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觉得现场观众的眼泪百分百不是假的的一次......别问我为什么
我父上大人和我两个东北汉子二人组大晚上的听的哗哗流眼泪,我母上大人一个从来不听歌的人放下了玩开心消消乐的手机,眼睛一直盯着电视。
这他妈才是文化自信啊!
想起前阵子的电影《无问西东》里,泰戈尔的演讲里有几句话,不记得具体的话了,大致是这样的意思。
“我们现在在中国,我想问你们,你们有什么,你们的文化里有什么?你们能从你们的文化里拿出什么?”
听完腾格尔老师的《天堂》,突然想说,这就是我们的文化,能让人心尖打颤,热泪盈眶的文化,这是我们的家,我们的天堂。
腾格尔《天堂》
选自
有一种老味道叫固步自封、落后时代
也有一种老味道——
我们越是走过千山万水、越是尝尽玉馔珍馐
就越是魂牵梦萦
仿佛只有它才能煨暖冬夜我们寒冷的胸膛。
那便是家的味道
出道了三十年,红遍大江南北,腾格尔已经上了不知多少电视节目,参加了不知多少商演和堂会,经历了不知多少交际和饭局。但当他从光柱中走出来的时候,他还是带着腼腆的笑容。
他知道这个舞台的浮躁
他也知道这个时代已经不再属于他
他甚至显得有些不确信,台下的孩子们是不是还愿意听他唱一唱这首老歌
是的,呼麦,马头琴,全新的编曲,这些固然能给远道而来的JessieJ以震撼、圆满完成文化交流的任务;但对于歌手的老观众,我们也已经多次见过这些阵仗,我们总是期待一些新的人,新的声音,新的突破,新的刺激。而年近花甲、机能已不如当年、最近几年几乎走上谐星路线的腾格尔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腾格尔带着那羞涩的微笑开始唱了
蓝蓝的天空
清清的湖水
刹那间,他就让我想起了我的父母。
虽然居住在近在咫尺的城市,但因为我工作忙碌,他们总是害怕干扰我的工作,而很少和我联络,有时,也只是乘火车来,偷偷送几件东西放在我的车里。
而我,也因为拙于语言,对于觉得有大亏欠的亲人,反而更难以表达而总是选择躲闪,因而沟通也变得愈加稀少和困难。
相聚的时候,他们想要和我说话,也总是有着几分不知道会不会打搅我的计划、不知道我愿意不愿意听的小心翼翼。那正是腾格尔开唱时的那种温柔的语态和神情。他轻言软语般的歌唱,就仿佛在难得的年夜饭里,那一股突然涌起的不吐不快,包含在一种慈爱和包容里,说道:
孩子,听一听我的故事吧,虽然你可能已经听我说过许多次了。
那种眼神,看着就心头一软,想要避开。
绿绿的草原
这是我的家诶~
仿佛上涌的酒意, 仿佛回忆的思绪,有一种浪漫,一种青春,一种自豪在这柔声的诉说中流淌出来,精神家园中那片广阔无垠的草原仿佛已经在眼前展开,腾格尔拍着我们的肩膀,邀请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回去看看,看看他长大的地方。
这是我的家,也是你的家。
于是粗犷顿挫的副歌响起,我们再一次被这颗蒙古的魂震撼。
什么极弱转渐强、什么头声转强混,这些声乐上的分析全然的苍白无力。
因为这就是草原的风,这就是他们草原人世代呼吸的韵律
那是母亲们分娩时的嘶喊,婴儿们落地时的啼哭
汉子们策马驱犬的呼喝 风暴扯动毡房的猎响
马头琴的苍凉,蒙古歌的悠扬,都只是这片大地孕育的东西
都是长生天赐予草原人的礼物。
所以,与其说这首歌是腾格尔写的,不如说,它是千万年蒙古人的生命和传承,最后借着腾格尔喷涌出来。在那强弱交替、坚硬倔强的唱腔里,不管是不是蒙古人,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问题的答案,看到自己家园的模样。
我们是生活在崭新的时代,每一年都有新的趋势,每一天都在新陈代谢
我们是步履着空前匆忙的步伐,背负着资本时代加给现代人的种种重负
我们努力的成长,努力的生活,我们经历煎熬、焦虑、挣扎
我们认为他们无法理解,我们认为他们不能感受,我们认为他们的经验只属于他们的时代。
但其实,每个时代的人,都面对着自己的成长,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煎熬、焦虑和挣扎。
他们已经穿过了他们的时代,风尘仆仆、一身痂茧,现在只是想靠近在你的身旁,取一点暖,试着告诉我们,别急,其实,他们也经历过。
他们把他们心中的草原安放在我们心里,陪伴我们去趟自己的泥泞,结自己的痂、自己的茧,在身心疲惫的时候,有个地方可以怀念、可以依偎。
最终,我们也会渐渐走在时代的队末,发现所有人忽然都变得对我们的意见不耐烦。
也许那时,我们也会试着带着如此宽容的微笑,礼貌的、征求意见般的让孩子们听一听我们的故事,我们的父辈刻印在我们灵魂里的故事。
“一切顺其自然,一切是天意,随缘。”
在这个家园,一切都被包容,一切都被原谅,一切都带着欣喜,一切都安静的等着你再去阅读,随时欢迎回来。
这便是天堂。
我手捧着腾格尔送给所有人的小小草原,已经泪流满面。
这是无言的史,这是生灵的歌
这是翻不完的答案,这是永不过时的伟大艺术
在这样一个夜晚
腾格尔的老歌
将我的胸膛击穿
小时候只会搞笑模仿的我们长大再听却哭了。
还有那篇片腾格尔林。
腾格尔叔叔也很萌。
身在海外的我,在油管上只看了花花和腾格尔老师的表演。现在的评论大都是kz 花花 结石姐。
长大了再听天堂,真的很想家,儿时的故乡,生我养我的地方。这首歌太大气了。今天第一次知道最后几句不是哼唱出来,而是很有意味的蒙语,尊敬腾格尔老师。
在能听懂这首歌的年纪,再次听到腾格尔这么用心地唱《天堂》,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幸福!
我的家在呼伦贝尔,小时候听这首歌的时候,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听到“我爱你”和后面的蒙族时,会觉得很好玩,继而哈哈笑。
后来考上外地的大学,然后在外地工作,结婚,定居,便很少回家了。
这期歌手,腾格尔出场前的VCR,我也特别有感触,草原确实和小时候不一样了。
现在再听腾格尔的《天堂》,个中滋味,自己体会。无论走得多远,走得多久,小时候成长的地方,永远有那个最开心、最真实、最美好的自己。
因为有对自己故乡的美丽草原深深的爱,加上独特的唱法,就特别打动人!唱歌就是用来表达我们七情六欲的,带着真挚而又纯粹的感情,往往直击人心!
“88年,那时候中国有一个‘西北风’,我认为那是一个真正的中国本土音乐的制高点。你看哦,现在好多新出的
音乐啊,不看歌词的话,我就不知道这是不是中国音乐。我们可以把自己民族的东西,通过我们的努力变成世界音乐,而不是去模仿别人的东西来改变自己的音乐。我是想在这个舞台上,展示给全国人民,我们曾经有过这么好的作品。如果我不唱的话,可能极少有人唱。”他说。
然后,他唱了《天堂》。
然后,呼麦出,我泪目。
我是中国人。我脑子里就这么一句话。
然后的然后,我觉得,对节目组的负面评论是真,这个节目的诚意也是真。
老实说要是没看这期歌手,我都不知道原来《天堂》可以这么好听,好听得带着些许悲伤,全程我热泪盈眶。
腾格尔老师说他写天堂的时候是他小时候的那个家乡,蓝蓝的天,蹦腾的骏马,我爱你,我的家,而现在他说他唱起这首歌的时候却很难过,因为草原变了,曾经的
虽然我不曾到过内蒙古,没看过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壮美,可是从歌里我可以看到蓝蓝的天空下,成群的牛羊吃着草,骏马在草原上驰骋,牧民们挥洒马鞭,尽显英姿。嗯,真的美如画
而现在的草原沙漠化严重,这个让腾格尔觉得是天堂一样的地方变了模样,也许是这样的
也许是这样的
想想就很难过
再说到
腾格尔老师的唱功,我等是没资格去评价的,说说我的感受吧,我觉得他算典型的民族歌唱家,他的嗓音是雄厚的,有些沙哑的沧桑,然后加入特有的蒙古族长调,这首歌体现得很完美。
最后的歌词是用蒙语唱的,无论是这歌,还是想传达的东西都得到了最高点,升华的无可挑剔!
歌词的意思是顺其自然罢,一切依如故。
这不就是告诉我们!
人生亦如此,还是随缘,保持积极乐观吧!
最后让我再次感叹下民族的!世界的!
腾格尔这个名字,天堂这个歌名,还有里面几句能哼的出来的歌词,这是在我看这期《歌手》腾格尔演唱之前的所有印象,它与一般歌曲无异,只是愉悦、放松的方式罢了。当前奏响起,呼麦的声音出现,我的眼眶便开始湿润,以致到最后泪流满面。曾经的天堂是油油绿草,广袤无垠的土地,而今我更听到了腾格尔老师的遗憾、心痛却仍然热爱这片土地的声音。崇拜!震撼!
听完后泪目很久
想起自己的家乡
自己儿时记忆中的那个家乡
那个再也回不去的家乡
原来是自己年轻不懂事
不懂这首歌
谢谢腾格尔老师
看了几个回答,感觉和大家一样。首先是震撼,其次是感动。
在这之前,估计绝大多数年轻朋友都没正经的完整的听过这首歌吧,脑子里都是在各大平台上,各种人的模仿秀,在二人转舞台上有甚。
以至于我们脑子里对这个歌,甚至对腾格尔,都是一种模糊的概念。听到这个歌,不是先想到腾格尔和草原,而是先想到了一个个倒胃口的模仿,哗众取宠,然后便是哄堂大笑的余音。
因此,当我们真正的,完整的,认真的看这场表演时,知道了这首歌背后的故事和情怀,再加上一流的舞台,灯光,音响,和煽动情感的摄影剪辑后,前后的对比感和巨幅的落差感让我们深感震撼也让我们的的情感有了更大程度的释放,。
在这之前也有一首歌和其相得益彰,是上一季谭晶所演唱的《九儿》。唢呐一出,眼泪不自觉的就堵住了眼眶,也是被感动和震撼的不行。
当然,这一切都得基于一个好歌手,一首好作品的前提下,才能出来如此的效果。向腾格尔和谭晶致敬,向民族音乐致敬。
终于知道了那句我二十年不懂的歌词
顺其自然,一切如故~!
呼麦一起闭上眼睛,感觉看到我辽阔的草原,湖泊,牧羊和牧民,
哭了!不知道为什么的泪眼朦胧!~
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年纪大了,那些儿时被我调侃的神曲,渐渐地听懂了!
正如听见龚琳娜唱我家乡的名曲《小河淌水》!
那些游走在旋律里的声音,一次次的重新洗刷着我的心。
歌手开播以来第一次哭了
共鸣太强
我是北方人,离开故乡去广州打拼
故乡离内蒙古很近
故乡的天也是蓝蓝的
腾哥尔每一句都往我心里钻
词,大巧若拙
曲,广阔辽远
淡淡的忧伤
好像又回到那个地方
啊……刚刚躺在沙发上听完,真好听啊,以前听过多少回,都没走心。
本来我听上一首歌都睡着了,隐隐约约听见一段很长的前奏,绵长悠扬。然后腾格尔温柔细腻又铿锵有力的声音响起来:蓝蓝的天空。
说真的,也不是什么激烈的节奏,调子也不很高亢,但是我一下就清醒了,就像真的由梦中直接进入了一个纯净的天堂。
直至听完,感动,感动,还是感动,睡意全无。
这感觉真好,这辈子能有几次呢?谢谢腾格尔萌爷爷。
原谅我时至今日仍然不能理解这首看似简单实则意蕴丰富的歌曲
但是每一句发出的时候
我的身体都会不自觉的受到波动
身为一个内蒙人
我感到深深的自豪和感动
在各种工厂大肆迁至内蒙古和草原荒漠化如此严重的今天
我们是否还能守住这一片草原,这一片天堂
儿时的我,不懂深意,嘲笑这种浮夸的唱腔。
青春的我,浮于表面,跟着谢娜的模仿笑得前仰后合。
今日的我,远在他乡,重听此歌,只觉辽阔与豪爽,感动与震撼,仿若置身草原,策马奔腾。
反思前半生对这首歌的误解(づ ●─● )づ
听的眼泪盈眶。刚离家到达工作岗位,歌里的感情与我相合。
好的歌曲好的演唱大抵如此,与听的人心境总有相合的地方。腾格尔如若第一,当之无愧。如若不得第一,也无伤大雅。
毕竟这种表演已经不在评比的标准里了。
以前听这歌确实没有太在意,就是一首不错的民族歌曲, 昨天看视频,前面歌手都是听听就快进,直到这首一开口就把人稳稳的抓住,陷入到他的世界,融化进他的梦里,从屏幕和音响都能透露出令人震撼的感染力,真是太强了,我是真没想到腾格尔也有不逊于韩磊的实力。
就是不知道后面他有没有韩磊的那种玩音乐的实力。
在听的时候莫名觉得心酸
虽然我没有去过草原,看过草原
虽然歌词表面写的是对故乡,对家的怀恋
但我却莫名其妙地觉得这是对以前单纯,无忧无虑,充满报复的过去的自己的缅怀
一首草原歌
直击心灵
过去的我,现在的我
又变了多少呢?
从一开头,就哭了,一直不停的哭,听第二遍还是哭,太有感染力了,尤其是看完了片头关于腾叔家乡的介绍再听歌。虽然我的家乡不在内蒙,但是那种心同身受的感觉太强烈了。开头真是太高级了,后来专门百度了呼麦,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民族音乐真的了不起。这期不是第一真是可惜了
小时候,因为父亲的关系,经常听腾格尔老师的歌,蒙古人,天堂,嘎达梅林,成了儿时最美的回忆之一,那时的腾格尔老师,就是真正的“草原之子”,那时的天堂,则是“草原之子”给草原最大的回报,可是,当我今天再次听见这首天堂的时候,不再是纯粹的歌颂草原,而是对自己过去的反省的深思,这十几年,对腾格尔老师是异常的痛苦,人过中年,得到了自己的女儿,却不料女儿患上了先天疾病,为了给女儿安心治病,他推掉了所有的演出任务,在最辉煌的时候选择隐退,却仍然无法拯救自己的女儿……这首天堂,与其是献给草原,不如说是献给过去,献给天堂的女儿,就像歌中蒙语所唱:一切都要顺其自然,岁月,以及经历的沉淀,已经让这个天之骄子选择服从天意,舞台上他的怒吼更像是对过去的割舍,这才是这首天堂真正感人的地方,像刀子,一点点插入内心般的撕裂,将一个蒙古男儿的无奈,痛苦隐隐道来,在怒吼中诉说,唯有有过经历的人才能让人如此撕心裂肺……
这也是为什么一向内向,不爱说话的花花在得到第一之后站起来说:在他心里,腾格尔叔叔就是第一,也为什么让见过无数大场面的结石姐,听完大呼:我之前从没遇见过这种表演,并直呼震撼,民族的音乐,加上丰富的阅历,让腾格尔老师的表现足以满分。
让听者沉醉,让观众感动,又让对手膜拜,是否冠军,已经没人在乎。希望腾格尔老师的这首天堂经过结石姐的宣传可以走向世界,这才是真正中国的声音!
(曾经一直认为,本届歌手的冠军已经非汪峰莫属了,但是有了腾格尔老师的存在,真的不一定了……)
每个人对故土都有眷恋之情,但很少能像内蒙古人民这么善于表达,作为一个内蒙人,真的对生命的感受力很强,非常重感情,也很有共鸣!
记得看过一个节目,城市里的人们被草原上的人招待,每个人都能在马头琴声和草原歌曲的敬酒礼中回归真我,卸下伪装成为真纯的孩童,草原上淳朴的民风能让城市中迷途的羔羊寻找到生命更广阔的意义,草原地貌特有的广阔和包容,能让城市里拘谨的脊柱在一望无际的天地中变得轻松柔软。
腾格尔大师唱的是他58年来生命的经历,在世间如此多的诡异变量,仍怀着赤子之心拥抱这世界的胸襟,他的初心一直在,他的童年我感受到了,他对生活和生命的坦然我也感受到了,上半部分四两拨千斤,下半部分振聋发聩击溃我的防线。不禁泪如雨下 就是这样
跟大多数知友一样,以前并没有去深刻理解这首歌,就好像以前只想着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而当我看过世界,回头,故乡成他乡,树枝遮盖住坟头,我找不到来时的路,欲语泪先流。
以前一直被各种模仿洗脑,以为天堂就是很搞笑。。。歌手一直看,去年谭晶迪玛希确实厉害,今年看到有结石姐,典型欧美人,一听她歌就感觉去了欧美大富豪夜总会。。。然后咱们派的选手技术可以但是和结石姐这种技术大神比就,看的非常尴尬,心想要是谭晶在可以压压场,一直快进。。。直到腾格尔来了,心想完了,谢娜的搞笑历历在目。。直到音乐响起,才知道什么叫灵魂歌手,尤其是后段处理,太厉害了,这个是原创,不是模仿欧美,真正的民族歌曲。。非常惭愧现在才知道天堂音乐表达的内涵。。绝对第一。。。华晨宇排名一个是记票方式不一样,一个是年轻,脑残粉多。这个看的我尴尬又起。华晨宇张韶涵这些流行歌手有这样唱功和音乐理解也是我没想到,可能慢慢长大了会很有潜力。。但是天堂非常厉害,我一般都是听音乐不看歌词判断歌曲,这是唯一一个词美曲透人心澈的。。
听《天堂》有感
腾格尔在歌手这个舞台,代表中国音乐最高水准向世界发声了!这一曲《天堂》,升腾了凝聚在我血液里的民族骄傲,那一句句吟唱有如回荡在辽阔草原的呼喊。时而,声音由低转高,如在低草中的幼鸟,成年后,展翅翱翔在蓝天之中。时而,声嘶力竭的呐喊,将心底各样情绪一并拉出来,释放出去,好一个痛快!
《狼图腾》中讲到,牧民唱歌是在模仿狼的嚎叫,呼麦尤为体现。牧民对狼的崇拜和敬仰体现在那一声声高亮悠长的唱法中。
曾经的草原,碧蓝的天,翠绿的草,红棕的马,洁白的羊,好美的地方。是啊,于草原儿女来说,草原,就是天堂!
可能我的回答更多是来源于民族家乡的认同感,自己是内蒙人,也是蒙古族,通过少数民族预科班进入大学,所以很有民族自豪感和家乡自豪感,并且最近决定了以后回到家乡。
可能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来武汉两年了,总是不适应这里的气候,也不太适应南方的风土人情,在身边很多温润的南方妹子的情况下自己显得挺粗旷的,有时候也有些无所适从,特别想家。
本来不是一个感性的人,但听这首天堂真的听哭,正月离开家在路上一直听这首歌,看着窗外由黄到绿的风景,倍感辽阔,就像鸿雁中唱的心中是北方家乡。
真的好想家啊
一首提前在知乎看到高度评价后去听,但是仍然超出预期的歌。
看了歌手第二季,腾格尔老师唱天堂那场。内心的震撼丝毫不亚于在声临其境中看到孙强老师和赵立新老师这些话剧表演大师的表现。情感激荡回肠,第二段唱到湖水时,看似想逗人欢笑的表情与语气,实则是完全沉浸在歌曲中,力求表现、展示出一个孩子在美好童年、故乡前天真无忧的形象,这是无比契合歌曲的,是忠实地表达的“做自己”。赤子之心,非常能及,至于后面带着哭腔似的啸声、举重若轻的高音、嘶吼...更是超凡脱俗,在歌曲中逐层递进的情感表达,不仅代表了技术上的功夫,感情上的深厚更让人叹为观止。技术上的功夫,只要坚持花时间,也许每个人都有可能做到,但情感上、灵魂里的东西却不是。不知为何,重复听了一次又一次腾格尔老师的表演,总会让我想起一句话:你问为什么我的眼里总是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脚下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看了这个问题之后才去youtube上听了。
所以已经过了做好了被震撼的心理准备,但是事实比我想的还要震撼。
直接听哭了,而且从头哭到尾停不下来。
本来家就是内蒙古的。从小听各种歌颂草原的歌曲长大的。都听的无感了。
但是现在在国外,听到这首歌的时候,一下子说不清楚什么感觉直冲大脑。家乡的样子瞬间重现了。而且不仅仅是想念家人和家乡,更是感觉到腾格尔唱出了一种我可以感受到的对故乡的热爱,感觉是一种自己和歌手都能get到的认同和感同身受。不知道该怎么说,语言都太苍白。所以才需要艺术吧。
真的第一次听歌听出了这种感受。
原来真正的音乐是有灵魂的,会让你感动到哭
之前一直没注意过他,连天堂都是街边没听完。直到刚刚在歌手上听他唱原版天堂,我滴妈呀。。。。。呀呀呀!!!
我重复听了十遍都不够。好听到哭了,真的流眼泪了。那种用尽全身力气的刚,和柔,震撼了我的灵魂,感觉灵魂的洗礼。。。一生粉了。。。居然不是第一奶奶的。之前觉得歌手唱的都不错,听完他的,前面全是屁声。
晚上捧着ipad看,最后突然泪崩。
32岁的女生,还跟爸妈住一起,在家乡有份还行的工作,生活里从没有乡愁,可是因为他的歌声,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会哭。这还不是听现场。
这才是一个歌手,能打动人,用最简单的旋律,最简单的歌词,他就是真正的歌手,就像阿黛尔,她的歌,对恋人的心情,使听众能够感同身受。
我可以说灵魂洗礼吗?小时候不喜欢春晚一遍遍请他唱,长大了一遍遍听一遍遍哭,这大概就是人声能做到的最大魅力吧
推荐腾格尔版本的其他歌
《桃花源》
《敕勒歌》
尤其是敕勒歌,是为数不多的漠北苍凉,大气磅礴的苍凉,像是大风刮过。
尽管野孩子的我也很喜欢。
但是相比较黄沙漫漫……
本期节目唯一认真听完的歌,全程眼眶都是湿润的,一个字都不想错过,听着他唱”喔”也是一种享受。
这才是牛掰的音乐。
不结果不是第一名,难道是我的品味有问题?
听了这么多季歌手,感觉一季不如一季,到了这季歌手感觉已经没什么期待了,除了莫名其妙来的结石姐,其他人感觉在凑数,汪峰可以说是他那种知名度的歌手里,唱功最差的了(个人看法)。剩下一堆一堆的新人,花花来了好了一点,直到腾格尔出现,节目逼格瞬间提升。这一首天堂,直接唱到我泪目,也是我听歌手这么多季,这么多期,最喜欢的一首歌。而且采访时腾哥说的也让我很有感触。中国音乐应该有自己的东西,也许蒙古代表不了全部中国音乐,但至少是中国自己的音乐风格,而且那么好听。之前歌手我都是播完过几天才看,现在却是迫不及待希望早点看下一期,只为我腾哥~
天堂年纪小的时候听过,后来几乎再也没有触及,上歌手唱这个歌不出意料,但是唱的实在是让我折服了。。。。。小时候听不懂,现在听的是哎。。。
在知乎看到一个曾经你遇见过什么明星里面,看到一个回答就是遇见了腾格尔老师,暖大叔吧
年轻的时候不懂欣赏,长大了才知道什么是震憾。
你大爷,还是你大爷,一直都是。
名次不重要,耳不聋眼不瞎,心中都有数。儿时听过《天堂》,父母爱听,我也爱听,也一直记得腾格尔老师,但确实不太关注腾格尔老师的动态,昨天晚上刷手机的时候刷出了腾格尔老师的歌手视频,没有立即观看。我是追歌手的,不过这一季歌手不能令我每周五等着更新,刷出腾格尔老师还是比较惊喜的,在电脑上收看最新一期的歌手。听到腾格尔老师唱到“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眼泪就流出来了。以前也有曾听歌听哭的经历,不过那大多是歌曲符合当时心情,代入了情景,而这首歌,单纯的被感情唱哭的,我没去过草原,听不出草原,看不见天空,摸不到湖水,想到的只有“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听到结尾的蒙语时,想起了杭盖的《轮回》,听《轮回》时,尽管听不懂,但是感到了震撼,听《天堂》看到了歌词更加感动。
家国天下,格局都是很大的。
--另 说下表演,结石姐演唱时,大众应该多数没听过原曲,结石姐主导引领互动,掌控现场,花花表演的时候,自己的原曲,还要主动引领观众去互动,感觉真不好。。
非常喜欢这套衣服
我听的过程中的表情
从小在内蒙长大,真的全程认真听完,不自觉地哭了,直击心灵
同感前面回答,我也不是蒙古人,最后一样哭了
我觉得我们现在基因里应该都有草原基因
腾格尔老师唤起了隐藏在基因深处的泪
另外
向腾格尔老师道歉
以前不懂天堂
如今泪流满面
惭愧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像我这样的凡夫俗子,听了两遍后,眼泪也止不住的流。终于明白“大雅大俗”了!
你们知道
在国外一个人
夜深人静的时候听这个现场
是什么感觉吗
.....
眼前全都是祖国的大好河山
说真的
这是第一首能让我听的掉眼泪的歌
平时我看到歌手镜头拍观众哭我都呵呵这有啥可感动的?
但是天堂这歌我莫名其妙的哭
就是听到腾哥唱蒙语的时候哭的
听时,我哭了,稀里哗啦的。
这首歌曲调激昂,填词阳光,一切的一切都似乎不是一首催人尿下的作品。但腾叔开口的一刹那,就直接击中了内心中最柔软的那部分:儿时那遥远的回忆。
也许是随着年岁的增长,我终于理解作者的深意;
也许是随着年岁的增长,我终于明白青春已远去;
也许是随着年岁的增长,那些过往的碎片会沉寂在脑海里,但那并非遗忘,只是在静静的等待着某天柴扉的开启。
我想,等到儿孙绕膝的年纪,我会跟他们念叨:当年有一首好歌,曾被腾格尔唱起。
昨晚在刷微博的时候看了视频,看完后不由自主的眼眶湿润,希望能够听一次现场。感谢腾格尔老师,让离家的孩子听懂了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天堂……
第一个HiFi耳机的煲机曲就是《天堂》。那时候正值青春叛逆,喜欢听新潮的欧美韩流,根本不会品味这首老歌,煲完便扔一边去了。
后来独自一人去很远的外地读大学,内向敏感的性格使我更加沉迷音乐。不久又购入了新耳机,于是又找回《天堂》进行煲机,我戴上耳机试听音质却被歌声吸引。
“蓝蓝的天空,洁白的湖水”,和我的家乡一样,抬头就是蓝天远眺就是湖泊,她没有那么富裕但是贵在美丽温柔。我的情绪被歌声牵引着,当唱到高潮部分已经控制不住泪水。
那是我大学四年唯一的流泪。
后来,我为《天堂》专门创建了歌单,还上传网盘避免遗失,它是我永久的珍藏。
这次歌手请来了腾格尔,挺意外。认真听完他的演唱,想起那年刚走出家门懵懵懂懂、弱不禁风的我,感慨万千。
一首歌能给人如此强烈又丰富的感受,这一定是歌曲和演唱的最高级别!
说实话,节目刚开始看见腾格尔来到歌手了,我没有很惊讶,反而对他的到来表示担心,知道他要唱天堂这首老歌,也没有什么期待。可是可是可是,等他开始唱的时候,我完全被震撼到了!眼泪哗哗的就流出来了,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看完了节目去刷碗时还不能平静,继续用手机放,然后我就泪流满面的,真的是不知道为什么会哭。以前这个熟悉的旋律根本没有对我造成过影响啊,音乐的力量太强大了,好神奇
我想作为一个有点高冷和挑剔的观众,我的眼泪就是评价。
可能是不知道在唱什么,不知道在听什么,调是很熟悉的调,听了挺多次的,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眼泪流下来了。
不请自来
听哭了,这几期歌手第一次哭出来,献给腾老师。躲过了对华晨宇这五年来的感慨(作为华晨宇歌迷的一个比较独特的点,没有强行感慨什么),躲过了KZ离开的悲切,没躲过腾格尔老师对家乡的热爱。
曾经没有仔细听过腾格尔老师的歌,也不能理解腾格尔老师的演唱方式,声音忽强忽弱,小的时候竟然只觉得有趣。
我不是很懂音乐,也不太懂那种情怀,可我在那无垠的声音中,辽阔的草原上,看到了那种苍凉悲哀。天堂才是我的家,可天堂不复存在,只是脑海深处,还有那无可附加的缅怀吧。
以上只是我的理解,如果恰好和你一样,那真的是我的荣幸,如果不一样,那也很正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画面,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热泪盈眶,哭的不能自己。仿佛看见了小时候的家,看见了哪时候度过的每一天。能感觉到他在努力的为家做的一切,虽然我已泪流满面,他却笑容依旧
听歌哭系列第二答,有时候,有一种声音会在不经意之间穿透你的耳膜,刺入你心脏最柔软的那一部分,让你浑身战栗,泪流不止。就如远在他乡的你吃了一口妈妈菜,瞬间,你放下了所有的防备,敞开自己久已关闭的心绪,与之同行,与之共舞。
小时不经意的忽略,大时回首后的感慨。被这首歌一 一展现。其实,我们应该感谢《歌手》这个舞台,太多我们以前不在意的歌曲和歌手,在这个舞台上散发出了万丈光芒。不论到底有没有所谓的黑幕,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精彩的演出,听到了那么多动听的歌曲。还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么?说实话,我每次看到歌手演唱完,就把视频关了,谁得第几名,我不在意。
以上
透彻到悲怆
深情到轻愁
缠绵又干净
出世又入世
辽阔广远,又仿佛近在咫尺。
道尽了赤子之心,真的是赤子之心!
腾格尔老师的演唱惊艳了不少电视机前的观众。
在刷微博的时候我也是才发现这么多观众原来并未听过腾格尔演唱的天堂,我也是有点儿惊愕的,因为我认为这首歌传唱度和传听度是非常高的(当然了,也许还有一点原因,是年龄大一点的人群了解的应该比较多,而这一部分人很多并不熟练运用网络,跟别说是微博和知乎了,所以在微博等看到的观点或许有所谓的幸存者效应)。
比较多的人(尤其年轻人)对于天堂这首歌的了解是来源于谢娜在百变大咖秀的表演,因此使这首歌变成了一首带有恶趣味性质的歌。所以,当人们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听到腾格尔的演唱,因前后巨大的反差(谢娜的表现和腾格尔的演唱),在本身歌曲震撼人心的同时,更加为之动容。
这种情况下,是不是有点感觉现代人对于娱乐快消的过度偏爱,对于传统和民族的过于匮乏和忽视。
腾格尔老师一开口,还是熟悉的配方,花花往前一倾身子,这也是我的反应,真的坐不住。
在之前的访谈中,腾格尔说,在唱“我爱你,我的家”的时候,是带着一丝忧伤,而说这句话的时候,腾格尔就仿佛已经有些忧伤。
歌曲后半段两段吟唱,意象万千,既有草原宽广、骏马奔驰的雄壮,也有怀念故土、眷恋家乡的柔情,而其中的嘶吼、最后的蒙语,高遏行云,我听出了往事不可追的忧伤,青春不再的惆怅,草原被破坏的愤怒,无法阻挡时代变迁的不甘。每个人经历不同,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然而歌声的张力是同样的,这就是艺术家的本事。
我父亲很喜欢腾格尔,我小的时候常听《天堂》《蒙古人》,当时总觉得吐字和语气与众不同,让人发笑。而如今年近而立,虽然大抵生活顺遂,却也经历过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同辈也有突遭变故、殒命他乡,再听这首歌,不免眼眶发酸。
然而腾格尔老师被苍茫的马头琴和呼麦声环绕,台下的观众、嘉宾有的已经哭红了眼眶,却满是微笑,才真让人敬佩。
听完热泪盈眶啊!我从来没有这么认真听过天堂啊!!然后就觉得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家啊!以前很多人去模仿,去搞笑,现在真的只觉得很滑稽啊!太震撼了!
是在唱他的家 但我脑海中的画面一直在草原和我自己小时候的家之间变幻跳转
太神奇了 只能说 体验真的很神奇
听哭了,异国的孤独让我非常想家,腾格尔老师的天堂还原了一个快乐的童年,歌中的草原仿佛就是家门口那条马路,这就是我的家乡。
引起共鸣的除了家,还有这是妈妈最喜欢的歌,可小时候钟爱于周杰伦,she。嫌弃天堂,那时的我急于跟随大流,求同于流行音乐,而忽略这种民族类型的歌。希望腾格尔老师这个舞台上给我们带来更多很棒的音乐!
看到腾格尔老师家里一排排自己的作品,他在介绍的时候眼里的光芒,这么好的歌手,这么好的作品我们年轻人应该多去学着接受、欣赏。让老一辈歌手感到欣慰,而不是英雄迟暮。l
从小到大第一次完整并且好好感受《天堂》,很惭愧。但是真的感受到了。
笑着唱,哭着听。
顺其自然,一切如故。
唱哭我了。简单的歌词和旋律,也没使用什么花哨的演唱技巧,若没有深厚的功力和深沉的爱的话,不会如此感人。
真的震撼。腾格尔才是真的第一名,虽然腾格尔老师本人的演唱水平早就超越了比赛水准。
用灵魂演唱,也不过如此吧。真是从来没想过,一首《天堂》能听的我泪流满面。太牛逼了。
我是土生土长的内蒙古人,这首歌在小学的时候就接触过,应该是接触的第一首草原歌曲,当时在内蒙古流行过很长一段时间,腾格尔也是家喻户晓的著名歌手。
但我常年住在城市里,对歌中所描绘的景象不以为意,第一,内蒙古的城市和全国各处的城市一模一样,歌中所绘距我的生活太遥远。第二当时我和同学们都喜欢周杰伦(现在也喜欢,没有任何黑的意思),总觉得这首歌词土里土气的,大人们才听,从心里有一种排斥感。虽然这首歌名气大且传唱度高,但我们更多的是当做一首搞笑的歌曲来听,并在生活中模仿(并不是出于尊敬,而是哗众取宠)。
随着我渐渐长大,也慢慢去了内蒙古的各个草原旗县旅游,对内蒙古的了解多了一些,也终于知道内蒙古为何称之为内蒙古,我才能逐渐的理解一些草原歌曲为何那样写,而我也慢慢喜欢上了草原歌曲。
在他登上歌手舞台之前,这首小时候就萦绕耳畔的天堂,我会时常想起,但并不经常听。今晚大饱耳福以后,我想这首天堂,我会一直放在我的Walkman里了,它寄托着我的童年,我在内蒙古的成长和我对逝去时光的追思。
我在这首现场版的天堂中的第一段听到的是一个年轻的蒙古小伙子在给心爱的朋友(姑娘)介绍自己的家,乐在其中且自豪。第二段听到的是小伙子过了许多年,应该是离开了草原,对家乡的一种怀念,我可以从中听到不同的情绪,腾格尔老师表现的真的到了极致。我不敢妄加评价,只能留着口水张着嘴巴跪着听完。
但我私以为,这首现场版在取悦听众方面做了一点文章,虽然并不影响腾格尔老师的表达,但就我个人而言,我想我更愿意听那首留在我记忆里的,那首我模仿的且不以为意的天堂,其实,那也是我的天堂。
当之无愧的经典 很感动也很震撼
能够从腾格尔叔叔的眼睛里看到他向往的家乡的样子
一定很美
太令人震惊了!这才是歌唱家!这才是有灵魂的音乐!这才是超越语言的艺术!这么熟悉的歌,听着听着就止不住的流泪了!
内蒙人,对草原的歌接受度很高,关于腾格尔的记忆从青年歌手大赛日常最低分,过渡到《桃花源记》,今天真的开始听懂,特别是最后一句的蒙语,才知道意思是“依旧如初”。配合背景,想一想,年过六旬经历过风浪的人,也经历了故乡景色的变迁,如今回头种树,他也想一切“依旧如初”
一张嘴,刚唱开头,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我就好像看到了我心目中的天堂。这才猛然惊觉,原来这就是天堂,所以这首歌叫“天堂”。我全程想哭……像华晨宇说的,是莫名其妙的想哭……
这唱功神了,这编曲醉了,浑然一体,太好听了!
真的,这是我第一次听懂这首《天堂》。画面感太强了,草地、蓝天、万马奔腾,最重要的是那个像艾青一样深爱着这片土地的腾格尔老师,我仿佛看到了他俯身全力拥抱他的天堂。
小时候,我不懂音乐,还在取笑他所谓的“便秘式唱法”。但现在再回过头看,自己那时真是天真至极,愚蠢之至。正应了《滚滚红尘》中那句歌词:
起初不经意的你,和少年不经事的我
……
想是人世间的错
为自己曾经的无知忏悔,为腾格尔老师如今带给我的感动致敬。
欢迎关注我的原创乐评公众号#桐哥与你话长更#桐哥与你话长更
非常惭愧
小时候音乐课 课上放腾格尔老师的天堂。当时年纪小不懂事 听到最后那几句蒙语的时候笑的很大声
生活里也经常拿这首歌开玩笑,几个人起劲儿模仿腾格尔老师的神态 语气
直到刚才再听到这首天堂。
说真的,哭了。
尤其最后听到蒙语的时候
我能感受到腾格尔老师对故乡深沉的爱
我脑海里出现的是腾格尔老师俯身拥抱草原的画面,
恨不得深深扎根在这片自由土地上的爱意
吉杰哭得泣不成声
我也深受触动
音乐的力量,简单而直接,含蓄中爆发
震撼!
致敬!
—————————分割线————————
今天看电视重播。又听了一遍。
还是哭了。
这一次更有感触的是最后那一段
像笛子一般明丽的声音
和
像鼓声一样沉稳有力的声音
来回交织
我脑子里浮现的是一个站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尽情释放情绪的形象
看着草原的美景
心中的感情无法压抑
张开双臂尽情呐喊
而前面小片腾格尔老师说现在的草原受到了破坏
再听的时候感觉就多了一层惋惜
再听之前说的来回交织的那一段
像笛子的声音好像原来的草原:生机勃勃,风景秀丽,空气清新,让人心情舒畅
像鼓声的一段好似现在的草原,让人叹息不已
感动之余也更尊敬了腾格尔老师
他没有靠着天堂这首歌炒冷饭
而是靠这首大家都会唱的歌,传达新的意义。
正常发挥正常发挥(ー_ー)!!这次知道正版和盗版的差距了吧 (▼へ▼メ)
骄傲(。◝ᴗ◜。)毕竟我大内蒙第三代歌王,用《将夜》里的话说就是内蒙的天下行走
这首歌就是一个大型催泪弹!
一首歌词没有一丝悲伤、曲调没有一丝凄婉的歌,却让人潸然泪下。
听腾叔以前的版本并不觉得有多感动,
但是现在腾叔老矣,豪迈里多了沧桑。
腾叔太久没唱了,
感动,更多的是触发了多年来的回忆。
相信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这一期歌单的时候跟我一样,都会感觉“就知道他唱《天堂》”。刚开始我也感觉腾格尔还是略微保守,到底还是选择了这首比较稳健的歌,但更多的是为他捏了把汗,现在的《歌手》不管你认为你唱得多好多用心都不一定会取得好成绩,汪峰、张韶涵这种出道很久,人气以及知名度都很高的歌手经常徘徊在下游,前四名都进不去,即使你成名再久,资历再老,在这个舞台上遇到华晨宇,结石姐和KZ都很大概率拼不过,因为他们现场感染力太强了,唱自己的经典歌曲不一定会有多好的效果,早在第二期的时候李圣杰唱的那首KTV必点的《痴心绝对》也还是垫底,《天堂》这么一首发行20多年的民族风歌曲已经绝被大多数人所熟悉,再想突破真的很难。
歌曲开始之前那段采访腾格尔说,现在的草原再也不是他小时候那个真正的天堂了,给我感觉他是带着一种精神或者使命去唱,不单单是为了取得一个好名次,他已经58岁了,想在有生之年为他的家,他的天堂做点什么,可能能力有限,但是尽力就够了,这个态度让我有一个很严肃甚至有点难过的感觉去听他对他这首歌的演绎。
首先开头就是马头琴和呼麦,在《歌手》的舞台上当然不是第一次出现这种草原的音乐元素,但是在这一季,歌手已经请的差不多了,甚至七名歌手中有两个外国人的时候,把我们民族的元素拿出来是最合适也是最好的时候,腾格尔开嗓还是那么稳,当然编曲不可能是这么简单,都在等他最后以一个什么样的方式去把情绪推上去,果然他没让我们失望,副歌就唱了两遍,后面开始用各种小提琴、马头琴各种乐器把现场变成了他梦中的草原,将他唱出蒙语的时候,我真的快哭了,好像草原的孩子长大之后看着被砍掉的树,被破坏的草原那种无力的发自内心的呐喊,让人为之动容。
头条号:夜的音乐电台
作为一个内蒙古人,听后的震撼真的难以言表,正如上面所说,第一次听懂天堂
可能从小生活在那个环境,对于民族风的东西接受度非常高,无数人唱过草原唱过蓝天白云,唱过牛羊唱过河流湖泊,但总是觉得并不是我生活过的那个地方,他们唱的太美化了,那是个画上的草原,美的不真切。老爷子唱的才是那个真实的地方,有着戈壁滩的粗砂石,有着泠冽的寒风,草原不是远看那绿油油的一片,有旱地有盐碱地,有光秃秃的石头山和土山包……可即便是半年都处于冬季的内蒙古(东北部时间可能更久)当迎着西伯利亚寒风走不动的时候,抬头看看吹的湛蓝湛蓝的天空;会静静蛰伏半年之久,等待短暂的旷野一片绿;会在冬天冻的要死的时候想念永远26°C的夏天。即便是有诸多不美丽不适宜生活的缺点,那还是我的家,还是我爱的那个家乡。
说回歌曲本身
前奏起,马头琴和潮尔琴有些悲鸣的感觉,呼麦的泛音总是让我想起古筝的泛音,人乐及器乐而高于器乐,简直太好听!“这是我的家”后面的“诶~”有一种“啧~我家的好怎么说你都不懂”的感觉;后面的吟唱“呼~”应该是需要强大气流顶上来才能发出来的声音吧,有点儿像鸽子飞起来的翅膀扇动的声音,前有细腻,后有浑厚,把场面都烘托起来了,粗粝却真实,宏大而震撼的草原美景好像就在眼前,老爷子的唱功这么多年都被低估了。之前一直不知道后面的那句是蒙语,顺其自然,一切如故,点题又戳人……游牧民族礼节不多,多顺势而为,敬畏天地,效法自然。也如同家人对待游子,你想去就去吧,想回来就回来,仿佛离去和归来都这么平常,只要你愿意,一切随心,顺其自然,归来仍然一切如故。
花花说的对,这是艺术家的境界,以人声拟作器乐,融入歌曲本身,这是艺术眼界的不同。
当年在家乡一直觉得迟早有一天要走出去,品品江南水乡的养人水土,学学南方姑娘的温软气质。可真正到了南方……该死的天气!潮热要死每天都睡不好!该死的夏天一出门就窒息了!什么鬼虫子个头那么大是想吓死谁!才明白,就算成都湿度92%,呼和浩特就算下雨也才29%;就算没有春天冬天过半年;就算大风天出门会吹的妈都不认识……我还是会惦念永远干燥的被子、如秋凉的夏天、大风天里无云的蓝天,我还是会继续做一个不柔美的爽朗姑娘……这是我心中的天堂。
“我们不再与泥土相连,不记得秋天田野的金黄与自己口腹有何关联,城市扶养大的艺术家眼中,禾木成熟是美的,美在天蓝与黄金田野的完美分割,而农民眼中的美来自于谷粒饱满,来自老天开恩,能猫过这个冬天”——腾格尔唱的时候我正在写一个关于过年的小练笔,正巧在写这一段,哇得一下哭了出来。
—————————————————————————
分割线,谢谢各位夸赞,好几年憋出来这么两句,真的受不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