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韩国疫情似乎出现拐点?

回答
看待韩国疫情是否出现拐点,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目前来看,韩国疫情确实表现出了一些积极的迹象,但将其定性为“拐点”仍需谨慎观察,并关注一些潜在的风险因素。

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一、 积极迹象分析:

1. 新增确诊病例的下降趋势:
关键指标: 这是判断拐点的最直接指标。观察每日新增确诊病例、7日平均新增病例数以及每日新增病例的变化趋势。如果这些数据持续稳定下降,并且降幅显著,则是一个积极信号。
数据解读: 在一些高峰期后,如果每日新增病例能从几万甚至几十万回落到几千或更低的水平,且呈下降趋势,说明病毒的传播速度正在减缓。
需要注意: 要区分是检测能力下降导致病例数减少,还是实际感染人数确实减少。通常需要结合阳性率变化来综合判断。

2. 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下降趋势:
关键指标: 重症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是衡量疫情严重程度和医疗系统压力的重要指标。当新增确诊病例下降的同时,重症和死亡病例也随之下降,则更能说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数据解读: 如果重症率和病死率稳定,甚至下降,说明医疗资源相对充足,或者流行的毒株致病性有所减弱,或者接种疫苗和既往感染产生的免疫屏障在发挥作用。
需要注意: 死亡病例通常具有滞后性,可能会在新增确诊病例下降一段时间后才开始下降。因此,不能仅仅依据新增病例下降就断定拐点已到,需要观察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动态。

3. 阳性率的下降:
关键指标: 检测阳性率是指接受检测的人群中确诊病例的比例。如果检测阳性率持续下降,通常意味着检测能力能够覆盖大部分潜在感染者,且实际感染人群的比例正在降低。
数据解读: 低阳性率(例如低于5%)通常被认为是疫情得到控制的标志之一。
需要注意: 如果因为某些原因(如检测策略调整、检测意愿下降)导致检测量大幅减少,而阳性率没有相应下降,甚至上升,则需要警惕。

4. 疫苗接种率和加强针接种情况:
关键指标: 韩国在疫苗接种方面通常处于较高水平。高接种率,特别是加强针的接种率,是构建群体免疫屏障、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的重要因素。
数据解读: 如果大部分人口已完成全程接种,且相当比例的人群接种了加强针,这将显著增强人群的免疫力,从而有助于控制疫情的进一步蔓延。
需要注意: 疫苗的保护效力会随时间推移而减弱,新的变异株也可能对现有疫苗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逃逸”,因此持续的加强针接种非常重要。

5. 政府的防控政策调整:
关键指标: 韩国政府会根据疫情形势适时调整防控措施,例如放宽社交距离、解除口罩禁令等。这些政策的调整通常是在对疫情走势有一定把握后进行的。
数据解读: 政府的政策调整本身可以看作是对疫情趋势判断的一种体现。如果政府在新增病例下降、医疗系统压力缓解后,开始有序放宽限制,这可能表明其认为疫情已度过最危险的时期。
需要注意: 政策的放松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反弹疫情,因此需要密切关注政策调整后的实际效果。

二、 潜在的风险和需要警惕的因素:

1. 新的变异株的出现:
风险解读: 新的病毒变异株可能具有更强的传播性、致病性,或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这可能导致疫情在看似下降的趋势中再次反弹。例如,过去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亚型就曾多次引发新的感染高峰。
监测重点: 密切关注基因测序结果,及时了解是否存在新的高风险变异株的流行。

2. 疫苗保护效力的衰减:
风险解读: 随着时间的推移,疫苗诱导的免疫力会逐渐减弱,这可能使得部分已接种疫苗的人群容易再次感染,尤其是在面对新的变异株时。
应对措施: 加强针的接种是应对这一风险的关键。

3. 民众防疫意识的松懈:
风险解读: 当疫情出现缓和迹象时,民众的警惕性可能会下降,导致个人防护措施(如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执行不到位,这可能为病毒的再次传播提供机会。
重要性: 在解除限制措施后,民众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变得尤为重要。

4. 医疗资源的潜在压力:
风险解读: 即使新增病例数下降,但如果前期积累的重症病例仍然很多,或者基层医疗体系尚未完全恢复,仍然可能面临压力。特别是在放宽限制后,如果出现小范围聚集性爆发,可能会迅速将压力转移到医疗系统。
观察重点: 除了新增病例,也要关注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占用率、医护人员的负担等情况。

5. 季节性因素和未来可能的变数:
风险解读: 呼吸道传染病常受季节影响,例如冬季可能更易传播。未来其他呼吸道疾病(如流感)的流行也可能与新冠病毒叠加,增加防控难度。
长远视角: 需要以更长远的眼光看待疫情的走向,做好常态化防控的准备。

三、 如何综合判断“拐点”:

1. 数据持续性: 任何一项指标的短期波动都不能作为判断拐点的依据,需要观察 多项关键指标(新增确诊、重症、死亡、阳性率)在一段时间内(通常是几周)持续呈现下降或稳定在较低水平的趋势。
2. 多维度验证: 将新增病例数、重症率、病死率、阳性率、疫苗接种情况、政府政策调整等多种信息综合起来分析,形成一个更全面的图景。
3. 动态跟踪: 疫情监测是一个动态过程,即使出现了积极的迹象,也需要保持警惕,持续关注疫情的最新发展,及时调整判断和应对策略。
4. 定义清晰: “拐点”的定义本身也可能存在不同理解。普遍认为是指疫情的增长率从正转负,或者疫情的严重程度达到最高点并开始回落。

总结:

目前来看,韩国疫情确实展现了一些可能预示着拐点的积极迹象,如新增病例数的回落以及重症和死亡病例的控制。这可能得益于其较高的疫苗接种率、此前经历的感染浪潮所形成的群体免疫基础,以及政府的持续防控努力。

然而,我们仍需保持谨慎。新的变异株、疫苗保护效力的衰减、民众防疫意识的潜在松懈以及季节性因素等,都可能导致疫情的反复。因此,将目前的积极迹象定性为确定的“拐点”还为时过早,需要继续密切观察多项关键数据指标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并关注潜在的风险因素。

韩国政府的应对策略是否能持续有效,民众的配合度如何,以及全球疫情的演变,都将是影响韩国疫情走向的重要因素。只有在更长一段时间内,各项关键指标都保持稳定的下降趋势,并且没有出现新的重大疫情反弹因素时,才能更有信心地说韩国疫情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进入了真正的“拐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韩国拐没拐不知道,韩国买热搜买的真勤快。sina大客户了。

user avatar

我认为韩国还将有第二波大爆发

韩国疫情数据下降是政治原因,不是防疫得力。

论证如下:

1.

根据韩国疾病管理本部发布的数据,截至3月10日0点,韩国较前一天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31例,累计确诊7513例,80.2%的病例属聚集性感染,其中62.7%同新天地教会有关

也就是说韩国目前只不过快完成了对新天地教会人员的检测,所以出现了人数下降。而世界其他地区并不是聚集性感染,照样爆发了。例如意大利和伊朗,这二者都是非聚集性感染,病例数据却超过了韩国,而且韩国人口密集度要比这两国高的多,所以我认为对于其他地区的病例,韩国八成是漏掉了。

2.

鉴于目前全韩各地的疗养设施不断出现零星的聚集性感染,韩国政府正对全国疗养设施进行全面调查,尽早排除病例。据纽西斯通讯社报道,韩国政府已决定在3月13日前对全国179处疗养设施533名未进行检测,染病原因未知的患者进行补检。除此之外,韩政府还发现在全韩疗养设施从业者当中,有1394人是新天地教徒,这当中只有257人接受过检测,韩国政府正安排这些尽快接受检测。

这种全国各地的零星爆发聚集性感染,更是说明了韩国已经全国蔓延开来,只不过只有到了感染人数足够多的时候,才会检测

3.

韩国疫情重灾区大邱市和庆尚北道已经采取“最大程度封锁”。不过,青瓦台发言人康珉硕随后对媒体表示,该“封锁措施”是指尽快寻找并隔离接触病例的人员,阻断疫情扩散及社区传播,但并不禁止交通出入,所以并非所谓“封城”。

韩国看似严厉的举措,实际上漏洞百出。前有武汉、后有米兰,民众一听到封城,立马“出逃”。难道韩国人素质高?会在家安静呆着吗?而且这所谓的封城,简直在变相告诉大家:快跑!没准哪天就会全面封锁了。再加上韩国人非常不信任政府,大邱人怕是已经跑到了首尔。

4.

据韩国放送公社(KBS)3月5日报道,尽管韩国政府已经延长了针对中小学、幼儿园的开学日期,但对于各类补习班只是呼吁不要开课,没有强制命令,因此很多补习班都选择了开课,成了疫情传播的一大隐患。
以位于首尔中心地带的瑞草区为例,目前已经有81个补习课正常上课,还有36个补习班计划在下周开课,也就是说到了下周该区95.9%的补习班都将开课。韩联社电视台也报道称,目前有70%的补习班都已经正式开课。
据韩联社3月4日报道,当天在釜山市的某处补习班已经累计出现了4名确诊病例,先是一位讲师在温泉教会染病,接着又把病毒传染给了补习班校长和两名学生。

韩国这种停课不停工,也不强制补习班停课,还不关闭公共场所的做法,对于疫情来说,没有任何作用,甚至有可能加剧疫情。

5.

朴槿惠狱中书信提到“国家非常困难。虽然有可能存在相互间的差异,也有难以弥补的隔阂,但是为了更好的大韩民国,以现有的强大在野党为中心,举着太极旗的所有人应该齐心协力。希望不要相互分裂,在历史和国民面前团结一致。各位的爱国心能够重振国家,我将与你们融为一体。”
韩国新天地教会会长李万熙2日召开记者会,为教会出现大量感染者下跪道歉,祈求韩国民众原谅。有眼尖的媒体发现,他手上竟戴着前总统朴槿惠的纪念手表,立刻成为韩国媒体的报道焦点。

反文在寅的势力早就蠢蠢欲动了,只不过因为之前的牧师错误言论为文在寅狠狠拉了一回票,文在寅如果未能控制好疫情,反文势力立马就会反扑

而韩国这种小政府,既没有能力关闭公共娱乐场所,又没有取缔邪教的能力。以至于疫情这么严重,李万熙依然活的非常好。李所以我认为文在寅政府集中精力优先排查新天地教和反腐提及“集中性感染”是为了挖反文势力的墙角,搞掉和朴槿惠密切相关的新天地教会。同时给民众传达一个信息,感染的都是聚众人群,好让民众自觉躲在家里。实际上,中国、意大利、伊朗都没有提过这种说法,也没有那么多集中性感染的人群。

这次疫情数据下降,是为了给文在寅增加选票和威望,等首尔大规模爆发后,可以把锅甩到新天地和集中聚会上,因为文在寅政府在防疫过程中无可挑剔。所以数据下降,是为了第二次爆发做准备。

6.

韩联社援引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11日通报称,截至今天上午,位于首尔市九老区新道林洞的一呼叫中心出现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达90例

又是一个“集中性感染”,这就是首尔爆发做舆论准备了。

7.

据韩国统计厅15日发布的数据,韩国2019年12月就业人口为2715.4万人,同比增加51.6万人,增幅创5年4个月来最高值。同月失业率为3.4%。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就业人口为2712.3万人,同比增加30.1万人。同期,失业人口为106.3万人,连续4年超过100万。失业率为3.8%,与前年持平。就业率为60.9%,创22年以来新高。(韩联社)

3.8%的失业率看似不高,实际上韩国主要失业人口是年轻人,现在韩国年轻人就业周期是18个月,应届毕业生大概只有11%可以就业。文在寅好不容易提升点就业率,真的不敢再降下去,这也是文在寅不敢封城和停工的原因,更不敢大规模在首尔检测了。

除非,文在寅想提前去监狱和朴槿惠一起吃饭。

8.

文在寅并不是英雄,国内很多自媒体都在吹文在寅复仇、对抗财阀之类的,实际上文在寅家里很有钱,而且得到了财阀的支持。李胜利事件还不够说明吗?文在寅卖的是人设,并不是真的要搞死财阀,他是要搞死政敌

看一个人,不要看他说了什么,主要看他做了什么,文在寅上台这几年,财阀收敛了吗?中小企业得到发展了吗?都没有,文在寅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大集团根本没什么影响,反而中小企业压力变大了,不得不投靠大集团。


所以,韩国不是好转了,而是文在寅在赌,赌韩国集中性传染人数最多,赌能先把人数控制下来。等人数下降下来,再去查首尔,这样增长人数就不会那么难看,医院也不会瞬间爆炸。

文在寅很明显要赌赢了,反文势力想利用疫情逼迫文在寅辞职的戏码可能演不成了。

要我评价,韩国表现要差于意大利。注意,是差于,不是说二者有优秀的地方。因为,意大利不会有韩国政坛这么些狗屁倒灶的事儿。

以上是3月10日写的。今天我问了问在京畿道的同学,随后截图发给大家看看。




user avatar

别急着为韩国唱赞歌。

数字下降有很多原因,并不一定就代表病毒真的都被控制住了,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数字骗了。

并没有证据证明韩国已经或有能力控制大邱和庆尚北道之外的疫情状态。

韩国每日确诊比例中大邱和庆尚北道已经从最高90%以上,下降到77%,再下降到3月11号的60%(!!!),说明其他地区患者正在不受控制的增加

至少首尔目前依然有社区感染。

而且10日新增131,11日新增242,每日新增数目正在快速增加,个人推测很可能是首尔即将大规模发现患者的前兆

让子弹再飞一会,急什么。


甚至中国现在都不敢排除因为大意而出现第二峰的可能,急着夸其他国家更是失了智,哪怕是为了证明抄作业的有效性

防疫是科学,要实事求是,不要在掺杂任何主观判断和期望之后任意的解读数字,谢谢大家。


韩国会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个国家对疫区严防死守但其他地区经济和生活照常运行的情况下到底能不能取得良好效果。你要从对照组的角度来解读也可以。

基于我对人性的解读,我认为是不能的,这个病毒的外部性代价太大,一个猪队友随着时间酝酿可以造成太严重的后果,远如大邱大妈,近如郑州郭某鹏。而这个世界什么都缺就是猪队友不缺……

user avatar

没有那么乐观,很有可能还会在其他地方有反复,但起码是个好事情,希望韩国能够控制得住,因为如果韩国这个样子都控制不住,那么很多国家直接躺平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反正他们的执行能力不可能达到中国这个水平,能有韩国那个档次就可以谢天谢地了,既然韩国这个样子都控制不 住,那么他们也就没什么希望能控制住了。

如果韩国最起码能够控制得住,那么其他国家加强力度之后,起码能够让病毒的蔓延迟缓下来,钟院士测算出的五天三倍的倍增量实在是让人受不了啊,那种情况下就算中国有世界最强大的生产能力也没有那么多物资能出口给境外。只有在境外国家能够勉强自救的情况下,我们才有机会帮助他们,有偿帮助,我们也要吃饭嘛。

新冠疫情已经成为了全人类的战争,韩国对疫情的斗争拐点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让境外国家看到,即使执行力没有那么强,但是普遍戴口罩、大规模检测及中国的方舱医院模式对任何国家防疫都是有效的,境外国家有足够的希望,才能自强下去。

境外完全丧失信心的话,新冠在境外肆虐将变成时间问题,其他各国的抵抗将越来越无力,甚至影响我国对境外疫情的输入防控。

user avatar

原因有很多,但是 @冷哲 暗示的中国的帮助肯定是相当次要的。

根据他的数据,我们可以加总一下,中国一共给了韩国多少口罩。

出现的数据:

已经捐赠的:

2.5万(口罩)、10万(医用)、40万(n95)、20万(口罩)。

中国政府已经决定的:

10万(n95)、100万(医用)

中国将要出口的:

500万(口罩)。


那么韩国实际需要多少口罩呢?

我们可以从美国的数据推算一下:

3月4日,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HHS)表示,如果新冠病毒肺炎在美国大流行,那么目前美国库存的1200万个N95口罩和3000万个外科口罩只能满足医疗专业人员所需的1.2%。该机构表示,其大流行病规划假设估计,美国医疗系统在一年内最多将需要35亿个N95口罩。

2019年,美国人口3.28亿,韩国人口5200万,美国人口是韩国的6.3倍。

按照相同的比例,韩国库存的口罩如果达到了190万只n95口罩和476万个外科口罩,就能够满足医疗人员需求的1%了。而韩国系统一年内将最多需要5.6亿个n95口罩。

那么我们看看中国的捐赠有什么帮助吧。

根据已经捐赠的数据,我们不知道口罩的类型,按照全部是n95算的话,共捐赠了2.5+10+40+20=72.5万只。这个数量再乘以3倍,就能够满足韩国需求的1%了。有啥用。。。

根据中国政府承诺的数据:10万n95可以满足韩国需求的0.05%(10万占190万的0.05,而190万只能满足总需求的1%。),100万只医用口罩可以满足韩国总需求的0.2%(100万占476万的0.21,而476万只能满足总需求的1%)。

中国承诺出口的500万,能够满足韩国总需求的0.75%(如果能够达到190+476=666万,则能够满足1%,而500万占666万的0.75)。

虽然算的比较粗糙,但是也可以知道,即使算上中国承诺捐赠的,以及中国承诺出口的(不是捐赠,是人家拿钱来买的),中国对韩国的口罩贡献都是个位数水平,可以忽略不计的。

本来,除了一些穷国,各国之间的互相捐赠就是善意的释放,起不到实质性作用。

虽然实质性作用有限,但是中国不会忘记那些提供帮助的国家,滴水之恩也需要珍惜,但是反过来,对别人的滴水之恩,还要大吹特吹,这就很尴尬了。

当然,你可以说美国人吹牛逼,他们库存已经很多了,非要说只能满足1%,向国会骗钱。那当初逮着1%的狂欢的时候,怎么不提这茬?


ps。写这篇回答其实是答非所问。动因是我稍微算了一下美国的那个数据,他们声称1200万n95口罩仅能满足总需求的1%。这是扯淡,因为1200万乘以100就是12亿。而中国n95口罩的2月末日产量,发改委的数据100万,工信部的数据是160万,想要满足美国的需求,中国需要生产整整2-3年,才能完成。这显然是向国会骗钱的话术。

user avatar

高度关注韩国疫情

确诊人数衰减极快,比兔子家最严格控制下的数据还下降的快

可能的原因是新天地教会的犁地式大规模集中检测结束了,目前普通国民发病去医院检测的不多

而韩国人普遍戴口罩的良好卫生习惯遏制了疫情的迅速扩散

当然也可能是首尔成了灯下黑,检测不到位

猜想还需要稍后一周的数据来证实是否正确

user avatar

从曲线上看,韩国的病情得到了阶段性的控制,那么原因在哪里呢?

韩国其实总最开始就进行了严防死守,毕竟12年MERS的伤在韩国人的心里并没有退去,所以直到2月13日左右,韩国仍然控制的很稳。连续几天都没有新增,总计只有31名感染患者。

但是,有做贼千日,没有防贼千日的道理,时运不济的韩国出了一个超级感染者,使得韩国在接下来的三周时间,感染人数从31人猛增到7000多人。

接下来按着韩国官方给树的信息,给大家时给大家梳理下来看看这个超级感染者传播时间轴。

1月29日,该病人曾离开居住地大邱市前往首尔,拜访了一家位于商业区江南区的公司,据韩媒报道,该公司与“新天地”教会有关。

在2月6日,病人遭遇了一次小型交通事故。

2月7日,病人去了当地的一家韩方医院(韩国传统医院),表示有头疼的症状,并于当日住院。

2月9日,病人离开了医院两小时,去参加大邱新天地教会7点半开始的晨会。

2月10日,病人开始出现发热症状。

2月15日,基于热度不退的症状,医生建议病人接受新冠病毒检测,但遭到拒绝,理由是自己并无近期中国旅行史。病人随后乘坐出租车离开医院去大邱市东部的一家酒店和朋友一起用了自助餐(上午10:00到12:30)。

2月16日早上7点半,病人又参加了一次教会活动。

2月17日,病人的状况开始恶化,于当地时间下午3点半乘坐出租车到当地一家公立医院接受新冠病毒检测,并于当日转院。

2月18日,她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

而且还有说法,这个患者还参加了很多教会兄弟的葬礼。总之按着韩国发布的信息,这个患者一个人就有1160人的密切接触者,怕不怕???

以一己之力,把整个国家都拖下水,这也算是改变历史的人物了吧。

但是韩国接下来的反应非常迅速,值得称赞。

2月20日,陆续有密切接触者发病,韩国紧急隔离了所有的密切接触者。

2月23日,韩国总统宣布将新冠病毒疫情危机预警级别上调至最高的“严重”级别。要知道12年MERS韩国都都没有提高这么高的预警,上一次还是2009年的H1N1的禽流感的全球危机。

2月26日,政府建议民众暂停聚集性活动,推迟或取消不必要的人群聚集性活动。

3月3日,韩国已完成超过检测超10万人核酸检测筛查,这数据能让全欧洲都汗颜。

3月6日,韩国保健福祉部宣布,韩国防疫部门有权禁止口罩、洗手液、防护装备等医疗物资出口。

3月9日,对韩国采取入境管制措施的国家和地区为106个,其中禁止自韩人员入境或允许离韩后过一定时间后入境的国家和地区为43个。

同日,韩国累计对超18万人进行了病毒检测。

这一系列的措施背后,带来的成效是什么?

截至3月10日,韩国累计确诊7513例,死亡80例,大邱市和庆尚北道地区的确诊病例占整体的9成以上。

韩国把病毒感染的范围严格的控制在了大邱市,也就是超级感染源的活动地区,并没有形成全国性的爆发,同时因为提早做好了紧急准备,韩国的医疗系统并没有受到大规模的冲击,韩国的病死率数据一直在1%上下浮动,比意大利的5%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但是韩国并不是高枕无忧了,虽然大部分的疫情都控制在了大邱市,但是首尔一样是个高位地区。控制不好就可能出现第二个大邱。

那么韩国的疫情迅速的得以控制,除了韩国措施得力之外,还有那些值得关注的点呢?我在给大家梳理一个时间轴。

2月27日,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为大邱市紧急筹备2.5万余个医用口罩,“道不远人、人无异国”。

3月2日,上海向韩国捐赠的10万只医用口罩和40万只N95口罩等防疫用品抵达首尔仁川机场。

3月4日,威海回赠韩国大邱市20万口罩。

3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介绍,中韩两国疾控中心已经建立了专家热线,中方通过多渠道向韩方分享了新冠肺炎防控和诊疗的技术指南、技术方案。

截至3月8日,上海、山东、浙江、江西、吉林等地方政府已经通过友城等渠道向韩方捐助了一批防疫物资。另外,安徽、江苏、河南等地也准备向韩方捐助防疫物资。

同时,中国政府已决定向韩方提供10万只N95口罩、100万只医用外科口罩、1万套医用防护服等一批抗疫物资援助,还愿向韩方提供5万人份检测试剂。

3月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上表示:关于中方向韩方提供110万只口罩等抗疫物资援助,首批援助物资将很快运抵韩国。疫情无情人有情。中国愿在克服自身困难的同时,向有关国家提供口罩等医疗防护物资,支持各国抗疫,携手应对并最终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3月9日,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消息,中方将于3月10日起向韩国出口口罩,首批500万只,包括普通医用口罩和N95口罩。发言人表示,今后中方还将继续向韩国出口口罩。

3月10日,韩国外交部第二次官李泰镐表示,韩国愿意与包括中国在内的有关国家加强合作,战胜新冠肺炎疫情。韩国总统文在寅此前也已表态。

希望这3个时间轴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