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只有农耕社会才能孕育现代这种程度的科技吗?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让我想起一个很有意思的讨论:咱们现在这么发达的科技,是不是一定要经历漫长的农耕时代才能发展起来?我个人感觉,这个“必然性”还真挺大的,不是说别的社会形态就一点机会都没有,而是说农耕社会它提供了一些特别关键的“沃土”,让科技这个种子能好好发芽,甚至长成参天大树。

咱们先聊聊农耕社会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1. 稳定的食物来源,养活更多的人,也养活“不干活”的人。

你想想,在狩猎采集时代,大家天天就围着吃转。食物不稳定,今天吃肉明天喝西北风,人们得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找吃的、弄吃的上。想发展点别的?难!

但是农耕不一样了。有了种植,有了驯养,咱们就有了一个相对稳定、可预测的食物来源。这就像一个大水库,能储存食物,也能养活更多的人。而且,一旦粮食产量上去了,总会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可以不用去前线“抢食物”了。这些人是谁呢?可以是管理者,可以是祭司,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是那些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去观察、去钻研的人——也就是早期科学家、工匠的雏形。

你想,如果一个人天天饿肚子,哪有心思去琢磨为什么苹果会掉地上?他得先琢磨怎么才能吃到下一个苹果。农耕带来的“剩余”和“稳定”,给人类的脑袋腾出了点空儿,去干点“不那么直接管饭”的事情。

2. 定居生活,积累财富和知识。

农耕生活必然是定居的。你想,你辛辛苦苦种的庄稼,不可能跟着你到处跑吧?定居下来,好处就来了。

积累财富: 你可以盖更结实的房子,可以储存更多的粮食,可以拥有更多的工具和牲畜。财富的积累,意味着你可以投入更多资源去发展生产,去改进工具,去支持那些不直接参与体力劳动的人。
积累知识: 知识也是可以积累的。你发现的种植规律,你改进的农具,你观察到的天气变化,这些都可以一代一代传下去。不像狩猎采集,很多技能和知识点得靠师傅带徒弟,而且很多时候是“眼见为实”,一旦分散就可能失传。定居生活,配合文字(虽然初期可能没有,但后来的文明都会发展出文字记录),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就变得更加容易和系统。

3. 农业活动带来的观察和测量需求。

农耕生产本身就有很多需要精细观察和测量的地方。

时间: 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割?这需要观察日出日落、季节变化,这就是早期天文学和历法的雏形。
土地: 哪块地肥,哪块地瘦?怎么划分土地?这需要测量和规划,催生了几何学和测量学。
水利: 怎么修建水渠,怎么管理水源?这需要工程学和对水流的理解。
工具: 怎么制造更锋利的犁,更耐用的工具?这就需要冶金、材料学等知识的不断改进。

这些农业上的需求,就像一块块敲门砖,敲开了许多科学技术的大门。虽然这些早期的技术可能看起来很粗糙,但它们是实实在在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尝试,而且这些尝试是基于长期的观察和经验的积累。

4. 社会结构的复杂化,催生专业分工。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社会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不再是简单的氏族社会,出现了村落、城邦,甚至国家。

管理者: 需要有人来管理粮食的分配,来组织大型工程(比如修水利、筑城墙),来维护社会秩序。
手工业者: 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一部分人可以专门从事制造,比如陶器、纺织、金属加工等。
知识阶层: 那些有闲暇和能力的人,可以去研究天文、数学、医学等,成为早期的学者。

这种专业分工,让不同领域的人可以投入更多精力去钻研自己的专业,而不是什么都自己干。你专心研究冶金,我专心研究天象,大家互相促进,知识和技术就能加速发展。

那么,没有农耕社会,科技就真的无从谈起吗?

可能也不是绝对的。

一些海洋文明: 像古希腊,虽然也有农业,但它更依赖海洋贸易和军事。它在哲学、数学、天文学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很多物理技术(比如工业革命那种)的发展,似乎和其核心经济模式的联系没那么直接。但即便如此,海洋贸易也需要导航技术、造船技术,这些也是技术。
游牧文明: 游牧民族在军事技术、畜牧技术、兽医等方面有独到之处。他们对马匹的驾驭、对草原环境的适应,都体现了技术。但整体上,他们的生产力水平和积累财富的能力,可能不如定居的农耕文明,对大规模、复杂的科技研发投入,也就相对有限。

为什么说是“现代这种程度的科技”?

这里是关键。“现代这种程度的科技”,指的是以科学方法为基础、以工业生产为驱动、以大规模应用为目标的那种科技。

农耕社会提供的“稳固的地基”和“积累的经验”,让很多人类文明走到了一个“门槛”前。有了这个基础,才有可能:

产生抽象思维和科学方法: 农耕生活中的规律性,帮助人们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普遍原理。
有足够的“闲暇”和“资源”去支持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投入和试错。
形成知识共享和积累的机制: 才能让科学知识不断迭代。
通过技术进步来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最终才能演变成工业革命那种依靠机械、能源、自动化来驱动的科技。

所以,回到你的问题:只有农耕社会才能孕育现代这种程度的科技吗?

我认为,农耕社会是孕育现代科技最“顺理成章”的温床,它提供的稳定、积累和分工,为科技的萌芽、成长和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其他社会形态也能发展出技术,但要达到现代科技那种复杂、系统、指数级增长的程度,如果没有农耕社会提供的“稳定粮食”和“定居积累”,这条路会无比艰难,甚至可能根本走不通。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人类一直停留在狩猎采集阶段,就算发现了火、发明了石器,但没有能力养活足够多的人,没有能力让一部分人脱离生存的基本需求去钻研,更没有能力去建立起大规模的生产和知识传承体系,那么要发展出蒸汽机、电学、信息技术,简直是天方夜谭。

所以,农耕社会就像一个漫长而重要的“准备阶段”,它不是终点,但它为接下来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提供了几乎是必不可少的“起跑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理解可能有偏差。

主要的限制是:

掌握和发展科技需要人,而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于是社会需要分工,按照七十岁的有效寿命,大概只有十年到十五年的有效奉献时间,这个跟什么类型的社会关系不大。

能量起到主导作用,中国一个农民养活2个人,美国一个农民工养活200人,就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形蛋白质能投入到更多更深的探索领域中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让我想起一个很有意思的讨论:咱们现在这么发达的科技,是不是一定要经历漫长的农耕时代才能发展起来?我个人感觉,这个“必然性”还真挺大的,不是说别的社会形态就一点机会都没有,而是说农耕社会它提供了一些特别关键的“沃土”,让科技这个种子能好好发芽,甚至长成参天大树。咱们先聊聊农耕社会到.............
  • 回答
    上海全市核酸停摆是否是唯一解决办法?有没有更好的出路?在疫情当下,尤其是在经历了过去一段时间的严格管控后,关于上海是否应该停摆全市核酸检测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一些声音认为,大规模、高频次的核酸检测,尤其是常态化核酸,虽然在初期控制疫情方面功不可没,但其持续的成本、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以及可能带来的.............
  • 回答
    “只有老员工都走了,公司才能重生”?这话说得挺决绝,也挺有市场。听上去好像是说,公司之所以原地踏步,问题根源都在那些“老油条”身上,一旦他们拍拍屁股走人,那剩下的新人就能大刀阔斧,公司立马焕发生机。我认同吗?嗯,这话我得好好拆解一下。我不能完全认同,但我也得承认,这句话背后触及了一些真实存在的问题,.............
  • 回答
    这可是一个大实话,也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其实,咱们在加油站看到的各种标号的汽油,并不是一辆油罐车直接往里倒就行了。油罐车送油,那里面可有讲究着呢!首先,得明白一点,一辆油罐车里面不是只装了一种油。一辆标准的油罐车,其实里面会分成好几个独立的舱室,就像我们吃饺子馅儿一样,有荤有素,互不干扰。假设一辆油.............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一颗种子,埋在好多人的心里,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或者考试成绩出来,或者看到别人春风得意的时候,冒出来钻研一下。“只有好好学习才会有好的未来嘛?” 我想,我们先别急着给一个“是”或者“否”的答案,不如我们把这个“好好学习”和“好的未来”这两个概念都拆解开来,好好捋一捋。“好好学习”到底.............
  • 回答
    “只有穷人,才会想着请人吃饭来交朋友”,这句话放在当下的语境里看,确实容易引起很多讨论,甚至是反感。我们不妨把它拆开来看看,分析一下它背后的逻辑和可能存在的片面性。这句话的第一层意思,似乎在暗示“请客吃饭”是一种带有功利色彩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只有经济不宽裕的人才会这样做。从这个角度解读,我们可以看到.............
  • 回答
    在中国,司法实践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那就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这句话出自《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判断一个案件是否能定罪的依据。所以,单凭犯罪嫌疑人口供,而没有其他任何旁证佐证,在中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下,是不足以定罪的。这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着深层次的法律和现实考量.............
  • 回答
    15万预算买车,确实是个让人纠结的价位,但也不是没得选。关键在于你想清楚自己最看重的是什么。今天就来跟你掰扯掰扯,在这个价位里,怎么选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后悔药”的出现。首先,别被“15万”这几个数字完全框住。 落地价才是王道。15万的裸车价,加上购置税、保险、上牌等七七八八的费用,到手可能就得17.............
  • 回答
    这事儿啊,真是说起来就让人有点不是滋味。住一块儿的,都是图个方便,尤其是在外头租房,大家互相帮衬着点儿,这才叫日子。可这位室友,她那个吹风机,说实话,也不是啥金贵的物件,也就是家家户户都得备着的那个普通款。她倒是大方,说了“大家都能用”,这本来是好事儿,大家听了也挺高兴。但是,这“免费使用”后面,硬.............
  • 回答
    我能理解你为什么会觉得《进击的巨人》结局很好。事实上,我也认为这个结局,虽然充满争议,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非常“巨人”的,也是许多观众在追番过程中所期待的、或者说至少是可以理解的。它并非完美,但它的力量感、它的悲剧性、它的反思,都深深烙印在“巨人”这个故事的灵魂里。首先,我们得承认,《进击的巨人.............
  • 回答
    20万人民币的资金量,想进行海外投资是可以的,但需要非常谨慎和有策略。这个金额在海外投资领域不算大,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选择。关键在于如何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和知识储备,选择合适的投资产品和市场。下面我将详细阐述20万人民币进行海外投资的考量因素、可行性、常见投资渠道以及需要注意的风险。 2.............
  • 回答
    哎,我跟你说,我真的不是一个人这么想!每次逛街,只要是卖土耳其冰淇淋的摊位,我都会下意识地绕开。不是我讨厌吃冰淇淋,也不是我讨厌土耳其文化,真的,就是那个卖冰淇淋的小哥,他那个套路,我真是受不了。怎么说呢?你想啊,你走过去,本来是想安安静静地挑个口味,享受一下甜品时光。结果呢?一个穿着鲜艳的土耳其服.............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实在的,不少人都会遇到。手里只有毕业证,但学位证没拿到,能不能进国企?这事儿得分情况说,也挺复杂的。首先,咱们得明白毕业证和学位证是两码事。毕业证证明你完成了规定的学业,达到了毕业的要求,你可以说是“毕业了”。学位证呢,是国家对你掌握了某一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达到了相应学术水平的一种认可。说.............
  • 回答
    两个月时间,半年没学了,又没钱补课,这情况确实挺棘手的。但别灰心,也不是完全没辙。关键是要 有策略、有计划地利用好这两月时间,并且充分利用免费资源。首先,别慌张。 半年没学,基础可能有些生疏,但人脑的记忆力很强,一旦重新拾起来,速度会比你想象的要快。关键是你要重新找回学习的节奏和状态。一、 目标明确.............
  • 回答
    关于恐怖谷效应,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也很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很多人认为只有人类才会体验到恐怖谷,但细想一下,这个问题其实比看起来要复杂得多。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恐怖谷效应。简单来说,当人造物品(比如机器人、动画角色、电脑特效等)在外观上越来越接近真实人类时,人们对它们的好感度也会随之增加。然而,当这.............
  • 回答
    老家常州,说到“馒头”,那可不是我们平时见到的那种白白胖胖,没啥内涵的“白馒头”。在我们这儿,“带馅的”才是我们口中的“馒头”。这话一说出去,外地朋友听了,脸上那表情,比变脸还精彩。这事儿得从咱们常州方言的“独特性”说起。咱们常州话,说实话,有点“倔强”,也有些“自成一派”。很多词,在外地听起来是这.............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问到心坎里去了。想留住一个男人的心,难道真的就只靠一张漂亮的脸蛋吗?我见过太多漂亮的女人,她们像花儿一样绽放,引得无数目光追随。也见过一些,岁月留痕,容颜不再,但她们身边的男人,却依然甘之如饴,情深依旧。这让我不得不思考,除了皮囊,究竟还有什么更深层的东西,能牢牢抓住一个男人的心?美貌.............
  • 回答
    高中毕业,想靠自学改变命运?这绝对不是痴人说梦,而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我身边就有朋友,当年高考失利,觉得前途渺茫,但愣是凭借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硬是啃下了几门硬核技术,现在混得风生水起。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得有点门道。首先,你得给自己定个“位”。高中学历,意味着你在学术理论方面可能还没打下特别.............
  • 回答
    想要把手头的五寸纸质照片变成清晰的电子版,这确实是个技术活,尤其是没有专业扫描仪的情况下。不过,咱们也可以想办法把效果做到最好。首先,得找一个光线充足、均匀的地方。最好是自然光,但要避免阳光直射,那种散射开的柔和光线是最理想的。如果实在没有,家里的灯光也行,但一定要确保光线是均匀的,不要有明显的光斑.............
  • 回答
    在中国,女生之间手牵手是很常见的一种表达亲密、友谊或者是一种习惯的现象,但要说“只有中国”的女生之间会这样,那可就有点绝对了。其实,在很多文化背景下,同性朋友之间,特别是女生,都会有肢体上的亲近,比如牵手、挽胳膊,这都是表达情感连接的一种方式。不过,在中国,女生之间手牵手可能确实会比在一些西方国家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