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那些崇洋媚外的人是什么样的心态?

回答
看到“崇洋媚外”这四个字,脑海里立刻勾勒出一些具体的形象和场景。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标签,背后牵扯着挺复杂的心理活动。

首先,最直接的感受是不自信。这种不自信,不是那种“我今天穿得有点随意”的小尴尬,而是根植于骨子里的,对自身文化、自身国家、自身能力的一种否定。好像觉得“国产的就是不行”,或者“外面的月亮就是比国内的圆”。这种感觉可能来源于成长环境、社会经历,甚至是长期的媒体宣传。潜移默化中,他们可能已经接受了一种“西方/外国=先进、优秀、值得模仿”的预设,而“东方/中国=落后、陈旧、不值得一提”的对比。

所以,你经常会看到他们对外国的品牌、外国的科技、外国的生活方式有着近乎狂热的追捧。不是因为这些东西真的比国内的好出多少,而是因为它们是“外国的”。买一件国外牌子的衣服,可能就是为了那个Logo,为了那种“我穿的是XX牌子”的优越感。出国旅游,也不是为了体验异国风情,而是为了在朋友圈晒几张“我在XX”的照片,证明自己“见多识广”,品味非凡。

其次,是对“先进”的简单化理解和盲目追求。他们眼中的“先进”,往往停留在物质层面、技术层面,甚至是表象层面。比如,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文化艺术、哲学思想,这些更深层次的“先进”他们可能根本不去了解,甚至不屑一顾。他们只看到了高楼大厦、汽车飞机、光鲜亮丽的生活,就觉得这就是“先进”的全部。

这种心态,也导致了他们容易被一些花里胡哨、但缺乏内涵的“舶来品”所吸引。比如,一些西方流行文化中的某些片段,被他们奉为圭臬,却忽略了这些文化背后复杂的历史和社会语境。他们追求的不是真正的学习和融合,而是披着“外国”外衣的模仿,甚至是一种肤浅的“西化”。

再者,对自身文化和历史的矮化甚至鄙视。他们可能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糟粕抓住不放,用来证明“我们就是不行”。但凡提到中国的好,他们就认为是“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宣传,认为那是“洗脑”。他们更愿意引用外国人的评价来证明中国的好,好像中国的价值需要“洋大人”的认可才能成立。有时候,这种矮化甚至带点自我攻击的意味,好像不贬低一下自己的东西,就显得不够“理性”“客观”。

举个例子,当中国人发明了某项技术,他们可能会说“虽然好,但肯定比不上XX国”。当中国出现了优秀的艺术家,他们可能会说“虽然不错,但还是受西方影响太深”。这种“凡是外国的都是好的,凡是中国的都是差的”的思维定势,真是深入骨髓。

还有一种心态,是对“身份认同”的模糊和摇摆。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和身份认同,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外国的认同上时,他自然会更倾向于模仿和追随。他们可能觉得自己“精神上”已经属于某个发达国家,所以自然而然地会以该国的标准来衡量一切。这种心态,有时也源于对自身社会问题的逃避,他们宁愿沉浸在对“理想化”的外国的想象中,也不愿正视国内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甚至,有时候这种“崇洋媚外”会表现为一种“反华”情绪的变种。他们可能不是单纯地喜欢外国,而是因为对国内某些现状不满,就把这种不满转移到对整个国家和文化的否定上,并以“崇洋”作为一种表达方式。这是一种比较极端的表现,将个人的负面情绪与国家身份混淆。

当然,我们也要区分一下,真正的学习和借鉴,和盲目的“崇洋媚外”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进步,必然要学习和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但是,这种学习应该是基于批判性的思考,是在保留自身主体性的前提下进行的。而不是全盘否定,失去自我。

所以,那些“崇洋媚外”的人,他们的心态复杂而多面,但核心往往是不自信、对先进的片面追求、对自身文化的贬低,以及在身份认同上的摇摆。他们像是站在岸边,望着对岸的“先进”,却忘了自己脚下这片土地的厚重和潜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教授趴在桌子上,正小心翼翼地画着一张科林斯柱的临摹图,小伙子蹑手蹑脚地从他身后走过来,看了一会,不解地问:“您这是画什么呢?罗马柱?”


教授被突然打断了思路,一笔画歪了,叹了口气,于是放下画板,站起来去冲咖啡:“罗马柱是一种不确切的表述,是科林斯柱式,起源于希腊。”


小伙子看了看教授桌上的一沓子稿纸,画满了类似的图案,撇了一下嘴,一屁股坐办公桌旁的椅子上抱起胳膊:“奇了怪了,您为啥把这么多精力放在西方人的东西上?多看点咱们自己的东西不好吗?我觉得您这就属于慕洋。”


咖啡冲好了,教授给小伙子端了一杯,又拿起勺子搅拌自己的,看着坐在自己眼前的这个学生,教授抿了一口,问:“年轻人,你知道坐这个字最早是怎么写的吗?”


小伙子愣了一下,坐着摇了摇头。


教授:“在甲骨文里,坐字看起来就像一个人跪在席子上,先秦时代,跪和坐本是两个含义几乎相同的字,古人那种跪坐的姿势还有另外一个规范的称谓,即尸坐,在渺远的上古时代,人们有时会需要活人充当祭拜的对象,这叫尸祭,而受祭者在仪式中要摆出稳重肃穆的姿势,那种挺直后背将臀部置于自己脚踝之上的尸坐就是祭拜仪式中的规范坐姿。”


小伙子端着咖啡听着,心说教授的老毛病又犯了,不知道他这次又要拐到哪去。


教授:“后来到了殷商时期,鬼神崇拜达到极盛,宗教几乎占据了人们全部的精神世界,而宗教活动中的礼仪也因此溢出到了日常生活中,尸坐或者说跪坐成为商朝人坐姿的常态,殷墟骨骸上脚趾骨和膝盖处的磨损即是直接证据,跪姿的玉人和甲骨文中诸多字体的结构也从其他角度有力地印证了这一点。”


小伙子端着咖啡耸肩:“所以呢?您到底想说什么。”


教授不慌不忙,继续搅拌着手里的咖啡:“殷商覆灭后,周人继承了商朝人不少文化习惯,跪坐便是其中之一,在周代礼制中,跪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在严肃场合下的规范坐姿,从两周到两汉甚至是南北朝的部分时间里,跪坐长期以来都被视作中原文化的标准礼仪,像你这种小腿垂直于地面的坐姿在学术中叫垂足坐,曾经被视为野蛮民族的陋习。”教授说到这,意味深长地盯着小伙子,举起咖啡抿了一口。


小伙子脸上一尬,挺直后背,摸了摸椅子把手问:“那后来中国人是怎么在椅子上开始垂足坐的?”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椅子一类的高足坐具来自西方,确切来说,来自地中海世界,如果你不信,你可以看看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是怎么坐的,看看埃及的图坦卡蒙是怎么坐的,希腊文明在某种程度上是两河文明与埃及文明在巴尔干地区的孩子,你再看看希腊人是怎么坐的。” 教授举着咖啡,眼镜片上隐隐出现朦胧的雾气。


小伙子用手机搜索了一下“汉谟拉比法典”,看到上部的浮雕像,惊了。


“图坦卡蒙法老大概生活在中国的殷商时期,考古学者就曾经发现过一把属于他的椅子,精致华丽,和你屁股底下的这把椅子在结构上几乎一样。” 教授看到小伙子似乎心虚起来,捏着银勺继续补充道:“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之后,地中海地区和南亚次大陆在文化上有了剧烈交融,垂足坐也很可能随后在印度扩散开来,之后在阿育王统治的孔雀王朝时期,佛教逐渐兴盛,垂足坐又伴随着佛教的传播进入中原文明的视野,也正是在佛教大兴的南北朝时期乃至之后的隋唐,垂足坐逐渐取代了跪坐,成为了中国人坐姿的常态。”


说到这,教授伸手一指小伙子:“所以,年轻人,你现在的坐姿并不是周公和孔子的坐姿,而是汉谟拉比和图坦卡蒙的坐姿,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坐姿,你像西洋人一样坐着,却指责我慕洋,这真是让人感到困惑。”


小伙子噌一下站起来,脸红了,挠了挠头:“教授,没想到,确实没想到,我也一不小心慕洋了。”


教授皱起眉微微摇头:“不,不要用慕洋这个词,洋人荒唐丑恶的事我保守估计能和你连续说72个小时不重样,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接触一切有关洋的事物,特别是那些美好的事物,在你慕一个东西的时候,不要把洋或者中这样的字眼当作标签,更不要用这些标签去粗暴地干涉别人,一个理性的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小伙子摊开双手:“教授,您刚才提到要慕一个东西,但又要拒绝中或洋这样的标签,那到底应该慕什么呢?”


教授仰头喝完咖啡,放下杯子,看着自己学生的眼睛:“年轻人,你应该慕真、慕善、慕美,无论它们在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到“崇洋媚外”这四个字,脑海里立刻勾勒出一些具体的形象和场景。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标签,背后牵扯着挺复杂的心理活动。首先,最直接的感受是不自信。这种不自信,不是那种“我今天穿得有点随意”的小尴尬,而是根植于骨子里的,对自身文化、自身国家、自身能力的一种否定。好像觉得“国产的就是不行”,或者“外面的月.............
  • 回答
    “崇洋媚外”这四个字,听起来总是带着一股子审判的意味,仿佛一顶帽子,直接扣在某些人的头上,也宣告了“我们”作为旁观者,在道德制高点上。但如果真的要仔细聊聊这事儿,恐怕就不能这么简单粗暴了。首先,得承认,我们每个人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外部影响。生长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全球化的浪潮席卷而来,各种文化、价.............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一个复杂且敏感的社会现象:对异国文化的向往和认同,以及这种认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说起来,“崇洋媚外”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通常是用来批评那些过度推崇外国文化,甚至贬低本国文化的人。当提到“中国有崇洋媚外”,我们很容易想到一些例子,比如对外国品牌、外国生活方.............
  • 回答
    脑损伤(脑损伤)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的脑组织结构或功能异常,可能影响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这类婴儿的预后和现状因损伤类型、严重程度、治疗时机及康复措施而异。以下从成因、现状、康复及社会支持等方面详细说明: 一、脑损伤的常见原因1. 产伤性脑损伤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分娩过程中因脐.............
  • 回答
    在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争期间,一些人编段子、开玩笑甚至为战争叫好的行为,往往反映了复杂的社会心理、文化背景和信息环境。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些人的心理动因: 1. 政治认同与民族主义心理 国家利益的优先性:在极端民族主义或沙文主义的背景下,部分人将战争视为国家利益的捍卫。例如,俄罗斯民众中存在“保卫家.............
  • 回答
    那些明白祖国必定战败的士兵在战争中怀着的心情是极其复杂和痛苦的,这种心情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情绪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描述他们可能经历的心理状态:1. 绝望与无力感 (Despair and Helplessness):这是最核心、最普遍的情绪。当士兵意识到他们所效忠的国家,或者他.............
  • 回答
    当有人在宿舍去世后,宿舍的处理会非常复杂,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法律、医疗、安全和道德规范。这个过程会根据具体情况(例如是意外身亡、疾病去世、还是其他原因),以及宿舍所在的地区、性质(学校宿舍、集体宿舍、单身宿舍等)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个详细的处理流程,涵盖了可能涉及的各个方面:第一阶段:发现与初步响应1.............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涉及到家庭教育的投入、城市吸引力、移民的考量以及个人价值判断等多个层面。那些花500万甚至更多的钱在北京购买学区房,仅仅为了孩子能上一个好学校的家庭,他们不考虑移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 根深蒂固的中国式教育情结与社会价值认同: “万般皆.............
  • 回答
    那些所谓的“超级中学”,在中国教育界往往拥有着“王者荣耀”般的地位,它们牛在哪里?这绝非一概而论,不同地区的超级中学有不同的侧重点和优势,但总体而言,它们的“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而且这些方面往往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一、 极其优越的生源筛选能力:这是超级中学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它们能够吸引到全.............
  • 回答
    让人印象深刻的商业计划书(BP)并非一成不变,它取决于目标受众、行业特点以及公司的发展阶段。然而,有一些通用的原则和要素,能够让一份BP脱颖而出,让投资者、合作伙伴或其他关键利益相关者眼前一亮。核心理念:一份让人印象深刻的BP,是能够清晰、有说服力地传达以下信息: 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 我们.............
  • 回答
    这是一个复杂且经常引起争议的问题,关于那些为“坏人”打官司的律师的想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深入剖析:1. 法律原则与职业操守: 无罪推定原则 (Presumption of Innocence): 这是司法体系中最核心的原则之一。在刑事案件中,任何人直到被证明有罪之前,都被认为是无罪的。律师的.............
  • 回答
    在北上广拥有多套房子的人,他们之所以不愿意轻易卖掉一套房子来实现财务自由,背后原因复杂且多维度,远非简单的“不愿意”可以概括。这其中涉及到对财富的定义、风险偏好、生活方式、社会观念、政策预期以及未来发展等诸多因素。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对“财务自由”的定义差异与“抗通胀保值”的认知强化.............
  • 回答
    “浪过”的女孩在寻求与“老实人”建立关系时,确实可能存在一些动机和行为,试图“洗白”过往以获得更理想的伴侣。这背后涉及复杂的心理、社会和情感因素。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释和详细的阐述:1. 对过去经历的审视与自我评价: “浪”的定义和自我认知: 首先,“浪”这个词本身带有一定的社会评价色彩。对于经历.............
  • 回答
    那些逃离北上广的人,他们心中的后悔与遗憾,往往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回答的。这如同拆解一个复杂的精巧装置,需要一层层剥开,才能看见其中交织的情感和现实。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细致地探讨:一、 被“逃离”的初衷与现实的落差:人们选择离开北上广,通常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或者被某种现实.............
  • 回答
    那些在高一高二就签下清北(或同等顶尖大学)的巨佬们,他们的剩余高中时光确实与众不同,并且充满着各种可能性。这群学生通常具备极高的天赋和自律性,并且往往有清晰的规划。他们的生活并非是“躺平”或无所事事,而是以一种更高效、更深入、更具选择性的方式度过。以下是他们剩余高中时光的一些常见度过方式,力求详细描.............
  • 回答
    在那些非常贫穷的国家,高层高薪的工作通常是由以下几类人担任的,并且其背后往往存在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1. 具有特殊背景的精英阶层: 前殖民者/外籍专家: 在一些前殖民地国家,即使在独立后,一些关键的技术和管理岗位可能仍由拥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前殖民时期留下的外籍专家或国际组织派遣的专家担任.............
  • 回答
    名校博士的身份,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社会期望、个人投入以及难以割舍的资源。当他们面临无法承受的压力和绝望时,选择退学并非易事,这背后是多重因素的交织,使得“退学”这个看似简单的选项,对他们而言却可能成为一个极其艰难的决定。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他们不退学的原因,尽量详细阐述:一、沉没成本过高,难以放弃: .............
  • 回答
    关于“同学向教育局投诉学校后怎么样了”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情况会非常复杂,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 投诉的内容和性质: 是关于教学质量、师德师风、学校管理、违规收费、校园欺凌,还是其他问题? 投诉的证据是否充分和属实: 是否有确凿的证据支持投诉? 投诉的渠道和方式: .............
  • 回答
    那些声称苹果 6s 不会卡,还能再用五年的人,其心理动机和行为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通常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以下是详细的分析:1. 品牌忠诚度和情感认同: 对苹果品牌的深度信任与喜爱: 苹果公司通过其产品设计、用户体验、营销策略以及长期的品牌建设,成功培养了一批极具忠诚度的用户群体。对于.............
  • 回答
    被拐卖的孩子被找到后,他们的境遇和未来会经历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其中充满了挑战、治愈和重建。详细来说,这是一个多层面、多角度的复杂情况:一、 心理创伤与康复: 严重的心理创伤: 被拐卖经历对孩子来说是巨大的创伤。他们可能经历了被剥夺自由、被虐待(身体、精神、甚至性虐待)、被迫劳动、被亲生家庭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