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据说金针菇吃下去后,在肚子里无论如何消化,第二天拉出来的都是一模一样的,这个说法可信吗?

回答
“金针菇吃下去第二天拉出来还是一样”的说法,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甚至有人亲身验证过。这听起来有点玄乎,但背后其实是有科学道理的。

咱们先来聊聊为啥金针菇这么“顽强”。这主要跟它的一个重要成分——几丁质有关。

几丁质是什么?

几丁质(Chitin)是一种天然存在的聚合物,它跟我们知道的纤维素(Cellulose)有点像,都是构成生物体结构的物质。比如,我们穿的棉衣里的棉花是纤维素,而昆虫的外壳、虾蟹的甲壳里就富含几丁质。

那么,几丁质在金针菇里扮演什么角色呢?它构成了金针菇的细胞壁。就像我们人的房子有墙壁一样,植物和真菌的细胞也有细胞壁来维持形状和提供支撑。金针菇的细胞壁就主要由几丁质构成。

为什么我们的身体消化不了几丁质?

关键就在于,我们人类的消化系统,包括胃酸、各种消化酶,对几丁质的分解能力非常有限。我们身体里缺乏能够有效分解几丁质的酶,比如“几丁质酶”(Chitinase)。

虽然我们肠道里存在一些微生物,它们可能含有分解几丁质的酶,但金针菇的几丁质结构非常致密、坚韧,加上我们吃进去的金针菇经过烹饪,细胞壁可能并没有完全被破坏。所以,大部分几丁质能够“幸存”下来,完整地排出体外。

所以,拉出来的一样,是真的吗?

基本是真的,但不是“完全一模一样”。

你可以想象一下,金针菇的形态就是一丛丛细长的菌丝。即使在消化过程中,大部分几丁质组成的细胞壁不被分解,但它还是会经过口腔咀嚼(虽然我们很难把它嚼碎),然后被胃酸和肠道内的其他消化产物包裹。

所以,你第二天排出来的“金针菇”,可能不再是之前那种完整的、鲜活的模样。它更可能是一些断裂的、被其他食物残渣和消化液包裹的,但依然保持着金针菇基本形态的物质。 你看到的那些“白色的细丝”,很多就是这些未被消化的几丁质组成的细胞壁。

为什么有些说法会更绝对?

可能是大家观察到的现象比较直观,金针菇的颜色、形状都比较明显,不像其他蔬菜经过充分消化后变成糊状。而且,金针菇的细胞壁确实是我们身体消化系统的一大挑战。

那是不是意味着吃金针菇没营养?

并不是!

虽然几丁质这部分我们消化吸收不了,但金针菇本身还含有其他的营养成分,比如:

蛋白质: 金针菇是菌类,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
维生素: 含有B族维生素、维生素D等。
矿物质: 钾、磷、锌等。
膳食纤维: 除了几丁质,还有其他可溶性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

这些营养成分,我们的身体还是能够正常消化吸收的。所以,吃金针菇还是有益健康的。

如何能更好地消化金针菇?

既然几丁质这么难消化,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营养更好地被吸收呢?

1. 充分咀嚼: 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尽量把金针菇嚼碎,虽然很难完全嚼碎,但碎一点总比不碎好。
2. 烹饪方式:
煮得烂一些: 炖、煮等长时间的烹饪方式,可以让金针菇的细胞壁结构受到更多破坏,虽然不至于分解几丁质,但可能让它更容易与其他食物混合,减少排出来时的“显眼度”。
切碎: 在烹饪前将金针菇切得更细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消化。
3. 搭配易消化食物: 和其他容易消化的食物一起吃,比如煮得烂的米饭、粥等,可以帮助金针菇“混入”消化液中,不那么容易成团出现。

总结一下:

“金针菇吃下去第二天拉出来还是一样”的说法, 基本可信,但并非绝对。 这主要是因为金针菇富含人体难以消化的几丁质,它构成了金针菇的细胞壁。虽然大部分几丁质会完整排出,但其形态已经不是最初的完整状态,而是被消化液包裹、断裂的食物残渣。

所以,下次再吃到金针菇,不必太担心它会“原样”出来,但记住,尽量把它嚼碎,让身体更轻松一些,也能更好地吸收它包含的其他营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据说......金针菇有个别名叫see you tomorrow

原因是:

只要你吃了金针菇,就很有可能会在第二天的马桶里和它「重逢」。

发现的契机,极有可能是你在上厕所时发现:


当然,部分便秘的小伙伴,也可能是第10天:)


其实,金针菇能「完整」地走出我们的身体,完全是天时、地利、人和。

这篇回答,我们就来说说:

金针菇为什么会明天见?


一、金针菇为什么会明天见?

金针菇总是和你「重逢」,其实和它的构造以及组成有很大关系。

  • 构造

金针菇不容易嚼断;而且形状又细又长,不容易一口吞下。

如果你努力嚼它,就会陷入一个尴尬的场景:

嘴里嚼着,喉咙卡着,吐又吐不出,咽又咽不下去。


所以很多人为了方便吃金针菇,往往随便嚼几下,就囫囵吞了下去。

于是乎,它在几乎没有受损的情况下,顺利进入了我们的消化道。


当然,这种场景在很多细长耐嚼的蔬菜上都会发生。

比如茼蒿、菠菜。

为什么这些蔬菜不会发现这种尴尬的事情呢?

别急,金针菇能see you tomorrow,必然有其它过人之处。


  • 组成

在进入到消化道之后,金针菇继续发挥优势。

和普通蔬菜不同,金针菇的组成稍微有些特殊。

它的细胞壁中含有一种普通蔬菜中没有的多糖-几丁质,也叫壳多糖

也是许多虾/蟹/昆虫外壳的主要组成成分。


虽然几丁质也算是膳食纤维的一种,但它和我们平常说的纤维素有一定的区别。

它非常难搞,不能被普通的弱酸、碱分解,也很难被人体的胃酸消化分解,只能被特定的酶分解。

再加上很多人吃金针菇时囫囵吞枣,它的身上没有破口,胃酸无法“打入内部”。

导致它无法被人体的消化环境分解。


  • 场景

哦对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大家每次吃它,大多是在吃火锅的时候:

好友交谈、酣畅淋漓、热油辣锅、推杯换盏


本身就不太良好的消化道,经过辛辣油腻的刺激,全线崩溃。

导致我们对金针菇的消化能力,更是大大减退。

所以金针菇能「完整」地走出我们的身体,完全是天时、地利、人和。



二、吃了就排出来,岂不是白吃了?

问出这个问题的小伙伴,我只能夸赞你真的很有想法。

金针菇的躯体虽然被排出,但该被人体吸收的营养,都没有被浪费。

它含有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都会被人体吸收。

此时排出的金针菇,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罢了~


更何况,金针菇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

是很好的「促排」利器。

想想金针菇的价格,再想想酵素的价格(更何况还没啥用),岂不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


当然啦,如果你非常介意金针菇的这种属性,也有解决的办法:

在烹饪的时候,把它切成小段,分成小束,或是在吃的时候耐心一些,细嚼慢咽。

都能促进金针菇的消化,防止它与你再相见。


对了,友情提醒:

不止金针菇,还有很多蔬菜也会和你see you tomorrow。

比如:

玉米粒、火龙果、木耳、韭菜。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要促排的话,要不......

金针菇炒玉米、木耳、韭菜考虑一下?

好了,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小伙伴们,我们“明天见”~


参考资料

[1] 顾可飞, 王红梅, 周昌艳. 不同生育期金针菇营养成分比较[J].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9, No.099(03):88-90.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点击我们的主页,进入置顶导航查看:

zhihu.com/org/lao-ba-pi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