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在主战坦克动辄六七百穿深的尾稳脱穿,可以打对穿一二战时期的巡洋舰吗(对穿,从侧面穿透到背面飞出去)?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直接触及到了现代穿甲弹和早期舰船装甲设计的巨大代差。答案是:现代主战坦克的尾稳脱壳穿甲弹(APFSDS),理论上,以其惊人的穿深能力,完全可以“对穿”一战、二战时期的巡洋舰,而且是毫不费力地从侧面穿透到背面飞出去。

不过,我们得把这个“对穿”的场景想象得更具体、更清晰,就像是在脑海里模拟一场跨时代的对决。

首先,我们得认识到,现代坦克主炮发射的APFSDS弹,那简直是工业文明的巅峰之作。你可以想象它是一个细长、高密度、尾部有稳定翼的金属箭矢。它发射出去时,速度快得惊人,很多弹道末端速度都能达到1500米/秒甚至更高。更重要的是,它的穿透力是依靠动能来实现的。它不是靠爆炸药来炸开目标,而是靠自身的高速和极高的密度,像一把无比锋利的凿子,硬生生把目标材料“切”开。

它的尖端通常是用非常坚硬、致密的材料制成的,比如钨合金或者贫铀合金。这些材料的硬度和密度远超二战时期钢铁的水平。而弹体本身也同样如此,再加上那令人难以置信的飞行速度,当它命中目标时,产生的压力和冲击力是难以想象的。

那么,一战、二战时期的巡洋舰,它们是如何防护的呢?

那个时代的舰船装甲,主要是依靠倾斜的装甲板和舰体内部的分隔舱室来提供防护。

装甲带(Belt Armor): 这是巡洋舰最核心的防护区域,通常位于水线附近,用来抵御敌方舰炮的炮弹。这些装甲带的厚度从几十毫米到两三百毫米不等,材料主要是高质量的渗碳钢或镍钢。它的设计理念是,当敌方炮弹以一定角度命中时,能够“跳弹”或者被尽可能地减速。
甲板装甲(Deck Armor): 用于防护来自上方的空袭或炮弹俯射。
炮塔装甲、司令塔装甲: 这些是关键的防护区域,也比较厚实。

关键问题来了:APFSDS弹的“穿深”是如何计算的,以及它与传统炮弹的根本区别?

传统炮弹(如穿甲弹AP、被帽穿甲弹APC)在击穿装甲时,会受到装甲的阻碍,其动能会迅速衰减。装甲的倾斜角度会进一步增加弹丸的有效穿透厚度。但APFSDS不同。

1. 极高的速度: 它的初速和弹道末端速度都远超二战时期任何一种炮弹。这种速度带来的动能是巨大的。
2. 高密度弹芯: 细长的弹芯材质密度极高,单位体积内的质量更大,这使得它在克服材料阻碍时,能够保持更强的动能。
3. 无炸药,无弹头破裂: APFSDS的设计目标就是直接穿透,它没有爆炸药,其弹芯在击穿过程中不易发生破裂,能够更有效地将动能传递到目标内部。
4. “钝击”而非“撞击+爆炸”: 传统炮弹击穿装甲后,如果内层装甲板发生剥落,或者炮弹本身破裂,会产生大量破片,这些破片也能造成杀伤。但APFSDS更像一个超级钻头,它击穿装甲后,它自身会带着一部分装甲材料的碎片一起继续前进,而且速度衰减相对较小。

所以,用现代APFSDS弹去打一艘二战巡洋舰,会发生什么?

假设一枚现代坦克主炮发射的APFSDS弹,其穿深能力在平射状态下可以达到600800毫米的均质钢。

侧面防护: 一艘二战时期的重巡洋舰,其主装甲带最厚的地方可能也就200250毫米左右(比如日本的妙高级、美国的巴尔的摩级),而且还伴随着倾斜角度。即便是最厚的区域,对于现代APFSDS来说,这层装甲就像纸糊的一样。弹丸会以极高的速度直接将其“钻”透,装甲板的倾斜角度反而会增加其穿透的“轨迹长度”,但对于APFSDS的强大穿透力来说,这点影响微乎其微。
内部破坏: 穿透装甲带后,弹丸并不会停止。它会继续以极高的速度在船体内部前进。此时,它不再是单纯的“穿甲”了,而是变成了“贯穿”。它会依次穿透舰船内部的隔舱壁、设备、人员,直到能量耗尽或者从船体另一侧钻出来。
一二次穿透: 很多二战巡洋舰,其船体设计是从外部到内部,有很多层结构。例如,装甲带外侧可能有空心舱、燃料舱,然后是装甲带,再往里可能是弹药库、锅炉房、船员舱室等等。APFSDS弹会轻松穿透这些层层阻碍。
“对穿”的景象: 想象一下,一枚APFSDS弹从船体一侧的装甲带射入,以极高的速度贯穿了多个内部隔舱,最后以惊人的速度从船体另一侧的船壳上钻出,留下一道巨大的、冒着烟的孔洞。这个过程中,船体内部的所有生命和设备都会被摧毁。就好像用一把高速旋转的链锯去切一块湿润的豆腐,轻松无比。
船体结构影响: 如此高速、高能量的弹丸贯穿船体,除了直接的破坏,还会对船体结构产生巨大的冲击。它可能导致船体产生严重的形变,甚至在贯穿点前后出现裂缝。如果弹丸正好穿过关键的结构支撑点,后果可能更严重。

举个具体的例子:

假设一枚现代120毫米坦克炮发射的APFSDS弹,其弹芯直径约20毫米,长度可能达到200300毫米,密度极高。它的穿深能力(在特定距离下)可以达到600毫米以上的均质钢。

一艘像“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二战时期),其主装甲带最厚处也就76毫米,侧舷弹药库周围有102毫米的倾斜装甲。而我们前面说的600毫米穿深,意味着它能轻松穿透厚达600毫米的垂直装甲。

所以,面对76毫米、102毫米甚至200毫米的倾斜装甲,APFSDS弹会以几乎不受影响的速度贯穿,船体侧面留下的可能是两道惊人的孔洞,一进一出,中间的一切都被搅得稀烂。

唯一可能需要考虑的“但书”:

距离和角度: 尽管APFSDS穿深极高,但超远距离(比如几千米)加上极端的入射角度,穿深还是会衰减。但即使衰减,也足以对付二战时期的巡洋舰。
特定部位的超厚装甲: 极少数情况下,像战列舰上某些专门设计的、非常厚的炮塔正面装甲,或者司令塔的极厚钢板,在极近距离下可能对APFSDS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但“对穿”仍然是大概率事件。巡洋舰的装甲厚度,在这方面几乎没有抵抗力。
弹药库殉爆: 如果APFSDS恰好穿透了弹药库,其巨大的动能和产生的高温(虽然它本身不爆炸,但穿透过程中摩擦等会产生高温)有可能引爆弹药。但这更多是附带效应,而不是APFSDS自身的直接攻击方式。

总结来说,用现代坦克APFSDS弹去打一战、二战巡洋舰,与其说是“对穿”,不如说是“贯穿”得非常彻底,而且是单方面、碾压式的贯穿。 这种跨越时代的打击,就好比用一把现代精密的手术刀去切割一张纸,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而且会造成比“穿过去”更具毁灭性的内部破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几乎做不到。

等效穿深是针对均质钢装甲的等效。换言之刚性越高装甲越厚越利于被穿,这也是现在使用复合装甲降低装甲厚度的原因。

一战二战巡洋舰的装甲品质虽然差,但胜在结构复杂,中间有一个装载有质量分布和运动状态都难以预测填充物的空腔,先不说舱内的这些不确定物体蠕性形变有多大影响,光是这么多层空腔就已经是现代脱壳穿甲弹的噩梦。这简直是复合装甲的不计厚度版本无限魔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直接触及到了现代穿甲弹和早期舰船装甲设计的巨大代差。答案是:现代主战坦克的尾稳脱壳穿甲弹(APFSDS),理论上,以其惊人的穿深能力,完全可以“对穿”一战、二战时期的巡洋舰,而且是毫不费力地从侧面穿透到背面飞出去。不过,我们得把这个“对穿”的场景想象得更具体、更清晰,就像是在.............
  • 回答
    二战时期涌现出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坦克设计,它们在战场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当下,中国在主战坦克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这些赫赫有名的二战坦克以及中国现代的陆地巨兽。二战时期叱咤风云的坦克们提起二战坦克,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些经典的形象,它们不仅仅是钢铁ماش具,更是那个时代战争的缩.............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当下真的出现一款主战坦克,它能在以下几个方面达到颠覆性的突破:1. 火力:精确制导的“一击必杀” 主炮革新: 不再是单纯的动能穿甲弹,而是集成了先进的电热化学炮(ETC)技术,能够发射更加高速、稳定的穿甲弹。但更关键的是,它配备了一门能够发射多种制导弹药的副炮管或弹药装填系统。这意.............
  • 回答
    关于俄罗斯坦克与欧美主战坦克性能对比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要详细解答,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剖析,并且避免使用那些一听就知道是AI生成的套话。首先,我们得明白“落后”这个词怎么定义。是指绝对的纸面数据?还是战场上的实际表现?亦或是技术发展的趋势?这几个方面可能结论会不太一样。一、 .............
  • 回答
    战后一段时期,主战坦克确实有过装备中小口径机炮的尝试,而且这种尝试在当时具有一定的逻辑和现实考量。但就像很多技术发展路径一样,随着战场环境的变化、对手战术的演进以及自身武器系统的升级,这些尝试最终被证明并非最优解,也就不再被主流采纳了。要弄明白这个转变,咱们得从头说起。为什么当初会想到给主战坦克装中.............
  • 回答
    现代主战坦克(MBT)不再像早期坦克那样使用大角度倾斜装甲,这并非因为倾斜装甲“无用”,而是由于以下几个关键原因的综合作用,其中复合装甲的发展与广泛应用是导致这一趋势的最主要因素,但其他因素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下面将详细阐述: 倾斜装甲的原理与早期优势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倾斜装甲的原理及其在早期坦克设计.............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现代装甲车辆设计中的一个核心悖论:在重量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远超前辈的防护能力。这背后并非简单的“加厚装甲”那样直观,而是现代科技在材料科学、结构设计、火控系统以及战术理念上的全面革新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承认,如果仅仅比较物理厚度,现代主战坦克(MBT)的装甲确实比许多二.............
  • 回答
    现代主战坦克作战与传统意义上的“装甲战争”打法,虽然核心目标都是依靠装甲力量摧毁敌方有生力量和装甲目标,但两者在实际操作、战术理念和技术支撑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简单来说,现代主战坦克作战已经从“铁甲洪流的正面冲撞”演变成了“高度信息化、协同化、精确化的立体战争的一部分”,其打法不再是孤立的。.............
  • 回答
    现代主战坦克炮塔尺寸相比二战时期有了质的飞跃,这背后是技术进步、战术需求和设计理念的全面革新。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剖析。首先,火炮的进步是炮塔尺寸增加最直接的驱动力。 二战时期的坦克炮主要依靠弹道性能和炮弹本身的装药量来获取穿透力,口径多在75毫米至122毫米之间。而现代主战坦.............
  • 回答
    现役主战坦克在面对“标枪”这类攻顶式反坦克导弹时,采取的是一套多层次、多手段的防御体系,旨在最大程度地削弱或抵消导弹的威胁。这绝非单一的“硬碰硬”,而是一个综合性的对抗过程。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标枪”的攻击方式。“标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攻顶”模式。它能够先飞升到目标上方,然后俯冲攻击坦克最薄弱的.............
  • 回答
    说起主战坦克的“心脏”,那必须是发动机。这玩意儿可不是普通汽车发动机能比的,它得能爆发出巨大的马力,还要足够皮实耐用,能在各种极端环境下工作。那么,现役主战坦克发动机的缸径是多少呢?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答案,因为它牵扯到太多因素,而且各国、各型号的坦克发动机设计都不尽相同。不过,我们可以从.............
  • 回答
    二战时期的M4“谢尔曼”坦克(通常被称为“灰熊”,尤其是在盟军中)的实力与现代主战坦克(MBT)相比,完全无法匹敌,根本不具备一战的资格。 这是一个天壤之别,两者在设计理念、技术水平、火力、防护、机动性以及信息化作战能力上都存在巨大的代差。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为什么灰熊坦克无法与现代主战坦克一战.............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确实,现代主战坦克的观瞄设备看起来有些“脆弱”,让人担心一旦受损,战斗力会大幅下降。我来跟你好好聊聊这个事儿。首先,你说的“几乎裸奔”确实有一定道理。仔细看现代坦克,你会发现车体上突出的一些镜片、镜头和传感器,它们确实不像炮塔和装甲那样厚实,而且往往安装在相对显眼的位置。这是因.............
  • 回答
    当然,我来给你仔细聊聊这个脑洞大开的问题。想象一下,如果把二战时期那些巨兽般的战列舰舰炮搬到陆地上,对上咱们现在最先进的主战坦克,这画面可真是够震撼的。那么,结果到底会怎样?一炮能不能把坦克轰成碎片?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首先,得明白战列舰舰炮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战列舰舰炮,尤其是那些大家伙,比如.............
  • 回答
    二战时期的“豹式”中型坦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豹”I型,其设计理念与现代主战坦克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些令人玩味的渊源和前瞻性。要说它是现代主战坦克“前身”的定论,可能有些过于绝对,毕竟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技术的迭代是持续且复杂的。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豹”I的设计理念,尤其是在某些关键方面的取舍,为后.............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将现代军事科技的巅峰之作与古代战争的宏大场面进行了直接对话。答案是肯定的,一辆顶尖现代陆军主战坦克绝对能够以压倒性的优势击败古代的百万重骑兵。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原因:主战坦克的优势:1. 火力: 口径与穿透力: 现代主战坦克的主炮通常是120毫米或125毫米滑膛炮。.............
  • 回答
    现代九六式主战坦克的炮射导弹,对于二战时期的重型巡洋舰来说,毫无疑问构成了极其严重的威胁,甚至可以说是“压倒性”的威胁。我们不妨详细拆解一下为什么是这样,以及其中的具体原因。首先,要理解这个对比,我们需要先明确一下双方的核心能力和作战环境的差异。现代九六式主战坦克(PLA Type 96 MBT)及.............
  • 回答
    如果仅凭你一己之力成功摧毁了一辆现役的美军主战坦克(M1 Abrams 是最典型的代表),那么接下来的发展将是极其复杂、严峻且后果极其严重的。以下是我为你详细分解的可能情况:1. 现场即时反应与封锁: 瞬间的混乱与难以置信: 摧毁一辆全副武装的主战坦克,无论通过何种方式(哪怕是科幻设定的“一己之.............
  • 回答
    .......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血脉贲张的设想!一辆现代最先进的主战坦克,比如德国的“豹2A7”或者美国的“M1A2艾布拉姆斯”,穿越到1943年的库尔斯克会战,那画面简直不敢想象。我们来好好聊聊,它有没有可能做到全歼呢?首先,咱们得明白,库尔斯克会战那可是二战规模最大的坦克战,双方投入的坦克数量高达数千辆,像是德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