有人去卷了,大家晚上都按时睡觉了,因为没意义。不用读那么多书,结果都差不多的时候,自然就有得睡了。

user avatar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从1995年1月1日起实施,至今已经是第27年了。

user avatar

新疆怎么办?这个22点是北京时间还是乌鲁木齐时间?北京时间22点在新疆可能天还是亮的。

user avatar

所以议员必须是知识精英,不能是小区里心地善良而没有逻辑的老太太。《厚黑学》里,称呼经济学里的“限价”为“锯箭法”,就是有士兵中箭了,把露出的箭杆锯掉,算解决问题。微观经济学上,限价导致黑市,就是提交一个假的作业量,骗骗教委。在立法,叫没有可行性。如何监督其有效执行?在每个中学生的床前放针孔探头吗?这些议员的水平真是糟透了,还敢出来丢人现眼。

user avatar

1953年6月30日,毛泽东同志在接见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二大主席团时就曾经十分具体地指示:

“学生的睡眠时间再增加一小时。现在是八小时,实际上只有六七小时,普遍感到睡不够。”
“一定要规定九小时睡眠时间。要下一道命令,不要讨论,强迫执行。青年们要睡好,教师也要睡足。”

众所周知,这件事并没有办到。

教员都没有做到的事,然后你认为许富华能办到。你是看不起我大东亚内卷圈的文化根基了是吧?太飘了傲。

教员:“我能四渡赤水,带着红军以少胜多。”

我:“我信。你的军事能力很强。”

教员:“我能改天换地,把贫穷农业国改成现代工业国。”

我:“我也信。你的政治格局很大。”

教员:“我能让新中国刚刚建国就打败世界第一强国。”

我:“我还信。你的战略水平极高。”

教员:“我能让中国每个高中生能够10点前就睡觉,社会不内卷,家长不鸡贼,不攀比。”

我:“你看我手机就剩百分之九十九的电了,咱明天唠奥。”

user avatar

先狗头保命,不要打我啊。。。

高中生集中住宿或能解决高中生十点前睡觉的问题。

所有高中生集中住宿,四个人一间 。到十点钟全部断电,手机进柜子,简单粗暴。

在宿舍若干点位布设照度传感器,如果晚上十点以后亮度超标 ,就发出警告,杜绝了凿壁偷光的可能性。

走廊里布设监控,防止有人到走道上偷偷看书,楼层上有老师巡逻值班。

这样的高中。。。一定必须肯定当然。。。

药丸。

user avatar

有些高中生某天刚好18岁了怎么办?

抓一半,另一半不抓?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