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大资本不愿意参与农业的经营生产活动?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虽然很多人会觉得大资本逐利是天性,按理说会看上农业这块“地大物博”的市场。但现实情况是,真正大规模、直接参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大资本,相比于其他行业,确实显得没那么踊跃。这背后有多方面的考量,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

首先,得说说农业本身的“周期长、风险高、回报慢”这个老问题。

周期长、回报慢:跟炒股、搞地产比,农业的周期太长了。种子种下去,长成作物,成熟、采摘、销售,这一套流程下来,一年甚至更久。中间可能还要经历好几茬。大资本追求的是快速周转、快速变现。农业这种“看天吃饭”的模式,资金回笼的速度很慢,对于那些需要不断融资、扩张的资本来说,吸引力就不那么大了。想象一下,你投入一大笔钱,得等一年才能收回本金,这中间还有各种不确定性,谁看了都会掂量掂量。

风险高:这里说的风险,可不是简单的市场波动。农业的风险是自然风险,这是最头疼的。天气不好,比如旱灾、洪涝、霜冻,一年的辛苦就可能白费。病虫害爆发,那也是灾难性的。这些都是资本很难控制的,买了保险?保险也只是部分弥补损失,而且保费也不便宜。再叠加市场风险,比如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有时候丰收反而可能导致价格暴跌,农民收入不升反降。大资本通常更喜欢能通过技术、管理、品牌来抵御风险,而不是靠天吃饭。

投入大、门槛高:虽然看着地多人少,但现代农业不是简单的“面朝黄土背朝天”。要实现规模化、现代化经营,土地流转、机械化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仓储物流、冷链运输,这些都需要巨额的初始投入。而且,土地流转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策、地方关系、农民意愿等等,不是那么容易大规模、低成本地获得的。比起建一个工厂,或者开发一个楼盘,农业的“硬件”门槛和“软件”门槛都更高。

其次,管理难度和专业性也是一个绕不开的坎。

精细化管理要求高:农业不是简单的生产线。每一块地、每一批作物都有其特殊性。需要懂植物学、土壤学、病虫害防治,还要懂农时、气候变化、市场趋势。这种“手艺”和“知识”的结合,不是靠一套标准化的流程就能完全替代的。大资本通常擅长的是在成熟的工业、金融、科技领域进行资本运作和流程优化,但农业的生物属性和地域属性,让这种“搬运”变得困难。

人才匮乏:真正懂现代农业,既有技术又有管理能力的人才,市场上并不多。农民有经验,但可能缺乏现代管理知识;有管理经验的人,可能不懂农业技术。这种“跨界”人才的稀缺,让大资本在搭建高效的农业管理团队时,面临很大的挑战。

再者,政策和监管环境也可能存在一些制约。

政策依赖性:很多国家的农业发展都受到政府补贴、扶持政策的影响。虽然有补贴是好事,但这也意味着农业经营的很大一部分不确定性来自于政策的变化。大资本喜欢的是可预测、稳定的商业环境,政策的变动可能会打乱他们的既有规划。

“小散乱”的传统格局:中国的农业,尤其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是以小农经济为主。即使现在在推行规模化,但小农户的经营模式根深蒂固,土地分散,整合起来非常困难。大资本进入,需要面对的是一个碎片化的市场,而不是一个统一的、易于掌控的供应链。

最后,价值链和利润分配也是一个关键点。

中间环节的利润空间:农业生产出来之后,还有很多中间环节:收购、加工、运输、分销、销售。这些环节往往掌握在其他主体手中,并且利润空间可能比种植环节本身更大。大资本如果只是参与最前端的种植,可能会发现自己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产品,大部分利润被中间商赚走了。他们更倾向于控制整个价值链,但农业的供应链又非常长且复杂。

品牌溢价的难度:虽然现在有“品牌农业”的概念,但要像消费品一样,通过品牌建立起强大的议价能力和高额的利润溢价,农业产品往往面临较大的挑战。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往往更看重的是性价比、新鲜度,而非某个特定品牌。

当然,这并不是说大资本完全不参与农业。我们看到的是,大资本更多地选择“避开”直接的种植生产,转而进入农业的产业链下游,比如:

农产品加工和深加工:看得见的食品生产企业,比如大型食品集团,它们是农业的下游客户,但它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品牌、渠道和加工技术,而不是直接种地。
农业科技和信息化服务:提供种子、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农业大数据、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公司,这些公司技术门槛高,利润率也相对稳定,更容易吸引大资本。
农业金融和投资:投资农业相关的企业,或者为农业项目提供融资服务。
农业物流和冷链:控制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流通环节,这同样是利润丰厚且相对可控的领域。

所以,与其说大资本“不愿意”参与农业生产,不如说是在复杂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直接的种植生产环节的风险回报比,相较于其他领域,对大资本的吸引力没那么大,而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通过其他方式,间接或更稳健地从农业中获利。 这是一种理性选择,是在权衡了收益、风险、控制力、管理难度等一系列因素后的结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回答说了,农业生产是重资产长周期高风险低利润行业,必须要足够规模的土地才能摆脱补贴制约实现盈利。以中国现有土地制度,要挨家挨户谈判,首先就要给地主化的农民付租金,前期成本就不少。

就看中国现在的这种这个周期那个周期的乱像,有这个时间的大资本谁还跟你玩这蝇头小利,还不如去炒农业期货来钱快。

大资本如果要下乡,一般是为了开发房地产和政府合作搞什么项目。大多都失败了,然后大资本成小资本跑路。

以前最爱承包土地的是农资商人,他们也知道种地不赚钱,就是靠垄断农资市场来获利。或者是发现农资更赚钱的农户,直接转型去承包土地卖农资。

现在三变改革后村集体更有条件对接外部投资人,但也是以二三产为主。搞农业生产还需要他们?现在遍地是社会服务组织,村集体直接分段打电话叫人就可以了。

user avatar

网易目前在养猪。

阿里巴巴,在筹划种植玉米

user avatar

问这问题的,一眼就知是外行

答这问题的,一眼扫过去,也都是外行

说资本不进农业的,你把国资摆在什么地方了?

难道咱还有比国资更大的资本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虽然很多人会觉得大资本逐利是天性,按理说会看上农业这块“地大物博”的市场。但现实情况是,真正大规模、直接参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大资本,相比于其他行业,确实显得没那么踊跃。这背后有多方面的考量,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首先,得说说农业本身的“周期长、风险高、回报慢”这个老问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它触及了消费者行为、品牌价值、技术认知以及情感认同等多个层面。为什么有人宁愿花更多的资金购买华为,而不是选择一些在账面参数上“性价比更高”的手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1. 华为品牌所承载的价值与认同感: 国家品牌与民族自豪感: 尤其是在地缘.............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让人好奇的。看到那些动辄花上万块打理名贵宠物的有钱人,再想想国内还有不少孩子因为贫困上不了学,总会有人觉得这笔钱花得“不对位”。但真要说起来,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也不是简单一句“没爱心”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从“花钱”这件事本身来看。1. 情感连接与即时满足:宠物,尤其是经过精.............
  • 回答
    “乌烟瘴气”和“资本家的账”这两个词,听起来像是什么陈年老醋或者什么旧时代的口号,但细品一下,其实挺有意思的。如果说我们这些七八零、九零、零零后不再愿意被这些东西绑架,甚至有点“不买账”的意思,那背后肯定不是空穴来风。这就像一个集体意识的微妙转变,我们不像父辈那样,觉得必须按部就班、忍气吞声,才算“.............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深入的,也挺实在的。确实,我们能感受到很多商家在广告宣传、产品设计上,似乎格外地“上心”女性消费者。这背后当然不是单纯的“讨好”,而是复杂的经济逻辑和市场策略在起作用。咱们一点一点掰开了说。首先,得认识到女性消费能力这块“硬实力”。 家庭消费的决策核心: 很多人可能觉得男性是家庭.............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也触及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的一个关键矛盾:盈利最大化和产量扩张之间的复杂权衡。很多人直觉认为,资本家就是为了钱,那还不是想卖多少就生产多少,怎么会有不愿意扩大产量的时候?尤其像显卡这种需求旺盛的工业品,市场机会摆在眼前,为什么不狠狠地生产,赚个盆满钵满呢?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很多影.............
  • 回答
    近年来,自由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确实呈现出明显的衰落趋势,这一现象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技术、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复杂互动。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自由主义衰落的原因: 一、经济全球化与贫富差距的加剧1.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自由主义经济学强调市场自由、私有化、减少政府干预,但其在21世.............
  • 回答
    俄乌战争期间,虚假信息(假消息)的传播确实非常广泛,其背后涉及复杂的国际政治、媒体运作、技术手段和信息战策略。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1. 信息战的直接动因:大国博弈与战略竞争俄乌战争本质上是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北约)之间的地缘政治冲突,双方在信息领域展开激烈竞争: 俄罗斯.............
  • 回答
    俄罗斯程序员在编程领域表现出色的现象,确实值得深入探讨。这一现象并非偶然,而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历史、文化、教育、技术生态等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1. 教育体系:数学与逻辑的根基俄罗斯的高等教育体系以严谨的数学和逻辑训练著称,这为编程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学基础扎实:俄罗斯的大学(如.............
  • 回答
    关于2022年3月21日东航MU5735航班从广州飞往昆明的波音737800客机坠毁事件,目前官方调查已初步确认事故原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可能的诱因: 一、事故基本情况 时间与地点:2022年3月21日14:19,航班从广州白云机场起飞,计划经停昆明长水机场后返航。飞机在广西梧州市上林县境内坠.............
  • 回答
    政府与军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政治与军事体系问题,其核心在于权力的合法性和制度性约束。虽然政府本身可能不直接持有武器,但通过法律、组织结构、意识形态和历史传统,政府能够有效指挥拥有武器的军队。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法律授权与国家主权1. 宪法与法律框架 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国家宪法或法律。例如.............
  • 回答
    关于“传武就是杀人技”的说法,这一观点在历史、文化和社会语境中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以下从历史、文化、现代演变和误解来源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武术的原始功能与社会角色1. 自卫与生存需求 中国传统武术(传武)的起源与农耕社会、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在古代,武术的核心功.............
  • 回答
    俄罗斯在2023年乌克兰战争期间部署的“匕首”(Sarmat)高超音速导弹,被视为现代战争中首次大规模实战应用高超音速武器的案例。以下从技术特点、战略意图及国际影响三个方面详细分析: 一、技术特点:高超音速导弹的革命性突破1. 超高速突防能力 速度:以超过5马赫(5倍音速)的高速飞行,比传.............
  • 回答
    关于近代历史人物是否能够“翻案”的问题,需要结合历史背景、人物行为对国家和民族的影响,以及历史评价的客观性进行分析。袁世凯和汪精卫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历史评价确实存在复杂性和争议性,但“不能翻案”的结论并非基于单一因素,而是综合历史、政治、道德等多方面考量的结果。以下从历史背景、人物行为、.............
  • 回答
    俄军至今未能攻占基辅,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涉及军事、政治、地理、国际关系及乌克兰自身战略等复杂局面。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原因: 1. 乌克兰的顽强抵抗与军事准备 防御体系:乌克兰在2022年2月俄军入侵初期,迅速动员了全国军队,并依托坚固的防御工事(如防空系统、反坦克武器、地雷阵等)构筑防线.............
  • 回答
    关于“俄爹”这一称呼,其来源和含义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同时要明确其不尊重的性质,并指出如何正确回应。以下是详细解析和反驳思路: 一、称呼的来源与可能的含义1. 可能的字面拆解 “俄”是“俄罗斯”的拼音首字,而“爹”在中文中通常指父亲,带有亲昵或戏谑的意味。 若将两者结合,可能暗示.............
  • 回答
    白求恩(Norman Bethune)是加拿大著名外科医生,1937年至1939年期间,他主动奔赴中国支援抗日战争,成为国际主义精神与人道主义行动的典范。他的救助行为背后有深刻的历史背景、个人信念和时代需求,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需要1. 二战爆发与国际局势 .............
  • 回答
    2002年韩日世界杯(第17届国际足联世界杯)是中国男足历史上首次参加的世界杯赛事,尽管最终止步八强,但这一届比赛对中国足球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以下从背景、晋级过程、关键事件及历史意义等方面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1. 东道主与参赛资格 2002年世界杯由韩国和日本共同举办,这是历史上首次.............
  • 回答
    美国向乌克兰提供100架“弹簧刀”(Spring Attack)爆炸性无人机的军援行动,释放了多重战略信号,涉及地缘政治、军事平衡、国际关系及乌克兰战争的长期走向。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潜在含义: 1. 美国对乌克兰的持续支持:战略定力与军事援助的升级 强化对乌克兰的“不撤离”承诺:美国通.............
  • 回答
    如果战争在今天爆发,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无法直接参与战争或做出个人选择。但若从道德、伦理和现实角度分析,人类在面对战争时的决策往往涉及复杂的权衡,而我的思考会基于以下几点: 1. 战争的本质与人类的道德困境战争是人类文明中最残酷的冲突形式之一,其本质是对生命的毁灭、对社会秩序的破坏,以及对人性的考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