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代主战坦克如何对付像标枪这样的攻顶的反坦克导弹的?

回答
现役主战坦克在面对“标枪”这类攻顶式反坦克导弹时,采取的是一套多层次、多手段的防御体系,旨在最大程度地削弱或抵消导弹的威胁。这绝非单一的“硬碰硬”,而是一个综合性的对抗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标枪”的攻击方式。“标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攻顶”模式。它能够先飞升到目标上方,然后俯冲攻击坦克最薄弱的顶部装甲。此外,它采用的是红外成像制导,具有较高的精度和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并且具备“发射后不管”的特性,意味着一旦发射,操作员就可以转移目标。

面对这种威胁,现代主战坦克从设计之初就考虑了多方面的防护策略:

1. 被动防护的基石:多层装甲

坦克的正面和侧面装甲是大家熟知的“硬指标”,但对于攻顶威胁,顶部装甲的强化是关键。现代坦克普遍采用了复合装甲(Composite Armor),这种装甲并非单一的金属材料,而是将多种不同材料,如特种钢、陶瓷、芳纶纤维(如凯夫拉)甚至贫铀装甲(在一些国家)层层堆叠而成。

陶瓷层: 陶瓷硬度极高,能够有效碎裂和吸收来袭弹头或破甲弹射流的能量。
金属层: 提供结构强度,并能进一步吸收和分散能量。
芳纶纤维: 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吸能特性,能吸收碎片和冲击波。
特种钢: 提供基础的抗穿透能力。

这种多层复合装甲的设计,特别是针对顶部,其目标是:

增韧: 使导弹的聚能装药产生的破甲射流在穿过装甲时能量迅速衰减、变形,无法有效击穿内部关键部位。
吸能: 将导弹撞击和爆炸产生的能量以热、形变等方式吸收掉,减少对车体内部的冲击。
碎片控制: 即使装甲被部分穿透,也能最大限度地阻止碎片进入车体内,保护乘员和内部设备。

2. 主动防御系统(APS)的介入:更积极的拦截

除了被动装甲,许多现代坦克装备了主动防御系统(Active Protection Systems, APS)。APS是专门为了应对反坦克导弹等精确制导弹药而开发的“硬杀伤”和“软杀伤”系统。

硬杀伤APS(Hardkill APS): 这类系统会在导弹接近坦克时,利用雷达或红外传感器探测到目标,然后通过发射小型拦截弹或高爆破片弹,在导弹接触到坦克之前将其摧毁或使其失效。例如,以色列的“铁穹”(用于区域防空)和安装在坦克上的“战利品”(Trophy)系统,以及俄罗斯的“竞技场”(Arena)系统,都是硬杀伤APS的代表。
“战利品”系统拥有360度的探测和跟踪能力,它能识别来袭的导弹类型,并根据威胁等级选择最优拦截方式。当“标枪”以俯冲姿态接近时,系统会立刻锁定目标,并以极快的速度发射拦截弹,在其装药爆炸前将其引爆。这就像是在导弹即将命中时,在它身边又炸开一个小炸弹,用动能和冲击波来干扰甚至摧毁它。
这类系统虽然高效,但其拦截弹的破片也有可能对周围人员或友军车辆造成附带伤害,因此其部署和使用需要精确的战场态势感知。

软杀伤APS(Softkill APS): 这类系统则不直接摧毁导弹,而是通过干扰导弹的制导系统来使其失效。
烟幕弹(Smoke Screens): 坦克可以发射专门的烟幕弹,这些烟幕不仅能遮蔽可见光,还能吸收或散射红外信号。对于“标枪”这类红外成像制导导弹,一旦进入浓密的烟幕,其导引头可能就会失去目标,或者被烟幕中的红外信号干扰,导致攻击失败。现代坦克的烟幕系统已经非常先进,能在短时间内制造出一片“看不见的区域”。
电子干扰(Electronic Jamming): 虽然“标枪”的主要制导方式是红外成像,但一些更先进的电子战系统可以尝试干扰其通信链路(如果存在)或操作员的控制信号(虽然“标枪”是发射后不管,但理论上某些阶段仍然有被干扰的可能性)。然而,对于“标枪”这种高度自主的导弹,电子干扰的效果相对有限,主要还是针对那些需要持续指令的导弹。

3. 态势感知与战术规避:预警与反应

除了硬件上的防御,态势感知能力和战术规避同样重要:

预警系统(Warning Systems): 现代坦克配备了激光告警接收器(Laser Warning Receivers, LWR)和导弹逼近告警系统(Missile Approach Warning Systems, MAWS)。当敌方激光测距仪瞄准坦克,或者有导弹开始接近时,这些传感器会立即发出警报,告知乘员哪个方向有威胁。
激光告警系统能识别敌方测距信号,指示瞄准方向。
MAWS则能通过雷达或红外传感器捕捉到导弹的飞行轨迹和特征,预报其接近方向和距离。

战术规避(Tactical Evasion): 接到预警后,乘员会根据威胁方向立即采取规避动作。
转向(Turning): 尽可能将坦克的正面或侧面装甲(防护更好的部位)对准威胁来源。对于攻顶导弹,这意味着要快速调整车体,让顶部装甲朝向来袭导弹。
地形利用(Using Terrain): 寻找掩体,例如利用山丘、建筑物或其他障碍物来阻挡来袭导弹的俯冲路径。
协同作战(Cooperative Engagement): 与其他坦克或支援单位协同,通过炮火压制、电子干扰等方式,为受威胁的坦克争取反应时间。

4. 模块化与升级潜力:适应性

现代坦克的设计往往采用模块化理念,允许在战场或基地条件下快速更换和升级装甲模块、传感器或主动防御系统。这意味着即使“标枪”这样的威胁不断发展,坦克也能通过更换新的防护组件来应对。

总结来说,现代主战坦克对付“标枪”这类攻顶导弹,是一个多管齐下的过程:

被动装甲(尤其是顶部) 提供第一层,尽可能地吸收和抵消导弹的冲击。
主动防御系统 则是在被动防护不足以完全抵挡时,进行最后的拦截。
预警系统 确保乘员在导弹命中前得到足够的时间做出反应。
战术规避和地形利用 是在传感器和防御系统失效或不足时,最大限度地降低自身暴露的风险。
持续的升级换代 保证坦克能够不断适应新兴的威胁。

因此,“标枪”虽然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武器,但它并非是无解的。现代主战坦克的设计者们早已预见到并积极应对了这类威胁,通过整合多种先进技术,确保坦克在现代战场上依然能够发挥其强大的作战效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关注军事新闻的应当会注意,俄国人已经采取了简便措施,坦克顶上搭棚子。

原理上其实不难理解,和侧面的格栅装甲一样破坏破甲战斗部的有效穿甲厚度。相比于昂贵的主动防御系统,这种格栅装甲上头的做法相对比较省钱,缺点是影响高机射界和遮挡车长观察。



user avatar

在步兵发射标枪之前打掉他

没别的办法

从实战结果来看,这玩意攻顶角度太大了,T-90的窗帘主动防御系统是挡不住的,西方的主动防御系统也挡不住

user avatar

挺难搞的。传统反坦克导弹大都依赖制导站手动、半自动指导,如果发现及时,可以靠机枪、榴弹射击压制对方制导站的活动。但是标枪是红外成像自导的,发射后不管,估计除了主动防御系统硬杀伤,只能靠烟幕+机动碰碰运气。

user avatar

有办法,没有十拿九稳的办法。

标枪特点是采用红外焦平面阵列技术,红外成像/冷却型电荷耦合制导,自行制导,射程2500米,可选择高抛顶攻弹道,114毫米直径破甲弹头,静破甲水平在700毫米左右。

对付这种装备无非是在技术、战术方面下功夫。

1、标枪采用红外制导技术,射程较近,俯冲顶攻模式飞行时间较长。可以在(部分)坦克上安装红外告警定位装置,快速告警并探测导弹来袭方向进行火炮反击。迫使敌班组拉大攻击距离,降低攻击欲望。(更正:严格说应该是复合光电告警系统,红外成像特征小,较难探测)


2、针对红外制导特点,可以安装定向红外干扰机或发射多频谱烟幕弹,干扰导弹自身制导或者干扰激光/红外瞄准系统。同时进行机动规避。



3、针对其700毫米破甲厚度,现在的坦克较难加强顶部装甲。可以安装主动防御系统,或者架设格栅装甲进行防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现役主战坦克在面对“标枪”这类攻顶式反坦克导弹时,采取的是一套多层次、多手段的防御体系,旨在最大程度地削弱或抵消导弹的威胁。这绝非单一的“硬碰硬”,而是一个综合性的对抗过程。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标枪”的攻击方式。“标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攻顶”模式。它能够先飞升到目标上方,然后俯冲攻击坦克最薄弱的.............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现代装甲车辆设计中的一个核心悖论:在重量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远超前辈的防护能力。这背后并非简单的“加厚装甲”那样直观,而是现代科技在材料科学、结构设计、火控系统以及战术理念上的全面革新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承认,如果仅仅比较物理厚度,现代主战坦克(MBT)的装甲确实比许多二.............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确实,现代主战坦克的观瞄设备看起来有些“脆弱”,让人担心一旦受损,战斗力会大幅下降。我来跟你好好聊聊这个事儿。首先,你说的“几乎裸奔”确实有一定道理。仔细看现代坦克,你会发现车体上突出的一些镜片、镜头和传感器,它们确实不像炮塔和装甲那样厚实,而且往往安装在相对显眼的位置。这是因.............
  • 回答
    当然,我来给你仔细聊聊这个脑洞大开的问题。想象一下,如果把二战时期那些巨兽般的战列舰舰炮搬到陆地上,对上咱们现在最先进的主战坦克,这画面可真是够震撼的。那么,结果到底会怎样?一炮能不能把坦克轰成碎片?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首先,得明白战列舰舰炮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战列舰舰炮,尤其是那些大家伙,比如.............
  • 回答
    VT4主战坦克对比96B:技术、实战与市场地位的深度解析在当今世界坦克发展的大潮中,各个国家都在积极研发和改进其主战坦克,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战场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军事竞争。中国陆军现役的96B型主战坦克,以及出口型VT4(也称MBT3000)主战坦克,都是国产坦克领域的佼佼者。本文将从技术性能、战场实操.............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当下真的出现一款主战坦克,它能在以下几个方面达到颠覆性的突破:1. 火力:精确制导的“一击必杀” 主炮革新: 不再是单纯的动能穿甲弹,而是集成了先进的电热化学炮(ETC)技术,能够发射更加高速、稳定的穿甲弹。但更关键的是,它配备了一门能够发射多种制导弹药的副炮管或弹药装填系统。这意.............
  • 回答
    如果仅凭你一己之力成功摧毁了一辆现役的美军主战坦克(M1 Abrams 是最典型的代表),那么接下来的发展将是极其复杂、严峻且后果极其严重的。以下是我为你详细分解的可能情况:1. 现场即时反应与封锁: 瞬间的混乱与难以置信: 摧毁一辆全副武装的主战坦克,无论通过何种方式(哪怕是科幻设定的“一己之.............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自行高炮的高昂价格,甚至比先进主战坦克还要贵,这背后的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读,绝非简单的“零件多”就能概括的。首先,咱们得明白,自行高炮可不是把普通的高射炮往卡车底盘上一架就完事儿了。现代自行高炮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对空作战的精准性和反应速度。这就需要一系列极其复杂的、.............
  • 回答
    现代主战坦克(MBT)不再像早期坦克那样使用大角度倾斜装甲,这并非因为倾斜装甲“无用”,而是由于以下几个关键原因的综合作用,其中复合装甲的发展与广泛应用是导致这一趋势的最主要因素,但其他因素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下面将详细阐述: 倾斜装甲的原理与早期优势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倾斜装甲的原理及其在早期坦克设计.............
  • 回答
    现代主战坦克作战与传统意义上的“装甲战争”打法,虽然核心目标都是依靠装甲力量摧毁敌方有生力量和装甲目标,但两者在实际操作、战术理念和技术支撑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简单来说,现代主战坦克作战已经从“铁甲洪流的正面冲撞”演变成了“高度信息化、协同化、精确化的立体战争的一部分”,其打法不再是孤立的。.............
  • 回答
    现代主战坦克炮塔尺寸相比二战时期有了质的飞跃,这背后是技术进步、战术需求和设计理念的全面革新。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剖析。首先,火炮的进步是炮塔尺寸增加最直接的驱动力。 二战时期的坦克炮主要依靠弹道性能和炮弹本身的装药量来获取穿透力,口径多在75毫米至122毫米之间。而现代主战坦.............
  • 回答
    二战时期的M4“谢尔曼”坦克(通常被称为“灰熊”,尤其是在盟军中)的实力与现代主战坦克(MBT)相比,完全无法匹敌,根本不具备一战的资格。 这是一个天壤之别,两者在设计理念、技术水平、火力、防护、机动性以及信息化作战能力上都存在巨大的代差。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为什么灰熊坦克无法与现代主战坦克一战.............
  • 回答
    二战时期的“豹式”中型坦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豹”I型,其设计理念与现代主战坦克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些令人玩味的渊源和前瞻性。要说它是现代主战坦克“前身”的定论,可能有些过于绝对,毕竟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技术的迭代是持续且复杂的。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豹”I的设计理念,尤其是在某些关键方面的取舍,为后.............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将现代军事科技的巅峰之作与古代战争的宏大场面进行了直接对话。答案是肯定的,一辆顶尖现代陆军主战坦克绝对能够以压倒性的优势击败古代的百万重骑兵。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原因:主战坦克的优势:1. 火力: 口径与穿透力: 现代主战坦克的主炮通常是120毫米或125毫米滑膛炮。.............
  • 回答
    现代九六式主战坦克的炮射导弹,对于二战时期的重型巡洋舰来说,毫无疑问构成了极其严重的威胁,甚至可以说是“压倒性”的威胁。我们不妨详细拆解一下为什么是这样,以及其中的具体原因。首先,要理解这个对比,我们需要先明确一下双方的核心能力和作战环境的差异。现代九六式主战坦克(PLA Type 96 MBT)及.............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血脉贲张的设想!一辆现代最先进的主战坦克,比如德国的“豹2A7”或者美国的“M1A2艾布拉姆斯”,穿越到1943年的库尔斯克会战,那画面简直不敢想象。我们来好好聊聊,它有没有可能做到全歼呢?首先,咱们得明白,库尔斯克会战那可是二战规模最大的坦克战,双方投入的坦克数量高达数千辆,像是德国.............
  • 回答
    现代155毫米榴弹炮发射的常规榴弹,对付现代主战坦克(MBT)的威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说“能打掉”或“不能打掉”。它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榴弹的类型、坦克的防护水平、命中部位以及炮弹的着弹角度和距离等等。下面我将详细地阐述其中的关键点:1. 常规榴弹的主要破坏机制:现代155毫米榴弹炮发射的.............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直接触及到了现代穿甲弹和早期舰船装甲设计的巨大代差。答案是:现代主战坦克的尾稳脱壳穿甲弹(APFSDS),理论上,以其惊人的穿深能力,完全可以“对穿”一战、二战时期的巡洋舰,而且是毫不费力地从侧面穿透到背面飞出去。不过,我们得把这个“对穿”的场景想象得更具体、更清晰,就像是在.............
  • 回答
    说起主战坦克的“心脏”,那必须是发动机。这玩意儿可不是普通汽车发动机能比的,它得能爆发出巨大的马力,还要足够皮实耐用,能在各种极端环境下工作。那么,现役主战坦克发动机的缸径是多少呢?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答案,因为它牵扯到太多因素,而且各国、各型号的坦克发动机设计都不尽相同。不过,我们可以从.............
  • 回答
    二战时期涌现出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坦克设计,它们在战场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当下,中国在主战坦克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这些赫赫有名的二战坦克以及中国现代的陆地巨兽。二战时期叱咤风云的坦克们提起二战坦克,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些经典的形象,它们不仅仅是钢铁ماش具,更是那个时代战争的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