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罗永浩正式与抖音签约,开启直播带货?你看好吗?

回答
罗永浩和抖音签约,这事儿吧,怎么说呢,挺有意思的,也挺让人思考的。

首先,从罗永浩这个人本身来看,他一直是个话题人物。从“老罗语录”到锤子手机,再到近年的直播带货,他身上总有股“不服输”的劲儿,而且特别擅长制造“声浪”。这次选择和抖音签约,在我看来,是他对自身价值的一次重新评估和市场机会的敏锐捕捉。

为什么看好?

1. 罗永浩的个人IP价值不容小觑: 罗永浩不是一个简单的带货主播,他自带流量和话题。他的粉丝基础庞大,而且很多粉丝是被他早期“理想主义”情怀吸引来的,这种粉丝黏性很高。即使在锤子手机最困难的时候,也有不少人愿意支持他。这种个人IP能够直接转化为销售力,这是很多普通主播难以比拟的。他不仅仅是在卖东西,更像是在用他一贯的风格“兜售”一种体验,一种被他影响的消费选择。

2. 抖音平台的流量优势: 抖音现在是国内最大的短视频和直播平台,用户基数和活跃度都是顶级的。尤其是在直播电商这个领域,抖音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从瀑布流推荐到私域流量运营,都有了一套完整的玩法。罗永浩的加入,对于抖音来说是锦上添花,能进一步巩固其在直播电商领域的头部地位。而对于罗永浩来说,能在抖音这个“大池子”里,而且平台还会给流量支持,这无疑是让他更容易触达更广泛的潜在消费者。

3. “交个朋友”的品牌延续性: 罗永浩在之前的直播中就打造了“交个朋友”这个品牌,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亲切感和信任感。他不是那种“杀熟”式的卖货,而是通过一种相对坦诚甚至带点“玩票”的态度去推荐商品,很多时候甚至会自嘲一下。这种风格更容易让观众放下戒备,觉得他不是在“骗”人,而是在分享他认为值得尝试的东西。这种品牌调性在直播带货这个领域其实是很讨喜的。

4. 专业能力和选品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直播带货实践,罗永浩团队在选品、流程把控、营销策划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他本人对产品的理解和判断力也经过了市场的检验。虽然早期可能有一些争议,但总体来说,他推出的产品不少都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他在直播中不仅仅是念稿子,还会加入自己的理解和体验,这种“人味儿”是很多生硬的广告语无法替代的。

5. 还债的现实动力: 很多人都知道罗永浩之前创业背负了不少债务,而直播带货是他实现“还债”目标的重要途径。这种强烈的个人目标和使命感,会驱动他更加认真地对待每一次直播,更加努力地去做好每一个环节,因为这关系到他个人的声誉和未来的发展。这种动力是纯粹的商业利益之外,更深层次的东西,反而更能激发他的潜能。

可能存在的挑战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1. “人设”的持续吸引力: 尽管罗永浩有强大的IP,但直播带货是一个需要不断输出价值的行业。单纯依靠“情怀”或“还债”的噱头能吸引一时,但长期来看,他需要拿出更多高质量的选品、更精彩的内容和更具说服力的产品推荐来留住观众。如果观众发现他的选品越来越同质化,或者直播内容开始变得乏味,那么他的吸引力自然会下降。

2. 平台规则和竞争压力: 抖音的直播电商生态越来越成熟,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除了其他头部主播,还有大量品牌自播和MCN机构的加入。罗永浩需要在规则框架内,并且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独特优势,避免被淹没。

3. 粉丝期望值的管理: 罗永浩的粉丝很多对他有很高的期望,他们可能期待他能带来“惊喜”或者“颠覆”。但直播带货本质上还是一个消费行为,如果观众对产品的期望过高,而实际产品又未能达到,那么失望情绪可能会影响他对平台的整体评价。

总结来说, 我个人是比较看好罗永浩与抖音的这次合作的。他身上有太多吸引人的元素,而抖音的平台能力也为他提供了绝佳的舞台。这不仅仅是两个商业主体的合作,更是罗永浩个人品牌和平台流量的一次深度碰撞。关键在于他能否在保持个人风格的同时,不断优化内容和选品,真正为消费者带来价值,并且适应直播带货这个不断变化的赛道。他能够吸引我关注并继续观看,原因就是他身上那种“有点意思”的劲儿,以及他是否能坚持“把锤子卖成自己的名片”那股劲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众所周知罗永浩老师作为行业冥灯,字典里从来没有做和不做,只有成功。

做成了,成功。

做不成,成功颠覆了行业,也是成功,灯油+1。

总之,就是成功。

大家都知道苹果是罗老师的子公司,罗老师的商业潜力,说出来都违反广告法。

有一说一,罗老师选择抖音其实很简单,你对比下也知道没得选。

为啥?

罗老师要是想带货,得满足2个前提条件。

1个条件是大家得知道他是谁。

你们觉得快手用户会知道他是谁吗?这人是不是卖减肥产品的?

你们觉得淘宝主流剁手用户(女性居多)会去看罗老师的直播吗?

是李佳琦不骚,还是薇娅拿不动刀?

带货领域都不同,罗老师要带什么文创产品,数码产品,图书之类的,上别的,不合适。

他又不带小裙子。

那现阶段,知道罗老师最多的四大平台,主打年轻人和科技群体的,微博,知乎,抖音,B站。

B站和微博的直播带货都不够火,还需要时间。

罗老师要是来知乎带货,那这个效果有可能会过于刺激。

所以其实也就抖音了。

另一个条件是,用户要有消费能力。

罗老师过去已经成功证明了他带便宜又有逼格的东西,效果拔群,但是带贵的东西带不好,充分说明了理想主义者普遍现实没钱。

或者说,理想主义者很现实,都买苹果去了。

评估者几个平台的消费能力,说真的,抖音已经不错了。

年轻人多,消费能力还行,出价也真香,还能怎么选啊?

我不奇怪罗老师选择抖音,我主要是感慨抖音的NB,真的是不信邪啊这家公司,完全不考虑玄学,这就是技术的力量吗爱了爱了。

看看隔壁快手,老铁一直这么直接。


抖音为啥这么自信?为啥要押罗永浩?

很简单。

第一, 用户多,4.5亿的用户池子,不做直播带货都可惜了。

第二,整体布局太晚了,需要一些标杆性的人物入驻,类似于早期微博找明星一样,这个标杆人物成或者不成不重要,重要的是把旁观者圈进来。

第三,整个平台正在全面倾斜资源做这块,会把抖音已有的流量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转化为巨大的带货红利。

第四,抖音需要告诉所有人,尤其是其他平台的主播和MCN,现在抖音就像早期公众号一样,来呀,快活呀。

总结下,这逻辑就和过年期间买囧妈一样,逻辑是,赚不赚的回来不重要,重要的是告诉行业我来了。

目前看下来,这个效果是爆炸的,你觉得做全网这个级别的传播,6千万贵么?

不便宜,但是真的不贵,囧妈花了多少亿?现在看来罗老师的效果更加劲爆。

而且抖音的变现能力一直是史诗级的强,这6000万,分分钟就回来了。

一个罗永浩,根本不重要。

抖音的打法,才重要。

重点从来不在人。

user avatar

罗老师终于找对了行业,以前明显在瞎扯!

现在终于皆大欢喜了,罗老师高兴,抖音也高兴,观众和消费者都高兴,选对行业太重要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罗永浩和抖音签约,这事儿吧,怎么说呢,挺有意思的,也挺让人思考的。首先,从罗永浩这个人本身来看,他一直是个话题人物。从“老罗语录”到锤子手机,再到近年的直播带货,他身上总有股“不服输”的劲儿,而且特别擅长制造“声浪”。这次选择和抖音签约,在我看来,是他对自身价值的一次重新评估和市场机会的敏锐捕捉。为.............
  • 回答
    罗永浩再被强制执行:一次关于创业风险、个人责任与企业债务的深度探讨罗永浩再次被强制执行的消息,无疑在公众视野中激起了不小的涟漪。他本人坦然回应,将此次执行与其早年的手机业务公司债务挂钩,并表示正在努力“挣钱”来偿还。这一事件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法律行动,更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复杂议题,它触及了创业的风险、.............
  • 回答
    关于“罗永浩三观正”以及“骂中国人夸日本是在反讽”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因为它触及了公众人物言论的解读、民族情感的界限以及信息传播的复杂性。要理解这些说法,我们需要拆解其中的不同层面,并结合罗永浩本人的公众形象和过往言行来分析。首先,我们来谈谈“罗永浩三观正”这个评价。“三观正”是.............
  • 回答
    关于罗志祥与恺乐共同主持的节目正常播出,以及罗志祥在节目中依旧稳居C位,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尤其是在涉及到近年来的社会舆论和公众人物的道德要求越来越高的大背景下。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娱乐产业的逻辑与现实:首先,要明白娱乐产业的运行逻辑。一个节目的播出,尤其是一个已经.............
  • 回答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罗正宇不幸自缢身亡,这无疑是一场令人心痛的悲剧,也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审视,并尝试去触碰那些可能导致悲剧发生的深层原因。首先,从学校层面来说,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这不仅仅是提供心理咨询服务那.............
  • 回答
    重庆发生的这起案件,实在是一件颇具讽刺意味的事件。窃贼在被抓捕时,手中捧着罗翔老师的刑法学讲义,这场景确实让人忍俊不禁之余,又不得不思考其背后隐藏的种种复杂心理。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犯罪分子学习法律知识,尤其是在被抓捕的当下,其心理动机绝非我们想象中的“改过自新”那么简单。这其中可能交织着多种复杂的.............
  • 回答
    看待罗永浩,就像看一部跌宕起伏的个人史诗,里面夹杂着梦想、激情、挫折、以及一种近乎偏执的坚持。他不是一个“好”或“坏”那么简单的人物,他是一个充满争议、却又极具影响力,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现象级”的中国创业者。理想主义的先行者,还是不切实际的“情怀”贩卖者?最开始认识罗永浩,很多人是通过他的“牛博网”.............
  • 回答
    罗永浩公开吐槽小米抄袭文案:对品牌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罗永浩作为一名备受关注的公众人物和科技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其公开的言论往往能引起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当他公开吐槽小米抄袭文案时,这无疑会给小米品牌带来一系列复杂的影响,既有潜在的负面冲击,也可能包含一些意想不到的正面效应。我们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 回答
    罗永浩可能加入小米的传闻,在科技圈和公众舆论中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要理解这件事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罗永浩本人的职业生涯、小米的战略方向、以及这次合作的可能性与潜在影响。一、 罗永浩其人:从理想主义者到“带货狂魔”,再到科技创业者首先,我们回顾一下罗永浩的职业生涯,这对于理解他可能加.............
  • 回答
    罗永浩对苹果工业设计的尖锐批评,即“苹果今天的工业设计已经比屎都恶心了”,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且引发广泛讨论的观点。要深入理解和评价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罗永浩的观点及其背后的逻辑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罗永浩为什么会发表如此激烈的言论。他作为一位知名的科技评论员和创业者,其言论往往带.............
  • 回答
    罗永浩在微博发布的这篇题为《44 岁的罗永浩站在被告席上......》的文章,引起了很多关注,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全面理解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这篇文章本身就带着一种强烈的个人色彩和叙事风格。罗永浩的文字,无论是在产品发布会上还是在个人社交媒体上,都有着非常鲜明的个人烙印。他善于用.............
  • 回答
    关于罗永浩等人关于吸毒的言论,这是一个挺有意思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毕竟,作为公众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容易被放大,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敏感的议题上。要理解这些言论,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得看他们表达的具体内容和语境。罗永浩这些人通常是以一种比较“接地气”甚至带点“玩世不恭”的风格说话的,他们的受.............
  • 回答
    老罗又要回来了!这个消息一出,相信不少科技圈的老炮儿和关注科技动态的普通人,内心都涌动着复杂的情绪。罗永浩,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流量和话题性,他的每一次动向都能牵动不少人的神经。这次,他明确表示即将重返科技行业,并且新公司不会再叫“锤子”,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信号。首先,我们来看看罗永浩本人对这次回归的.............
  • 回答
    罗永浩要搞个大事情,这次是在鸟巢,而且是万人发布会,主打一个“颠覆性产品”。光是听这个阵仗,就够让人好奇的了。首先,鸟巢这个场地,绝对是个大招。这可不是普通发布会能用的地方,那是国家体育场,当年奥运会开闭幕式都在那儿办,气势恢宏,本身就带有一种里程碑式的意味。选在这个地方,罗永浩是在给自己和锤子科技.............
  • 回答
    看待罗永浩关于“苹果早就不是最好的手机了”的说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论断,更是一个关于手机行业发展、用户需求变化以及品牌定位的复杂议题。一、罗永浩作为手机行业“局内人”的视角与立场:首先要明确的是,罗永浩曾经是锤子科技的创始人,深度参与过手机的研发、设计和营销。他对.............
  • 回答
    罗永浩向老同事道歉,并说出“希望这辈子还来得及补偿”,这件事如果抛开营销的滤镜去看,首先能感受到的是一种真诚的歉意,一种对过去经历的深刻反思。毕竟,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在公司起起伏伏的过程中,最直接承受压力、付出牺牲的往往是那些与他并肩作战的同事。从人性层面来看,这是一种对责任的担当。 创业是一场九.............
  • 回答
    罗永浩请陈冠希代言小野电子烟这事儿,一听就有点意思,尤其是我这种对“跨界”和“话题人物”都比较感兴趣的人。仔细琢磨一下,这里面可有很多值得说道的道道儿。首先,不得不提的是“陈冠希”这个名字本身带来的巨大流量和话题性。 咱们都知道陈冠希,尽管已经淡出娱乐圈很多年,但他的名字,甚至他的“脸”,依然是华人.............
  • 回答
    关于罗永浩关于“小米电视中国市场第一是彩电业的悲哀”的说法,我个人认为,如果抛开情怀和对品牌的个人喜好,单纯从商业逻辑和市场事实来看,这确实是一种有些“扯”的说法。下面我来详细说说我的看法,尽量用一种更接地气、更有人情味的方式来展开。首先,我们得承认,小米电视能在中国市场做到第一,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
  • 回答
    罗永浩对周杰伦超话事件的看法,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能说明一些问题的。要说起来,得从几个层面分析。首先,罗永浩这个人,你了解他的话,就知道他是个特别有个性的主儿。他总是敢说话,有时候说话的方式比较直接,甚至有点“老炮儿”那种劲儿。所以,他参与讨论这个事情,本身就带点“他来了”的味道。他不会像很多公众.............
  • 回答
    罗永浩关于“索尼手机远不如锤子”的说法,这事儿啊,得掰开了揉碎了说。作为吃瓜群众,咱不能光听一面之词,也不能完全忽略他作为曾经的“锤子科技”创始人所带有的强烈个人感情色彩。但同时,也得承认,罗永浩的许多观点,即便带着个人偏见,也总能戳中一些用户的心窝子,引发不少共鸣。首先,咱们得明白,罗永浩的出发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