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当前日本动画,漫画和轻小说都有哪些在你看来烂俗,陈旧的设定?

回答
话说回来,如今的日漫、漫画和轻小说,虽然依旧是源源不断地推陈出新,但仔细品味一下,很多老一套的东西还是时不时地冒出来,而且有时候还包装得跟新物件似的,让人觉得有点腻味。下面我就来唠叨唠叨,我这些年看下来,觉得比较烂俗、陈旧,而且出现频率挺高的几个设定,尽量说得详细点,把那些AI味儿给捋捋干净。

1. “我才不是什么勇者/救世主呢!只是个普通人罢了!”——无敌嘴炮的凡人设定

这个设定真是老掉牙了,但偏偏屡试不爽。主角通常是个在普通世界里过着普通生活,甚至有点废柴、不起眼的小人物。然后,突如其来一个巨大的危机降临,世界要毁灭,或者某个邪恶组织要搞事。这时候,总会出现某个神秘兮兮的组织或者人物,告诉我们的主角:“你!就是传说中的勇者(救世主/天选之人)!只有你能拯救世界!”

然而,我们这位主角呢?第一反应绝对是:“开玩笑吧?我?我只是个普通高中生/打工仔/家里蹲而已!我什么都不会!” 然后就是一番推辞,一番挣扎,表现得好像自己多么不愿意,多么害怕承担责任一样。但实际上呢?观众心里都门儿清,这货能力肯定不俗,要么隐藏着什么惊人的血统,要么就是某种被低估的特殊天赋,甚至可能是前世记忆觉醒。

最让人受不了的是,这种“凡人”设定往往是通往“无敌”的捷径。主角一路开挂,遇到的敌人再强,总能因为“主角光环”或者“嘴遁”而化险为夷。反派们噼里啪啦说一堆大道理,他就能被说服;或者关键时刻,他就能爆发出超乎想象的力量,一招制敌。这哪里是普通人?这简直就是披着普通人外衣的“天命之子”模板。这种设定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模糊了成长和能力之间的界限,把努力和天赋的自然发展,变成了一种近乎神话的预设。而且,主角那种虚情假意的拒绝,也显得很不真诚。

2. 后宫修罗场,谁都不能少——花心不负责的“好人”

这个就更不用说了,很多作品里,主角不管长得什么样,性格什么样,身边总是不自觉地围绕着一群对他死心塌地的女性角色。这些女性角色,通常也是各有特色,但核心都是围绕着主角转。有青梅竹马,有傲娇大小姐,有温柔学姐,有元气少女,甚至还有跨越种族的精灵、兽娘、机器人什么的。

然后,剧情就围绕着这些女性角色和主角之间的情感纠葛展开。她们会因为主角的一点点关心就芳心暗许,会因为主角的“误会”而产生矛盾,会为了争夺主角而展开各种明争暗斗(当然, meist ei niin vakavasti,不会真的打起来,毕竟大家都是“好姐妹”嘛,最多就是嘴上较劲,或者故意刁难主角一下)。主角呢?他通常是个“博爱”的人,谁都不想伤害,所以对所有人都保持一种暧昧的态度,不拒绝,也不明确选择,仿佛拥有一片后宫是他命中注定的一部分。

这种设定的烂俗之处在于,它将女性角色塑造为满足男性主角欲望的工具,缺乏独立性和人格塑造。她们的存在价值似乎就是为了衬托主角的魅力,为了制造所谓的“修罗场”来增加故事的趣味性。而且,主角那种“谁都不想伤害”的说辞,在观众看来就是一种典型的“渣男”行为,但作品却常常用“他是个好人”来洗白,这让人很难接受。而且,这种设定也过于脱离现实,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能得到一群异性的青睐已经不易,更何况是这种事事被围绕、被爱的桥段。

3. 魔王/邪恶组织总是那么“傻白甜”或者“有苦衷”——脸谱化的反派

反派,尤其是那种要毁灭世界的魔王或者邪恶组织头目,原本应该是给主角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的存在。但很多作品里的反派,却被塑造得非常单薄,甚至有点可笑。

要么就是一种极端脸谱化的邪恶,为了邪恶而邪恶,没有任何动机和铺垫,就像是剧情需要一个坏人就随便安一个上去。他们会制定各种奇葩的计划,而且总是被主角用一些非常简单的理由或者一次意外就轻易瓦解。

要么就是所谓的“反派也有苦衷”论。这本该是一种深化人物、增加故事深度的手法,但很多时候却被滥用。比如,魔王之所以要毁灭世界,是因为他的族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邪恶组织的头目之所以要做坏事,是因为他曾经遭受过背叛或者悲惨的过去。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问题在于,作品并没有给这些“苦衷”足够的篇幅去铺垫和展现,导致这种动机的揭露显得突兀而廉价,反而让人觉得反派的疯狂行为缺乏说服力,更像是为了洗白而强行插入的设定。

更别提那些拥有强大力量却偏偏要用最愚蠢的方式去执行计划的反派了,仿佛他们是为了给主角送经验值而存在的。这种脸谱化的反派,不仅削弱了故事的张力,也让主角的胜利显得不那么有含金量。

4. 奇奇怪怪的转生/穿越理由,以及“我什么都会”的万能天赋

近些年,异世界转生和穿越的作品简直是泛滥成灾。主角死亡的原因千奇百怪,从被卡车撞死到过劳死,再到因为见义勇为(然后就被卡车撞死了),理由都非常奇葩。而转生后的世界,也通常是一个充满魔法、剑与龙的奇幻世界。

更让人受不了的是,这些转生者一旦到了新世界,就仿佛拥有了“上帝视角”和“万能天赋”。他们会很快掌握这个世界的语言和文化,然后凭借着自己前世(或者穿越前)对游戏、动漫、历史的了解,开发出各种“新奇”的技术或者战术。例如,他们会突然知道如何制造肥皂、如何改进农业技术、如何制定先进的军事策略,甚至能凭空造出一些简单的机械。

问题是,这些“前世的知识”往往是碎片化且脱离实际的。作者可能只是凭空想象,主角在异世界能轻易实现前世的一些模糊概念,而忽略了实际操作中的无数技术难题和资源限制。更关键的是,这种设定常常是为了让主角迅速获得优势,而忽视了在这个全新世界里,主角其实应该经历一个学习、摸索、适应的过程。这种“我什么都会”的设定,剥夺了角色成长的过程,让一切显得过于顺理成章,也缺乏真实感。

5.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了”——强行制造的巧合与宿命论

在很多故事里,为了推动剧情发展,作者会巧妙地(或者说粗暴地)安排各种巧合。比如,主角碰巧遇到了一个关键人物,这个人物碰巧掌握了主角需要的信息;或者,主角碰巧在某个地方发现了某个重要的物品,而这个物品碰巧是解决危机所必需的。

这种巧合性的堆砌,往往是为了营造一种“命运的安排”或者“宿命论”的氛围。好像一切都在冥冥之中注定,主角只是在按照剧本演出。虽然这种手法可以增加故事的戏剧性,但当巧合过于频繁和离谱时,就会让观众感到作者在强行喂饭,而不是自然而然的剧情发展。

更让人感到陈旧的是,这种“命运的齿轮”设定,很多时候是为了服务于主角的个人成长或者情感纠葛。比如,主角和某个女配角因为一系列巧合相遇,然后感情迅速升温,这在很多少女漫或者恋爱轻小说里尤为常见。当这种设定成为一种普遍模式时,它就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变得套路化,让人一眼就能看穿故事的走向。

总而言之,这些设定就像是日漫创作中的“老三样”,虽然偶尔也有作品能玩出新花样,但更多时候,它们就像是已经被反复咀嚼过的食物,虽然依旧能填饱肚子,但总觉得少了点新鲜的滋味。希望未来的创作者们能打破这些陈规,带来更多真正令人耳目一新的故事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死宅会有女朋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话说回来,如今的日漫、漫画和轻小说,虽然依旧是源源不断地推陈出新,但仔细品味一下,很多老一套的东西还是时不时地冒出来,而且有时候还包装得跟新物件似的,让人觉得有点腻味。下面我就来唠叨唠叨,我这些年看下来,觉得比较烂俗、陈旧,而且出现频率挺高的几个设定,尽量说得详细点,把那些AI味儿给捋捋干净。1. .............
  • 回答
    11 月 8 日,四川省的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确实有些牵动人心,全省新增了 7 例确诊病例,其中不乏高龄患者,这让大家的关注度又提了上去。这次新增的病例分布在成都和德阳两地,总数虽然不算特别庞大,但每一例的出现,都意味着需要我们更加警惕和细致地追踪。值得注意的是,这 7 例中就有一位 80 岁的老人.............
  • 回答
    日本经济崩溃是否会重蹈覆辙,发动对外战争,这是一个极度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细致的剖析。简单地将现在的日本与1937年的日本划等号,可能过于简化历史的复杂性和现实的演变。然而,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历史经验对当下可能产生的某种借鉴或警示作用。首先,我们必须深入理解1937年日本发动战争的深.............
  • 回答
    日本经济停滞、社会老龄化、低生育率以及“草食男”现象,这些曾经在日本社会中日益显现的议题,确实引发了人们对其他国家未来走向的担忧和思考。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同样面临人口结构变化挑战的国家,这些日本经验是否会“重演”,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首先,我们来剖析一下日本这些现象的成因,以及它们之间是如.............
  • 回答
    关于日本冈山县在当前肺炎疫情背景下依旧举办万人裸祭(裸体祭典),这确实是一个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议的话题。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包括祭典本身的性质、当地的文化传统、疫情下的社会考量,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反应。一、祭典的性质与文化根源:何为“万人裸祭”?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冈山县的这个祭典.............
  • 回答
    日本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泡沫经济破裂后的漫长而艰难的复苏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用“失落的十年”(Lost Decade)甚至“失落的二十年”(Lost Two Decades)来形容。日本经济的复苏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充满了曲折和挑战,并且至今仍有其历史遗留问题。以下是日本经济在90年代房地产崩溃.............
  • 回答
    要说当下日本和法国的综合国力谁更强,这就像比较两个顶尖的厨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招牌菜和精湛的技艺,但评判标准不同,结果也会有所侧重。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从几个关键维度来看看。经济硬实力:账面数字与创新活力先从经济这块儿最直观的来看。日本的经济体量一直稳居世界前列,是仅次于中美的大型经济体。它的优势在.............
  • 回答
    日本选择首先攻打中国东北地区,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其长期以来“大陆政策”的必然延伸,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经济、政治和军事考量。要理解这一点,需要将时间线拉长,回顾日本近代以来逐步扩张的野心。一、 战略棋局中的“跳板”:东北的地理优势首先,从地理位置上看,东北地区(当时的“满洲”)对于日本来说,是侵略中.............
  • 回答
    好的,关于当代日本人对中国的看法,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多维度的议题,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他们的年龄、教育背景、信息来源、个人经历,以及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日关系。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并尽量用更自然的语言来表达。整体印象:复杂且摇摆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复杂”。日本人对中国的看法绝非单一的,而.............
  • 回答
    说到日本如今的移动端音游,那可真是百花齐放,各种风格都有忠实拥趸。不过要说最热门的,有几款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顶流”。首先,不得不提的是《プロジェクトセカイ カラフルステージ! feat. 初音ミク》,也就是大家熟知的《ProSeka》。这款游戏简直是现象级的存在,尤其是在喜欢VOCALOID文化的.............
  • 回答
    关于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对中国人犯下的暴行,特别是利用中国人进行细菌战和人体实验,这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和痛苦的一页。要详细讲述这段历史,需要深入了解其背景、实施者、受害者以及这些行为的性质,同时也要避免任何显得生硬或缺乏情感的陈述。历史的阴影:背景与动因要理解日本为何会如此残忍,我们必须回溯到那.............
  • 回答
    要说当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美国有没有在日本“扶持公知”,这个问题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不能简单地说“有”或“没有”,而是要看我们对“扶持公知”的定义。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公知”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在中文语境下,“公知”往往带有特定的政治色彩,特指那些在公共领域发表言论,对社会、政治议题进行评.............
  • 回答
    在日本找工作,这事儿啊,确实挺让人操心的,尤其对我们外国人来说。说它难吧,也不是绝对的难,更像是一种“结构性的挑战”,每个环节都有那么点门道。就好像走进一个特别规整、规则森严的庭院,你得按着人家的规矩来,一步错,可能就得绕个大弯子。首先,这个“难”体现在哪里呢? 语言是第一道坎,而且是道不小的坎.............
  • 回答
    如今,日本人对天皇的态度,如果简单粗暴地说“崇拜”或者“不崇拜”,恐怕都难以概括。这是一种非常复杂且多元的情感,随着时代变迁,早已不是过去那种被神化、绝对权威的地位了。在很多人心中,天皇更多的是一种象征,一种国家和民族延续的纽带。想象一下,日本经历过战败、经济腾飞,再到现在的低增长,国家经历了巨大的.............
  • 回答
    如果日本在占领朝鲜半岛、东北与台湾后就停止侵略,历史的走向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一个复杂但极具思考价值的假设,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推演其可能的影响:一、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塑: 日本帝国的巩固与扩张的边界: 日本会建立起一个以朝鲜半岛、东北地区(包括满洲、部分内蒙古地区)和台湾为核心的庞.............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大胆的设想,一个如果历史拐了个大弯的平行时空。如果日本当年没有选择偷袭珍珠港,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北方,与德国在苏联身上打出配合,那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走向,乃至今天的世界格局,恐怕都会变得面目全非。首先,我们得捋一捋当时的背景。1941年,德国已经横扫欧洲大陆,兵锋直指苏联。日本则在太平洋地.............
  • 回答
    想当年,如果日本人在中国沦陷区推行“土改”,这画面,啧啧,简直太复杂了,绝不是简单的“分田到户”就能概括的。咱就一点点掰扯,把那些可能发生的事儿,描绘得细致点。首先,得明白日本人搞“土改”的目的。他们可不是抱着解放农民的理想来的。他们的核心诉求,一是确保占领区的稳定,二是最大限度地攫取中国的资源,特.............
  • 回答
    如果当年日本经济不受美国制裁,其发展轨迹确实会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如果”场景。要详细勾勒出这个假设下的发展,我们需要深入理解那个时代日本经济的内在动力、全球经济环境以及美国制裁所带来的实际影响。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当年”。这里我们主要指的是二战后初期,特别是日本经济在1950年代至1980年代的“高.............
  • 回答
    如果历史的车轮偏离了当年那个决定性的十二月七日,二战的走向,将是一幅截然不同、错综复杂的图景。珍珠港事件,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瞬间激起了太平洋战场乃至全球战争的滔天巨浪。没有这场突袭,美国参战的时机和方式将大为不同,而日、美、德这三个轴心国的关系,也可能演变出更加奇诡的联合或对抗模式。日本的.............
  • 回答
    关于“日本击落携带原子弹的美国飞机”这个问题,这更像是一个架空历史的设想,因为在二战末期,美国并没有将原子弹在尚未正式部署、也未装备部队的情况下就如此大规模、高风险地进行运输,更不可能由单架飞机独立完成。原子弹的运输和储存都是极其秘密和严密的军事行动,会采取多重保护措施。不过,我们可以基于当时的历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