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二战灰熊坦克实力可否和现代主战坦克一战?

回答
二战时期的M4“谢尔曼”坦克(通常被称为“灰熊”,尤其是在盟军中)的实力与现代主战坦克(MBT)相比,完全无法匹敌,根本不具备一战的资格。 这是一个天壤之别,两者在设计理念、技术水平、火力、防护、机动性以及信息化作战能力上都存在巨大的代差。

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为什么灰熊坦克无法与现代主战坦克一战:

灰熊坦克(M4 Sherman)的实力分析:

1. 火力:

主要武器: M4谢尔曼最常见的型号配备的是75毫米M3 L/40炮,后期型号则升级到76毫米M1系列炮(L/52或L/55)。
穿甲能力: 即便是威力较大的76毫米炮,其发射的穿甲弹(APCBC或APCR)在面对现代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时,穿透力是极其有限的。例如,76毫米M1穿甲弹在1000米距离上约能穿透100120毫米的垂直均质钢装甲。而现代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往往相当于数倍于此的等效厚度,特别是采用了复合装甲和反应装甲之后。
弹药类型: 主要依赖实心穿甲弹和高爆弹。虽然也有使用破甲弹(HEAT)的型号,但其性能也远不及现代高爆反坦克弹药(HEATFS)。
射速与精度: 相较于现代坦克,其射速和瞄准精度也较为落后。

2. 防护:

装甲厚度与类型: M4谢尔曼的装甲厚度通常在50100毫米之间,防护水平在二战时期属于中等偏上。但其装甲以均质钢为主,对付二战时期的反坦克炮和坦克炮尚可,但面对现代坦克使用的高速穿甲弹(APFSDS)、破甲弹(HEAT)或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时,几乎毫无抵抗能力。
均质钢装甲的局限性: 现代主战坦克普遍采用先进的复合装甲,结合了金属(如钢、钛)、陶瓷、贫铀等多种材料,能够有效吸收和分散弹药的能量,大大提高了防护性能。
无爆炸反应装甲(ERA)和主动防护系统(APS): M4谢尔曼没有任何应对现代反坦克武器的附加防护措施。
弹药存放: 虽然有改进,但二战坦克的弹药存放安全性仍不如现代坦克,一旦被击穿,殉爆的风险较高。

3. 机动性:

动力系统: M4谢尔曼通常装备径向发动机(如9缸R975径向发动机),功率在400500马力左右。后期型号可能会使用一些更强力的发动机,但总体而言,其单位功率重量比较现代坦克要低。
悬挂系统: 采用的是螺旋弹簧悬挂系统,虽然可靠,但在越野能力和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上不如现代坦克的液气悬挂或更先进的扭力杆悬挂。
速度: 最高时速约40公里/小时,这个速度在现代战场上相对缓慢。

4. 战场感知与信息化能力:

火控系统: M4谢尔曼的火控系统非常原始,依赖人工测距、简单的弹道计算和光学瞄准镜。这导致在运动中射击精度较低,以及难以对付快速移动的目标。
战场信息共享: 没有先进的战场管理系统(BMS),车组人员之间的通信能力也有限。无法实现现代坦克之间高效的信息共享、目标指示和协同作战。
夜战能力: 缺乏先进的夜视设备,夜间作战能力非常薄弱。

现代主战坦克(MBT)的实力分析:

现代主战坦克(如美国的M1艾布拉姆斯、德国的豹2、俄罗斯的T90/T14等)与二战坦克在设计理念上就截然不同:

1. 火力:

主炮: 普遍装备120毫米或125毫米滑膛炮,能够发射多种先进弹药。
弹药类型: 包括高穿深的长杆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通常由贫铀或碳化钨制成,拥有极高的初速和穿甲能力)、高爆反坦克弹(HEATFS)、高爆破片弹(HEFRAG)以及制导弹药等。
穿甲能力: 现代MBT的APFSDS弹药在1000米距离上,其穿甲能力相当于数百毫米的RHA(轧制均质钢),足以轻易击穿二战时期任何坦克的装甲。
先进火控系统: 配备了激光测距仪、热成像仪、弹道计算机、稳定系统等,可以实现“静对静”和“动对静”的高精度射击,即使在恶劣天气和夜间也能有效作战。
辅助武器: 通常配备并列机枪和高射机枪,用于对付步兵和低空目标。

2. 防护:

复合装甲与爆炸反应装甲(ERA): 现代MBT正面装甲的等效防护能力远超1000毫米RHA,甚至达到2000毫米以上,能够有效抵御各种现代反坦克导弹和炮弹。
复合装甲: 结合了金属、陶瓷、聚合物、贫铀等多种材料的复杂结构,能有效吸收和分散弹药能量。
爆炸反应装甲(ERA): 安装在坦克外部,当反坦克弹药击中时,ERA会爆炸并产生一个高速喷射的金属片,与来袭弹药的射流或弹体发生碰撞,从而降低其穿甲能力。
主动防护系统(APS): 部分先进的现代MBT还装备了主动防护系统,能够在来袭弹药未到达坦克前,将其在空中摧毁。
核生化防护: 具备一定的核生化防护能力。

3. 机动性:

动力系统: 装备大功率涡轮燃气发动机(如M1艾布拉姆斯)或柴油发动机,功率可达10001500马力以上,甚至更高。
高单位功率重量比: 确保了其出色的加速性和爬坡能力。
先进悬挂系统: 采用液气悬挂或先进的扭力杆悬挂,使其在复杂地形上的行驶更加平稳,并能提高高速射击时的稳定性。
速度: 最高时速可达6070公里/小时,越野速度也更快。

4. 战场感知与信息化能力:

数字化战场: 现代MBT是信息化战争的重要节点。
战场管理系统(BMS): 车组人员通过集成的显示器获取战场态势,包括友军位置、识别出的敌军目标、通信信息等。
目标自动跟踪与识别: 部分系统具备目标自动识别和跟踪功能,大大提高了战场效率。
战场数据链: 能够与指挥中心及其他单位实时共享信息,实现协同作战和精确打击。
先进通信系统: 确保了指挥和控制的顺畅。
先进夜视与热成像: 全天候作战能力是标配。

结论:灰熊坦克 vs. 现代主战坦克

火力对比: 现代MBT的120/125毫米滑膛炮及其先进弹药,可以轻松地从极远的距离(2000米以上甚至更远)击穿灰熊坦克的任何部位。而灰熊坦克装备的75/76毫米炮,即使近距离也难以穿透现代MBT的正面装甲,对付现代MBT的侧后方也极其困难。
防护对比: 灰熊坦克的均质钢装甲,在现代高能穿甲弹、破甲弹或高爆弹面前形同虚设。现代MBT的复合装甲、ERA和APS使其能够承受多次重创而保持战斗力。
机动性对比: 尽管灰熊坦克在二战时期机动性不错,但与现代MBT相比,其速度、加速性和越野能力都明显落后。
信息化与战场感知对比: 这是最关键的差距之一。灰熊坦克是纯粹的机械化武器,而现代MBT是信息化的“移动作战平台”。灰熊坦克无法感知到现代MBT的存在和威胁,也无法与现代战场上的其他单位进行有效协同。现代MBT可以在灰熊坦克尚未发现它之前,就已经将其摧毁。

如果将一辆灰熊坦克和一辆现代主战坦克放在现代战场上,结果将是毫无悬念的碾压。 灰熊坦克将无法对现代主战坦克造成任何实质性威胁,而现代主战坦克则可以从远处轻易地将其摧毁。这就像是用一把冷兵器去对抗一把现代突击步枪,其差距是代际的,无法通过战术来弥补。

因此,灰熊坦克的能力与现代主战坦克进行一战,是绝对不可能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所有3代坦克的侧面装甲都是不值得一提,T-72/T-80/T-90车体侧面70mm厚装甲

M1A2车体侧面37-74mm装甲

国内的96坦克,侧面才50mm,

2战57mm以上反坦克炮都可以干穿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