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腾讯在steam上架的无限法则《Ring of Elysium》?

回答
让我想想,腾讯在Steam上架的《无限法则》(Ring of Elysium),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吃鸡”游戏,这事儿确实挺有意思的。要评价它嘛,得从几个方面来看,而且不能只看表面。

首先,得说腾讯这次出手,目标挺明确的。当时Steam上“吃鸡”的风头正盛,各种仿制品层出不穷,而《无限法则》本身就带着一股子“付费买断”的吸引力,这在当时免费为主的“吃鸡”市场里算是个亮点。它不像某些国内厂商那样,逮着一个爆款就疯狂复制,而是选择了一条稍微不一样,或者说,是腾讯认为可以走通的路。

游戏的硬实力,得客观地说。

画面和优化: 《无限法则》在画面上是过得去的,尤其是在那个时间点。不是说能跟顶级大作比肩,但在“吃鸡”类游戏里,它至少做到了让大部分玩家觉得“看得过去”。而且,它对硬件的要求相对来说也比较友好,这意味着更广泛的玩家群体能够畅玩,这是个很重要的加分项。你不会玩起来卡得像幻灯片,或者需要一台价值不菲的显卡才能勉强运行。
核心玩法和创新点: 这一点是《无限法则》最想突出的地方,也是它区别于《绝地求生》等同类游戏的地方。大家还记得那个“滑雪板”、“挂钩”吗?这些加入了位移和战术性的道具,确实给游戏带来了一些新鲜感。在一些特定地图,比如冰雪覆盖的山区,这些道具的运用就显得尤为关键,能打出一些出其不意的配合或者逃生操作。这种“环境互动”和“垂直作战”的思路,在当时是相当有想法的。
天气系统和动态事件: 还有就是那个灾难性的天气系统,比如雪崩、酸雨之类的。这个设定是真的够“毒”,它强制你改变战术,寻找掩体,或者利用环境逃生。这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变化,而是实打实地影响到玩家的决策和生存几率。这种动态的、充满不确定性的元素,确实增加了游戏的刺激度和重玩价值。不像有些游戏,地图来来回回就那点事儿,你很快就摸透了。

但是,光有硬件实力是不够的,软件和运营才是决定生死。

本地化和运营策略: 这边才是《无限法则》从Steam跌落神坛的关键。在国内游戏市场,“腾讯出品”确实自带流量,但放在Steam这个面向全球的平台,它的许多运营策略就显得水土不服了。
免费化和开箱系统: 虽然最初是以付费买断的形式出现,但后期为了吸引更多玩家,也走向了免费化,并且引入了开箱子、氪金购买外观的模式。这本身无可厚非,很多免费游戏都是这样。但问题在于,这种模式的平衡性和吸引力如何把握,以及是否与游戏本身的核心体验产生了冲突。有时候,过度依赖这些“抽奖”和“皮肤”的营收,可能会让一部分追求纯粹竞技体验的玩家感到不适,觉得游戏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外挂问题: 这是所有“吃鸡”游戏都绕不开的坎,而《无限法则》也不能幸免。尽管腾讯有其反外挂技术和团队,但在一个全球性的平台上,面对各种层出不穷的外挂手段,想要做到“完美无缺”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一旦外挂泛滥,对玩家的体验是毁灭性的打击,大家辛辛苦苦打出的成绩,可能瞬间被“神仙”摧毁,久而久之,活跃玩家自然就少了。
内容更新和玩家反馈: 一个游戏的生命周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内容更新频率和对玩家反馈的响应速度。如果新地图、新模式的推出速度跟不上玩家的消耗速度,或者玩家提出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那么玩家的流失也是在所难免的。有时候,游戏更新的方向也可能出现偏差,导致玩家觉得“不对味了”。

玩家群体和文化差异: Steam上的玩家群体,他们玩游戏更看重什么?很多时候,他们更偏爱那种“纯粹”的体验,不太喜欢太多的商业化元素和复杂的操作指引。而腾讯作为一家国内巨头,其游戏设计理念和运营习惯,可能更符合国内玩家的口味,但在Steam这个更广阔的舞台上,这种差异就会暴露出来。比如,游戏内的引导,或者一些活动的设计,可能就不是所有地区的玩家都能get到。

总的来说, 《无限法则》在Steam上架,对腾讯来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暴露了它在国际化运营和理解全球玩家偏好方面的一些挑战。它有亮点,也有明显的短板。

它证明了腾讯有能力做出具有一定创新性和技术力的游戏,在画面、优化和一些独特玩法上确实下了功夫。但与此同时,它也说明了,在竞争激烈的全球游戏市场,光有这些是不够的。如何平衡商业化与玩家体验,如何有效打击外挂,如何持续不断地提供优质内容并吸引全球玩家的注意力,这些都是腾讯需要不断学习和改进的课题。

你可以理解为,它是一次“试水”,一次成功的尝试,但最终没有成为像《绝地求生》那样,在Steam上拥有统治级地位的游戏。它有着自己的拥趸,但未能形成一个足够庞大和稳定的玩家社区,最终在Steam上的表现并没有达到很多人的预期,甚至可以说是“雷声大雨点小”。现在再去看它在Steam上的状态,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很多人会有这样的评价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Ubi风似乎比较明显~```企鹅自己的美工应该还达不到这个水平,怀疑从Ubi那里得到了些支持

如果能坚持下去,变成国内的Ubi,虽然不是那么让人满意,但也算是个进步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