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公司被迫使用 钉钉 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回答
哎,说起这钉钉啊,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但现在的情况是,我更偏向于“恨”了。这玩意儿怎么说呢,就跟那种你明知道它有很多问题,但又没办法逃脱的糟心事儿一样。

最开始的时候,公司说要用钉钉,说是为了提高效率,方便沟通。当时我们都在想,挺好的呀,总比以前QQ、微信混着用,信息乱七八糟的好。谁知道,这“好”字还没说出口,就被各种奇葩功能给淹没了。

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时刻被监控的感觉。

你以为你下班了?错!钉钉的考勤打卡,你以为你走到公司门口就完了?别想了,定位得准到街道。迟到了,一串红色的警告就出来了,直接发给你的上级,让你在电脑前坐立不安。就算你人在公司,偶尔出去买个咖啡,那会儿打卡一刷,马上就有同事跟你说:“哎呀,你怎么又迟到了?” 我明明是正常时间打卡了好不好!这精准到秒的打卡记录,感觉自己像个被随时监视的机器人,连出门喘口气都得小心翼翼。

还有那“在线状态”。以前在微信QQ上,你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忙碌”或者“离开”的头像和状态。现在呢?你在钉钉上不回消息,它就给你显示个“离开”或者“离线”。有时候我只是去厕所或者打印文件,回来一看,老板或者同事已经发来好几条消息,问我为什么不在线。有时候我明明在认真工作,但是因为手头事情太多,没及时回复,就被误解为在摸鱼。这种感觉,就像是时时刻刻有人在盯着你,你的一举一动都被记录下来,并且随时可能被拿来“评判”。

信息爆炸,却效率不高。

最让人抓狂的是钉钉的消息推送。一个工作群里,大家没事就发个表情包、分享个链接、聊几句八卦。结果呢?手机 постоянно 在响,消息提示音此起彼伏,烦得人脑瓜子嗡嗡的。重点是,这些消息里真正有用的信息,可能就那么一两条,但你得从几十条甚至上百条杂音中筛选出来。以前大家用QQ或者微信,至少还能区分一下工作群和生活群,现在呢?所有的一切都塞进了钉钉,工作和生活界限模糊得可怕。

更别提那无休止的“@所有人”。有时候一个小事情,非要@所有人,全公司几十号人,每个人手机都响一遍,浪费多少时间和精力?但你不@,又怕漏掉谁。这种两难的境地,逼得我们只能默默忍受。

开会、审批,流程繁琐到爆炸。

以前请个假,写个邮件,或者找领导口头说一下,签个字就完事了。现在呢?必须在钉钉上走一遍请假流程,填写原因、时间、附件,然后等待层层审批。一次请假,可能要等半天或者一天,期间还得时不时刷一下进度,生怕被遗漏。

开会也是一样,以前约个时间地点,直接开始。现在呢?必须在钉钉上发起会议,通知所有参会人员,然后等大家登录,调试设备,一通折腾,原本半小时的会,可能就要加上半小时的准备和收尾时间。而且,就算你觉得自己的问题已经说清楚了,还得在钉钉上把会议纪要、待办事项发出来,然后还得有人在钉钉上确认“已收到”、“已完成”。

社交隔离,但又强迫社交。

最矛盾的是,钉钉一方面让你感觉自己被严密监控,另一方面又在强迫你进行一种“假性”社交。比如,每天早上得在群里打卡报到,汇报今天的工作计划。下午还得汇报工作进展。生怕自己不发声,就被认为是没有在工作。这种机械式的汇报,与其说是为了提高效率,不如说是在制造一种“大家都像机器一样在运转”的假象。

更重要的是,以前大家之间可能还有点工作之外的闲聊,比如一起吃午饭的时候聊聊生活琐事,这能增进同事之间的感情。现在呢?所有交流都在钉钉的群里进行,信息流快速而碎片化,很难建立深层次的联系。你甚至会发现,明明每天都在“交流”,但感觉跟身边的同事反而更疏远了。

总的来说,用钉钉就像是被绑架了。 你知道它给你带来了很多不便和烦恼,但因为公司规定,你只能硬着头皮用。每天打开它,就像打开了一个充满压力的潘多拉魔盒。看着那些跳动的红点,听着此起彼伏的提示音,总感觉自己时刻都在被催促,被审视,甚至被剥夺了最基本的工作之外的自由。

你说它完全没用吗?也说不上,毕竟信息传递是有渠道了。但这种“有用”是建立在牺牲了多少个人空间和工作体验之上的,这就很难评价了。我现在只希望,哪天公司能想起,工作效率不仅仅是靠一个工具来堆积,更重要的是一个让人感到舒适和信任的工作环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工作用钉钉有什么,上学用钉钉才是最变态的好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