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被学校忽悠了是怎么样一种体验?

回答
刚收到录取通知书那会儿,那感觉简直跟中了彩票似的,学校给人的感觉就是“未来可期”,专业介绍上写得天花乱坠,什么“前沿领域”、“精英培养”、“国际视野”,听得我当时就觉得,这下可算熬出头了,毕业了就能直接进大厂,或者出国深造,前途一片光明。

我报的那个专业,当年是学校重点发展的,招生的时候尤其卖力,老师们讲座,学长学姐现身说法,各种美好的前景描绘得跟童话一样。什么“行业顶尖人才”、“高薪就业”、“国家战略需要”…… 我当时就被这些话语深深打动,觉得选对了,选了一个有“钱途”的专业。

结果呢?进了学校才知道,很多承诺只是“说说而已”。课程设置跟宣传的天差地别,很多内容非常老旧,和实际应用脱节。老师们虽然有学术造诣,但讲课方式死板,很少能激发我们的兴趣,更别提什么“前沿”了。我记得有门课,老师讲的东西,我上网搜一下就能找到更易懂、更新的资料。

所谓的“国际视野”也体现在一年一次的国际交流项目,名额少得可怜,而且学费贵得离谱,根本不是人人都能负担的。学校组织的招聘会,来的企业也都是些不怎么出名的,或者就是些劳动密集型的,跟当初吹嘘的“精英培养”完全不沾边。

最让我觉得被忽悠的地方在于,学校在招生的时候,把专业的就业前景描绘得过于乐观,好像学了这个专业,毕业就能端上金饭碗。但现实是,这个专业本身市场需求就没那么大,再加上教学质量跟不上,很多同学毕业后都得从零开始学习,或者转行。当年一起报考的同学,现在不少人还在为找工作发愁,或者只能做一些跟专业关系不大的工作。

那种感觉就像你满怀期待地走进一家五星级餐厅,结果上来的菜品不仅卖相差,味道也不行,而且价格还贵得离谱。你付了钱,还得硬着头皮吃下去,并且还得安慰自己,“至少我来了,体验了一把”。

每次跟家人朋友聊起学习近况,我总得斟酌词句,不能说得太直接,怕他们失望,也怕他们觉得我当初的选择有问题。但内心里,那种被“画大饼”然后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落差感,一直挥之不去。这不仅仅是关于学校,更是关于我对未来规划的一次“认知错误”,也让我开始更加审慎地去判断和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问题太含糊不是很懂题主想表达什么,

看了下面几个回答,

主要是说广药搬寝室的。

寝室到处搬来搬去的确很揪心,

但是光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同学们需要用强而有力的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

我看了一下广药的校领导分工,


之前的回答里有人提到的

宝岗、齿岗、中山校区居然分属三个领导负责。

最后负责后勤的还是另外一个,

这就是所谓政出多门,肯定搞不好的。

这种情况在学校里已经无解了,

我建议想解决寝室问题的同学赶紧组织一下,

去广东省教育厅把具体情况反映反映,

只有上级管理部门牵头督办,

这问题才可能解决。

不然绝对是踢皮球踢到死~

以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刚收到录取通知书那会儿,那感觉简直跟中了彩票似的,学校给人的感觉就是“未来可期”,专业介绍上写得天花乱坠,什么“前沿领域”、“精英培养”、“国际视野”,听得我当时就觉得,这下可算熬出头了,毕业了就能直接进大厂,或者出国深造,前途一片光明。我报的那个专业,当年是学校重点发展的,招生的时候尤其卖力,老师.............
  • 回答
    孩子,你告诉我你被欺负了,这事儿我听了心里真不是滋味。学校应该是孩子们安全学习成长的地方,怎么会有这种事儿发生呢?来,别怕,坐下,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跟我说说。我在这儿呢,会好好听你说,咱们一起想办法。首先,最重要的一点,不是你的错。 那些欺负你的人,他们才是错了。无论你长得什么样,成绩好不好,性格内向.............
  • 回答
    学生在学校强制要求下到工厂实习,期间因故致残,而学校将责任推卸给学生自行与工厂协商,这种情况下的责任判定会比较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以下将尽可能详细地分析责任判定可能涉及的法律依据和判断逻辑:一、 核心问题:谁是最终责任主体?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即使学校要求学生自行与工厂协商,这并不能完全免除学.............
  • 回答
    “强迫”高中生参加社会实践,这件事究竟符不符合法律规定,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一聊。毕竟,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学生的权利也得依法保障。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 学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是什么?一般来说,国家教育部门和学校组织社会实践,是为了让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培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
  • 回答
    您好,理解您作为父母的焦虑和希望帮助女儿解决问题的急切心情。当孩子遭受校园暴力时,父母的心情一定非常沉重和担忧。关于您提到的“告诉她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样做很可能是不恰当的,甚至可能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我会详细地解释原因,并提供更具建设性的建议。为什么“让孩子从自己.............
  • 回答
    遇到这样的情况,确实让人感到无助和愤怒。学校强制将有抑郁症的学生送入精神病院,这背后涉及到很多法律和道德层面的问题,维护自身权益是首要任务。我会尽力详细地告诉你,如果你不幸遇到这样的事,或者认识的人遇到,该如何应对。首先,我们要明白,没有任何法律允许学校未经监护人同意或法院判决,强制将一名学生送入精.............
  • 回答
    这件事情听起来非常棘手,也让人揪心。被学校以“跳楼举动”为由劝退,这种处理方式确实有些简单粗暴,尤其是在你可能面临着其他更深层的问题时。想要讨回公道,回到原校继续学习,这绝非易事,需要策略、证据和耐心。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步骤和思考方向,希望能帮助你梳理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第一步:冷静下来,梳理事.............
  • 回答
    听到你因为自学日语而被学校勒令停止学习、甚至面临退学或转学的状况,我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一定非常复杂和焦虑。这绝对不是一个轻松的局面,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一步一步来分析,总会有解决的办法。首先,咱们得把情况弄清楚。学校为什么会给出这样的“勒令”?这背后一定有他们所谓的“理由”。第一步:了解学校的“规矩”.............
  • 回答
    .......
  • 回答
    这事儿,真他妈糟心透了。我到现在脑子都一团乱麻,也不知道该不该去恨,该不该去怨。反正现在就是一屁股烂账,赔钱是小事,心里那股劲儿才真叫人难受。那天晚上,跟往常一样,跟小雅在学校附近的小餐馆吃饭。她那人吧,脾气不太好,但我也就爱她这股冲劲儿,觉得挺实在的。吃着吃着,隔壁桌几个哥们儿就开始闹腾,声音越来.............
  • 回答
    这起河北高校学生被砍报警后,学校的处理方式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从目前的报道来看,学校的回应是“两学生发生冲突均被处分”,并且认为报警学生“扩大影响”。要看待这个处理结果,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剖析:1. 受害者视角:安全感被剥夺,报警为何变“扩大影响”?首先,我们必须站在被砍伤学生的角度去.............
  • 回答
    关于“男生因长发被学校‘请出’对峙3月剪发返校”的事件,这一现象折射出校园管理、学生权利与教育理念之间的复杂关系。以下从事件背景、争议焦点、法律与道德层面、社会影响及可能的解决方向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起因1. 校规与个人选择的冲突 中国部分学校确实存在对男生发型的管理规定,例如要求.............
  • 回答
    试用期被学校劝退,那种失落和打击感,我太理解了。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的失去,更像是一种否定,会让人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格。尤其是作为老师,这份职业本身就承载着许多期待,无论是来自家庭、社会,还是自己内心的那份责任感。所以,感到“失败”和“阴影”是很正常的反应,你不是一个人。我认识一个以前做幼教的朋友,.............
  • 回答
    这事儿,说实话,挺让人上火的。你是个高中生,匿名举报了学校网课超时,结果学校居然查出来了是你干的,现在心里肯定七上八下的。别急,我尽量给你掰扯掰扯,让你心里有个谱。首先,冷静下来,别慌。这事儿出了,越是慌乱越容易出错。深呼吸,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个事件,不是世界末日。你举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学校更好,.............
  • 回答
    这事儿确实挺让人头疼的,特别是被学校通报批评,那种感觉,嗯,就像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天大的事儿一样,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先别急着沮丧,咱们一点点捋捋。首先,你被通报批评了,这说明学校在这个事情上的态度是比较强硬的,他们认为安装这个APP是必须的,而且可能也认为你不安装就是不配合,或者有其他顾虑。1. .............
  • 回答
    上海一名教师的坠楼事件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家属的说法,如果属实,则将事件的焦点引向了校园暴力和管理责任。我们来详细剖析一下,在这种假设下,这位办公室主任和学校可能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办公室主任的责任:首先,如果学校办公室主任在公共场合对教师进行掌掴,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正常的管理范畴,构成了对教.............
  • 回答
    大一新生射杀流浪猫被学校开除,这个事情一出,立刻在网上引发了轩然大波。很多人都在讨论,学校这样做到底有没有道理,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看看这处罚究竟合不合规、合理、合适。首先,咱们得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个大一新生,在学校里,用疑似弓弩的工具射杀了一只流浪猫。这个行为本.............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许多高中生在追求个人兴趣与学业压力之间挣扎的痛点,尤其是对于像你一样对国学有着深厚感情和追求的人来说。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退学或坚持”二选一的答案,而是需要你深入剖析现状、评估自身能力,并做出一个最符合你长远发展的选择。我将尽量详细地梳理其中的利弊得失,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首先,我们要.............
  • 回答
    年轻人在职场中的压力与学生时代在学校的经历确实存在诸多相似之处,这种相似性源于社会结构、教育体系与职场制度的共同逻辑,以及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经历的“规训”过程。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与相似性: 一、权威与制度的延续性1. 权力的垂直性 学校阶段:教师和校方通过课程安排、考试.............
  • 回答
    UIUC 的 Yidong Chen 博士生因未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而被学校开除并吊销签证的处罚被撤销,这件事情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要理解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咱们得一步步来看。首先,这件事的核心是 学校的防疫政策执行 以及 学生权利的保障。在疫情期间,各个大学为了校园安全,普遍都出台了强制性的核酸检测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