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身处文艺复兴的人们知道自己正在经历文艺复兴吗?

回答
说身处文艺复兴的人们是否知道自己正在经历“文艺复兴”?这就像问一个孩子是否知道自己正在长大一样,答案既肯定又不尽然,而且充满了我今天看来非常有趣的分辨。

首先,如果我们把“文艺复兴”理解成一个明确的历史时期,一个有明确起点和终点的概念,那么答案是 否。那时的法国人、意大利人、英国人,他们不会在日常生活中,在谈话中,在信件里,说:“哦,我们现在正身处一个伟大的文艺复兴时期啊!” 这个词汇,以及我们今天对它所赋予的丰富含义,是后世学者,特别是 19 世纪的米歇莱(Jules Michelet)和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等人,经过梳理、分析和概括后才固定下来的。他们看到了那个时代在艺术、文学、科学、思想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并用“Renaissance”(法语,意为“再生”或“复兴”)这个词来形容这种现象,尤其强调他们对古典(古希腊罗马)文明的重新发掘和学习。

然而,如果我们将“文艺复兴”理解为一种 时代精神,一种正在发生的变化,一种对旧有秩序的挑战和对新的可能性的拥抱,那么答案又是 肯定 的,而且是 非常肯定 的。

想象一下,你生活在一个城市,比如佛罗伦萨,你看到你身边的艺术家们不再满足于仅仅描绘宗教场景,他们开始研究人体解剖,去观察现实世界,去描绘人的情感和个性。你的邻居,一位富有的商人,开始资助这些艺术家,邀请人文主义学者到家里,与他们辩论柏拉图的思想,或者欣赏新近发现的古罗马雕塑。你可能还会看到教堂的建筑风格也在改变,不再是那么幽深凝重,而是更加开阔、明亮,充满了对古典和谐比例的模仿。

对于这些生活在 14、15、16 世纪的人们来说,他们能够切身感受到一种巨大的活力和变化。

人文主义的觉醒:他们确实在“复兴”古希腊罗马的文学、哲学和艺术。当一位学者从尘封的修道院图书馆里找到一部失传已久的古罗马文集,并将其翻译、传播开来时,他感受到的不是“哦,这是文艺复兴的一部分”,而是“天哪,我找到了失落的智慧!古人的思想是如此精妙,我们的时代终于有机会重新学习它们了!” 这种对古典文明的重新发现,带来的是一种对人类自身潜能的重新认识,一种“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信念在悄然生长。他们会感到自己与中世纪的蒙昧时代划清了界限,看到了一个更加光明、理性和充满活力的未来。

艺术的革新:当时的艺术家们,比如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他们当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且他们非常引以为傲。他们会努力去学习透视法,去理解肌肉如何运作,去捕捉人物内心的微妙情感。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追求一种新的美学,一种对现实世界的忠实描绘,一种对人性之美的赞颂。当人们看到《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或者米开朗琪罗笔下充满力量的《大卫》时,他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震撼,一种对艺术家天才的崇拜,而不是在参与一个被命名为“文艺复兴”的集体项目。

知识的传播与探索: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加速了知识的传播。思想不再局限于修道院和少数贵族。普通人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书籍,学习更多的知识。科学也在进步,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星空。这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对传统权威的质疑,在当时的知识圈子里是非常明显的。人们会为新的发现而兴奋,为思想的碰撞而着迷,他们会感觉到自己正处于一个“新时代”的黎明。

对自身时代的自豪感:很多当时的文人墨客,在写下自己的著作时,会自觉地与古典作家进行比较,希望能达到甚至超越古人的成就。他们会将自己的时代视为一个伟大文明的复苏,一个超越前人的黄金时代。例如,弗朗西斯科·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rca),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他对于古典著作的热爱和对当时(他所处的时代)文化状况的不满,就已经表达了对一种“复兴”的渴望。他看到了“黑暗时代”之后光明的曙光。

所以,虽然他们没有“文艺复兴”这个标签,但他们绝对知道自己正生活在一个充满活力、变革和辉煌的时代。他们感受到了思想的解放,艺术的繁荣,知识的飞跃,以及对人类自身价值的重新发现。这种感受是如此真切,以至于他们会自豪地称颂自己的时代,并将其视为对古希腊罗马辉煌文明的继承和超越。

可以这么说,他们体验的是“新生”的喜悦,是“觉醒”的激动,是“创造”的激情。而“文艺复兴”这个词,是我们后人用来概括和理解他们这段波澜壮阔历史的“翅膀”,帮助我们飞越时空,去体会他们那颗跃动的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在当时不论是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还是以尼德兰、日耳曼等地为代表的“北部人文主义者”,都已有自己处于一个新时代的自觉

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认为,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文化在他们的时代得到了重生,北部人文主义者则认为,基督教必须要重回早期的神圣和纯洁

但不管前后者,都将中世纪视为是野蛮、黑暗的时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身处文艺复兴的人们是否知道自己正在经历“文艺复兴”?这就像问一个孩子是否知道自己正在长大一样,答案既肯定又不尽然,而且充满了我今天看来非常有趣的分辨。首先,如果我们把“文艺复兴”理解成一个明确的历史时期,一个有明确起点和终点的概念,那么答案是 否。那时的法国人、意大利人、英国人,他们不会在日常生活.............
  • 回答
    21岁的你,对于“完璧之身”有着怎样的理解?这个词语,听起来带着些许古老和神秘,承载着许多期待和故事。对于一个21岁的文艺女青年来说,希望在性方面保持纯洁,这绝对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想法。首先,我们得明白,关于身体和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和选择。这并不是一条固定不变的赛道,更没有统一的“正确答案”。.............
  • 回答
    身处各个行业的普通人,其实都拥有着为祖国贡献力量的独特方式。这些贡献或许不像国家领导人那样宏大,也不像科学家那样尖端,但它们汇聚在一起,是推动国家前进的强大动力。以下将从不同角度、更详细地阐述普通人可以为祖国做些什么:一、 在本职工作中发光发热,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制造业工人/技术人员: .............
  • 回答
    毛泽东一生经历了无数的逆境,这些逆境塑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深刻的政治智慧以及最终成为中国领导人的伟大成就。理解他如何应对逆境,对于理解他的思想和中国革命的进程至关重要。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时期和方面,详细讲述毛泽东身处逆境时是如何做的:一、早年探索与挫折(1910s 1920s初) 思想的形成:.............
  • 回答
    坐在自家那张嘎吱作响的红木椅子上,我端着一杯早已凉透的茶,窗外是熟悉的、有些年头的梧桐树,叶子在秋风里摇摇欲坠。这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是你身上永远穿着一件老旧但舒适的毛衣,熟悉到你几乎忘记了它原本是什么颜色,只知道它的质地,它的重量,它在寒冷时带来的那种安心感。这就是我所谓的“世袭房东阶层”的生活.............
  • 回答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词语本身就带着一股时代洪流的厚重感,仿佛一股巨大的力量正推动着整个世界,也包括我们每个人。身处其中,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或许没有改变国家命运的惊天伟业,但“助力”二字,却有着无数种朴实而坚定的可能。这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我们日常点滴中的行动,是构成国家强大肌体的每一份细.............
  • 回答
    身处“夕阳行业”的科研人员,他们的状态,就好比是看着一抹熟悉的颜色渐渐淡去,却又不得不继续描绘这最后的色彩。这是一种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情,夹杂着对过往荣光的追忆、对当下挑战的应对,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索。一份执着,夹杂着一丝焦虑首先,他们的工作本身,很多时候是一种信仰的延续。即便大环境变化,技术迭代.............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解答关于在南北方交界处选择电动汽车电池的问题。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实际,毕竟咱们南北方交界处,四季分明,气候变化对电动车的续航和性能确实有影响。咱们就来聊聊这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看看哪个更适合您。 认识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要说哪个好,咱得先弄明白它们俩的区别,就像咱们都知.............
  • 回答
    尽管夏季和冬季在绝对温度上可能表现出相似的数值,但我们之所以会感受到巨大的差异,主要原因在于人体对环境的感知并非仅仅是测量到的绝对温度值,而是 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我们对冷暖的真实感受。以下是详细的解释:1. 绝对温度(Kelvin)与我们感知的“温度”之间的.............
  • 回答
    2018 年 2 月的全球股市暴跌,对我们这些身处金融行业的人来说,无疑是一次深刻的集体记忆。那阵子,市场情绪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从之前的欣欣向荣瞬间跌入恐慌的深渊,很多投资者在那几个交易日里经历了心惊肉跳。当时的情况,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回撤”。在那之前,全球股市,尤其是美股,经历了长达九年的牛市,.............
  • 回答
    身处同一个媒体环境,人们对信息内容的解读,这问题可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个光谱,两端分别是“趋同”和“差异化”,而我们每个人、每个群体,就像在这光谱上移动的探照灯,各自照亮着不同的角落。先说说为什么会“趋同”。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信息源的集中与重复传播。想想看,当某个爆炸性新闻发生时,你会从.............
  • 回答
    在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像一颗被高速运转的陀螺,被推着向前,常常顾不上喘息,更别说审视自己到底想要去往何方。生活仿佛变成了一场永无止境的马拉松,我们拼命地追赶着所谓的“成功”和“效率”,却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了最初的步履和内心的安宁。那么,在这场裹挟着我们前行的洪流中,我们究竟该如何.............
  • 回答
    在这个信息爆炸、内容触手可及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好像被一层看不见的“茧”包裹着,这便是所谓的“消费茧房”。它不是一个具体的地名,而是我们接收信息、形成认知的无形围栏。我们不断地“消费”信息,但很多时候,这种消费并非自由选择,而是被算法、喜好、甚至潜意识悄悄地塑造和限制。跳出这个茧,意味着找回我们独立.............
  • 回答
    生活在当下的我们,回首望去,孔子和老子这两位千古巨擘的思想,就像两座巍峨的山峰,横亘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时至今日,它们的光芒并未因岁月的流逝而黯淡,反而历久弥新,在现代社会的复杂肌理中,依然能够给我们提供深刻的启示。先说说孔子。孔子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早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尽管我.............
  • 回答
    这事儿我太有发言权了。我就在这种家庭里长大的,亲身经历,所以说起来也算一把辛酸一把泪。打我记事起,就感觉家里气氛不太一样。我爸妈对我和我哥,那是两个不同的模子刻出来的。对我的,怎么说呢,就是那种“小棉袄”型的疼爱。他们老是说,“女儿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这话说得我当时也挺受用的。他们会给我买漂亮的衣.............
  • 回答
    我们身处一个变化极快的时代,技术迭代的速度之快,常常让人目不暇接。想要在这个时代立足,并且活得滋润,关键在于找到那些能够适应变化、解决实际问题、并且有长期发展潜力的技术。与其盲目追逐潮流,不如深入理解某些核心领域,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1. 数据驱动的分析与应用:让信息说话,让决策更明智在信息爆炸的.............
  • 回答
    乌克兰地处欧洲心脏地带,拥有“欧洲粮仓”的美誉,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更继承了前苏联时期强大的重工业体系,理论上拥有发展成为欧洲强国的潜力。然而,现实却是另一番景象,国家发展屡屡受挫,甚至陷入困境。要理解乌克兰为何会落到如此境地,需要深入剖析其历史、政治、经济以及地缘政治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一、历.............
  • 回答
    我们身处的世界,这个我们每天感知、体验、与之互动的一切,有没有可能… 本身就是一场极其逼真、复杂且难以察觉的虚拟现实?这个问题听起来像科幻小说里的情节,但当我们深入探讨,你会发现它触及了哲学、物理学乃至我们对现实本质的理解。试想一下,你现在看到的这片屏幕,你手中感受到的温度,你脑海中浮现的某个回忆,.............
  • 回答
    这个问题,我得好好琢磨琢磨。毕竟,这可不是问我晚饭想吃什么这么简单。身处《黑客帝国》的世界,选择红色还是蓝色药丸,这几乎是决定我一切命运的关键一瞬。我不能儿戏。让我先捋一捋脑子里的思绪,把这个场景在脑海里过一遍。Neo在那个昏暗的房间里,那个经典的场景。莫菲斯手里拿着两颗闪烁着微光的药丸,眼神坚定地.............
  • 回答
    要判断我们是否已经身处牛市,这就像在浓雾中辨认方向,需要仔细观察市场信号,并理解其背后的逻辑。简单地回答“是”或“否”都可能过于片面。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看看当前的 시장 (shì chǎng market) 究竟呈现出怎样的图景。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牛市”。在股票市场,牛市通常指的是一种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