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成功代替了初中生“好人和坏人”的世界观,揭示了无力感。
我看这本书的时候,永远也不知道谁是罪恶的源头。
祥子堕落的开始,是虎妞。
虎妞大概是丑恶的。可虎妞这个角色敢爱敢恨。和祥子结婚,从资本家的女儿这个身份跌落到人力车夫的媳妇。哪怕她那些优越感,也是渺小到几乎有些可悲。最后因为穷,难产而死。
忍受不了侮辱而上吊的小福子,结局里跟在人群后边捡烟头的祥子,难产而死的虎妞……
而且祥子的外号“骆驼”,只不过是虚无缥缈的所谓“三十几块”的“横财”。
社会底层的人民因为求生而互相纠缠在一起,一个拉着一个堕入泥潭。你找不到控诉的对象, 因此而绝望。
革命,永远是要打倒一方再胜利的。
而受生计所迫的人们,眼前是看不到所谓的阶级斗争的。大家都这么不容易地活着,哪里有什么能看见的镇压和统治?
就哪怕是一场雨:
雨刚刚下的时候,是炎热一扫而光的舒畅。再往后呢?疾病,饥饿……“雨并不公道,因为下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上。”
哪怕是天气都不公道了,这世上还有公道吗?
祥子病了,起不来了。
不能怪雨,只能怪这“没有公道的世上”。
就算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是政治意义,那又如何?
作为一个中学生必读已经是异常合格。比如一些句子:
也有一些人给我安利了类似作品《活着》。相较而言可以对比阅读。
简而言之,老舍不负他的名声,也没欠我书钱。如果唯一有在必读书里不妥的地方,就是:
给现在的许多中学生看,实在牛嚼牡丹。
不吹不黑,要吹要黑也用不着我这个小透明发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