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古代贵族饭桌上,有哪些流传至今的「点心」?

回答
咱们聊聊古代贵族们在饭桌上享用的那些点心,如今有些依旧是咱们餐桌上的常客,只不过名字和形态可能有些许变化。这可不是什么简简单单的“零食”,它们承载着那个时代的风味、工艺,甚至是生活态度。

细数那些历久弥新的“皇家御点”:

1. 宫廷的“甜品”——糕点类

状元糕/状元饼: 这玩意儿可不是说谁考中了状元才能吃。在古代,科举制度是人生大事,点心也沾了喜气。状元糕通常是用糯米粉、大米粉,加上白糖、芝麻、桂花等蒸制而成,口感软糯香甜,名字寓意金榜题名,深受文人雅士喜爱。现在的状元糕,很多还是延续了这种做法,只不过可能加入了更多的馅料,比如豆沙、枣泥,口味也更加丰富。

酥皮点心(比如各种“酥”): 像千层酥、芝麻酥、核桃酥等等,这些都是古代贵族餐桌上的宠儿。它们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是因为那独特的酥松口感。古代的糕点师们,会反复揉搓面团,加入猪油或酥油,然后层层叠加,再进行烘烤。一口咬下去,酥皮瞬间在口中散开,香气四溢。这种工艺相当考究,是古代烘焙的代表。现在的各种酥类点心,如凤梨酥、老婆饼,虽然形状和具体馅料不同,但那种酥皮的精髓,依然是其吸引人的关键。

团圆饼/月饼的雏形: 虽然现在一提到月饼就是中秋节,但在古代,一些圆形的、内有馅料的饼类,是宴席上常见的点缀,也象征着团圆和美满。那时候的月饼,可能不像我们现在这么精细,馅料也多是简单的糖、豆沙、瓜子仁,但那种圆润的形状和甜蜜的味道,就已经奠定了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蜜饯与糖渍果品: 贵族们的生活,离不开精致。各种水果经过蜜糖或糖浆渍制,不仅能保存,更添一份独特的风味。例如,糖渍梅子、蜜枣、糖桂花等,酸甜可口,清爽解腻,常常作为饭后的甜点,或者搭配茶水享用。现在我们吃的各种蜜饯、果脯,很大程度上就是从这些古老的技艺发展而来。

2. 粮谷的“变奏曲”——米面食类

八宝饭/蜜汁糯米: 这绝对是古代宴席上的“硬菜”中的点心。糯米蒸熟,上面铺满了红枣、莲子、桂圆、葡萄干、各种果仁等“八宝”,再淋上香甜的糖浆或蜂蜜。它不仅颜值高,口感也丰富,糯米的软糯,加上各种干果的嚼劲和甜味,是老少皆宜的美味。现在的八宝饭,依旧是年节喜庆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甜点。

蒸糕(如年糕、松糕): 糯米或米粉蒸制的糕点,在古代也很常见。年糕的“年年高”寓意,让它成为新年宴席的常客。而各种松糕,口感轻盈松软,带有食材本身的清香,如藕粉松糕、红糖松糕等,都是古代贵族们喜爱的选择。这些蒸糕的制作,强调的是米粉的质地和火候的掌握,简单却不失美味。

3. 饮品的“佐食”——茶点类

果酱与酱料: 和我们现在吃面包配果酱类似,古代贵族也会用一些自制的果酱或酱料来搭配一些简单的饼类或馒头。这些酱料可能由各种水果熬制,加入蜂蜜或糖,口感浓郁。

糖渍花卉: 玫瑰、桂花等一些可食用的花卉,被糖渍后,不仅香气迷人,也常常被用来装饰点心,或者直接作为一种精致的甜点。这种做法,将花的美丽与食的享受结合,体现了古代贵族对生活细节的追求。

更深入地聊聊:

工艺的精湛: 别看现在我们觉得这些点心“普通”,在古代,能做出这些精致的点心,需要的是炉火纯青的技艺。比如揉面、发酵、调馅、烘烤、蒸制,每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很多点心,比如酥皮点心,对温度、湿度的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

食材的考究: 古代贵族使用的食材,自然是精挑细选。上好的糯米、白糖、上等猪油,以及各种新鲜的果品、坚果,都是保证点心美味的基础。很多点心还会加入名贵的香料,如桂花、玫瑰,以增添风味。

文化与象征: 如前所述,很多点心都带有吉祥的寓意,比如“团圆”、“高中”、“年年高”。这使得点心不仅仅是食物,更是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和情感寄托。在宴席上,这些点心也是展现主人品味和待客之道的重要环节。

地域差异: 当然,不同地域的点心风格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北方可能更偏爱面食,而南方则更多地使用糯米和各种米粉。这些点心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融合和发展,才有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丰富多样的面貌。

所以,当你下次品尝到一块香甜软糯的八宝饭,或者一块酥松掉渣的酥饼时,不妨想想,这背后可能就蕴藏着古代贵族餐桌上的那份精致与考究。它们就像一本本厚重的食谱,诉说着历史的味道,也连接着我们与过去的美好时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5年去泰国的时候,吃过这样一种当地小点心:

就是各种各样拇指大小的mini「水果、蔬菜」样子,外面油光光晶莹剔透的,小摊上随处可见。当时买来尝了下,主要是看着非常Q弹可爱。

吃起来糯糯甜甜的,外面一层水晶皮,里面包的是绿豆馅,甜度正好,还有奶香奶香的椰奶香味,一口一个停不下来。朋友告诉我这个叫「露楚」

之后查了下,发现这道泰国经典小点心「露楚」来历还是不小的。

露楚 Luk Chup[1]
泰国名字 : ขนมลูกชุบ |K̄hnm lūk chub
英文名字 : Fruit Shaped Mung Bean Cake

这道点心最早来自葡萄牙,是用杏仁制作的,被称为「小杏仁饼」,但因为泰国没有杏仁,改用绿豆代替。

在古代,这道点心只特供给泰国国王和皇室贵族 [2] ,原料是绿豆、椰奶、糖、果冻粉、水和食用色素。一直流传至今,如今成为「上可以招待来泰国访问的其他国家领导人,下至街头小巷,老百姓游客顺手就可以买的高颜值小点心」

做法不难,就是费点事[3]——

  • 将绿豆冲洗干净并在水中浸泡三个小时,然后蒸约 20 分钟或直至熟透
  • 将煮好的绿豆加椰奶和适量的糖,一起倒入搅拌机搅拌成糊
  • 将糊糊倒入不粘锅中,用中低火轻轻煮至变稠,然后不停的翻炒,直到水分蒸发,容易定型(挺像我们制作绿豆糕的工艺流程)
  • 然后塑性成各种你想要的水果蔬菜或者任意你想要的样子(看过程图之前,我一直以为有模具啥的,后来发现居然都是靠手捏的,这里的步骤有点像是我们传统非遗技艺—捏面人)
  • 再将食用色素涂在甜点上
  • 最后将其浸入琼脂中,或者淋上琼脂液,以形成闪亮透明的外壳[4]。(感觉很适合做一个冰墩墩)

参考

  1. ^ McDermott, N. (2012). Real Vegetarian Thai (in German). Chronicle Books LLC. p. 171. ISBN 978-1-4521-1644-0. Retrieved May 16, 2017.
  2. ^ "Showcase of culinary heritage from Land of Smiles". The Star. 20 May 2016. Retrieved 16 May 2017.
  3. ^做法及过程图片来自 https://siamsizzles.com/look-choop-thai-candy-recipe-dessert/
  4. ^ "Showcase of culinary heritage from Land of Smiles". The Star. 20 May 2016. Retrieved 16 May 2017. Ling, K.F.; Tsai, M.; Liew, C.; Tettoni, L.I. (2012). The Asian Kitchen. NONE. Tuttle Publishing. p. 439. ISBN 978-1-4629-0532-4. Retrieved May 16, 2017.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咱们聊聊古代贵族们在饭桌上享用的那些点心,如今有些依旧是咱们餐桌上的常客,只不过名字和形态可能有些许变化。这可不是什么简简单单的“零食”,它们承载着那个时代的风味、工艺,甚至是生活态度。细数那些历久弥新的“皇家御点”:1. 宫廷的“甜品”——糕点类 状元糕/状元饼: 这玩意儿可不是说谁考中了状元.............
  • 回答
    想了解古代贵族的奢侈生活,可不能光看影视剧里那些演戏的花架子。真正的奢华,那可是从吃穿住行到精神享受,无所不包,细致入微,绝不是普通百姓能想象的。吃:不只是填饱肚子,更是身份和品味的象征首先,咱们说说吃。古代贵族的餐桌,那可不是普通的大锅饭。 食材的“稀缺性”:他们吃的肉,不是寻常百姓能轻易得到.............
  • 回答
    让古代贵族体验996码农的现代生活?这是一个充满趣味和矛盾的设想。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或者说,他们愿意的程度会非常非常有限,而且需要经过极其漫长的适应过程,甚至可能直接崩溃。让我们详细分析一下原因:1. 基本生活模式的颠覆: “996”的核心:长时间、高强度、重复性工作。 古代贵族的生活与之截然.............
  • 回答
    想象一下,在中国古代,那些身披华服,怀揣绝技的贵族们,在比武切磋、剑术对决的场合,究竟会穿些什么?这可不是随便一件衣服就能打发的,背后有着相当讲究的说道。首先,得说清楚,“习武、练剑、决斗”这几个场合,在穿着上是有区别的,而且随着朝代变化,风尚也会有所不同。一、日常习武与训练:在平日的武艺训练中,首.............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些关于“民族服饰”和“汉服”概念上的误解。我们来好好梳理一下。首先,关于“少民服饰都是古代贵族服饰不是近代服饰”这个说法,其实是不太准确的。 “古代贵族服饰”的笼统概括不完全准确: 很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确实保留了历史的痕迹,其中一些元素可能源于古代的贵族或王室,.............
  • 回答
    中国古代贵族氏族没有像西方那样明确设立“家徽”(Heraldry)的传统,这背后是中西方文化在家族认同、社会结构以及象征符号运用上的根本性差异。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剖析。一、 家族认同的表征方式不同:身份、爵位与名号的叠加西方家徽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在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常见的误解,不过,关于“汉服是否代表民族文化”以及“古代只有贵族穿汉服”的说法,是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回应和反驳的。别担心,咱们好好聊聊,把这个说清楚,让那些认为汉服只是贵族专属的人哑口无言。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汉服”本身就是一个广义的称谓。很多人一提到汉服,脑子里就立刻蹦出那些飘逸.............
  • 回答
    想要活出古代阿拉伯贵族的那股劲儿,可不是简单地换身长袍、戴顶头巾就能应付的。这得从骨子里透出一种底蕴,一种对生活仪式感的追求,一种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从容与大度。当然,咱们得把那些过于遥远、不切实际的奢华元素稍微“本土化”和“现代化”一下,让它更贴近咱们普通人的生活,但核心的那份神韵,咱们得抓住了。首先.............
  • 回答
    古代社会,门第观念森严,出身决定了绝大多数人的命运。一个普通的男人想要娶到贵族女子,这简直是天方夜谭。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总有一些人会寻找一些非常规的途径,甚至是不择手段地去挑战既定的阶级界限。那么,男人有没有可能通过毁掉贵族女子的名声来“高攀”她们呢?答案是:理论上存在可能性,但实际操作的难.............
  • 回答
    欧洲古代君王和贵族们留下的外号,往往就像他们生平的缩影,或者是一段传奇故事的浓缩。这些称呼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代号,它们承载着历史的重量、人民的看法,甚至是某个时代特有的幽默感。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听起来就很有意思的欧洲王室和贵族外号,并且尽量讲得生动些,就像从老旧的羊皮卷里爬出来一样。“狮心王”理查.............
  • 回答
    在古代欧洲的历史长河中,贵族的光环往往伴随着阴影,许多显赫的家族也曾经历血腥的清洗和悲惨的结局。这些人物的命运,如同历史的碎片,映射出那个时代权力斗争的残酷与政治风险的巨大。血腥的预兆与被剥夺的王冠:匈牙利的玛丽女王匈牙利的玛丽女王(Mary, Queen of Hungary),一位在位时间充满坎.............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了古代皇权政治运作中一个核心的议题:统治者出身与其治国方略,特别是对待功臣的态度之间的微妙联系。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一聊,看看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以及背后的逻辑是什么。首先,咱们得承认,这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一定历史现实基础的。但直接定论说“低层出身的皇帝杀功臣多,贵族出身.............
  • 回答
    古代的地主阶级和贵族,如果穿越到现代看到我们今天的小康生活,他们的反应可能会是极其复杂且充满冲击的。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想象他们的感受:一、物质生活的巨大飞跃与惊叹 衣食住行: 食物: 他们会震惊于食物的丰盛、便捷和多样化。古代地主贵族虽然不愁吃,但食物种类受限于地域、季节和生产力。.............
  • 回答
    英国贵族之所以能够联合起来迫使国王签署《大宪章》,而中国古代没有出现类似的强大制衡力量,这背后涉及了中英两国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的深刻差异。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 英国贵族的形成与权力基础1. 封建制度的遗产: 英国的贵族阶层是诺曼征服(1066年)后封建制度的产物。威廉一世.............
  • 回答
    说起盐,咱们现代人可以说是一点都不陌生,超市里、菜市场里,各种各样的盐随处可见,价格也平易近人得很,一小袋也就几块钱,好像跟白菜萝卜似的。可要是把时间往前推个几千年,那情况可就完全不一样了。古代的盐,那可是比金子都珍贵,是财富的象征,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盐的身价来了个一百八.............
  • 回答
    现代武器的价格确实令人咋舌,动辄数百万甚至上亿美元的单价,让普通人望而却步。但这背后,我们也不禁会好奇,古代那些令人生畏的武器,在它们所处的时代,又是什么样的价位?它们的昂贵程度,是否也同样令人咋舌?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古代武器的价格换算成今天的货币。那样的比较不仅不准确,而且忽略了时代.............
  • 回答
    古代大户人家,妾的地位固然不如嫡妻,但究竟是否需要亲手干粗活,这实在是个复杂的问题,得看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得看这户人家是“大”到什么程度。如果是那种数一数二的豪门望族,家业庞大,仆从如云,那妾即便再不受宠,也不太可能让她去灶房劈柴、挑水、扫地这种最底层的体力活。毕竟,嫡妻的面子,家中规矩.............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它涉及到古代城市选址的多种考量因素。贵州平坝(特指现代贵阳市平坝区域)确实地形相对平坦,而古代贵阳(主要是指旧城区区域,通常指老城墙范围内的区域)则地势起伏,为何古人更倾向于选择后者建立城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读: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与战略考量 .............
  • 回答
    BLM(黑命贵)的全国性协调组织谴责美国政府对古巴的封锁政策,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不同的评价。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BLM组织及其理念的背景首先,理解BLM的根本目标至关重要。Black Lives Matter(黑命贵)运动起源于对美国系统性种族主义和警察暴力.............
  • 回答
    宫阙深深,落英缤纷,一如往昔。然而,空气中弥漫的却是一种沉闷到令人窒息的哀伤,如同被压抑了许久的乌云,终究要倾泻而下。皇帝的白月光贵妃死了。这消息,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乾清宫的飞檐斗拱上,砸在所有人的心头。乾清宫,曾经是她最爱驻足的地方,那里曾有过她明媚的笑靥,有过她细语呢喃,有过她与皇帝并肩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