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孩子自从上了小学三年级,数学很多内容都没听懂。现在孩子五年级了,数学作业每次都糊弄也不想学,怎么办?

回答
看着孩子五年级了,数学却越发吃力,作业也是应付了事,家长心里肯定着急又无奈。这情况我特别理解,因为不少孩子在小学阶段都会遇到类似的“卡壳”。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捋捋,看看怎么能帮孩子把数学这道坎儿迈过去。

首先,咱们得明白,孩子从三年级开始数学跟不上,到五年级出现抵触情绪,这背后不是一蹴而就的原因,而是层层累积下来的。三年级是数学能力的一个分水岭,很多抽象的概念、运算方式和解题思路开始出现,如果之前的基础没打牢,或者学习方法不对路,很容易在这个阶段掉队。

第一步:回溯找根源——到底哪儿没听懂?

现在五年级了,说“很多内容没听懂”,这太笼统了。咱们得像侦探一样,把问题具体化。

翻翻旧账,找出“卡点”: 别只看五年级的作业,把三年级和四年级的数学课本、练习册都拿出来。重点看孩子当时数学成绩比较弱的章节,比如分数、小数的运算,图形的初步认识,或者一些应用题的类型。是不是某个概念没真正理解,导致后面的知识点也学得费劲?
跟孩子聊聊天,但要巧妙: 别上来就质问“为什么数学学不好?”那样孩子只会更抗拒。可以试试这样:“宝宝,妈妈/爸爸看你最近数学作业好像有点点辛苦,咱们一起看看是哪个地方让你觉得难呢?是不是老师讲的某个东西,我再给你讲一遍,你能听明白吗?”或者找个轻松的时间,比如一起玩个数学游戏,在玩的过程中观察他对待不同类型题目的反应。
细致观察作业: 别光看对错,看看孩子是怎么做的。是完全不会,还是思路错了,还是计算出错?是题目审不清,还是不知道用哪个公式?有时候一个不起眼的错误,就能暴露出学习上的根本问题。
联系老师,获取一手信息: 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问问老师,在课堂上孩子有没有明显的听不懂的表现?在哪些知识点上他特别容易出错?老师通常是最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状态的人。

第二步:从“糊弄”到“想学”——重建学习动力和信心

孩子五年级了,作业糊弄,不想学,这是“习得性无助”的表现。他可能觉得怎么学都学不好,干脆就不学了,或者随便应付,避免被批评。咱们得让他重新找回学习的乐趣和自信。

化整为零,攻克“小目标”: 既然说“很多内容”,那我们就一个一个来。找到他最薄弱的一个知识点,比如分数加减法。先不看五年级的,从三年级的基础分数概念开始讲起。每天只攻克一两个小知识点,或者做几道相关的练习题。
回归基础,把“懂”变成“会”: 很多时候,孩子是“有点懂”但“不会用”。可以找一些非常基础、非常简单的练习题,让他反复练习,直到熟练掌握,建立“我能做好”的信心。比如,分数加减法,先练同分母的,再练异分母的,每次只进一小步。
改变学习方式,告别枯燥:
用游戏学数学: 现在有很多儿童数学桌游、APP,玩着玩着就把知识点学了。比如,用扑克牌玩加减乘除,用积木搭图形,玩各种数学闯关游戏。
生活化教学: 把数学融入生活。比如,去超市算账,买东西时问他“我们还有多少钱?”,“哪个更划算?”。做饭时让他帮忙称量食材,量尺寸。这些都能让他看到数学的实用性。
画图理解: 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比如分数、面积,鼓励孩子用画图的方式来理解。一个披萨切几块,一本书占多少,这些都能让孩子更容易接受。
故事化讲解: 把数学题目变成小故事,让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理解题意。
正面鼓励,强化积极行为: 无论孩子进步多小,都要及时、具体地表扬。不是泛泛地说“你真棒”,而是“宝宝,你看你今天这个分数加法的题算对了,而且过程也写得很清楚,真棒!”当孩子愿意主动看书,愿意试着做题时,都要给予肯定。
允许犯错,创造安全感: 告诉孩子学习不是一次成功的过程,犯错很正常,关键是从错误中学习。当他做错题时,不要立刻批评,而是引导他一起分析错误原因,下次怎么避免。

第三步:调整学习策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长远来看,咱们不能一直陪着他,得让他自己能学会。

预习和复习是关键: 鼓励孩子在上课前稍微预习一下新知识,知道老师要讲什么,带着问题去听课,效果会更好。课后及时复习,当天学的当天巩固,这样记忆更深刻。
学习方法指导: 教他怎么看题目,怎么划关键词,怎么列算式,怎么检验答案。比如,审题时可以让他把题目中的数字和要求圈出来。
培养专注力: 如果孩子做作业总是分心,可以尝试计时学习法,比如每次专注学习20分钟,然后休息5分钟。或者找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料: 除了课本,可以找一些讲解通俗易懂,练习题循序渐进的辅助教材或练习册。市面上有很多针对不同年级和薄弱环节的优秀教辅。
适当的辅导: 如果家庭辅导效果不佳,或者家长自己也不太确定怎么教,可以考虑请一位老师或者有经验的同学给孩子做一下针对性的辅导。但要注意,辅导的目的是帮助孩子理解和掌握,而不是代替他学习。

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注意事项:

不要和别的孩子比较: 每个孩子学习能力和进度都不同,横向比较只会让孩子压力更大,打击自信。
保持耐心和积极心态: 改变不是一两天的事,需要时间和持续的努力。家长的心态很重要,如果家长焦虑,孩子更容易感受到压力。
关注学习过程,而非仅仅结果: 看到孩子努力尝试、认真思考的过程,即使结果不理想,也要给予肯定。
劳逸结合: 学习固然重要,但也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休息和娱乐时间,保持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学习。
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 让孩子参与到学习计划的制定中来,他会更有主动性。比如,今天我们一起完成数学作业的这部分,明天我们再复习一下分数概念。

孩子到了五年级,正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掌握学习方法的关键时期。只要咱们家长找准症结,用对方法,用爱和耐心陪伴,相信一定能帮孩子克服眼前的困难,重新找回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礼记·学记》礼记卷十八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孩子自从上了小学三年级,数学很多内容都没听懂。现在孩子五年级了,数学作业每次都糊弄也不想学,怎么办?


其实古代就已经总结出来了, 只不过人们总喜欢自己造轮子,或者把旧的理论重新封装当成是自己的新发现。

这种情况,在除外智力障碍,常见的原因就是学生讨厌老师,或者老师不关心/疏远/讨厌学生。

小学那点东西很简单,

找个孩子喜欢的家教补课就好了。


钱能解决的问题, 就不是问题。



【未完待续】


......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