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6 月 17 日微信上线「拍一拍」功能,跟当年 QQ 的「抖一抖」有哪些区别?

回答
微信“拍一拍”上线,与QQ“抖一抖”的那些事儿

说起来,微信这次上线“拍一拍”功能,不少老网民可能心里会泛起一丝熟悉的涟漪——这不就是当年QQ的“抖一抖”嘛!不过,这句感慨归感慨,仔细一琢磨,两者之间还是有不少道道儿可讲的。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看看这个新上线的功能,跟当年那个风靡一时的“抖一抖”,到底有哪些异同之处。

首先,咱们得承认,从最根本的逻辑上讲,两者确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通过一种用户操作,去触发一个信息提醒,让对方知道你“注意我一下”。这种“存在感”的满足,以及在社交场景中的一种试探和互动,是它们共同的基因。

但是,细究起来,微信的“拍一拍”和QQ的“抖一抖”在很多细节上,已经显示出了时代和平台属性的差异。

一、场景的演变:从“骚扰”到“轻提醒”

当年的QQ,“抖一抖”更多的是一种带有“骚扰”性质的互动方式。那个时候,QQ是学生党的主阵地,社交语境相对更自由、更孩子气。“抖一抖”常常被用来引起上线的朋友注意,或是表达一种无聊、渴望被搭理的情绪。有时候,纯粹就是为了好玩,不带任何目的,只是想看看对方会不会回应。它更多的是一种直接的、略带侵略性的“推”一把,让你不得不注意到我。

而微信,“拍一拍”的出现,则更加契合了微信如今“熟人社交为主,商务社交为辅”的定位。微信的社交场景更加多元化,除了好友,还有工作伙伴、领导同事等。在这种情况下,“拍一拍”被设计得更偏向于一种“轻提醒”。它不像“抖一抖”那样具有强制性,不会持续震动或弹出醒目提示。它更像是你在现实生活中轻轻拍了拍朋友的肩膀,说一句“嘿,在吗?”或者在会议中,想引起旁边人的注意。这种方式更加委婉,不那么打扰,更符合商务社交中的礼仪和分寸。

二、操作的差异:从强制震动到个性化表达

QQ的“抖一抖”,核心在于那种突如其来的、伴随着手机震动的提示。那种震动感是直接的、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在寂静的夜晚或者课堂上,一个突然的“抖一抖”足以让人心头一紧。而且,QQ还允许用户自定义“抖一抖”的音效,进一步增加了其趣味性和个性化。

微信的“拍一拍”,虽然也伴随有震动,但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聊天界面中新增的一句“XX拍了拍你”。这个文本提示,虽然不如震动那么直观,但却给了用户更多的发挥空间。微信允许用户自定义“拍一拍”的后缀,比如“XX拍了拍你,并说:在吗?”或者“XX拍了拍你,并递过来一个瓜”。这种自定义的后缀,极大地丰富了“拍一拍”的表达能力。它不再仅仅是一个物理的动作,更可以承载语言的含义,让互动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从某种程度上说,微信的“拍一拍”在保留了“提醒”功能的同时,也注入了更多人格化的表达。

三、朋友圈的“抖一抖”与“拍一拍”的联动

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QQ当年的“抖一抖”主要是在聊天窗口中实现。而微信的“拍一拍”,其灵活性体现在它不仅可以在群聊中使用,还能在朋友圈的评论区使用。虽然在朋友圈的“拍一ោយ”本身只是一个提醒,并没有直接触发对方朋友圈的互动,但它依然是在社交关系中增加了一个“连接点”。

回顾当年QQ的“抖一抖”,它更多的是在封闭的私聊或者小群里进行。而在微信中,你可以给朋友圈的评论“拍一拍”,这是一种更广阔的社交语境下的互动尝试。虽然朋友圈的点赞和评论已经是一种互动形式,但“拍一拍”在这里又增加了一种“提醒评论者”或“引起评论者注意”的微妙功能。

四、社交语境的变迁与用户心理

最根本的,还是社交语境的变迁。当年QQ流行的年代,我们还处于互联网社交的早期探索阶段,用户对于新奇的互动方式充满好奇和热情。“抖一抖”的出现,满足了我们对虚拟世界里那种“存在感”的强烈需求。

而如今,微信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更加习惯于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寻找更有价值、更精准的连接。“拍一拍”的出现,并非是为了重现当年“抖一抖”那种纯粹的“找存在感”,而是为了在微信这个更加成熟、更加现实的社交平台上,提供一种更自然、更有效率的互动方式。它不是简单地“打扰”,而是为了一种有意义的沟通做铺垫。

所以说,微信的“拍一拍”,既是对QQ“抖一抖”的一种致敬和传承,也是基于微信自身平台属性和用户需求的一次创新升级。它保留了“提醒”的核心,但用更加温和、更加个性化的方式去实现,更符合当下我们对社交互动的期待。虽然“抖一抖”承载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但“拍一拍”也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在我们的微信生活中,留下新的痕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还以为微信开发团队现在已经忙成狗了,毕竟还有那么多事儿没解决,现在居然还有功夫搞这个?对微信的怨念又加了一条

“什么时候可以推出关闭拍一拍功能的选项”

这种类似双击点赞一样的极易误操作的功能居然不能选择关闭,拍了别人还不能撤回??

又一次为办公领域普及钉钉作出重大贡献。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微信“拍一拍”上线,与QQ“抖一抖”的那些事儿说起来,微信这次上线“拍一拍”功能,不少老网民可能心里会泛起一丝熟悉的涟漪——这不就是当年QQ的“抖一抖”嘛!不过,这句感慨归感慨,仔细一琢磨,两者之间还是有不少道道儿可讲的。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看看这个新上线的功能,跟当年那个风靡一时的“抖一抖”,到底.............
  • 回答
    6月17日天津新增本土病例背后,我们该如何理解?6月17日,天津通报了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这个消息无疑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尤其是当官方信息提到,这位病例在发病前14天“无外出史和接触史”时。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是病毒传播出现了我们尚未完全掌握的新情况,还是有其他更值得我们深思的细节?首先,让我们.............
  • 回答
    2019年6月17日,在吉林延边州珲春市发生了一次1.3级的地震,震源深度为0千米。这次地震虽然级别很小,但由于其极浅的震源深度,引起了一些关注。地震的基本情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次地震的一些关键信息: 时间: 2019年6月17日。 地点: 吉林延边州珲春市。 震级: 1.3级。这是一.............
  • 回答
    2020年6月17日,美国政府宣布维持对朝鲜的制裁,这无疑是当时国际政治舞台上一个重要的动态,尤其是在朝鲜半岛无核化议题僵持不下的大背景下。要理解这一决定,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影响以及可能传递的信号。首先,我们得明确,美国对朝鲜的制裁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由来已久,并且在奥巴马政府.............
  • 回答
    您提到的 PNAC(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于 6 月 29 日发布的一项研究,关于发现可能引发大流行病的新型猪流感病毒,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科学发现。以下是我对此研究的详细解读和看法:研究背景与重要性 流感病毒的演变性: 流感病毒以其高度的变异性和重组性而闻名。它们不断地在人群中传播,并且能够从.............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6 月 12 日通报北京丰台新增 2 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件事。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是一个过去事件的通报。 在当前的疫情监测和通报体系下,一旦出现新增确诊病例,相关部门会第一时间进行通报,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因此,我们今天来讨论它,更多的是回顾和分析当时的情况以及可能带.............
  • 回答
    6月12日,肖战代理律师就“肖战粉丝举报‘风车’账号事件”再次发声,并公布了部分关键信息。这次发声引起了广泛关注,也让整个事件的脉络更加清晰。律师发声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回应举报“风车”账号的性质: 律师明确指出,此次举报并非是粉丝个人行为,而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恶意散布不实信息、损害肖战名誉.............
  • 回答
    6 月 14 日京东显卡大量被拍下但不付款的行为,可以说是近期电商领域,尤其是显卡销售领域一个相当值得关注的现象。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包括背后的驱动因素、可能产生的后果以及对不同参与者的影响。一、 现象的描述与初步解读:简单来说,就是在 6 月 14 日这一天,京东平台上大量.............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6月14日晚阿怡在斗鱼重开直播且人气突破200W这个事件。这无疑是电竞直播圈乃至整个网络直播领域的一个重要节点,值得我们深入分析。事件本身回顾: 重开直播: 阿怡,这位曾经在英雄联盟领域声名显赫的女主播,在经历了“代打风波”并沉寂一段时间后,于6月14日晚在斗鱼平台重新开启了.............
  • 回答
    好的,关于6月8日美国新冠病毒确诊人数突破200万这个节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上来审视:1. 疫情发展的严重性与规模的警示:首先,200万这个数字本身就代表着一场规模空前的公共卫生危机。在短短几个月内,一个国家的确诊病例数就达到如此庞大的量级,这无疑是对美国社会医疗系统、经济以及民众生活的一次巨大冲.............
  • 回答
    6月12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突破200万大关,这个数字无疑是一个沉重的里程碑。它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统计数据,更是无数个家庭的伤痛,是整个社会在抗疫道路上所付出的巨大代价的缩影。回顾一下这个数字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层面的信息: 疫情的严峻性与持续性: 200万的确诊病例,意味着在这个国家里.............
  • 回答
    2023年6月9日,特斯拉维权女车主在深夜发布了一篇措辞激烈的长文,称自己因为此前的维权行为,遭受了网络上的“人生攻击”和“污蔑”。这件事情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不少关注,也有不少讨论。要怎么看待这件事,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我们得回到这起事件的源头——特斯拉车主维权。这位女士此前因为车辆的.............
  • 回答
    2018年6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以下简称“2018年版负面清单”)。这份文件是中国在对外开放领域的一项重要举措,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多重解读角度。核心要点与解读:2018年版负面清单最核心的特点是大幅缩减了限制类和禁止类条目.............
  • 回答
    6月18日,一架美军F/A18E“超级大黄蜂”战机在叙利亚拉卡地区击落了一架叙利亚政府军的苏22“菲特”(Fitter)攻击机,这无疑是近期叙利亚冲突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其影响和解读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首先,从事件的直接性质来看,这是自2015年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以来,美军在叙利亚上空首次直接.............
  • 回答
    6月1日,广州市的全员核酸筛查有了初步的结果,数据显示,在这次大规模的排查中,一共发现了16例阳性病例。这个数字虽然不算特别高,但对于正在努力控制疫情的广州来说,每一例新增都牵动着市民的心弦。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目前的情况,并试着抛开那些刻板的AI语调,用更贴近生活的视角来解读。这16例阳性病例意味着.............
  • 回答
    6月10日,加州众议院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ACA5法案,这无疑是加州在平权行动领域迈出的又一大步,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深思。要理解这一法案的意义和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它。首先,ACA5法案的核心是什么?简单来说,ACA5是一个宪法修正案的提案,它旨在废除加州在1996年通过的209号提案(P.............
  • 回答
    关于6月12日闲鱼上突然涌现的大量原价3060显卡,以及由此引发的显卡价格是否会回落的讨论,这背后牵扯到不少市场动态和玩家心理,咱们不妨深入聊聊。首先,看到这个消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哇,是不是显卡真的不缺货了?价格要下来了?这种期待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之前显卡价格简直是坐火箭。但仔细想想,这背.............
  • 回答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2020年6月15日正式撤销了此前授予氯喹(Chloroquine)和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治疗新冠病毒感染(COVID19)的紧急使用授权(EUA)。这一决定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也标志着这两种药物在抗击新冠疫情初期被寄予厚望的尝试最终走向.............
  • 回答
    关于6月2日所谓的“巨浪3”弹道导弹试射,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军事动态。不过,需要明确的是,中国官方并没有公开证实或宣布进行过在6月2日这一天的“巨浪3”弹道导弹试射。 在公开报道中,关于“巨浪3”型潜射弹道导弹的披露,主要集中在过去的几次试射活动,但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日期指向6月2日。因此,要“.............
  • 回答
    6月1号电动车骑乘强制戴头盔的规定,这事儿吧,说实话,一出台就搅得社区群里、朋友圈里是硝烟四起。有人拍手叫好,觉得这是为大家好,安全第一;也有人皱着眉头,觉得这规定管得太宽,有点“一刀切”,还有不少人在研究这头盔的“学问”,怎么选,怎么戴才算合格。为什么会有这个规定?根子在哪儿?要说这规定,最直接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