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刺杀赵襄子的豫让?

回答
豫让刺杀赵襄子,这事儿可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的。要说评价,那得从好几个层面去看,得把当时的历史背景、人物性格、以及这件事本身带来的影响都掰开了揉碎了说。

首先,咱们得说说豫让这个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那是个挺轴的,也是个挺烈的汉子。在晋国,他原本是智伯的门客,说白了就是智伯手下的一员干将。这智伯是谁?那可是晋国三大家族之一智氏的当家人,当时那叫一个权倾朝野,说一不二。豫让跟着智伯,那是混得风生水起,也算是对智伯忠心耿耿,觉得这是自己这辈子要效忠的主公了。

结果呢?历史的巨轮一转,那晋国政局就变了天。赵襄子联合了韩、魏两家,一起把智伯给灭了,而且是灭得干干净净,连尸体都给剁碎了。你想想,这事儿对豫让来说,那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家破人亡,主公被杀,仇深似海。这时候的豫让,心里的那个恨啊,估计能烧死一头牛。

所以,他第一回想刺杀赵襄子,是出于对智伯的忠义。他觉得自己既然是智伯的人,就得为智伯报仇,这是他骨子里的道义和血性。那时候他干了啥?他把自己化妆得跟乞丐似的,头发揪秃了,脸上涂了漆,嗓子也弄哑了,就为了能混进赵襄子的宫廷,找到机会下手。结果呢?被赵襄子的手下给抓住了。

赵襄子抓到豫让的时候,按理说,这罪可够枪毙好几回了。但赵襄子这个人,在历史上也算是个有意思的主。他对豫让这股子“忠”劲儿,居然有点儿欣赏。他没杀豫让,还给豫让一个机会,放他走了。你说这赵襄子,是心慈手软还是另有打算?也许他觉得,能有这么个不怕死为旧主报仇的人,也算是有种,留着他以后还能看看他怎么折腾。

但豫让可不领这份情,他觉得赵襄子放过他,那是赵襄子的事,他该报的仇还得报。他觉得这是自己最后一次机会了,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他就去把赵襄子的马给杀了。这一下子,算是把赵襄子最后的耐心给耗尽了。

第二次刺杀,豫让就没那么走运了。他还是乔装改扮,这次是扮成了宫女,藏在赵襄子经过的桥下,想来个“桥下刺杀”。结果还是被发现了,而且这次是连同他身上带的武器一起被发现了。赵襄子这次可真生气了,他觉得豫让这是敬酒不吃吃罚酒,自己给了他机会,他反而变本加厉。

最后,赵襄子把豫让抓了回来,按理说也是死罪一条。但在这里,豫让就说了那句流传千古的话:“范、中行氏、知氏,皆当灭也,忠不能存,而行不能免,吾欲报一人,而灭一国,遂灭一国,而报一人,我报一人,而身不容,此吾之所能也。” (这句大意是说,范氏、中行氏、智氏这三家都没了,忠不能保全他们,而他们的才能也无法让他们免于灭亡,我想报答一个人,结果却灭了一个国家,结果灭了一个国家,却报答了一个人,我报答了一个人,却容不下自己,这就是我的能耐。)

还有那句更绝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意思是说,士人愿意为懂得自己价值的人而死,女子愿意为喜欢自己的人而打扮。

这两句话一出来,别说赵襄子,连旁边围观的赵国大臣,怕是都要被震撼得说不出话来。豫让把自己定位成了一个“士”,一个有原则有血性的士人。他觉得,既然赵襄子能赏识他这点,能给机会他,那就是他的“知己”了。所以,即使是要杀他,他也愿意在赵襄子面前,把这最后的“忠”和“义”给表演得淋漓尽致。

赵襄子听了这话,又是啥反应呢?他觉得豫让这话,说得太到位了,也太有道理了。自己既然是个欣赏人才的人,那也就不能亏待了这份欣赏。最后,他同意了豫让的最后一个请求:给赵襄子穿过的衣服,豫让可以去砍几下,算是替智伯报了这最后一点仇。

所以,豫让最后被赵襄子“赦”了,允许他自杀。

那么,怎么评价豫让呢?

从忠义的角度看: 豫让绝对是一个值得称颂的忠义之士。他为了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做了常人不敢做的事情。他的忠,是那种深入骨髓,生死不顾的忠。这种忠义,在乱世之中,是极其宝贵的品质,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含义。

从个人能力的层面看: 豫让有刺杀的勇气和智慧,他能够两次潜入赵国,并且做出周密的计划,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他的能力也是不容置疑的。只不过,他的能力用在了与整个国家机器对抗上,显得力量过于渺小。

从局限性来看: 豫让的忠义,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时代的局限。他把个人恩怨看得比国家大义还重,他的行为,在客观上也是对赵国稳定的一种挑战。而且,他对“知己”的理解,也带有一种非常个人化的解读,一旦认定了,就万难回头。这种固执,既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弱点。

对赵襄子的评价: 这件事也侧面反映了赵襄子的复杂性。他既有杀伐决断的一面,也有欣赏和尊重对手的一面。他对豫让的放纵和最后准许他“报仇”,与其说是仁慈,不如说是一种对“士”的尊重,一种将对手精神层面“收服”的策略。他没有被豫让的仇恨压垮,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化解了这场危机,并且让豫让死得“有价值”,也给自己留下了“爱才惜才”的名声。

总的来说, 豫让刺杀赵襄子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忠义、勇气、以及时代局限性的复杂叙事。豫让是个悲剧英雄,他用生命实践了自己的信条,虽然最终失败,但他精神的力量却穿越了时空,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话题。他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也让我们思考,在极端的情况下,忠诚的边界在哪里,而个人价值的实现又会付出怎样的代价。这事儿,你说他是“忠”?那是!你说他是“勇”?那是!你说他是“傻”?那也带点!但最关键的是,他是个真汉子,一个在这个时代,活得轰轰烈烈,死得掷地有声的男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他,一心报恩,却如此倒霉。刺杀不成,却又被称作国士无双。这一切都是为什么?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