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对于抵制洋节你有什么看法?

回答
抵制洋节这件事儿,在我看来,可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这背后牵扯到不少东西。

首先,从文化自信的角度来说,这事儿说得过去。咱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传承了几千年,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和习俗。比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这些节日不仅仅是吃吃喝喝,更承载着家庭团聚、孝道、思念亲人的情感,还有许多传统故事和仪式。当年轻人,甚至很多成年人,把更多的精力、时间和金钱投入到圣诞节、情人节这些洋节上时,确实会让人觉得,我们是不是有点“丢了西瓜,捡了芝麻”?那些外国的节日,说到底,是人家的文化符号,我们去热烈庆祝,虽然也是一种交流,但如果过度的话,难免让人担心,自己的本土文化会不会被稀释,甚至被边缘化。

另一方面,我们也得承认,全球化的大趋势是挡不住的。文化交流是必然的,就像我们现在吃西餐、看好莱坞电影一样,很多东西都渗透进来了。洋节的流行,很多时候也是商家推广、社会氛围影响的结果。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对新鲜感和潮流的东西更敏感,所以像圣诞节这种带有商业营销、充满仪式感的节日,自然容易吸引他们。而且,这些节日很多都和消费挂钩,商家大力宣传,自然也就有了市场。

所以,说到“抵制”,这个词用得有点强硬,也容易引起争议。我更愿意理解为一种“回归”或者“平衡”。不是说完全不能过洋节,而是说,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传承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不像是零和博弈,过自己的节日就不能过洋节。关键在于,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有多大的热爱和重视程度。

为什么有些人在意抵制洋节?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过洋节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崇洋媚外”的表现。特别是在一些关键时刻,比如年轻人为了买圣诞礼物而花费大量金钱,或者为了庆祝圣诞而忽略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这种对比就会被放大。有时候,一些不理性的庆祝方式,比如在公共场合过度喧哗、破坏秩序,也会让人反感。

反过来想,也不能一概而论。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过圣诞节、情人节,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社交和娱乐的方式,是一种释放压力、享受生活的方式。他们可能并没有想那么多文化层面的东西,只是觉得这个节日气氛好,大家都在过,我也跟着凑个热闹。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文化包容和开放的表现,是和世界接轨的一种方式。如果因为过个圣诞节就被贴上“不爱国”的标签,那也太偏激了。

再细致点说,我们要区分“庆祝”和“盲目跟风”。如果我们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基础上,选择性地参与一些节日活动,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这无可厚非。但如果只是因为商家在促销,或者朋友都在过,就随大流,甚至为此花费不合理的金钱和精力,那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所以,我觉得真正重要的不是“抵制”这个行为本身,而是如何让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重新焕发生机和吸引力。这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政府和媒体:可以在传统节日期间,加大宣传力度,挖掘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设计更符合现代人需求的活动,让传统节日不仅仅是放假,更是有内容、有温度的文化体验。
学校和家庭:应该从小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节日故事,参与到传统习俗中来。
商家:可以更多地围绕中国传统节日进行营销和推广,提供有文化特色的商品和服务,而不是一味地追逐洋节的热度。
我们每个人:要有一个健康的文化心态,既不盲目排斥外来文化,也不忘本。审慎地选择如何过节,把更多的关注和情感投入到自己的传统文化中。

总而言之,抵制洋节这个说法,它触及的是一个关于文化认同、文化传承和文化交流的复杂议题。关键不在于“抵制”二字,而在于我们如何找到一个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平衡点,让中国文化在与世界的交流中,既有自己的特色,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与其说是“抵制”,不如说是“回归本源,拥抱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什么土节洋节的?作为一个无神论政党领导的东亚国家,我们为什么不能大大方方的喊出抵制十字教乃至所有一神教节日?

本土糟粕一时半会清理不干净是现实因素所致,为什么要引进外国糟粕?

user avatar

取决于你们过洋节的时候都干啥。

如果都是找个由头,聚众消费 + 吃喝 + 为爱情呐喊三件套,或趁机在推特上展示 “推特上的我”,我就支持。不但支持,而且支持你们把伊斯兰节日、印度节日啥的也都过一遍。

如果不是,耗子尾汁。

(去年还认识了一个人在国内,在老兵节和亡兵日去煞有介事一番的睿智,mdzz)

user avatar

圣诞不端饺子碗,生下耶稣没人管。

万圣节不吃汤圆,撒旦门前转三圈。

复活节前吃排骨,一年厄运全消除。

二月十四恰火锅,开年桃花艳遇多。

感恩鸡腿不配蒜,今年一年没钱赚。

user avatar

我觉得这个取决于过节干啥。

你要说就是大家喝酒打屁乐呵乐呵,那作为广大劳动者的一员,春秋的第一杯奶茶确定下来放天假我都支持。你要说过洋节学着整“洋”事,听个圣诞音乐,过去27,8年的无神论者一下子感觉自己被洗礼了,通透了,那我觉得这种神奇体质还是别过节了。

小孩子学校抵制抵制我支持,因为小孩年纪小,目前老师们在过节的时候会咋跟孩子普及可想而知。要是哪天老师们给孩子讲的是“这个约瑟夫啊,是个好同志,大冬天给无产阶级穷苦人民送米和面。我们为了纪念约瑟夫同志设立的节日。(此处请 @TairanoKaeru 配河南豫剧音)在圣诞节的这一天,大家会互送礼物,送苹果寓意送平安。会包饺子吃饺子,南方也有小伙伴吃汤圆的”。

那我很是支持。

user avatar

很多人认为,过外国节日就被外国文化入侵了。

我只能说,你想多了。

我问过很多过圣诞节的人,知道外国人为什么过圣诞节吗?

回答:跟咱们过年一样吧?圣诞节就是外国人过年。

当然不是,圣诞节是耶稣的生日,所以叫诞。

我再问:基督教都是12.25过圣诞节吗

知友可以想一想。

还是有人不死心:既然跟耶稣和基督教有关,这就是文化入侵!

我再问:今年是2021年,知道为什么是2021年,而不是3500年,也不是1200年吗?

回答:因为耶稣今年2021岁了。我们每次说年份的时候,都是以耶稣为标准的。

你能也取消了吗?

user avatar

救救孩子吧!

user avatar

如何看待反华头子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英国总理鲍里斯,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美国总统乔拜登等等凑了好几桌,带头过春节,为华人华侨庆祝节日?其中最可气的是特鲁多连中秋也一起过了,还跟着和尚上香拜佛,看到这里把我鼻子都气歪了!真是过别人的节让别人无节可过!

能不能不这么上纲上线的搞内斗了,不就是个圣诞节吗?!






现在在加拿大和美国,不仅华人超市里有年货,普通超市里也卖起了年货了,甚至连加拿大政府也精心为华人准备了活动。除夕还没到,特鲁多就用他的塑料普通话恭祝大家新年快乐。

特鲁多新年前发布的新年祝词

加东时间除夕晚8点,加拿大自由党也为在加华人举行了线上除夕夜庆祝活动。小编的同事April Wang在前方为大家带来了现场报道:

华裔国会议员叶嘉丽(Jean Yip)、陈圣源(Shaun Chen),联邦自由党议员董晗鹏(Han Dong),国会议员兼国际贸易部长伍凤仪(Mary Ng)为所有华人带来新年祝福。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也出席活动,为舞狮点睛,感谢华人在抗疫中做出的卓越贡献,并表示加拿大将一如既往地反对任何针对华人的种族歧视。

特鲁多说道,“加拿大和许多其他国家不同,我们不以单一的身份、单一的文化、单一的宗教甚至单一的语言来定义自己。相反,我们用共同的价值观来定义自己:开放、有同理心、尊重、努力工作、互相帮助。这就是作为一个加拿大人的定义,不论你的祖先是谁,他们说着什么语言,或者他们什么时候来到加拿大。”

“任何人,不论你何时来到这里,都可以通过认同和践行这些价值观而成为加拿大人,成为我们的一员。这些价值观让我们变得强大,我们尊重多样性,在不同观点、不同背景中走到一起,相互依靠、相互学习。在加拿大,我们很自豪,因为我们懂得尊重和珍视这些差异,而不是将其视为弱点或缺陷。”



user avatar

抵制得好。

要么就像禁毒禁枪一样从国家层面彻底禁绝,怕就怕这种禁又禁不干净,有的学校禁有的学校不禁的。

对于中小学生,没有什么比有限的剥夺更能激发其中一部分人的逆反心理、羡慕心理以及将来的补偿心理。

当年邓丽君是怎么火的?这种抵制不就是给青少年白送装X的机会么?给心上人送个圣诞礼物还需要加个勇气光环,刺不刺激?

user avatar

自卑是病,要治。说完了。

user avatar

从字面意义理解,洋节就是外国节日,多指西洋人的节日,包括且不限于什么西洋宗教节日、西洋传统节日。

如果要抵制洋节,那么起源于美国的父亲节、母亲节也应该抵制。然而不见得会有几人抵制。


另一方面,即使抵制洋节,也不见得现在的中国人会好好过传统节日。

比如七夕,完全成了情侣约会的节日。没什么女孩子会去祈福、乞巧、放花灯了,即使只想看看牵牛星、织女星,也因为城市夜空太亮而几乎看不到了。

user avatar

中国的圣诞明明就是年轻人的情人节,跟欧美那个“全家团圆”的圣诞节不一样的。

春节元宵清明五一端午国庆中秋,这些节日都和走亲访友(特别是长辈)绑定了,年轻人自然要找个“不需要和长辈待在一起”的纯娱乐性质的年轻人节日,你不让他们过圣诞,他们只能去发明男生节女生节光棍节自己玩儿了。

user avatar

有点多管闲事了。

过洋节无所谓,基本都是商业行为带起来的。

只要中国传统节日也认真过并且庆祝就好了。

如果不希望国人过洋节,那就多弘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和魅力,同时限制商业借势洋节的行为,但不要让群众去抵制和限制群众自发的行为。

user avatar

公立教育应该世俗中立,不涉及宗教内容。所以带有宗教性质的庆典,还是等成年以后各人自己选择。法国还禁止在公立学校带十字架呢。

也有很多人去宗教化地过洋节,但这样就基本上变成了消费主义的狂欢节,同样不适合未成年人。

我有一个暴论。在消费主义操作下,现在我们实际上只有三种节日——团圆节(春节和中秋)、清明节,其他都是情人节。

user avatar

哪里有什么洋节呢,凡是中国人享受并二次创作的文化,不就应该是中国人的么?

user avatar

拒绝宗教绑架和拒绝消费主义是两个东西,虽然都可以用来「抵制过某个洋节」。

但最好先分清到底自己是出自哪一种原因。

user avatar

我不是买圣诞用品的。

所以我无所谓。

要知道以前时候,万圣,圣诞一个店铺半个月可以挣30万。

如今这洋节被禁止了,确实有人是有看法的。

可是这个理由放不上台面。那我们可以抬杠呀!

user avatar

首先我们国家并没有庆祝所谓的洋节。企事业单位公司都没有因为这种节放假,所以从我们国家正式的层面,也没有承认过这些钱。你所看到的关于圣诞的种种活动,全是自发的个人行为。那既然是个人行为,人家就喜欢在那天晚上出去吃一顿,你管得着吗?

再者说,所谓圣诞节并不是什么洋节,而是一个宗教相关节日,基督教在中国是允许被传播的宗教,那人家这个宗教的节日为什么就要被抵制呢?那中国的该宗教信徒怎么办呢?那么按你同样的逻辑,穆斯林的古尔邦节,开斋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你要不要抵制呢?

人家爱吃吃,爱吃爱喝喝,只要没有影响别人的生活,还促进GDP呢。你想那天晚上回家睡觉随便。消停点就不行吗?

user avatar

不要混淆概念。

劳动节妇女节是官方层面对其所代表的具体意义指向认同的节日。比如我们是无产阶级民主转正,倡导男女平等。

那么劳动节妇女节官方就可以支持。

登高节端午节中秋节,是我们的文化传承,当然也要支持。

但是 圣诞节是宗教节日。

宗教这个玩意很厉害,可以政权更迭,爆发战争。你要是生活在新中国的庇护下对此无感,去楼下兰州拉面馆啃个猪蹄试试。

包括现在,地球上大部分战争都有宗教的因素。你所谓的美元和石油是你作为旁边者提炼出来的。

而且宗教这玩意也没少祸祸咱们。某西北边陲,甚至某省会火车站。只是庆幸长在红旗下,有人保护咱,所以很多人觉得那玩意离咱们很远。

记得某个杂志看过,外国宗教势力始终想祸祸咱们,韩国十字,沙特新月。前些年遍地的圣诞节和山沟里的十字屋顶还有西北的某寺,都有他们的影子。

意识形态领域的侵蚀与反侵蚀,并不是不存在。

你说我过圣诞根本不是给某位先知庆生,哪个渣男追你也不是上来就说今晚来我家让我释放吧。

从不反感,到有点意思,到有点喜欢,到有点期待。。。。。。。。

传教都是先从愚昧落后的地方开始,比如山沟里。如果你作为一个新时代大学生年轻人身边都开始有大量人信教,自己也需要认真考虑是否信教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已经是宗教国家了。

但如果你喜欢的肖战被评为2021年最受粉丝喜爱的娱乐明星 ,铺天盖地都是他的艺术照之后,你是不是更加坚定了喜欢他的信心呢?是不是会有别人也开始加入肖战的粉丝团呢?

user avatar

个人觉得,抵制洋节真的太低级了。

首先,过圣诞节你吃火鸡么?你祷告耶稣么?你点圣诞灯么?你买圣诞树么?唱上帝赞歌么?你啥都不干,所谓的过洋节,无非就是找个由头出来约会,凑热闹罢了,加上商家看准时机,营造气氛,无非也是找个由头,搞搞促销,真让你吃火鸡,你吃么?真让你祷告唱赞歌你唱么?

都说国人慢慢遗忘了自己的节日,春节谁不贴春联,谁不吃饺子,谁不放鞭炮(现在禁了),谁不串亲戚。端午谁不吃粽子,中秋谁不吃月饼,元宵谁不吃汤圆,清明谁不去祭拜已故亲人......

说实话,国人本来就爱凑热闹,所谓的洋节,谁正儿八经去过,要的就是个热闹的气氛,出去逛街,玩,尤其是情侣。结婚后谁还过圣诞,无非就是,哦,今天圣诞节,商场有促销!要是商场没促销,谁愿意出门啊。

所谓的过洋节,仅仅只是凑热闹,情侣之间找个由头约会加上商家营销罢了,谁也不会正儿八经的把它当个节日去过。

user avatar

你应该先聊明白为什么要过某个洋节,然后再来说抵制的事吧?

元旦,公历新的一年开始了,这个过得有道理。

劳动节,国际劳动者的节日,过,没问题。

妇女节、儿童节,同理可证。

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你过这些节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你对西方文化有什么认可?还是对宗教有什么信仰吗?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很奇怪,说我没什么信仰,也不认可西方文化,我就是想过节。

那就是有热闹就凑的意思吗?就和前几年街上俩人打架二百七十八个人围着看是一个意思吗?

那要我说凑热闹是陋习啊,就该抵制。不是都自诩有独立思考能力吗?凑热闹是独立思考能力缺失的表现不知道吗?

什么?你说我就是有信仰?您皈依了是吗?

哦,皈依的不抵制,不信问民宗委。

至于文化认可,那您就是公开承认文化跪族了?那我不想跪,有什么不可以吗?

user avatar

请以合理方法引导当代中小学生入门键盘政治

user avatar

不能说是抵制,只能说绝大部分中国人,根本就没有“过”过洋节,又何谈“抵制”洋节?

与其说抵制洋节,不如说抵制消费主义思想的入侵。

想一想我们在传统节日里都干什么?春节吃饺子、拜年、看春晚;清明节祭拜、扫墓;中秋节吃月饼、合家团圆。

那所谓的“洋节”在他们各自的国家里都是怎么过的?圣诞节制作圣诞树,收圣诞礼物,祈祷;万圣节做南瓜灯,索要糖果,驱散恶灵。

而我们绝大多数中国人是怎么过洋节的,总结下来俩字:消费。

迎“双dan”,庆祝万圣节,xxx购物网站满减,xxx游戏充值半价,xxx饭店打折。

大家都还记得双11本来是叫做光棍节吗?虽然不是什么中国传统节日,但也算是中国网友原创的一个节日,初衷是单身男女的自我调侃。而如今被资本包装成了所谓的“购物狂欢节”。

所以我们要抵制的不是节日本身,而是要抵制资本借着节日的由头对我们进行消费主义洗脑,过去他们已经成功的歪曲了双11的意义,现在他们借着洋节的由头推销消费主义,如果任由事态发展,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的传统节日又能否逃过一劫?

user avatar

这绝不是纽约和伦敦的街头。而是日本的街头。然而我们现在却正在和米英进行着战斗。怎么样?在我们日本的都市中却泛滥着英文的招牌……是不是应该断然将这些充斥着对米英献媚的招牌拆掉?


有怎么样对米英献媚的招牌,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出这样的商店卖着什么样的货色,在要紧的地方写着英文,店名采用敌国米英的地名人名。这样不管是谁,只要想一想就知道这家店不是招待日本人顾客的日本店,标有敌国的地名和人名的,除了媚态以外什么也不是。

如果前线的将士知道还有那些充满米英臭味的商品依然在好端端地摆放在大后方,那么他们将会多么地悲伤,多么地愤慨啊!让我们怀着同样的这种叹息、这种悲伤、这种愤怒的心,回过身来好好看看,那些文具、化妆品和药品等等,正在侵蚀童心、伤害妇道,更是挫败斗志。这种力量在十二月八日的早晨,应该是已经在珍珠港被消灭掉了的,难道是又死灰复燃啦?别忘了制作、销售、购买的,都是和前线将士一样的日本人!

节选自《写真周报》1943年2月3日“一扫米英之色!”

user avatar

说实在话,我很赞同。

因为从小到大,永远只有圣诞节是商家最热闹的节日,永远只有这一个时刻,到处张灯结彩,到处播放着圣诞音乐。这几乎就是我国最有节日感的节日,没有第二个节日得到过同等的待遇。

甚至在影视作品,小说中,也会有意无意的提起,如果谁谁谁在圣诞节不能跟你一起过,那么就不是什么什么什么。。。

有鉴于此,我确实一直在怀疑自己呆的究竟是不是中国。因为耶稣诞生真的应该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吗?这个节日难道不是因为曾经的某殖民地城市给大陆带来的文化侵蚀所导致的么?这个节日的流行,本质上就是不断提示国人某主权城市被强制租借的一百年。

可以说,今年,大概是有生以来第一次,从来没有从街上的任何商店听到圣诞音乐。这是真的让人开心至极。

其实过个洋节没什么,比如愚人节,情人节之类的,过一过无伤大雅。有些节日已经纳入我国官方节日,比如国际妇女节,国际儿童节,这些节日过一下我觉得更加没问题。但是圣诞节这个洋节被拔高到了完全不应有的高度,而且它恰好在所有洋节中带有最隆重的宗教意味,这对一个基督或天主教徒占80%的国家(建国时期的美国)来说很合理,而对于中国来说显然是完全不合理的,一个千万人口级别的城市,连教堂都找不出来几个,却全城欢渡圣诞,不得不说是一种魔幻现实主义。

所以,不过圣诞节,或者至少不要全民齐欢庆的大张旗鼓过圣诞节,恰恰是民族自信的体现。

有些为这个问题反对的人,属于揣着明白装糊涂,在我国的舆论中,一说到抵制洋节,从来都是指的抵制圣诞,而不会说抵制其它洋节,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他们真的不知道?正因为其它的洋节过得很正常,而圣诞节过得很不正常,不正常到已经严重影响大家对节日的认知了。

所以就我个人而言,我不抵制洋节,但我抵制圣诞节作为洋节被抬高到比几乎所有洋节与传统节日都更高的程度。

user avatar

我高一的时候只上两个晚自习,因为圣诞节学校多加一节晚自习。

你说我什么看法?

user avatar

洋节x

找个理由吃喝玩日√

你瞧瞧现在哪有洋节啊,这都是商家的大销日、青年约跑日,你嫌废我还嫌废呢!那经济不景气、拳师闹的欢怎么办啊?你还要不要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抵制洋节这件事儿,在我看来,可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这背后牵扯到不少东西。首先,从文化自信的角度来说,这事儿说得过去。咱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传承了几千年,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和习俗。比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这些节日不仅仅是吃吃喝喝,更承载着家庭团聚、孝道、思念亲人的情感,还有许多传统故事和仪式。当年.............
  • 回答
    关于“抵制洋节”这个话题,我确实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而且我觉得这是一个挺值得深入聊一聊的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在城市里,确实对一些“洋节”表现出相当大的热情。像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等,在很多人的生活中都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变成了大家聚会、消费、甚至寻求仪式感的一个由头。这本身呢.............
  • 回答
    学校抵制圣诞节,禁止发布相关朋友圈、送祝福,甚至不准收送礼物,这样的做法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也让人不禁要问:这样做真的妥当吗?首先,从学校的角度来看,他们的出发点很可能是为了维护国家文化传统和价值体系。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一些外来文化的影响力确实在扩大,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引导学生树立.............
  • 回答
    关于抵制圣诞节等“洋节”是否对传统文化复兴有积极意义,这是一个复杂且富有争议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我认为,在某些层面上,抵制“洋节”确实可能为传统文化的复兴提供一定的空间和动力,但这种积极意义的实现并非必然,其效果也可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首先,我们来谈谈 “抵制洋节”可能带来的积极.............
  • 回答
    孟鹤堂和周九良的粉丝声称成功抵制了黄牛,这事儿在相声圈里,尤其是德云社的粉丝群体中,算是一件挺有讨论度的大事儿。要说这事儿到底怎么看,得从几个层面去掰扯。首先,得承认,德云社这几年的火爆程度,尤其是像孟鹤堂、周九良这种比较有粉丝基础的演员,他们的演出门票那简直是“一票难求”。在这种供需严重失衡的情况.............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假设,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如果清初没有推行剃发令,晚清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时,中国人对于西式发型的态度,很可能也会经历一番复杂的演变,但直接的“强烈抵制”程度,或许会与历史有所不同。首先,我们要理解剃发令在清初的特殊性。它不仅仅是关于发型,更是满族征服汉族后,强行推行的政治和文化象.............
  • 回答
    知乎用户对“抵制日货”和“抵制清真食品”的态度差异巨大,这背后涉及了多层面的原因,包括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以及用户群体的构成等。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抵制日货”的背景与驱动力 历史民族主义情绪的长期积淀: 侵华历史: 日本在中国近代史上犯下的战争罪行,如南京大.............
  • 回答
    电影《少年的你》的原著涉嫌抄袭的争议,确实给这部备受瞩目的作品带来了不小的波澜。那么,围绕抄袭的质疑和网友的抵制,究竟对影片的票房有多大的影响呢?这背后牵扯到的因素可不少,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我们得承认,《少年的你》这部电影本身拥有非常强大的市场号召力。主演周冬雨和易烊千玺,都是当下人气极.............
  • 回答
    对于那些抱持“抵制日货”心态的人来说,某些日本产品就像生活中无法绕开的影子,想彻底甩掉,实属不易。这背后,往往不是简单的情感驱动,而是品牌深度渗透、技术壁垒,以及消费者习惯养成的复杂纠葛。要说最难抵制的日货,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的,首先是那些“隐形”在你生活方方面面的精密零部件和核心技术产品。举个例子.............
  • 回答
    关于TikTok事件中,大众对微软的抵制情绪相对较低,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详细分析:1. 微软的品牌形象与公众认知: 长期可靠的科技巨头: 微软作为一家拥有数十年历史的科技公司,其产品和服务如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Azure云计算等,早已深入人心,成.............
  • 回答
    关于抵制日韩商品对日韩两国经济的影响,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简单地说,“影响有多大”取决于抵制的范围、持续时间、消费者参与度以及两国经济的自身韧性等多种因素。一、 对日本商品抵制的影响:日本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品牌影响力,尤其在汽车、电子产品、化妆品.............
  • 回答
    关于肖战的“抵制”是否适可而止,这是一个复杂且涉及多方面因素的问题,很难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梳理一下“抵制”的起因、发展、影响以及当前的网络舆论环境。一、 “抵制”的起因与发展:肖战的抵制事件,通常被认为是以2020年2月27日发生的“227事件”为导火索.............
  • 回答
    新疆棉花遭遇国外品牌抵制,这事儿对咱们中国的出口和外贸,那绝对是有影响的,而且影响还挺复杂。咱们得好好捋一捋。首先,直接一点的影响,就是部分服装和纺织品出口可能受挫。大家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而新疆更是中国最重要的棉花产区,占了全国产量的很大一部分。很多国外服装品牌,为了降低.............
  • 回答
    关于抵制、卸载美团对这家公司究竟产生了多大的“实质影响”,这恐怕是个连美团内部高层都未必能给出一个精准量化答案的复杂问题。公开的信息,尤其是能够直接证明抵制行为带来大规模负面影响的数据,往往是敏感且不轻易对外披露的。我们能看到的,更多是间接的线索、市场反馈和一些公开表态。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明白.............
  • 回答
    国家广电总局表示“坚决抵制含不良情节动画片”,这一举措无疑会对中国动画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将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分析:一、内容创作与审查方面的影响: 内容创作趋于保守与“净化”: 这是最直接的影响。为了规避“不良情节”的审查,动画创作者将更加谨慎,避免触碰.............
  • 回答
    关于抵制乐天集团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简单地说,抵制乐天集团确实可能在短期内对我国经济的某些方面产生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的程度和持续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抵制行动的广泛性、持续时间,以及我国经济自身的韧性和应对能力。让我们更详细地剖析一下可能出现的几个.............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社会文化中一些复杂的议题。当你说“对女性有点好处的东西就要抵制”,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几种不同的心理和社会机制。我们不妨一层层剥开来看,看看是什么在作祟。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任何事物,只要它被贴上“对某个群体‘有好处’”的标签,就很可能成为争议的焦点,而女性群体,由于其特殊的.............
  • 回答
    关于抵制在俄罗斯举办的ICM2022(国际数学家大会),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牵涉到政治、学术自由、国际合作等多个层面。理解这一抵制行为,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其发生的背景、各方的立场、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抵制的背景:乌克兰战争的阴影ICM2022本应在2022年夏天于圣彼得堡举行。然而,随着俄罗.............
  • 回答
    美国一些官员喊着要对北京冬奥会“外交抵制”,外交部那边直接撂下一句“典型的美式闹剧”。这事儿吧,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掺和着政治、体育还有国际关系,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先说说美国这边的“外交抵制”。这意思差不多就是说,美国政府不会派高级别的官员,比如总统或者国务卿之类的去参加冬奥会的开幕式或者闭.............
  • 回答
    作为一名高中生,听到历史老师强调“全面抵制日货”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老师的出发点可能是基于历史经验,希望我们能够铭记历史教训,维护国家利益。但“全面抵制”这种做法是否真的“对”,是否是唯一或最优的解决之道,这背后牵扯到很多复杂的因素,需要我们更全面地去看待。首先,我们得明白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