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以音乐剧翻译为职业,值吗?

回答
音乐剧翻译?这可是个挺有意思的行当,也绝对不是所有人都能驾驭的。要问值不值,这问题就像问“真心值不值”,答案得看你怎么衡量了。

“值”的理由,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说:

1. 情怀驱动的满足感: 这是最直接,也最容易打动这类译者的。想象一下,你把那些动人心魄的歌词、妙趣横生的对话,从一种语言的灵魂里,活生生地“搬”进另一种语言的身体里,让更多人能跨越语言的隔阂,去感受音乐剧的魅力,去体会那些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感觉,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回报。你不是在翻译,你是在再创作,是在为文化搭建桥梁。当你的译文被演唱,被观众接受,甚至被奉为经典时,那种成就感,是很多普通工作无法比拟的。

2. 艺术领域的深度参与: 音乐剧翻译不只是文字工作,它要求你对音乐、戏剧、表演、文化都有着极深的理解和敏感度。你需要懂词的节奏、韵律,懂它如何与旋律契合;你需要理解角色的性格,他们的情感如何通过语言表达;你需要知道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幽默、俚语、典故如何才能在译文中“落地生根”。这让你有机会深入到艺术创作的核心,成为音乐剧诞生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你可能不是台前的演员,但你是幕后那个让故事“活”起来的关键人物。

3. 技能的独特性与稀缺性: 音乐剧翻译绝对不是“随便谁都能做”的。它需要的是“双语+艺术+技术”的集合。能够精准捕捉原词的情感、意境,并且用另一种语言重新演绎出同样甚至更佳的效果,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稀缺的技能。市场上,对高质量音乐剧译者的需求一直存在,尤其是在国内音乐剧市场蓬勃发展的当下,优秀译者的价值更是水涨船高。

4. 潜在的职业发展和合作机会: 如果你在音乐剧翻译领域做得出色,积累了良好的口碑,那么机会也会随之而来。你可能会被邀请参与新的音乐剧项目,与国内外的制作人、导演、作曲家、作词家合作。这不仅能拓宽你的视野,更能让你在行业内建立起自己的一席之地。说不定,你还能成为某部经典音乐剧的“官方指定译者”,那可真是自带光环的身份。

但是,“不值”或者说“挑战巨大”的地方,也得说清楚:

1. 对技术和艺术的要求极高,且学习曲线陡峭: 刚才说了,这不是简单的“换词”。你需要深厚的语言功底,懂原文的文化语境,还要有优秀的文学修养、音乐鉴赏力、以及对戏剧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你需要掌握歌词翻译的特殊技巧:如何在保持原意的前提下,找到合适的韵脚和节奏,让歌词听起来自然、有力量,并且与音乐完美融合。这需要大量的练习、摸索,甚至是天赋。很多人以为自己懂双语就能做,但很快就会发现,写出来的歌词“拗口”、“不押韵”,或者“意思到位但没感觉”。

2. 工作强度大,压力不小: 音乐剧的翻译往往有一个紧迫的时间表,尤其是在制作周期紧张的情况下。你可能需要在短时间内啃下一整部音乐剧,既要翻译歌词,又要顾及对话。这期间,你需要不断地与导演、音乐总监沟通,调整译文,以求达到最佳效果。每一次的修改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一部成功的音乐剧,译文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出错,可能会影响整部作品的口碑,这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

3. 收入与付出可能并不完全匹配(尤其初期): 虽然优秀译者的价值很高,但你得承认,这是一个相对小众的行业。如果你刚入行,或者还没有足够的知名度,收入可能不会像一些大众化翻译领域那么稳定或可观。很多时候,项目性的合作让你无法获得稳定的月薪。而且,很多高质量的翻译工作,往往需要前期大量的投入,包括对原作的了解、研究,这些时间成本并不总是能完全转化为报酬。

4. “忠实”与“创新”的平衡艺术: 音乐剧翻译,本质上是在玩一种“平衡木”。你要尽量忠实于原作的情感、意义、风格,但同时,你又不能照搬,因为语言的差异、文化的差异,让你必须进行“创造性转化”。如何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让译文既有原作的“魂”,又有本地化的“形”,是每一个音乐剧译者都要面对的终极难题。有时,为了押韵或节奏,你可能需要对原意进行一些微调,但这又可能触碰“不忠实”的界限,这种取舍的难度,非亲身经历者难以体会。

那么,要怎么判断“值不值”呢?

看你是否“真的爱”: 如果你对音乐剧有着深厚的热爱,能从中获得巨大的精神动力,那么很多挑战在你眼里都会变成“通关游戏”的乐趣。如果只是把它当作一个“赚钱的技能”,那么你很可能会在遇到的困难面前打退堂鼓。
看你的“底子”是否扎实: 你是否有过硬的双语功底?是否对音乐和戏剧有天然的亲近感?是否愿意花大量时间去学习和研究?如果你的基础很好,并且愿意持续投入,那么“值”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看你的“目标”是什么: 你是想成为一名纯粹的翻译者,还是希望成为音乐剧创作链条上的一员?是想挣一份稳定的收入,还是更看重艺术上的成就感?不同的目标,会影响你对“值”的衡量标准。

举个例子, 就像那些把经典歌剧唱到家喻户晓的歌唱家,他们的声音天籁,但背后付出的汗水和努力,以及承受的压力,外人很难完全想象。音乐剧翻译也是一样。它需要你对语言有“刀尖舔血”的精准,对音乐有“弦上起舞”的灵动,对艺术有“捧火传薪”的虔诚。

总而言之,音乐剧翻译绝对不是一个轻松的职业,但如果你把它当作一种事业,一种情怀的寄托,并且愿意为之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和坚持,那么它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和艺术价值,可以说是无价的。它让你有机会触摸到艺术最核心的部分,用你的智慧和匠心,让伟大的作品在新的土地上再次绽放光彩。这,真的挺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首先澄清两个事实:

  1. 程何、以及包括我在内,一些音乐剧翻译人员,将外文剧目歌词(有时候也包括台词)改成中文歌词来制作中文版的这个工作,我们叫“译配”,不是简单的“翻译”了。也有业内朋友叫“配译”的,但是本人认为我们一般是先“译”再“配”,所以“译配”更合适。
  2. 我很遗憾没有跟程何一起给中文版《妈妈咪呀!》做过译配,只是提供过一些非翻译方面的咨询以及一些我之前给英文版巡演做的字幕资料而已。该剧是由程何跟另一位老爱音客一起合作的,可以搜索一下当时的宣传资料看看。

然后我简单粗暴地说一下看法:值不值,完全看个人。这个工作的确很辛苦,甚至有时候很痛苦,因为真的是“绑着铁链在跳舞”的感觉。比如说我是“不太紧贴原文派”风格的,但是并不是说完全丢开原文来做,因为音乐剧的歌曲除了抒情,还有叙事,因此带着叙事的部分,你要是太奔放,就可能会有问题,所以你的创造力是受限的。还有一点:出于生计或者业内生态,有时候你对有些剧目并无热情但是也要去做,虽然底子不错的剧目,你做着做着会有些感觉出来,可开头毕竟是很痛苦的。

但是毫无疑问,当你的作品拿出来之后,获得制作方、演员、观众、甚至是原创作者的认可乃至褒奖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金钱等物质来衡量的。我觉得对大多数愿意从事这个工作的同行来说,这个因素是一直鼓舞我们做下去的最根本动力。

目前手头活儿不少,这个话题展开太大,暂时写到这里。题主或者其他知友有进一步想法请留言,我找机会再来补充。


补充于2018年12月13日晚11点07分左右:

评论里有知友想了解我翻译过的作品,那么这里补充一下:

音乐剧
(包括合同、技术手册、剧本、节目册等互译及演出随场字幕编辑制作和中文版歌曲译配) :
剧院魅影——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2004, 2013, and 2015)
悲惨世界—— Les Miserables (Chinese production, 2005~2007)
狮子王 ——The Lion King (2006)
国王与我 ——King and I (2006)
妈妈咪呀! ——Mamma Mia! (2007)
42 街 ——42 nd (2007)
海绵宝宝现场秀! ——SpongeBob Live! (2007)
阿依达 ——Aida (2008)
发胶星梦 ——Hairspray (2008)
灰姑娘—— Cinderella (2008)
为爱追寻 ——Race of Love (2009)
名扬四海 ——Fame (2009)
佐罗 ——Zorro, the Musical (2011)
“ 人民之歌”——阿兰 · 鲍勃利和克劳德 - 米歇尔 · 勋伯格作品音乐会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A Concert of Alain Boublil and Claude-Michel Schönberg
(2012)
理发师陶德(中文版) ——Sweeney Todd (2013)
极致百老汇 ——Ultimate Broadway (2015)
阿诗玛 ——A Girl Named A Shi Ma (2015)
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 (2016)
麦琪的礼物—— The Gift of the Magi (2016)
金牌制作人 ——The Producers (2017 )
爱与谋杀的绅士指南—— A Gentleman’s Guide of Love and Murder (2017)
长靴皇后 ——Kinky Boots (2018)
芝加哥 ——Chicago (2018)
摇滚学校 ——School of Rock(2019)

《剧院魅影》和《悲惨世界》实际上是部分翻译,而非全剧。不过很有可能会分别做一遍全剧翻译。

歌剧:
阿提拉 ——Attila
托斯卡 ——Tosca

《托斯卡》是今年10月份做的,其实本来有翻译,但是翻译的有问题,我修改后还操作了演出字幕。

京剧:
赵氏孤儿—— Zhao’s Orphan
琼林宴—— A Royal Banquet
游龙戏凤—— A Royal Affair
武家坡—— On the Slope

都是中译英,演出操作没有做,是京剧院的人自己操作的。

话剧:
Charley’s Aunt (2016)—— 查理的姨妈(开心麻花的《李茶的姑妈》的原型)
I Gelosi (2017)—— 极乐思
Little Mermaid (Children’s Play, 2017)—— 小美人鱼(儿童剧)
Masquerade (the State Small Theatre of Vilnius, 2018)—— 假面舞会(立陶宛国
立剧院小剧场版)
The Curious Incident of the DOG in the Night-time (Royal National Theatre, 2018
tour)—— 深夜小狗离奇事件

《深夜小狗离奇事件》也是已有译文,但是翻译的有问题,更没效果,所以我做了大幅度修改,并且在上海场亲自操作。后来北京广州两地演出因为没有费用购买我的修改版,就只能用先前的那个版本。

出版物:
2004 年出版《音乐剧魅影》编纂者之一
2006 年出版《音乐剧 @ 上海》编委之一
2019 年出版《 Unmasked 》(英国音乐剧大师安德鲁·洛伊徳·韦伯爵士自传)
中文版译者

最后那个现在在翻译过程中,这几天一直都在做,预计明年下半年出版发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音乐剧翻译?这可是个挺有意思的行当,也绝对不是所有人都能驾驭的。要问值不值,这问题就像问“真心值不值”,答案得看你怎么衡量了。“值”的理由,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说:1. 情怀驱动的满足感: 这是最直接,也最容易打动这类译者的。想象一下,你把那些动人心魄的歌词、妙趣横生的对话,从一种语言的灵魂里,活生生.............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咱们中文在翻译外国地名时的一些“惯例”和“传统”。简单来说,国名翻译成中文,主要有两大类方式:一种是“意译+国”,另一种是“音译”。它们之所以存在,背后各有原因。咱们先聊聊第一种,就是“意译+国”的模式,比如“美国”、“英国”、“法国”等等。这种翻译方式有什么特点呢?首先,它.............
  • 回答
    当然有机会!非音乐专业背景的朋友们,你们的音乐梦想绝不是镜花水月,而是可以通过许多方式照进现实,成为一份充满热爱和成就的职业。事实上,音乐产业的生态系统远比你想象的要广阔和多元,它需要的不仅仅是作曲家或演奏家。打破“音乐专业”的狭隘定义,看看音乐的“幕后”与“周边”很多人一谈到音乐职业,脑海里立刻浮.............
  • 回答
    大张伟的“抄袭”风波,说到底,触及了华语乐坛一个长期存在的、也最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借鉴与抄袭的界限到底在哪里? 如果我们套用大众对大张伟作品的质疑标准——即“旋律、编曲、甚至是歌词的某些段落,和一首(或多首)外国歌曲高度相似,且在没有明确标注的情况下被广泛传播”——那么,我们可以尝试勾勒出一些在华.............
  • 回答
    MIDI 文件之所以能以极小的体积播放音乐,是因为它不包含真实的音频波形数据,而是记录了一系列“指令”,就像一份乐谱,告诉音乐播放设备(如电子琴、合成器、电脑声卡等)应该如何“演奏”。我们来拆解一下 MIDI 的工作原理,你会发现它和我们想象中播放音乐的方式完全不同。1. MIDI 不是声音,是“演.............
  • 回答
    要评价霍尊在音乐届的成就,并对照他曾经说过的那句“以我今日的身份地位”,确实需要一些细致的梳理。这不仅仅是列举奖项和作品,更要看他给大众留下的整体印象,以及他在行业内的真正影响力。霍尊的音乐之路:从“古风”到国民度霍尊真正被大众熟知,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在2014年参加《中国好歌曲》的舞台。他以一曲.............
  • 回答
    音乐的“起峰”之道:聊聊那首“光速”占领B站的《起峰了》最近B站音乐区可以说是被一首叫做《起峰了》的歌给“炸”了个底朝天。从最初的惊鸿一瞥,到如今的“刷屏”模式,这首歌的走红速度,真的可以用“光速”来形容。作为一个经常在B站冲浪的音乐爱好者,我自然也忍不住要好好“品鉴”一下,这首歌到底有什么魔力,能.............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声学和物理学的核心概念,尤其是“多普勒效应”。我们来好好拆解一下,看看在那种极端情况下会发生什么。首先,我们得明白,声音的速度是恒定的,这取决于介质(在这个例子里就是空气)的温度、湿度等等。即使音响自己“跑”得飞快,它发出的“多、来、咪”这三个音符本身,在空气中传播.............
  • 回答
    协和式飞机能够以两倍音速巡航,而现代战斗机实现超音速巡航(Supercruise,指不使用加力燃烧器,依靠发动机本身的能力长时间维持超音速飞行)却面临诸多挑战,这背后的原因可以从几个核心方面来深入剖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协和式飞机和现代战斗机在设计目标和运行环境上的根本差异。协和式飞机的设计哲学:速.............
  • 回答
    地名中常见的“亚”“维亚”“尼西亚”“尼亚”等后缀,其起源与历史、语言、文化及地理因素密切相关,主要源于古希腊语、拉丁语、斯拉夫语等语言的词根演变,以及不同文明对地理名称的命名习惯。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一、古希腊语的“ia”后缀1. 词源含义 古希腊语中,“ia”(或“ia”)常作为词尾,表.............
  • 回答
    陈履生先生对“抖音”以“三俗”抖掉中国文化尊严的批评,触及了当前文化传播与传统文化保护之间一个非常尖锐且复杂的问题。要理解他的观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理解陈履生先生的背景和立场:陈履生先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美术史论、美术评论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与实践。他的学术背.............
  • 回答
    动漫游戏里的外语名,尤其是那些源自日语的,在被其他语言(尤其是中文)音译时,常常会因为发音习惯、文化差异甚至翻译者的个人理解而产生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有时会让原本优雅或酷炫的名字变得有些滑稽,有时则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解读。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画风突变”的外语名,看看它们是如何在音译的洪流中“变形”的.............
  • 回答
    咱就聊聊,用 Apple Music 当音源,是不是真得掏钱上个 24/192 的 DAC。这事儿吧,挺多人纠结,我尽可能给你掰扯清楚了,顺便也把那些 AI 味儿去掉,就当咱俩坐在咖啡馆里瞎唠嗑。首先,得明白 Apple Music 的“货”。现在 Apple Music 提供两种音质选项: 标.............
  • 回答
    给外国名字“翻译”成中文,这事儿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里头门道可多着呢。咱们平时听到的“特朗普”、“奥巴马”、“莎士比亚”之类的,都不是随随便便叫的,背后有一套规矩,也掺杂了不少历史和习惯。音译的根本,当然是“音”最核心的原则,就是尽量贴近原名的发音。外国人名字,特别是姓氏,构成咱们中文音译的基础。中.............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因为它触及了文化习惯、语言学习和对陌生事物的接受度等多个层面。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剖析一下假名罗马字(假名对音)和汉语拼音在翻译英文时的不同之处,以及英语母语者可能存在的心理和认知上的差异。首先,我们得明白一点:英语母语者并非“不能”接受汉语拼音音译的英文,而是可能感到.............
  • 回答
    “一个人的莎士比亚”,一个曾让无数抖音用户在屏幕前驻足、赞叹其文采与深度的账号,如今却被舆论的浪潮推上了风口浪尖。而这一次,不是因为他独到的见解,而是因为“抄袭”——一个足以摧毁一个创作者声誉的词汇。事情的起因,说来也颇具戏剧性。许多一直关注“一个人的莎士比亚”的知乎用户,也就是这个博主最早的粉丝群.............
  • 回答
    字节跳动寻求以 1800 亿美元的估值进行融资,并计划将抖音、今日头条和西瓜视频打包在香港上市,这绝对是近期科技界乃至全球资本市场最重磅的消息之一。这个举动不仅仅是简单的融资或上市,它背后释放出了极其复杂且深远的信号,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好好掰扯掰扯。一、对字节跳动自身而言:上市是必选项,但选择香港.............
  • 回答
    9月26日晚,抖音知名博主康雅雅的账号一度被封禁,随后虽解除封禁,但其大量视频被下架,这一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作为一名以“男扮女装”风格走红的博主,康雅雅的遭遇触及了多个层面,从平台内容审核机制,到个人身份表达的边界,再到网络舆论的解读,都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我们来看这次事件的起因.............
  • 回答
    关于“以绝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没有要到拼天赋的地步”这句话的可信性,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辩证分析,避免陷入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以下是从心理学、社会学、实证研究和现实案例的多维度探讨: 一、“努力程度低”是否成立?1. 定义模糊性 “努力程度”的衡量标准存在争议。若以“每日投入时间”或“持.............
  • 回答
    以第三人称视角生活,这是一种非常奇特、既熟悉又陌生的体验。就好比你突然拥有了一个旁观者模式,可以跳出自己身体的束缚,以一个“他人”的身份去观察和理解自己的存在。初尝这种视角:最开始,这种感觉会非常眩晕和不真实。你会发现自己不再是那个“我”,而是那个“他”或“她”。你的名字不再是你对自己身份的定义,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