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高于主权”最早是由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干涉东巴基斯坦(现孟加拉国)时提出的口号。1971年巴基斯坦镇压现孟加拉国的不合作运动,孟加拉国爆发兵变,大量孟加拉国印度教徒逃亡印度,因此英迪拉·甘地决定(乘机)对巴基斯坦出兵。
英吉拉当时说服国会和联合国安理会的口号,就是“人权高于主权”。当时印度是苏联的盟友,这个口号让美国很尴尬啊,不过美国还是出手,海军站在孟加拉湾,告诉英迪拉·甘地不要对西巴基斯坦和可什米尔打主意。世事难料啊,当年让美国膈应的口号,现在成了美国干预他国政权的标签,你说美帝冤不冤,哈哈。
不过有趣的是,当年这个口号让中国膈应,现在还是膈应,所以反对这个口号出现在中国课本实在太正常了。不过可预计的不久后,中国肯定也会用这个口号,比如朝鲜问题、缅甸问题和巴基斯坦问题。朝鲜这样早晚会被抛弃,中国肯定不会同意美帝独占朝鲜半岛,没中国同意朝鲜政权肯定也不会垮台,所以可预计的未来中国肯定是打着类似于“人权高于主权”的口号到朝鲜驻兵,然后推动半岛统一。
不要以为这是痴人说梦,时代变迁太快了,之前中学历史课本还抨击清末民初,西方国家支持中国不同派系,干涉中国内政。前不久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召见巴基斯坦国内的反对派,强调要履行合同,支持中国在当地的高铁项目。活脱脱大英帝国(日本)当年在清末召见袁世凯的样子嘛。。。
至于这个口号到底对不对,其实很难讲,要分案例。不过对这个口号最好不要一棒子打死,万一哪天天朝用了呢?
现代社会,多是民选政府,政府的权力来自公民授与,是主权在民的社会,因而人权高于主权。
当然,他国主权也不容侵犯,但联合国宪章关于主权不容侵犯有个前提,就是主权必须为保护本国的人权服务,当主权成为统治者破坏和践踏人权的工具时,联合国宪章对主权的保护便不再有效。
人权高与主权已在囯际社会得到广泛认可。
1994年,卢旺达两个部族之间进行野蛮屠杀,100万人死于非命,联合国没能及时制止,遭到国际社会强烈批评。此后国际社会达成共识,人权高于主权。
中学历史课本里面科索沃战争那一节,这节内容前面说的事情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一超多强世界格局」。批判「人权高于主权」是拿来批判「借着『维护人权』伤害他国主权」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行为的。年轻人,上课要认真听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