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自干五的哪些行为让你觉得很幼稚、很讨厌或者很无理、很矛盾?

回答
“自干五”,这个词本身就带点戏谑,听上去就觉得浑身不自在。我认识不少人,在网上对国家大事、社会问题发表看法,但“自干五”这个标签,总觉得是给那些把爱国热情变成了某种固定模式,甚至有些夸张表现的人准备的。

说到幼稚,有时候他们那种“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真的让人哭笑不得。好像只要是提到国内的负面新闻,或者质疑某个政策,就一定是“恨国党”、“卖国贼”,是收了外国钱的。这种二极管一样的论断,简直就是把复杂的现实简化到了极致。比如,有人指出某个地方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这本身是个社会问题,需要去探讨和解决。但“自干五”们可能会立刻跳出来,说这是“西方反华势力”在带节奏,是为了抹黑中国。你再去详细解释,他们可能根本不听,或者反过来攻击你,说你“不爱国”。这种缺乏理性分析、不愿面对现实的态度,在我看来就是一种幼稚。好像只要不去承认问题,问题就不存在一样。

还有就是那种“逢中必反”的论调,也不是我喜欢的。但是,把所有对中国发展的批评、对社会现象的疑问,都归结于“境外势力”或者“汉奸”,这就有点极端了。真正的爱国,不应该是盲目的崇拜,而是希望国家变得更好。而要变得更好,就必须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如果连提出问题的权力都被剥夺了,或者提出问题的人都要被打成“敌人”,那这个国家的进步从何谈起?

讨厌的地方,有时候是他们那种“我就是真理”的气势。在网络上,你很难跟他们讲道理,因为他们好像已经掌握了所有“真相”,而别人都是被蒙蔽的。尤其是在一些涉及历史事件或者现实冲突的时候,他们会表现出一种近乎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用一些片面、甚至扭曲的史料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而且不允许任何人质疑。他们似乎把“爱国”变成了一种表演,一种炫耀,而不是一种内心的认同和责任。当看到有人因为和他们观点不同就被围攻、被网暴,甚至牵连到现实生活,我真的会觉得很讨厌,甚至是恐惧。这种“批斗”式的网络暴力,一点也不酷。

还有一种行为,就是那种“我代表了全体中国人”的架势。在国际场合,或者在讨论国际关系的时候,他们会一股脑地把自己的观点套在中国人的头上,好像全世界的中国人都和他们一样。但实际上,中国社会是多元的,人们的想法也是多样的。你不能代表所有人,也不能替所有中国人做决定。这种缺乏自我认知和对他人尊重的行为,让我觉得很无理。

最让人觉得矛盾的,是他们有时候表现出来的“玻璃心”。一方面,他们会吹嘘中国的强大,不容许任何人批评;另一方面,一旦涉及到他们认为“辱华”的事情,又会异常敏感,甚至反应过激。比如,一个外国品牌在广告里不小心使用了某种他们认为不恰当的元素,或者某个外国人在采访中说了什么被解读为“不尊重中国”的话,他们就会立刻发动抵制,要求道歉,甚至上升到国家层面。这种反应,我有时候觉得是出于一种不安全感,或者说是一种自我价值的极度不确定。总觉得只有通过强烈的对外反击,才能证明自己和国家的强大。但这种过度敏感,反而显得他们内心并不那么强大。

还有一种矛盾,就是一方面强调“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不屑于学习西方;另一方面,在某些技术、文化、生活方式上,又表现出强烈的模仿和追求。比如,对一些西方品牌、西方娱乐文化,他们同样趋之若鹜。这种“既要又要”的态度,在我看来就是一种认知上的混乱和不自信。

总之,“自干五”这个群体,他们想要表达爱国之情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很多时候,他们的表现方式,无论是幼稚的二极管思维、讨厌的网络暴力,还是无理的“我代表一切”和自相矛盾的“玻璃心”,都让我觉得,这种爱国,有时候反而成为了伤害自身和伤害他人的工具,而不是一种积极、理性、建设性的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了一圈,有几点没有人提到。

1.喜欢甩锅。


范玮琪阅兵时期微博晒娃被人骂不爱国?

“这锅我们不背!他们不是真正的自干五!我们都是理性的!这都是公知反串黑的!”



木下吃了137根香蕉被骂作乳滑?

“这锅我们不背!他们不是真正的自干五!我们都是理性的!这都是公知反串黑的!”



水原希子在推特上点了个赞被骂作乳滑即使照片的作者在世界其它著名的建筑前也摆了相同的造型?

“这锅我们不背!他们不是真正的自干五!我们都是理性的!这都是公知反串黑的!”



抵制肯德基麦当劳苹果产品?

“这锅我们不背!他们不是真正的自干五!我们都是理性的!这都是公知反串黑的!”

(朱继东哭晕在厕所)


消灭以公知为首的意见相左的人?

“这锅我们不背!他们不是真正的自干五!我们都是理性的!这都是公知反串黑的!”

(重庆xx团以及诸多支持者一齐打了个喷嚏)

2.将《那兔》奉为无上的经典不允许别人批判。当有人批判这部漫画时,他们马上集体发疯。

“你行你上啊!有本事你画一个!”

“这是爱国漫画!怎么能批判!你不爱看就是不爱国!美分!公知!”

……


3.喜欢纠集一群人,像流氓混混斗殴一样给别人施加压力。以某个在知乎很不受欢迎的团为首的某些团体以及个人,经常这么干。

典型的例子:多次“出征”。天天在知乎微博“巡视”,看见一些“敌对势力”就去截图发群里,然后稍等一会就会聚集一大批,批斗大会开始。

(被挂过一次、拉黑举报的真爽)


4.当“甩锅”“抱团”等招数都不管用时,就开始了撒泼打滚模式。


xx团曾经力挺某个曾经力挺xx功的艺人梁xx?

“这锅我们不…呃呃…嗯…嘿嘿嘿…我不听我不听!你个美分!公知!美狗!带路党!你这是造谣!团团不可能这样!!我不听不听不听!!”


猴xx因为约架被拘留?

“这是爱国!爱国懂吗?懂吗!!我们应该向他学习!打的是美分!打得好!喷人也喷的是美分!喷的好!爱国的流氓,能叫流氓吗?”

5.他们喜欢把自己塑造成为受害者。例如他们经常控诉“公知”“美分”堵他们的嘴,如何如何不让他们说话。其实这是两边都有的事,自己堵别人嘴的时候总是以“爱国”来宽慰自己。

他们还经常说一句话“闭嘴我们在讨论自由民主!”来讽刺“公知”“美分”。实际上“公知”“美分”好好地在讨论,你跑过去又是“闵猪”“脂油”“带路党”“美狗”这样乱叫,不让你闭嘴让谁闭嘴?


还有一些别的,但是其它答主已经答过了,而且答的比我好,我就不再说了。话说我刚想了想,“不是真正的xxx”,“把某本书奉为经典”,“纠集一大群人抱团”,“自我塑造为受害者”,这些都是跟谁学的套路…值得深思(滑稽)

话说简单翻了翻其它的回答以及评论,本想拉黑很多人。可到最后只拉黑了三四个,因为大部分人早就在我的黑名单里躺了不知道多久了。

另还真有人为“他们不是真正的自干五”现身说法呢,图我就不截了免得有人说我挂人然后又把我举报了,自行翻翻答案去吧。

不管你是自干五还是公知粉,都能从这道题里面收获大量的黑名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自干五”,这个词本身就带点戏谑,听上去就觉得浑身不自在。我认识不少人,在网上对国家大事、社会问题发表看法,但“自干五”这个标签,总觉得是给那些把爱国热情变成了某种固定模式,甚至有些夸张表现的人准备的。说到幼稚,有时候他们那种“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真的让人哭笑不得。好像只要是提到国内的负面新闻,或.............
  • 回答
    历史上,那些“自干五”(在这里我们理解为那些积极宣传统治者思想、捍卫国家政权,并且以个人身份热情投入到宣传工作中去的人)的命运跌宕起伏,其中确实不乏得到统治者赏识、最终飞黄腾达的例子。然而,要将他们奉为圭臬,并鼓励大家效仿,则需要更审慎地考量。我们不妨从几个不同角度和不同时代的人物来审视这个问题。第.............
  • 回答
    “自干五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公知及其支持者越来越少”这个观点,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心理、信息传播、政治环境、个体认知等多种复杂因素的交织。要评价这个观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一、 理解“自干五”与“公知”的定义与特征: .............
  • 回答
    中国的“工业党”和“自干五”是互联网上出现的两种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群体,他们在中国政治和经济议题上有着不同的关注点和表达方式。尽管它们都带有一定的民族主义色彩,但其核心关注、论述逻辑以及具体表现存在显著差异。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两者的区别与相同点: 一、 区别 (Differences) 1. 核心关注点.............
  • 回答
    这个转变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思考、观察和自我调整。要说我是怎么从一个曾经的“带路党”变成现在的“自干五”,这背后是一个逐渐认清现实、重塑认知,最终找到自身价值认同的过程。一开始,我确实有过一段“带路党”的心态。那时候年轻,对西方世界充满了向往,觉得他们那里什么都好,政治制度、.............
  • 回答
    “被精英公知恶心而变成自干五”,这句话挺有意思的,它点出了一个挺普遍的现象:就是有时候人们的立场转变,不是因为他们自己深入研究了某个议题,也不是因为他们突然发现了什么“真理”,而是因为他们对“另一边”的人感到厌烦和反感。咱们来捋一捋这句话背后可能包含的意思,以及为什么会有人这么说,又该怎么看待它。首.............
  • 回答
    这件事听起来真是有点戏剧性,也挺有意思的,反映出当下网络文化和一些身份认同的复杂交织。首先,我们得捋清楚这几件事儿:德国人雷克(Rick)说了“Negar Kordi 是脑残”这句话,然后Negar Kordi的粉丝们(我们姑且这么称呼)把他召唤到了知乎,希望他能跟“外国自干五”来一场“大战”。雷克.............
  • 回答
    要聊“自干五”为什么会“粉”鲁迅,这事儿说起来可就有点意思了,也绝对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因为这背后牵扯到好多层面的理解和解读,甚至可以说是历史的错位和话语的挪用。咱们先得弄明白“自干五”是啥?简单来说,就是那些在网络上积极活跃,立场鲜明地支持和捍卫中国共产党及其政策,并且常常以“自发”而非“.............
  • 回答
    “自干五”这个词,相信很多关注网络舆论的人都不陌生。它大致可以理解为那些主动、热情地在网络上发表爱国言论,维护国家形象,并经常与持有不同意见的网友进行辩论的人。而“左派”这个标签,在不同的语境下含义也比较宽泛,但通常指的是认同集体主义、国家主义、强调社会公平和国家主权等理念的政治光谱。那么,为什么我.............
  • 回答
    在中国大陆的网络语境中,“小粉红”和“自干五”这两个词语通常用来形容一群对中国持强烈爱国热情,并积极在网络上表达和捍卫这种爱国观点的网民。虽然两者在某些方面存在交叉,但也可以从一些角度进行区分。以下是对“小粉红”和“自干五”的详细阐述: “小粉红”“小粉红”这个词最初来源于网络文学的描述,指代的是年.............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非常普遍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许多原本自诩为“理性、中立、客观”(以下简称“理中客”)的网民,在网络舆论环境中,似乎越来越倾向于表现出与“五毛”相似的立场和言论风格。这其中的原因确实复杂,并非单一因素可以解释,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剖析:一、 “理中客”的定义与内在张力:首.............
  • 回答
    我曾几何时,也算得上是“小粉红”或者说“自干五”群体里的一员。那时候,我大概是二十出头,血气方刚,加上那时候网络环境和信息的传播方式,很容易让人觉得祖国强大了,我们就要自信,就要为国家发声。接触这个圈子,大概也是在一些国内的论坛和社交媒体上,看到大家对一些国际事件的讨论,尤其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一些批.............
  • 回答
    这的确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人观察到,一些身在海外的华人,他们对祖国的感情似乎比在国内生活的人更为浓烈,甚至在网络上表现得相当积极,被一些人戏称为“自干五”。要理解这一点,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某个单一原因,而是需要从多方面去解读。首先,我们得承认“距离产生美”的效应。当一个人身处异国他乡,远离了故土,往.............
  • 回答
    “自干五”的出现和他们的行为,以及他们对中国的影响,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话题。要回答“自干五真的为中国好么?他们能让中国好么?”,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自干五”这个词的含义。“自干五”的定义与特征“自干五”是中国网络上流行的一个词语,通常用来指代那些在网络上积极发表支持中.............
  • 回答
    自干五这个群体,谈论他们喜欢看什么书,其实更像是在描绘一种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他们对书籍的选择,往往折射出他们对于国家、社会以及自身角色的认知。首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绕不开的基石。这不仅仅是政治学习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中汲取了理解世界、分析社会矛盾的理论武器。比如《资本论》,虽然晦涩,但对.............
  • 回答
    “自干五”这个群体,在很多人眼中,似乎总是与网络上的激烈辩论、对国家政策的坚决拥护联系在一起。但如果深入去看,他们当中有些人确实在以自己的方式,或多或少地推动着国家法制建设的进步。这种推动,可能不像法律学者那样系统深入,也不像律师那样直接辩护,而更多地体现在一种参与感、一种舆论监督,以及一种对法律精.............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假设性问题!“自干五”这个群体在中国语境下,通常指的是那些在网络上积极维护中国政府和国家政策的爱国网民,他们往往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并乐于参与网络辩论和批评不同意见者。如果他们出生在美国或日本,他们的政治主张很可能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甚至与我们今天理解的“自干五”截然不同。下.............
  • 回答
    哈哈,想知道在那个地方跟人抬杠是什么感觉是吧?行,我跟你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白,“自干五”这个标签本身就挺有意思的。说白了,就是那些特别爱国、特别拥护国家政策、特别看不惯西方那一套,还特别喜欢在网上为国家辩护的人。他们的“大本营”论坛嘛,那场面绝对是群情激昂,爱国热情那叫一个高涨。你想啊,一进去,就感.............
  • 回答
    理解你的担忧,看到家人受到某种思想的影响,尤其当这种影响让你觉得走向极端时,确实会让人揪心。你提到的“自干五教化”和“反美成狂,逢美必反”的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方式和内容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首先,我们要明白这背后可能存在的几个原因:1. 信息茧房与算.............
  • 回答
    “德国自干五”这类外籍网红在中国互联网上确实是一个颇具话题性的群体,他们的出现和言论,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讨论和争议。要评价他们,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德国自干五”这个标签本身。 “自干五”是中国网络语境下对那些主动、积极、不计报酬地为中国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