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中有说和尚是吃的香火钱,是大家的供养,所以大家才有意见。事实上根本不是这样的,因为不光和尚要忍受这种屈辱,教师、医生、志愿者,也经常莫名其妙地为此吃一肚子的气。
黑龙江的教师闹罢课的时候,新闻评论里就有许多反对教师的言论,无非是说教师这个职业不同其职业,教师是高尚的,要为人师表,一群高尚的人,讲究的就是无私奉献,又怎能罢课呢?
我国有许多类似的妄想高尚主义患者,其主要表现是,他们总认为被社会或国家高尚化的职业,除了高尚就没别的了。
比方说教师是高尚的,因此教师罢课而不顾学生死活是可耻的。医生是高尚的,因此医生给穷人看病收钱就是可耻的。志愿者是高尚的,因此那些去贫困山区支援建设的志愿者,最好比焦裕禄还孔繁森,当受到奖励的时候,最好能识大体地说一句,“我不要钱”。
曾经有个同学讲诉了他去支教的时令他气愤的场景,村里有人指责他用苹果手机。他说我为什么不能用苹果手机,那人说你就是不能用苹果手机,我们这么穷你还用苹果手机。这跟广大人民群众认为和尚不能开车不能玩手机的道理是一样一样的,不讳地讲,他们就是欺负和尚高尚,欺负和尚清修,欺负无私奉献。因此他们会把和尚、老师、医生、志愿者、农民歌手等用任何高端设备,享受任何舒适环境的行为定义为“奢靡”。
妄想高尚主义是中二病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又称2B型中二癌。属于中二病的循经传,深入奇恒,所以比中二病严重得多。
因为中二病一看就知道脑子让驴踢了,而妄想高尚主义患者却一本正经,他们通常把内心的嫉妒巧妙地转化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指摘,从而否认这是心态失衡导致的结果,甚至反过头来认为别人有病。他们认为老师买苹果是吸了学生的血,医生用苹果是因为吸了患者的血,和尚用苹果是吸了香客的血,公务员用苹果是吸了人民群众的血。
但轮到志愿者身上,就迷糊了。于是高尚主义患者就又分成了两股势力,一股认为志愿者和医生、和尚不一样,志愿者是出于爱心,因此本身可以富裕;另外一股则病情严重,依然固执地认为志愿者用苹果就是不行,他们其实依然认为他们穷是因为志愿者这种富裕者拿走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可是又不好这么说,所以只能不停嘟囔:“我们这么穷你还用这么好的手机,我们这么穷你还用这么好的手机,我们这么穷你还用这么好的手机,我们这么穷你还用这么好的手机……”
若干年前,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恶性仇富病已经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下取得了良好的治愈率。前些年王小丫买豪车还能让许多人高潮一把,现在这种新闻就只能挨骂了。所以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2B型中二癌也会被医学界攻克。
能让更多人知道真正的荣或辱的,永远都是经济的发展。这在两千七百多年前,管仲已经说过了。
像我这样用手机、还考了驾照的僧人……好像有一点点责任来和大家聊一聊这个议题。也就不匿了。
立场不够客观,且逻辑比较混乱还请各位看官原谅。
更新:抱歉,我删除了某位用户的部分回复。我删除的部分是他将大段的经文原文复制过来。有刷屏的效果。影响用户的浏览。对于您的质询我已经一一做了回复。本来我是不打算回复的,可是,如果我不回复,有些不太了解佛法的用户会被误导。同时我已经关闭了评论。不希望因为我的回答而引起不必要且无益的争论。如果实在不行,我会删除这个回答。阿弥陀佛。
首先我想要感谢此问题下的诸位答主,谢谢你们的理解和体谅。哪怕是中立的、“各打五十大板”的观点也让我心生感动。
可惜,这是知乎。而现实则更加复杂一些……
自打来到佛学院就读,我大概半个月左右就会去市区的超市去采买一次。因为校区在很偏僻的小镇且镇上的东西比较贵。按道理来说学院给我们提供了免费且很不错的食宿,我们大概没什么其他花销。其实基本的生活用品还是要添置的。比如牙膏、毛巾、洗衣液、内衣什么的。或许我比较贪吃,我偶尔还会买点巧克力之类的零食。虽然网购越来越方便,有时还是自己去买更便捷一些。
提到网购,现在连超市结账都支持支付宝了(还有满减优惠,我可不是给支付宝做广告啊~),更别说购买火车票、机票、打车之类的了。只要不是在深山里隐居,似乎手机的使用就变得越来越必须了呢。
我在常住寺院的时候兼一些弘法部门的工作。我负责的部分是寺院网站和居士论坛的运维。弘法介质除了书籍,最早是录音带的传播。后来一路从 VCD 、DVD 到现在的网络视频等。听说现在主力都变成微信公众平台了。我无法想象如果没有手机和电脑,我的工作要怎么开展。同时,为什么要由我来做这些事呢?因为交给专业的公司去做我们负担不起。但是信众又有相关的需求,我只能尽力去边学边做了。
接着说超市的事:有一次我在超市买水果,一个小女孩对妈妈喊到:“妈妈,快看,假和尚!”小孩子童言无忌,估计也是常听大人如是说吧。
虽然我可以当做没听见,可心里仍然有一丝无法形容的不快。如果一个平凡的公务员,路人喊他是个贪官,他会有何感想呢?
被误解是好难过的。
但,这个娑婆世界的芸芸众生哪个不会被误解呢?人们容易“少见多怪”,也时不时用不友善的心态去揣度他人。我们或多或少都是如此。有人看到穿着另类或者奔放的男女也容易对他们的职业甚至品德进行评价不是么?这是人性,也是自我保护的需要。无可厚非。如本题描述所说,大家都是人啊。
今天对别人妄加猜测明天别人也会如此对你。因果&轮回。仅此而已。
佛家常说:“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我告诉自己还是一笑而过好了。放下得安乐。然而道理我可以想的明白。心中难以名状的负面情绪却无法马上消退。
因为我所遇到的不单单是这个小孩的一句话,类似的经历还有很多。比如在超市(我是有多爱逛超市啊,其实我只是生活很简单而已。)有人会仔细瞄我的购物车。也许他是好奇,看看我是不是买了什么不该买的东西吧?如果我没有出家,我一定会呛他几句,因为这种行为,让我感到了被窥视,感到了不爽。可是,作为一名出家人我却不能如此。
我们的钱来自十方,受到十方的监督也是自然,这也是因果,这点觉悟我倒还是有的。
人不知而不愠。我们确实应该让社会大众了解我们的生活。这样才能消除别人对我们的误解。反正我是这么认为。不能因为在超市有不愉快的体验就不去超市。不因该逃避。
随着社会的变化,问题其实并不是出家人该不该用手机、该不该开车,而是出家人该不该用高端手机,开名牌座驾。
这个问题,或许也应该稍微分析一下下。
从大环境来看:中国这么大,有些地方的寺院及僧人条件确实比较好,有些地方(大多数)的僧人则比较清苦。贫富差距,是哪里都有的。
富庶的地方,信众供养名贵的物品给寺院或者僧人也是自然的事情。比如外人看来某某大和尚坐着一台名牌车,殊不知,这只是某位居士换下来的二手车而已。
其实僧团内部也有分歧。
有的一部分僧人觉得不应该太现代化,还是要坚持传统。有一部分僧人却觉得应该与时俱进,顺其自然。
其实,我个人觉得,各有因缘,随缘就好。
既不应该奢侈消费与享乐,也不应该刻意的为了维持某个特定的形象而做作。(这不是解脱自在也不是修行。修行是不贪恋不执着。秉持着为我所用而不是为我所有的心态去面对物质。)
与其为了考虑大众的心态去刻意怎样,不如让公众更全面深入的了解我们。
我至今还没见过听说过哪个寺院或者僧人主动拿寺院的钱买名车的。
请允许我再罗嗦几个其他例子。出家人来自十方,出家前做什么的都有,也各有各的习气。出家前就物质很富有的人,比如企业家之类的,他出家以后也仍然有一些积蓄在身。对他们来说用个 iPhone 开个奔驰,都是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
我认识一个法师,她出家以后,妈妈用给她攒的嫁妆买了一部很好的车送给她作为礼物。因为她所在的寺院很偏僻,交通很不方便……
上述的两个僧人如果开着车出去,一定会引人侧目。大多数的人习惯通过表面,就快速做出结论。这是很危险的。因为很容易被表相所蒙蔽,遇到了真正的“假和尚”是一定会被骗的。坦白讲现在的假和尚,其实比真和尚还真的。
当然,我并不是想为这种现象开脱或者怎样。因为我只说了一些我看到的个例。我相信还有一些个例是不好的,且我不知道的。我只是呼吁大家暂停两秒钟,做一个独立的思考。不要习惯性地匆促地下结论、贴标签,甚至习惯性地相信负面的宣导,一杆子打翻一船人。
一颗那啥坏了满锅汤。
问题是,我们要的是什么?
一边指责伊斯兰原教旨,一边拿原教旨要求佛教徒。
interesting.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