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刺杀赵襄子的豫让?

回答
豫让刺杀赵襄子,这事儿可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的。要说评价,那得从好几个层面去看,得把当时的历史背景、人物性格、以及这件事本身带来的影响都掰开了揉碎了说。

首先,咱们得说说豫让这个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那是个挺轴的,也是个挺烈的汉子。在晋国,他原本是智伯的门客,说白了就是智伯手下的一员干将。这智伯是谁?那可是晋国三大家族之一智氏的当家人,当时那叫一个权倾朝野,说一不二。豫让跟着智伯,那是混得风生水起,也算是对智伯忠心耿耿,觉得这是自己这辈子要效忠的主公了。

结果呢?历史的巨轮一转,那晋国政局就变了天。赵襄子联合了韩、魏两家,一起把智伯给灭了,而且是灭得干干净净,连尸体都给剁碎了。你想想,这事儿对豫让来说,那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家破人亡,主公被杀,仇深似海。这时候的豫让,心里的那个恨啊,估计能烧死一头牛。

所以,他第一回想刺杀赵襄子,是出于对智伯的忠义。他觉得自己既然是智伯的人,就得为智伯报仇,这是他骨子里的道义和血性。那时候他干了啥?他把自己化妆得跟乞丐似的,头发揪秃了,脸上涂了漆,嗓子也弄哑了,就为了能混进赵襄子的宫廷,找到机会下手。结果呢?被赵襄子的手下给抓住了。

赵襄子抓到豫让的时候,按理说,这罪可够枪毙好几回了。但赵襄子这个人,在历史上也算是个有意思的主。他对豫让这股子“忠”劲儿,居然有点儿欣赏。他没杀豫让,还给豫让一个机会,放他走了。你说这赵襄子,是心慈手软还是另有打算?也许他觉得,能有这么个不怕死为旧主报仇的人,也算是有种,留着他以后还能看看他怎么折腾。

但豫让可不领这份情,他觉得赵襄子放过他,那是赵襄子的事,他该报的仇还得报。他觉得这是自己最后一次机会了,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他就去把赵襄子的马给杀了。这一下子,算是把赵襄子最后的耐心给耗尽了。

第二次刺杀,豫让就没那么走运了。他还是乔装改扮,这次是扮成了宫女,藏在赵襄子经过的桥下,想来个“桥下刺杀”。结果还是被发现了,而且这次是连同他身上带的武器一起被发现了。赵襄子这次可真生气了,他觉得豫让这是敬酒不吃吃罚酒,自己给了他机会,他反而变本加厉。

最后,赵襄子把豫让抓了回来,按理说也是死罪一条。但在这里,豫让就说了那句流传千古的话:“范、中行氏、知氏,皆当灭也,忠不能存,而行不能免,吾欲报一人,而灭一国,遂灭一国,而报一人,我报一人,而身不容,此吾之所能也。” (这句大意是说,范氏、中行氏、智氏这三家都没了,忠不能保全他们,而他们的才能也无法让他们免于灭亡,我想报答一个人,结果却灭了一个国家,结果灭了一个国家,却报答了一个人,我报答了一个人,却容不下自己,这就是我的能耐。)

还有那句更绝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意思是说,士人愿意为懂得自己价值的人而死,女子愿意为喜欢自己的人而打扮。

这两句话一出来,别说赵襄子,连旁边围观的赵国大臣,怕是都要被震撼得说不出话来。豫让把自己定位成了一个“士”,一个有原则有血性的士人。他觉得,既然赵襄子能赏识他这点,能给机会他,那就是他的“知己”了。所以,即使是要杀他,他也愿意在赵襄子面前,把这最后的“忠”和“义”给表演得淋漓尽致。

赵襄子听了这话,又是啥反应呢?他觉得豫让这话,说得太到位了,也太有道理了。自己既然是个欣赏人才的人,那也就不能亏待了这份欣赏。最后,他同意了豫让的最后一个请求:给赵襄子穿过的衣服,豫让可以去砍几下,算是替智伯报了这最后一点仇。

所以,豫让最后被赵襄子“赦”了,允许他自杀。

那么,怎么评价豫让呢?

从忠义的角度看: 豫让绝对是一个值得称颂的忠义之士。他为了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做了常人不敢做的事情。他的忠,是那种深入骨髓,生死不顾的忠。这种忠义,在乱世之中,是极其宝贵的品质,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含义。

从个人能力的层面看: 豫让有刺杀的勇气和智慧,他能够两次潜入赵国,并且做出周密的计划,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他的能力也是不容置疑的。只不过,他的能力用在了与整个国家机器对抗上,显得力量过于渺小。

从局限性来看: 豫让的忠义,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时代的局限。他把个人恩怨看得比国家大义还重,他的行为,在客观上也是对赵国稳定的一种挑战。而且,他对“知己”的理解,也带有一种非常个人化的解读,一旦认定了,就万难回头。这种固执,既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弱点。

对赵襄子的评价: 这件事也侧面反映了赵襄子的复杂性。他既有杀伐决断的一面,也有欣赏和尊重对手的一面。他对豫让的放纵和最后准许他“报仇”,与其说是仁慈,不如说是一种对“士”的尊重,一种将对手精神层面“收服”的策略。他没有被豫让的仇恨压垮,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化解了这场危机,并且让豫让死得“有价值”,也给自己留下了“爱才惜才”的名声。

总的来说, 豫让刺杀赵襄子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忠义、勇气、以及时代局限性的复杂叙事。豫让是个悲剧英雄,他用生命实践了自己的信条,虽然最终失败,但他精神的力量却穿越了时空,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话题。他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也让我们思考,在极端的情况下,忠诚的边界在哪里,而个人价值的实现又会付出怎样的代价。这事儿,你说他是“忠”?那是!你说他是“勇”?那是!你说他是“傻”?那也带点!但最关键的是,他是个真汉子,一个在这个时代,活得轰轰烈烈,死得掷地有声的男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他,一心报恩,却如此倒霉。刺杀不成,却又被称作国士无双。这一切都是为什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豫让刺杀赵襄子,这事儿可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的。要说评价,那得从好几个层面去看,得把当时的历史背景、人物性格、以及这件事本身带来的影响都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咱们得说说豫让这个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那是个挺轴的,也是个挺烈的汉子。在晋国,他原本是智伯的门客,说白了就是智伯手下的一员干将。这智伯是.............
  • 回答
    刺杀事件后,伊拉克议会投票决定驱逐美国驻军,这一决定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也让伊拉克国内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和微妙。要评价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其背后错综复杂的因素和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刺杀事件”指的是什么。通常情况下,在这种语境下,指的是2020年初,美国.............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刺杀小说家》。要说这部电影,那可真是国产奇幻动作片里的一股“清流”兼“猛药”,让人又爱又恨,但绝对是值得说道说道的。首先,它最大的亮点,也是最容易让人眼前一亮的,就是它那个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极致的视觉呈现。 你看那小说里的“红甲武士”,那机关城的壮丽,那异世界生物的奇诡,简直就是把一.............
  • 回答
    要评价一部像《刺杀肯尼迪》(JFK)这样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影,绝不能简单地说它“好”或“坏”,而需要深入剖析它在各个层面的影响和价值。这部由奥利弗·斯通执导,于1991年上映的影片,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约翰·F·肯尼迪总统遇刺事件的传记片,更是一次对美国历史真相的深度挖掘,一次对权力运作和媒体影响的有力.............
  • 回答
    村上春树的最新长篇小说《刺杀骑士团长》自出版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评价,可以说是毁誉参半,但毫无疑问,它依然是村上春树风格的集大成者,并且在某些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要评价这部小说,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展开:一、 村上春树风格的集大成与演变: 标志性元素依然浓厚: 《刺杀骑士团长.............
  • 回答
    路阳导演的新片《刺杀小说家》在演员阵容的选择上,可以说是相当有看头,并且这背后透露着导演本人对于角色塑造和影片整体质感的深思熟虑。从卡司上看,既有经验老道的实力派,也有年轻一代的潜力股,这种搭配组合,为影片注入了丰富的层次感和戏剧张力。首先,我们不得不提雷佳音。他饰演的路空文,这个角色本身就充满了矛.............
  • 回答
    伊朗一位已故将军的悼词人公开呼吁悬赏8000万美元刺杀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这一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和强烈争议。要评价这一言论,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事件背景与人物身份: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个言论的提出者和背景。这位致悼词人(具体身份可能需要进一步核实,但重要的是他代表了某些群体的情绪).............
  • 回答
    关于伊朗国家电视台主持人称“伊朗拟悬赏8000万美元刺杀特朗普”的说法,目前没有可靠证据表明这一言论是真实事件,更可能是媒体误传、政治宣传或对伊朗与美国关系的误解。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说法的背景、可能的来源及历史语境: 1. 伊朗与美国的紧张关系背景伊朗与美国的冲突由来已久,主要涉及以下关键点.............
  • 回答
    《刺杀小说家》(2021)是路阳执导、雷佳音和董子健主演的悬疑犯罪片,改编自小说家七七的同名小说。影片以“文学与现实的博弈”为核心命题,通过层层嵌套的叙事结构和悬疑氛围,探讨了真相、虚构与人性的复杂关系。以下从导演风格、演员表现、剧情结构、主题深度、社会意义等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导演风格:从.............
  • 回答
    《刺客信条》(Assassin's Creed)系列是育碧(Ubisoft)最成功、最具影响力的系列之一,自2007年首作发布以来,凭借其独特的叙事、历史与虚构的融合、创新的玩法和全球化的影响力,成为游戏行业的重要标杆。以下从多个维度对这一系列进行详细分析: 一、系列核心设定与核心矛盾1. 双阵营对.............
  • 回答
    《刺客信条:枭雄》(Assassin's Creed Syndicate)是一款育碧魁北克开发,育碧发行的动作冒险游戏,于2015年发行。作为《刺客信条》系列的第九部主线作品,它将玩家带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这是一个充满工业革命、社会变革和阴谋的世界。以下是对《刺客信条:枭雄》的详细评价:优点: .............
  • 回答
    《刺客信条:大革命》在修复巴黎圣母院中的作用,与其说是一个直接的“修复者”,不如说是一个珍贵的“数字存档”和激发公众关注的“催化剂”。在2019年那场令人痛心的火灾发生之前,《大革命》早已以其惊人的细节重现了巴黎圣母院的昔日辉煌,而这份数字化的成果,在重建过程中展现了意想不到的价值。《大革命》的“数.............
  • 回答
    刺猬乐队(HedgeHog),这支来自北京的乐队,在华语摇滚乐坛可以说是一股清流,他们身上那种属于青春的躁动、对生活不加掩饰的迷惘,还有那份执拗的浪漫,都深深地烙在了不少乐迷的心里。要评价刺猬乐队和他们的歌曲,我觉得得从几个方面来聊聊,不能光说好,也不能光说坏,得有血有肉。乐队风格的演变:从“假摇滚.............
  • 回答
    《刺客信条:奥德赛》—— 一场波澜壮阔的古希腊史诗,一场关于选择与命运的冒险。玩过《奥德赛》,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这不再是过去那个“潜行刺杀”标签最突出的《刺客信条》了。育碧 Ubisoft 显然在《起源》的基础上,又大胆地将系列的方向盘打向了角色扮演(RPG)和开放世界冒险,而且是往一个非常“重”的.............
  • 回答
    《刺客伍六七》第三季第十集,也就是本季的最终回,无疑是一场情感与回忆的盛宴,将前九集铺陈的线索和人物关系推向了高潮,也为整个故事注入了更深沉的力量。这一集,我个人觉得它交出了一份相当令人满意的答卷,虽然依旧有些小瑕疵,但整体的观感和感染力绝对是毋庸置疑的。情感铺陈的升华与爆发:首先,最让人印象深刻的.............
  • 回答
    玩了这么久的《刺客信条英灵殿》,也算是积累了不少心得体会。说实话,刚开始对这个维京题材的游戏是挺期待的,毕竟前几代玩下来,总觉得“兄弟会”和“奥德赛”虽然优秀,但总有点脱离了系列最初那种潜行刺杀的核心味道。英灵殿的宣传片里那种硬朗的维京战士形象,还有那寒冷的北境风光,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总体感受.............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刺客信条:奥德赛》的DLC《亚特兰蒂斯之命运》。坦白说,《亚特兰蒂斯之命运》在我看来,与其说是DLC,不如说它更像是一个完整的新篇章,甚至是独立于主线之外的、对《奥德赛》宇宙的一次大胆且颇具野心的拓展。它将我们从熟悉的古希腊撕裂,直接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寻常、甚至有些超现实的领域——.............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刺客信条3》和《刺客信条:解放》的重制版,也就是《刺客信条:重制版合集》(Assassin's Creed III Remastered / Assassin's Creed Liberation Remastered)。说实话,当育碧宣布要把这两款在系列中评价褒贬不一的作品重制时.............
  • 回答
    《刺客信条:奥德赛》DLC“第一把袖剑的传承”第三章,作为整个故事线的终章,承载着玩家对剧情走向的极大期待。这一章可以说是对前两章铺垫的集大成者,既有令人振奋的结局,也留下了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从叙事角度来看,第三章最核心的亮点在于家族宿命的最终对决以及主角卡珊德拉(或亚历克西奥斯)与幕后黑手的摊牌.............
  • 回答
    《刺客信条:起源》的竞技场,尤其是最终的挑战——那位神秘的“决斗家”,无疑是游戏中最让人印象深刻也最具争议的段落之一。对于这位最终 Boss,玩家们的评价可谓是五味杂陈,褒贬不一,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打不过就走”的障碍,而是对玩家角色构建、战斗技巧乃至心理素质的一次全方位考验。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