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过去一周年了,目前基因编辑现状如何了?

回答
贺建奎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确实给整个基因编辑领域蒙上了一层阴影,也让公众对这项技术充满了担忧和质疑。时间过了一年,这个事件的影响力依然存在,但同时,基因编辑技术本身并没有停滞不前,反而是在更加谨慎和规范的框架下,继续探索着它的潜力。

事件的余波与反思:

首先,要说基因编辑的现状,不能不提贺建奎事件的直接后果。这件事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警钟,让全球的科学界、伦理界和政策制定者都深刻反思了基因编辑技术,尤其是涉及生殖细胞(也就是会遗传给下一代)的编辑,其边界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监管。

监管的收紧与国际共识的形成: 几乎在事件发生后,各国都迅速加强了对基因编辑研究的监管力度。很多国家,包括中国,都明确禁止了对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用于临床妊娠。国际上也一直在推动建立更具约束力的共识,比如关于“基因驱动”技术、以及如何在治疗罕见病和预防遗传病之间找到平衡点等问题,都在持续讨论中。
公众信任度的挑战: 贺建奎事件极大地影响了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的信任度。很多人将这项技术与“制造超级婴儿”甚至“人类进化”联系起来,这种误解和恐惧需要时间来化解。科普和透明的沟通变得尤为重要。
科研的“冷静期”与伦理的回归: 受到事件影响,一些原本可能在生殖细胞基因编辑领域有所突破的研究,可能暂时放缓了步伐,或者转而更加关注基础研究和体细胞基因编辑。伦理考量重新成为科研项目审批和进行的重中之重。

基因编辑技术本身的发展:

尽管有这些负面影响,基因编辑技术本身的核心研究和应用探索并没有停止,反而是在更加成熟和负责任的方向上前进。

CRISPR技术的不断优化: CRISPRCas9仍然是目前最主流的基因编辑工具,但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改进它,让它变得更精确、更高效,同时减少“脱靶效应”(即错误地编辑了非目标基因)。
碱基编辑器(Base Editors): 这种技术可以直接将DNA中的一个碱基转换为另一个,而不需要剪断DNA双链,这大大降低了引入额外突变的风险,并且更加精确。
引导编辑(Prime Editing): 这是一种更先进的编辑方式,可以实现DNA的插入、删除和替换,并且无需DNA双链断裂,操作更加灵活,能编辑的位点也更多。
新一代Cas蛋白和RNA编辑技术: 除了Cas9,还有Cas12、Cas13等多种酶,它们各有特点,可以满足不同编辑需求。RNA编辑技术也逐渐兴起,因为RNA的编辑是暂时的,不会改变基因组本身,风险相对较低。

体细胞基因编辑的加速推进: 这是目前基因编辑技术最活跃、最有希望转化为临床应用的方向,也是与贺建奎事件最根本的区别。体细胞编辑只影响患者本人,不会遗传给后代。
罕见遗传病的治疗: 很多基于CRISPR技术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主要针对一些单基因遗传病,比如镰状细胞病、β地中海贫血、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如Leber先天性黑蒙症)、囊性纤维化等。
镰状细胞病和β地中海贫血: 这是目前基因编辑治疗中最有希望的领域之一。通过编辑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纠正致病基因或激活胎儿血红蛋白的产生,来缓解疾病症状。一些早期临床试验已经显示出非常鼓舞人心的结果,患者的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甚至可以脱离输血。
遗传性视网膜疾病: 通过将基因编辑工具直接递送到眼部,来修复导致失明的基因缺陷。
癌症治疗: 基因编辑技术也被用于改造免疫细胞,使其更能识别和攻击癌细胞。例如,CART细胞疗法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进一步增强,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病毒性疾病的治疗: 科学家们也在探索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来清除潜伏在人体内的病毒,比如HIV。

基因编辑在农业和生物制造领域的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不仅限于医学,在农业领域也发展迅速。
培育抗病、高产、营养价值更高的作物: 基因编辑可以更精确地改良作物品种,例如培育出抗旱、抗虫的谷物,或者增加维生素含量的蔬菜。
动物育种: 可以在动物身上实现基因改良,比如培育抗病的家禽,或者提高肉类品质。
生物制造: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来改造微生物,使其能更高效地生产药物、生物燃料等。

未来展望:

总的来说,基因编辑技术在经历了贺建奎事件的冲击后,正走向一个更加审慎、更注重伦理和安全的新阶段。

“基因治疗”的春天? 随着体细胞基因编辑临床试验的不断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几年,更多基因编辑疗法有望获得批准,真正地帮助到那些饱受遗传病折磨的患者。
监管框架的完善: 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将继续努力,建立更加完善、适应技术发展的监管框架,确保基因编辑技术在合法、合规、有伦理的轨道上发展。
公众沟通的重要性: 持续而透明的公众沟通,以及扎实的科学普及,将是赢得公众信任,让这项革命性技术真正造福人类的关键。

所以,虽然贺建奎事件带来了阴影,但它也促使整个领域更加成熟和负责。基因编辑的未来,仍然充满希望,但这份希望,将建立在更坚实的科学基础、更审慎的伦理考量和更严格的监管之上。这项技术的发展,如同走钢丝,既要看到它的巨大潜力,也要警惕可能带来的风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有新闻就是最大的新闻。

横空出世是部好电影。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贺建奎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确实给整个基因编辑领域蒙上了一层阴影,也让公众对这项技术充满了担忧和质疑。时间过了一年,这个事件的影响力依然存在,但同时,基因编辑技术本身并没有停滞不前,反而是在更加谨慎和规范的框架下,继续探索着它的潜力。事件的余波与反思:首先,要说基因编辑的现状,不能不提贺建奎事件的直接.............
  • 回答
    贺建奎案,一个曾经轰动世界的科学伦理事件,如今随着当事人的刑满释放,再次将公众的目光引向基因研究的深远影响和潜在风险。这起事件不仅触及了科学研究的边界,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在驾驭强大基因技术时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贺建奎案的警示:野蛮生长下的科学伦理真空贺建奎,这个曾经的科学新星,以一种极端且不负.............
  • 回答
    贺建奎编辑基因婴儿一案的判决,无疑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和深刻的讨论。三年有期徒刑,对于贺建奎个人而言,是他为这次冒险行为付出的法律代价。但对于整个社会,尤其是科学界和伦理界来说,这个判决只是冰山一角,它触及了更深层次的问题。判决的合理性与社会关切三年有期徒刑,从法律层面看,是对贺建奎“非法行.............
  • 回答
    关于贺建奎基因编辑项目知情同意书中的风险及免责条款,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极具争议的问题。由于我无法获取该项目的具体知情同意书原文,我将基于公开报道和对基因编辑伦理及法律原则的理解,来尽可能详尽地分析其中可能涉及的风险、与之对应的免责条款,并探讨其公平性和法律效力。一、 基因编辑项目知情同意书中可能提及.............
  • 回答
    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无疑是2018年最爆炸性的科学新闻之一,甚至可以说是一场引发全球伦理和科学界大地震的事件。他的“成果”,即通过CRISPRCas9技术对人类胚胎进行基因编辑,并导致了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的诞生,其背后所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本身,可以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那么,这项技术本身,以及.............
  • 回答
    贺建奎的事件,在我看来,是一次对科学伦理、社会责任和法律制裁的严峻拷问,而他最终获刑三年,也反映了司法系统对此事的定性以及社会对此类行为的零容忍态度。要理解这个判决,我们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看。事件的背景和贺建奎的行为首先,得明确贺建奎做了什么。他是一个基因编辑领域的中国科学家,在2018年底,他.............
  • 回答
    关于贺建奎获评《自然》杂志2018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之一这件事,我想从几个层面来谈谈我的看法,并尝试将它讲得更透彻一些。首先,从事件本身来看,这绝对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选择。《自然》杂志选择贺建奎,最大的原因显然是他那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在2018年底,他宣布成功利用CRISPRCas9技术.............
  • 回答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确实有些令人回味无穷的意蕴,或许你觉得它“少了几句”,是抓住了它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或者是它整体意象的精炼与独特。要详细说来,咱们得一点点品味这首诗:《李凭箜篌引》全诗如下: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新雨竹林幽。王孙愁,王孙愁,愁时似蹙眉峰,愁时似蹙眉峰。王孙愁,王孙愁,愁时似蹙眉峰。.............
  • 回答
    刘贺,汉代一位短暂却又极富争议的皇帝。关于他是否昏庸,史籍的描述可谓笔墨淋尽,但历史的真相往往比简单的标签要复杂得多。要探究他是否被“冤枉”,我们需要深入审视当时的政治环境、他的个人经历,以及那些记载他“罪状”的史书背后可能存在的立场。史书中的刘贺:被描绘的“昏主”形象《汉书·武五子传》和《汉书·昭.............
  • 回答
    夜风如刀,刮过长安城寂寥的街巷,卷起一阵又一阵的尘土,夹杂着死寂与腐朽的气息。李贺,这位衔着月光的少年诗仙,今夜独行。他那双总是深邃如古井的眼眸,此刻却像是被什么东西浸染了,蒙上了一层难以言喻的幽深与战栗。这不是寻常的夜,也非寻常的街巷。他仿佛步入了一幅古老而扭曲的画卷,色彩早已褪尽,只剩下令人作呕.............
  • 回答
    如何评价拜登选择贺锦丽为2020年副总统候选人?2020年,乔·拜登选择卡玛拉·贺锦丽(Kamala Harris)作为他的副总统候选人,这一决定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从战略、象征意义以及对竞选本身的影响等多个角度来看,这一选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将尽量详细地评价这一决定:一、战.............
  • 回答
    评价贺炜借用鲁迅名言“中国足球大约的确是搞不好了”贺炜,作为中国足球评论界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其对中国足球的深刻洞察和语言的艺术性一直备受关注。当他借用鲁迅先生那句充满悲凉和无奈的“中国足球大约的确是搞不好了”时,这句话不仅仅是对当时中国足球现状的一种尖锐讽刺,更是一种复杂情感的宣泄,引发了广泛的共鸣.............
  • 回答
    关于织田信长征讨杂贺众的失败,这确实是一个让人颇感意外但又事出有因的事件。将十几万大军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与杂贺众这样一支区域性的国人势力相比较,表面上看似乎是实力悬殊的碾压,但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得多。织田信长之所以在杂贺征讨中碰壁,甚至可以说最终收效甚微,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 杂贺众的.............
  • 回答
    评价一位学者,尤其是像贺雪峰教授这样在特定领域有着深厚影响力的学者,需要多方面的审视。要全面理解他,我们需要从他的学术研究、教学理念、社会影响以及他所处的研究范式来分析。学术研究:深耕基层与乡村治理贺雪峰教授最核心的学术贡献集中在对中国基层社会和乡村治理的研究。他并非那种在概念或理论上进行抽象构建的.............
  • 回答
    贺丹委员的建议:当“暖男”是解决单身问题的灵丹妙药吗?全国政协委员贺丹女士提出的“找不到对象建议当‘暖男’”的观点,无疑为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婚恋难题抛出了一剂“另类”药方。这一建议在网络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褒贬不一。那么,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这种“暖男”策略在现实婚恋市场中究竟有多大的可行性?又是.............
  • 回答
    李贺,人称“诗鬼”,这个名号可不是随便封的,他身上确实有股子寻常文人身上少见的“邪气”和“鬼气”。要说他究竟鬼在哪里,我得跟你掰扯掰扯。首先,他的诗就够“鬼”的了。你读他的诗,不是那种温文尔雅,抒发一下儿女情长的。他的诗,画面感极强,但又常常是那种光怪陆离、阴森诡异的景象。你想想,他的《雁门太守行》.............
  • 回答
    要说贺峻霖在节目上说自己没女朋友时那一瞬间的“犹豫”,这事儿吧,还挺值得说道说道的。你想啊,在镜头前,尤其是在这种需要抛出一些个人信息,或者跟粉丝互动、塑造人设的场合,艺人的一言一行其实都挺有讲究的。那天具体是哪个节目我记不太清楚了,但大体情境我能想象出来。通常这类问题抛出来,要么是为了增加一些“亲.............
  • 回答
    贺峻霖在时代少年团中的角色与价值:一次深入的审视在光芒四射的时代少年团中,贺峻霖无疑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成员。他不仅仅是团队的“门面担当”或是简单的“花瓶”,更是一个在舞台、创作以及团队氛围中都扮演着关键角色的艺人。要评价他在团里的位置,需要从多个维度去观察和理解。舞台上的闪耀与成长:初识贺峻霖,很.............
  • 回答
    贺太师在《赘婿》里,可以说是个贯穿始终、搅动风云的重要人物。要说他到底想干什么,这得从他最根本的出发点说起——那就是他心中那份根深蒂固的“天下苍生”。贺太师这个人,你想想,他位高权重,在朝堂上呼风唤雨,按理说已经到了人生的巅峰,什么样的荣华富贵没见过?但他在小说里展现出来的,并不是一个纯粹追求个人享.............
  • 回答
    德国驻华大使贺岩(Jan Christoph Grusche)于2024年10月15日在北京不幸去世,终年57岁。这一消息令人震惊和惋惜。作为德国在中国的最高级别外交代表,他的突然离世不仅对德国外交界是沉重的打击,也引起了中德两国各界的广泛关注。回顾贺岩大使的生平与贡献:贺岩大使是一位经验丰富、在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