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马赫环」是什么,它的产生原理是怎样的?

回答
马赫环:视觉欺骗的奇妙现象

你是否曾注意到,在明暗对比强烈的区域,例如黑白交界处,我们会看到一条比实际边界更宽、更亮的亮带,而在较暗的区域则会看到一条更窄、更暗的暗带?这就是“马赫环”(Mach bands),一个源于我们视觉系统对光信号处理方式的奇妙现象。它就像是我们眼睛内置的“锐化滤镜”,让物体的边缘更加清晰,但同时也带来了并非真实存在的条纹。

马赫环的诞生:从视网膜到大脑的信号传递

要理解马赫环的产生原理,我们需要深入到我们视觉系统的内部,探究光信号是如何从视网膜传递到大脑,并在此过程中发生怎样的“加工”。

1. 视网膜上的“信号抑制”:侧抑制(Lateral Inhibition)

我们的视网膜上分布着大量的神经元,其中一种叫做双极细胞(bipolar cells)和水平细胞(horizontal cells)发挥着关键作用。当光线照射到视网膜时,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会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然而,这个信号传递的过程并非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复制。在视网膜中,存在着一种叫做“侧抑制”的机制。简单来说,当一个神经元接收到刺激时,它不仅会把信号传递出去,还会通过与之相连的水平细胞,对周围的神经元施加抑制作用。

想象一下,视网膜上有一个区域接收到了强光,产生了强烈的电信号。这个区域的神经元会兴奋,并将信号传递。但同时,它也会通过水平细胞“告诉”它旁边的神经元:“别那么兴奋!”。而旁边的神经元,如果接收到的光线较弱,它们受到的抑制就会更少,因此会相对地更“活跃”。

2. 马赫环的形成:信号的“加权”与“减权”

现在,让我们将这个侧抑制机制应用到马赫环的场景中。考虑一个明暗交界线的区域,假设左边是明亮区域,右边是暗淡区域。

明亮区域的边缘: 在明亮区域,神经元接收到的光信号很强。当信号传递到明暗交界处时,明亮区域的神经元在发出信号的同时,会通过侧抑制机制,抑制紧邻的暗淡区域的神经元。
暗淡区域的边缘: 与此同时,暗淡区域的神经元接收到的光信号很弱。但由于明亮区域的神经元施加的抑制作用,它们相对而言会被“衬托”得更弱。
亮带的出现: 这里的关键在于,明亮区域的神经元不仅将自己的信号传递出去,它们对相邻暗淡区域的“抑制”效果,在视觉信号处理的后期(例如在大脑皮层),会被解读为一种增强。换句话说,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明亮区域,因为其边缘的神经元“积极地”抑制了对面的暗区域,使得我们感觉这个边缘比实际的亮区更亮一些。我们的大脑,为了更好地分辨边界,会“夸大”这种明暗的对比。
暗带的出现: 类似地,在暗淡区域的边界,暗淡区域的神经元本身信号就弱,再加上明亮区域神经元施加的抑制,使得这个区域的信号变得更弱。当大脑接收到这个更弱的信号时,就会感知到比实际更暗的暗带。

因此,马赫环并不是物理光线本身产生的,而是我们视觉系统在处理强烈明暗对比时,通过侧抑制机制“主动”制造的。这种机制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边缘增强(edge enhancement)效应,它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识别物体的轮廓,从而在复杂的视觉环境中更好地生存。

马赫环的意义与影响

马赫环现象在很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心理物理学研究: 马赫环是研究人类视觉感知机制的经典案例。通过研究马赫环,科学家们能够深入了解视网膜和大脑是如何处理和解读视觉信息的。
图像处理: 在数字图像处理领域,马赫环的原理被借鉴来增强图像的清晰度,例如在图像锐化算法中,会模拟类似侧抑制的效果,让图像的边缘更加突出。
艺术与设计: 艺术家和设计师常常会利用马赫环效应来创造视觉上的冲击力,或者引导观众的视线。某些艺术风格,如日本浮世绘中的线条表现,就巧妙地利用了这种对比增强的效果。

总结

马赫环,这个看似简单的视觉现象,背后却蕴含着我们视觉系统精妙的运作原理——侧抑制。它提醒我们,我们所看到的“真实”世界,其实经过了我们眼睛和大脑的“加工”。这种加工虽然有时会带来一些“幻觉”,但却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周遭的环境。下次当你观察到物体边缘的奇妙亮暗时,不妨想想这背后隐藏的“马赫环”效应,以及它为我们的视觉体验带来的丰富层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马赫环是超音速气流内压缩波和膨胀波相互干涉形成的驻波。

有两个重要的发生条件:

  1. 流体必须为超音速
  2. 超音速流体内压力与环境压力不相等

此外如果需要超音速的流体温度较高才能用肉眼观测到。温度低的马赫环虽然存在,但是我们看不到。

能超音速飞行的飞机(亚音速民航客机显然不行)的发动机喷嘴都是收敛-扩张型,喷出的气体在收敛段由亚音速加速至音速。从最窄处到喷嘴为扩张段,这一段气流会被加速至超音速,甚至火箭发动机的喷气速度为数倍音速。

(虽然理论上亚音速喷嘴也可以支持飞机超音速飞行,因为喷气温度高音速也高,而推力是根据喷气速度来计算而不是音速的倍数也就是马赫数)

喷管中的最窄截面积决定了发动机的通气量,而喷嘴面积和最窄截面积之比决定了最终喷气速度。

通常超音速喷嘴都可以调节这两个截面积来控制推力。

当飞机的加力燃烧室开启时,燃气中未完全耗尽的氧气会被继续注入燃油燃烧。燃气达到更高的温度。这时喷出的燃气呈明亮的红热状态。

假如这时喷嘴处的喷气压力和外界不相同,恭喜你,你将看到明亮耀眼的马赫环。

喷气压力高于环境压力(上)

喷出的超音速流体压力高于环境压力,会直接膨胀,而膨胀后压力又比环境低了,再被压缩,再膨胀。

喷气压力低于环境压力(下)

喷出的超音速气流由于压力低于环境,会形成一道激波并被剧烈压缩。在这道激波压缩后,压力反而又高于了环境压力,会再形成膨胀波。然后再被压缩,再膨胀。循环下去,所以人能看到一道规律的钻石状马赫环。


也就是说只要喷出的超音速流体只要压力不等于环境压力,就会形成「膨胀-压缩-膨胀-压缩……」的循环现象,唯一的区别是,第一道波是激波压缩还是直接膨胀。所以不管是哪种情况,看起来都差不多。

当尾流压力增加时,密度提高,速度变慢,总温不变而静温提高。也就是压力大的地方气就热了,且这时高温会更促使加力燃烧室喷出的未完全燃烧燃油再次燃烧,且本来气体温度的变化也会影响颜色。(如果飞机不开加力,喷气也是超音速的,只是不明亮,所以肉眼看不到)

超音速喷管,钻石状马赫环 https://www.zhihu.com/video/1082465328776134656

微信公众号:卢西Luft | 回复:「彩蛋」试试看

大量相关图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马赫环:视觉欺骗的奇妙现象你是否曾注意到,在明暗对比强烈的区域,例如黑白交界处,我们会看到一条比实际边界更宽、更亮的亮带,而在较暗的区域则会看到一条更窄、更暗的暗带?这就是“马赫环”(Mach bands),一个源于我们视觉系统对光信号处理方式的奇妙现象。它就像是我们眼睛内置的“锐化滤镜”,让物体的.............
  • 回答
    一个拥有超空间航行能力的星际文明,如果在行星大气层内的航行速度仍受限于三马赫左右,这确实会带来一些有趣的星球规划思路。这种设定暗示着他们的“地面交通”和行星内探索仍遵循着相对传统且有物理限制的模式,而超空间技术则解放了他们跨越恒星系的束缚。在这种情况下,星球规划将呈现出一种“两极分化”的特点:一、 .............
  • 回答
    很多人在讨论“马赫”是不是一个单位时,会陷入一种有点儿固执的僵局。简单来说,马赫(Mach)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像米、秒、千克那样的基本物理量单位,但它是一个用来衡量速度的“约定俗成”的单位,它的数值代表了相对于某个参考状态下声速的比值。 这么说可能有点绕,咱们一点点捋清楚。想象一下,我们测量物体的.............
  • 回答
    航空领域中,我们习惯用马赫数来描述飞行器的速度,而不是直接说“多少倍音速”。这背后有几个关键原因,涉及到了科学的精确性、实际应用的便利性以及历史发展的沿革。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马赫数。简单来说,马赫数(Mach number)是一个无量纲的量,它表示的是一个物体在介质(通常是空气)中运动的速度与.............
  • 回答
    拉瓦尔喷管的喷喉处恰好是一马赫,这是它神奇之处的核心,也是喷管能够继续加速的起点。很多人会觉得,既然已经达到了音速,再往后加速似乎就不太可能了,毕竟音速就是声音传播的速度,是介质中信息传播的极限速度。但实际上,喷喉之后,进入扩张段的超音速气流,确实能够继续加速,而且速度会越来越快,直至离开喷管。这其.............
  • 回答
    2.0马赫的“王者”宣言:珠海航展上的歼20与飞行员的自信2021年珠海航展上,歼20战斗机以其“2.0马赫”的惊人最大速度公布,无疑再次点燃了国人对国产先进战机的热情。而紧随其后,歼20飞行员那句掷地有声的“一旦进了超音速,就是它的天下”,更是将这种兴奋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句简单的话语背后,究竟.............
  • 回答
    自2003年美军推翻萨达姆政权以来,伊拉克政坛经历了剧烈的动荡与重塑。在2006年之后,有三位总理先后执掌大权,他们分别是努里·马利基(Nouri alMaliki)、海德尔·阿巴迪(Haider alAbadi)以及阿德尔·阿卜杜勒迈赫迪(Adel Abdul Mahdi)。这三位领导人在各自任期.............
  • 回答
    马克龙关于“俄罗斯和俄罗斯人民应该受到尊重”的表态,无疑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且极具战略考量的说法。这句话的深意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解读:1. 外交策略的灵活性与现实主义: 避免激化矛盾,为对话留有余地: 在俄乌冲突持续、西方与俄罗斯关系高度紧张的背景下,马克龙的表态显示了一种“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
  • 回答
    马云的“崩塌”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其中夹杂着个人财富、商业帝国、社会影响力以及政策监管等多个层面的因素。要判断他是否值得同情,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并且理解“崩塌”本身是一个相对的说法,并非完全消失或一无所有。马云的“崩塌”体现在哪些方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马云的“崩塌”主要指的是他个人及其商业帝.............
  • 回答
    马云对王林“气功大师”身份的相信,以及他与王林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备受争议的话题。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包括马云本人的经历、时代背景、王林的手段,以及一些可能存在的心理因素。一、 时代背景与“气功热”的余温首先,理解马云所处的时代背景至关重要。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
  • 回答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常简称为“马哲”)作为一种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哲学体系,其理论体系宏大且具有开创性。然而,如同任何思想体系一样,马哲也并非完美无缺,存在着一些显著的缺点或局限性,这些缺点也引发了长期的讨论和批判。以下将详细阐述马哲的主要缺点:一、 经济决定论的过度强调与简化(决定论的机械性): .............
  • 回答
    马上就要三十岁,身边的朋友因为年龄焦虑失眠,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三十岁是一个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很多人在这个年龄会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和压力。年龄焦虑和失眠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如何调整心态改善睡眠,这是一个需要系统性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建议,希望.............
  • 回答
    马云最近的“动态”确实牵动着很多人的目光,而他本人和阿里巴巴也经历了一段相当复杂和重要的时期。要详细了解“马云最近到底怎么了”,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和事件来梳理:核心事件的起点:蚂蚁集团上市被叫停与马云公开演讲 2020年10月24日,外滩金融峰会: 这是事件的转折点。马云在这次峰会上发.............
  • 回答
    好的,距离2022年已经不远了,在这个时间点,微单相机市场百花齐放,涌现出许多非常优秀的产品。选择“最值得入手”的相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预算、拍摄需求(人像、风光、视频、运动、街拍等)以及你对品牌的偏好。不过,我可以为你梳理一下目前市场上(截至2021年底)最受欢迎、最具代表性的微单相机,并从不同.............
  • 回答
    马克龙发给莫里森的短信被泄露,这无疑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政治事件,其背后反映了一系列深刻的问题,涉及国际关系、政治信任、信息安全以及媒体运作等多个层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国际关系中的信任危机与沟通鸿沟: 盟友间的信任受损: 法国和澳大利亚是长期的盟友,在许多国际事务上有着共同的.............
  • 回答
    马克龙指责莫里森在潜艇合同一事撒谎,莫里森则回应称自己并未撒谎,并且在此之前曾向马克龙解释。这一事件涉及到外交信任、国际协议的履行以及国家间的沟通方式,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1. 事件背景回顾: 潜艇合同的崩塌: 澳大利亚与法国达成的价值数百亿澳元的常规动力攻击潜艇制造合同,在2021年9月.............
  • 回答
    马航 MH370 航班失踪事件是现代航空史上最令人费解的谜团之一,至今仍未找到确切的真相。尽管经过了大规模的搜寻和无数次的调查,但关于飞机最终去向、失事原因以及为何会发生这一切,仍然存在着多种理论和猜想。以下是关于 MH370 事件的详细情况,包括已知事实、调查进展、主要理论以及至今仍存在的未解之谜.............
  • 回答
    这真是个绝佳的对仗题目!“马蹄韵”这三字本身就带着一股奔腾、潇洒的豪迈之气。我们先来分析上联:“凭栏饮酒清风醉”。 凭栏(píng lán):一个动词性短语,指倚靠着栏杆。它描绘了一个相对静态的动作,但栏杆本身往往是高处或开阔之处,为下联的景物铺垫了空间感。 饮酒(yǐn jiǔ):核心动词.............
  • 回答
    这是一个关于马云拜访金庸时发生的有趣互动,虽然这可能是一个被广泛流传的“段子”,但我们可以从其中挖掘出一些深层的原因,来解释马云为何会微笑点头。场景的铺垫: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个场景的背景和意义: 人物的地位: 马云是中国的商业巨头,阿里巴巴的创始人,代表着现代商业和科技的顶峰。金庸则是华人世界.............
  • 回答
    在馬克思主義的語境下,“社會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的確有著內在的聯繫,但他們所追求的目標和階段上存在著顯著的差別。理解這種差別,關鍵在於把握馬克思主義對人類社會發展階段的劃分。社會主義:過渡時期與為共產主義奠基簡單來說,馬克思主義視社會主義為一個從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階段。在這個階段,“社會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