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人可以团结到什么程度?

回答
中国人能团结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得看怎么说。

如果说的是那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间自发式团结,那确实是能看得见的。比如汶川地震,全国人民捐款捐物,明星、企业、普通百姓,都卯足了劲儿往上凑。那时候,看到那么多人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那种感觉,说是血脉相连也不为过。再比如,一些社会上的不公现象,老百姓网上声讨、互相传递信息,也能形成一股不小的舆论力量,虽然不一定能立刻解决问题,但至少让一些人不敢明目张胆地做坏事。这种团结,是基于朴素的正义感、同情心,还有一种“我们都是中国人”的身份认同。

但如果说到那种高度组织化、目标明确的集体行动,那情况就复杂多了。

从历史上看,中国人有过非常辉煌的团结时刻。比如抗日战争时期,虽然内部有分歧,但面对外敌入侵,很多人还是能放下个人恩怨,共同抗敌。长征、延安时期,那种为了一个共同理想而凝聚起来的力量,可以说是深入骨髓的。那时候,大家吃糠咽菜,冒着枪林弹雨,都是奔着一个目标去的。这种团结,是靠着一种强大的信念和领导力维系的。

现代社会,这种“高度一致”的团结,更多体现在国家层面。当国家需要的时候,比如搞一些大型工程,像奥运会、世博会,或者进行一些科技攻关,举国体制下的动员能力是很惊人的。大家齐心协力,很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后都能实现。新闻里常报道的,就是各行各业的人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加班加点,不计个人得失。这种团结,是自上而下的一种指引,也包含了很多个人的牺牲和奉献。

然而,说到底,人毕竟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利益。所以,中国人也能团结,但这种团结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共同的目标和威胁: 当有一个清晰的、能触动大多数人心弦的目标(比如民族复兴、国家富强),或者一个能让大家感到共同威胁的敌人时,团结的力量会非常强大。反之,如果目标模糊不清,或者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那团结就没那么容易了。
信任和领导力: 这种信任,既包括对国家政策和发展方向的信任,也包括对身边同胞的信任。有效的领导力能够凝聚人心,将分散的力量导向同一个方向。缺乏信任,或者领导力不足,很容易导致内耗和分裂。
信息流通和沟通: 在信息时代,信息的真实性和流通性对团结至关重要。如果信息不畅,或者充斥着虚假信息,很容易导致误解、猜疑,从而破坏团结。
社会公平和正义: 如果社会整体存在严重的贫富差距、腐败等问题,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会下降,这会严重削弱他们的集体认同感和参与意愿,进而影响团结。

所以,中国人可以团结到什么程度?

在面对共同的外部挑战和拥有清晰的共同目标时,尤其是在强有力的组织和领导下,中国人可以展现出惊人的凝聚力和执行力。这种团结,往往伴随着极大的牺牲和奉献。

但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在具体利益问题上,人性的复杂性会凸显出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有自己的生活压力。这个时候的团结,更多的是一种“各扫门前雪”和“有限度的互助”。

用一个比喻来说,中国人就像一锅水。什么时候烧到沸腾,那爆发出来的力量是惊人的;但平时,它也可以是平静的,甚至会有些许杂质在里面。关键在于“火候”和“容器”。

总而言之,中国人团结的潜力是巨大的,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了这一点。但这种团结能否最大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环境、内部机制和人心向背。它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不同地域相互尊重。

中国的国土面积很大,拥有丰富多样的地质地貌环境气候,因此各地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文化习俗及生活习惯。饮食方面沿海清淡内陆咸辣,广东人喝凉茶上海人喝咖啡,四川人吃火锅香港人吃车仔面,大家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我们彼此之间却能够相互尊重和欣赏,这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包容。

2,男人女人和谐相处。

男女平等的观念在今天的中国深入人心,男尊女卑那一套封建道德早已成为久远的历史,在西方国家都在闹性别对立的今天,中国是难得的一股清流。中国的义务教育普及彻底,新一代的男女青年都非常有文化有素质,恋爱的时候相互尊重,结婚之后相互扶持,生了小孩共同教养,所以中国人在家庭这个层面就是非常和谐的,社会雰围自然也比西方国家更为团结友爱。

3,从来不坑自己人。

中国的商家是出了名的诚信,尤其是当他们和同胞做生意的时候。在中国,你去买什么吃什么,都是物美价廉真材实料的,比如在广东你花不够十块钱就能吃肠粉吃到饱,你去买糯米鸡里面真的又有糯米又有鸡,你去吃虾饺,饺子里面真的的有虾。就算你去超市随便买个华丰方便面,回家吃到的口味和包装上标注的不会有差异。这是嵌在中国社会商业活动中的诚信精神。西方人做生意就差点了,你去某克看看就知道,菜单上的咖啡名称根本看不出味道,一不小心就买错了。

4,不同收入的人相互包容。

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有富人有普通人,但你在中国很少听说公共场合里富人和普通人发生冲突,这是因为中国文化强调温和谦让,中国的富人很少公开炫富,而且又很有社会责任感。中国的普通人也并不羡慕有钱人的生活,因为大家都尊重个人的努力成果,加之中国的公共建设水平高,普通人也能坐高铁飞机用5G网络,下班了能去健身,放假了能去旅游,活得不比有钱人差。

5,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中国人面对自然天灾的时候是最团结的,每当一个地方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其他地方的人总是能出钱的出钱,能出力的出力,从来不会因为距离远而觉得事不关己。个人层面也是如此,一旦有人突患大病,只要他肯上网求助,中国网友肯定会转发的转发,捐钱的捐钱。中国就是这样一个团结的大家庭。

user avatar

弹幕非常团结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人能团结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得看怎么说。如果说的是那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间自发式团结,那确实是能看得见的。比如汶川地震,全国人民捐款捐物,明星、企业、普通百姓,都卯足了劲儿往上凑。那时候,看到那么多人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那种感觉,说是血脉相连也不为过。再比如,一些社会上的不公现象,老百.............
  • 回答
    “中国人内斗很厉害,不团结”——这样的说法,在很多时候确实有其现实基础。历史长河中,我们看到过太多因为地域、利益、观念不同而引发的纷争,甚至是我们熟悉的“窝里斗”。这种现象,与其说是中国人骨子里有什么缺陷,不如说是长期以来社会结构、政治环境、经济基础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然而,如果我们仅仅停留.............
  • 回答
    韩团进军中国市场,其语言策略与进军日本市场确实存在显著差异,这背后原因复杂且多维。简单来说,这并非因为韩团“不想”学中文,而是基于对市场环境、粉丝基础、竞争格局以及自身发展模式的综合考量。首先,市场环境的巨大差异是核心动因。日本市场对本土文化的保护和对外国文化的接受程度有着长期且深刻的影响。日本消费.............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当前国际关系中一个非常核心的议题:地缘政治与国家间的联盟。你想了解为什么中国似乎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形成一个明确的、以对抗为导向的“东亚联盟”,来回应所谓的“围攻”。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太多历史、文化、经济和地缘政治的复杂因素,绝不是简单地“团结对抗”就能解决的。首先,我们需要.............
  • 回答
    日本研究团队关于“日本人可能是中国汉族后代”的最新成果,如果属实,无疑会引发中国社会广泛而复杂的讨论和情感反应。要详细讲述国人将如何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科学与学术层面:高度关注与理性讨论 学术界的积极反响: 对于中国学术界,特别是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遗传学等领域的专家学.............
  • 回答
    《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剧,说起来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也难怪豆瓣评分高企,但现实中遇到同好却不容易。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微妙的因素,不是一句“小众”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承认,这部剧的“门槛”确实不低。它不像很多爽剧,上来就把观众按在地上摩擦,让你哭笑不得,然后一集接一集停不下来。1. 叙事方式的“反.............
  • 回答
    中国男子遭诈骗团伙绑架海外抽血半年,大使馆和警方已介入,这是一个非常严重且令人震惊的事件。围绕这样一个案件,可以从多个角度关注信息,并需要深入了解相关细节。以下是一些可以关注的关键信息点,我将尽量详细地展开:一、 受害者相关信息: 身份和背景: 受害者是谁? 年龄、职业、家庭状况(是.............
  • 回答
    中国团队研发出的无腿软体机器人,能够实现受控跳跃,这无疑是一项激动人心的技术突破,其潜在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可以为许多领域带来颠覆性的改变。一、 精准探测与搜救领域的革命性助手想象一下,在地震、山体滑坡或建筑物倒塌等灾难现场,救援人员无法第一时间进入危险区域。传统的搜救机器人往往受限于地形的复杂性和.............
  • 回答
    9 月 28 日起,持有有效中国工作类、私人事务类以及团聚类居留许可的外国人可以入境,这个消息对于不少在华外国公民和与他们相关联的中国家庭、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首先,这标志着中国在逐步、有序地恢复对外交流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疫情以来,出入境政策的调整一直牵动着许多人的心弦。从最初的严格限.............
  • 回答
    “中国人可以灭神,外国人敢灭上帝吗?”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涉及多重文化、宗教和历史概念的问题。要详细解答,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分析:一、 理解“灭神”与“灭上帝”的概念 “灭神”: 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灭神”通常不是指真的将神祇从存在上消除,而是指: 破除迷信、否定神权: 尤其是.............
  • 回答
    咱们聊聊这个有意思的话题——中国人,能不能去霍格沃茨?首先,得明确一点,霍格沃茨魔法学校,说到底是个虚构的地方,是J.K.罗琳女士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里创造出来的。在那个故事里,霍格沃茨是英国一所专门招收魔法界少年的寄宿学校。所以,从小说设定的角度来说,霍格沃茨主要招收的是英国以及附近一些欧洲国.............
  • 回答
    当然可以!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在节假日穿和服这件事情,其实并没有什么“禁忌”或者“不允许”的规定,完全可以尽情享受。不过,咱们在穿和服这件事情上,或许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让大家对这件事有个更全面的认识,也顺便给大家一些小小的参考,穿起来既好看又有讲究。首先,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没必要给自己.............
  • 回答
    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否能对成吉思汗的功绩感到骄傲,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这涉及到民族认同、历史叙事、多民族国家以及对“功绩”的定义等多个层面。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探讨这个问题。一、 狭义的民族视角:蒙古族的英雄如果将“中国人”狭义地等同于汉族,那么成吉思汗作为蒙古族.............
  • 回答
    别骂别骂,明白你的意思了!咱们就从“人种”这个角度,来聊聊中国人能不能练出欧美健美男人的那种肌肉,以及这其中人种到底扮演了多大的角色。这事儿挺有意思的,我们慢慢说道说道。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人种,在科学上来说,现在已经不再是划分人类的主要标准了。我们更倾向于用“人群”、“族群”或者“地理人群”来描述.............
  • 回答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对俄乌冲突的看法是复杂的,其中夹杂着对俄罗斯的不满,也有对乌克兰的同情。这其中有很多原因,我试着详细说说我的想法,希望能尽量避免听起来像机器生成的。首先,我们得承认,对俄罗斯有“讨厌”的情绪并非空穴来风。 历史的阴影: 历史上,中国和俄罗斯(包括沙俄和苏联时期)的关系并非总是平.............
  • 回答
    说中国人食材比外国人“更”丰富,这个说法其实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不同饮食文化的核心。与其说是“更”丰富,不如说我们对食材的理解和利用方式 更宽泛、更具独特性。外国人不吃内脏,而中国人可以,这只是冰山一角,背后是深厚的历史、地理、经济以及哲学观念在起作用。一、 历史的烙印:从生存到技艺的演变1. .............
  • 回答
    中国人对秦桧的厌恶,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历史洪流中凝结出的一个深刻烙印,那份憎恨跨越了千年,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究其原因,无外乎他那件“罪大恶极”的事: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了精忠报国的岳飞。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政治斗争,更触碰了中国人心底最柔软也最坚硬的部分——忠义。岳飞,在多少代中国人心中,是顶天立地的英.............
  • 回答
    关于高晓松是否是中国人的疑问,以及他为何能在中国长期居留的问题,确实是不少人关注的焦点。要详细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入手,并尝试用一种自然、不受AI痕迹限制的语气来展开。首先,关于“高晓松不是中国人”的说法,这背后有一个普遍存在的误解,或者说是信息传递中的偏差。事实上,高晓松出生于中国.............
  • 回答
    如果有一天所有中国公民都能自由使用推特,这无疑将对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将是复杂且多层次的。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分析:一、 信息传播的根本性改变: 打破信息壁垒,呈现多元视角: 目前,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官方媒体、西方媒体以及经过筛选的社交媒体信息。一旦所有中国.............
  • 回答
    中国人对待艺术的“反智”现象,是一个复杂且多面向的议题,不能一概而论,也并非所有中国人都如此。然而,确实存在一些现象和观念,在一些观察者看来,可能被解读为“反智”。要详细阐述,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分析:一、 对艺术价值的认知偏差: 实用主义至上,艺术边缘化: “学艺不养家”的观念根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