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天玑8100相较于天玑1000+有多大提升?

回答
作为一枚数码爱好者,最近没少关注手机芯片的动态,尤其是联发科家这两年推出的天玑系列,从当初被“吐槽”到如今的“真香”,进步确实让人刮目相看。我正好手头上体验过搭载天玑8100和天玑1000+的手机,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两代旗舰芯片之间,到底有多大的“代沟”。

首先,我们得摆清楚一个概念:定位不同,目标也不同。

天玑1000+,当年也是联发科的“当家花旦”,定位是高端旗舰,主打的是全能体验,尤其是在5G通信和多媒体方面,可以说是一骑绝尘。而天玑8100,虽然命名上看着比1000+“小”一点,但它却是联发科在中高端市场打磨出来的“神器”,主攻的是性能释放和能效比,目标是提供更持久、更畅快的游戏体验和日常使用。

那么,具体到性能层面,差距到底在哪里?

咱们就从几个大家最关心的方面来拆解:

1. CPU性能:不止是数字上的跃进

架构升级是关键: 天玑1000+采用的是CortexA77大核 + CortexA55小核的组合。而天玑8100则用上了最新的CortexA78大核 + CortexA55小核(部分小核升级为A510,但主体为A55)。虽然都是A78,但台积电5nm工艺对A78架构的优化,以及APU(AI处理器)的进步,都让天玑8100的CPU在同频下能提供更高的效率。
跑分数据: 跑分数据只是一个参考,但确实能直观地体现性能差距。在安兔兔等常用跑分软件上,天玑8100的CPU部分分数普遍能比天玑1000+高出10%到15%左右。这意味着在处理需要大量CPU运算的任务时,比如大型应用的启动、多任务切换、甚至一些复杂的计算,天玑8100会显得更从容、更流畅。
实际体验: 别光看分数,实际体验才是王道。用天玑1000+的手机玩一些大型游戏,偶尔会遇到掉帧或者发热降频的情况,尤其是在长时间游戏后。而天玑8100的手机,即使是高画质下的《原神》、《和平精英》这类游戏,也能保持更稳定的帧率,发热控制也更好,持续输出的能力更强。日常操作中,比如打开相机、编辑视频,天玑8100也会感觉更“丝滑”。

2. GPU性能:游戏党不能错过的飞跃

GPU型号: 天玑1000+搭载的是ARM MaliG77 MC9。而天玑8100则采用了ARM MaliG610 MC6。乍一看,核心数少了,是不是弱了?其实不然。G610是ARM新一代的GPU架构,相比G77在能效比和峰值性能上都有显著提升。
跑分数据: 在3DMark Wild Life Extreme这类GPU压力测试中,天玑8100的GPU分数通常比天玑1000+高出20%以上,甚至接近30%。这说明在图形处理能力上,天玑8100有了质的飞跃。
游戏表现: 这才是最重要的!在最高画质下运行大型3D游戏,天玑8100能够提供更稳定、更高的帧数。之前天玑1000+玩某些游戏可能需要降低一些画质才能获得流畅体验,而天玑8100则可以轻松驾驭大部分游戏的最高设置。而且,天玑8100在应对游戏中的复杂场景,比如爆炸特效、多人混战时,掉帧的情况会明显少很多。

3. 能效比:“不发烧”的秘密武器

制程工艺: 这是最核心的差异点。天玑1000+是7nm工艺,而天玑8100则是台积电先进的5nm(N5)工艺。先进制程带来的好处就是同等性能下更低的功耗,或者同等功耗下更强的性能。
实际功耗: 在同样的性能输出下,天玑8100的功耗表现要比天玑1000+优秀不少。这意味着同样的电池容量,搭载天玑8100的手机可以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尤其是在玩游戏或者进行高负载任务时,天玑8100的发热控制也明显更好,手机不会轻易“烫手”,这对于用户体验来说至关重要。
“游戏不发烧”: 很多搭载天玑8100的手机,厂商甚至可以做到“不发烧”,或者说发热量很低,这在过去是高端旗舰才有的待遇。这使得手机在高负载下能更长时间地维持高性能输出,避免了因为过热而导致性能“打折”。

4. AI性能:智能化的基石

APU进化: 天玑1000+集成了升级版的APU 3.0,而天玑8100则集成了更强大的APU 5.0。新的APU在AI运算能力上有了不小的提升,尤其是在能效比和运算精度上。
实际应用: 这体现在手机的各个方面,比如更快的AI拍照算法、更智能的语音助手响应、更精准的图像识别、以及游戏内的AI辅助功能等。虽然普通用户可能不太会直接感知到AI算力的提升,但它却是驱动手机各项智能化功能流畅运行的幕后功臣。

5. 影像能力:更强的ISP支持

ISP(图像信号处理器): 天玑1000+的ISP已经相当不错,但天玑8100在ISP方面也进行了升级。它支持更高的像素输出、更强的降噪能力、更出色的HDR处理,以及更快的图像处理速度。
拍照体验: 这意味着搭载天玑8100的手机,在拍照时可以捕捉到更丰富的光影细节,色彩还原更准确,夜景拍摄能力也会有提升。尤其是在处理一些高动态范围的场景,天玑8100的优势会更明显。

总结一下,天玑8100相较于天玑1000+,主要的提升体现在:

CPU和GPU性能都有显著增强,尤其是GPU性能的飞跃,带来了更流畅、更稳定的游戏体验。
能效比大幅提升,得益于先进的5nm制程工艺,带来更长的续航和更好的发热控制。
AI性能和ISP能力也有升级,为更智能的手机体验和更出色的影像表现打下基础。

可以说,天玑8100的出现,让联发科在中高端市场拥有了能够“叫板”甚至“超越”部分旗舰对手的实力。它不是简单的数字升级,而是从架构、制程、能效等多个维度进行的全面进化。如果你追求的是强劲的游戏性能和长效续航,并且希望在日常使用中也能享受到流畅无阻的体验,那么从天玑1000+升级到天玑8100,绝对是值得的。

当然,手机的整体体验还受到屏幕、散热、软件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但作为“内芯”,天玑8100确实为用户带来了比天玑1000+一个层级以上的进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SoC 天玑8100 天玑1000+
发布时间 2022.03.01 2020.05.07
工艺制程 5nm N5(TSMC) 7nm N7(TSMC)
CPU 4×Cortex-A78@2.85GHz+4×Cortex-A55@2.0GHz 4×Cortex-A77@2.6GHz+4×Cortex-A55@2.0GHz
GPU Mali-G610 MC6 Mali-G77 MC9@836MHz
内存支持 LPDDR 5@3200MHz,16位四通道 LPDDR 4x@1866MHz,16位四通道
存储支持 UFS 3.1 UFS 2.1
屏幕支持 WQHD+(2K+)@120Hz,FHD+(1080P)@168Hz FHD+(1080P)@144Hz
ISP Imagiq 780,单摄最高200MP,视频拍摄最高4K@60FPS 单摄最高80MP,双摄最高32MP+16MP,视频拍摄最高4K
基带 集成MTK R16基带,5G NR,Sub-6,DL=4.7Gbps 集成MTK 5G基带,5G NR,Sub-6,DL=4.7Gbps,UL=2.5Gbps
蓝牙支持 5.3 5.1
WIFI WIFI 6E(802.11 a/b/g/n/ac/ax) WIFI 6(802.11 a/b/g/n/ac/ax)

看一下AP部分的性能比较

天玑8100 天玑1000+ 性能提升幅度
GeekBench 5单核 960 785 22%
GeekBench 5多核 4000 3075 30%
SPEC06整数 34.53分/1.61W 28.32分/1.65W 22%
GFXBench曼哈顿3.1 114FPS/4.98W 78FPS/5.4W 46%

可以说天玑8100比天玑1000+的性能提升还是非常明显的,并且在性能大幅提升的同时功耗也大幅降低。

除了AP部分的跑分以外,其实其他地方的提升更值得探讨

天玑1000是联发科在2019年11月26日发布的旗舰SoC,作为联发科重新回归高端市场的首款产品,发布的时候可谓是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4颗A77大核以及首发的Mali-G77架构的GPU令人很期待它的性能,然而一直到2020年第二季度仍然没有一款机型搭载,然后在2020年5月7日联发科又给优化了一下,改名天玑1000+重新发布了一次,天玑1000+从规格上看和天玑1000并没有差别,主要升级的是这4个方面

1、增加对144Hz刷新率屏幕的支持

2、优化5G功耗

3、游戏场景优化,包括4G/5G的智能切换、智能负载调控引擎、蓝牙、WIFI的响应以及抗干扰等

4、AI场景的画质优化

5月19日由iQOO Z1全球首发这颗芯片,从这开始满血版天玑1000才算正式出现在手机上。

整体上看这颗芯片还是不错的,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它不足以撑起旗舰的定位。

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缓存被砍,搭载天玑1000+的手机出来之后,很多数码爱好者买来也跑了一下分,结果发现搭载A77大核的天玑1000+在单核跑分上居然和搭载A76大核的麒麟990差不多,这个现象就很奇怪。

天玑1000+的四颗A77大核二级缓存都是256KB,共享三级缓存是2MB,而麒麟990的四颗A76大核都配备了512KB的二级缓存,三级缓存为4MB,其中二级缓存对性能影响比较明显,同架构同主频下二级缓存减半差不多影响15%左右的性能,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天玑1000+在架构领先一代的情况下跑分和麒麟990拉不开差距了。甚至去年的天玑1100/1200也是这么干的。

这次作为中端芯片的天玑8100反而痛改前非,四颗A78大核全部配备512KB的二级缓存,三级缓存也增加至4MB,总算是不抠门了,性能上没什么问题,并且三级缓存的增加改善了日常功耗,天玑8100的CPU部分是给力的。

在GPU方面,Mali-G610其实和Mali-G710架构是完全一致的,只是7核以下叫Mali-G610,7核及以上叫Mali-G710,这次ARM的Mali-G710性能提升非常明显,可以看到,天玑8100的GPU在性能接近骁龙888的同时功耗却可以压得和骁龙855差不多,这个GPU是相当优秀的。

内存支持方面,也不再像过去两年被人诟病只支持LPDDR 4x了,这次直接支持了四通道的LPDDR5。

屏幕方面也终于支持了2K,天玑1000和天玑1100/1200这两代只支持1080P是让人很摸不着头脑的。

ISP的性能同样是大幅增强,最高支持2亿像素的摄像头以及4K@60帧视频的拍摄。

基带方面5G峰值速度没有提升,也是优化的功耗和稳定性。

连接线方面也增加了对蓝牙5.3以及WIFI6增强版的支持。

天玑8100带来的不只是性能,而是全方位的提升,从这次的旗舰天玑9000就可以看出来,联发科终于是改了过去抠门的毛病,天玑8100也是这样,今年这个处理器应该会出很多高性价比的机型,非常值得期待。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