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代坦克如果被打坏观瞄设备是不是就等同于丧失战斗力,我看现代主战坦克观瞄设备几乎裸奔?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确实,现代主战坦克的观瞄设备看起来有些“脆弱”,让人担心一旦受损,战斗力会大幅下降。我来跟你好好聊聊这个事儿。

首先,你说的“几乎裸奔”确实有一定道理。仔细看现代坦克,你会发现车体上突出的一些镜片、镜头和传感器,它们确实不像炮塔和装甲那样厚实,而且往往安装在相对显眼的位置。这是因为观瞄设备的核心功能是通过光学或电子方式捕捉目标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乘员(主要是车长和炮长)进行瞄准和射击。要实现这一点,它必须能够“看”到外面,所以结构上必然需要有透光、透视的窗口或者对外暴露的传感器。如果完全包裹起来,那它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那么,观瞄设备被打坏了,是不是就等于丧失了战斗力?答案是:不完全是,但后果会非常严重,甚至可以说大大削弱了其核心作战能力。

我们得理解观瞄设备在现代坦克中扮演的角色有多么关键:

1. 态势感知与目标搜索: 现代战场瞬息万变,敌人在哪里,有多少,是什么类型,这些信息都需要通过观瞄设备来获取。车长需要通过自己的观瞄设备(比如全景稳定稳定周视仪)来观察周围环境,搜索潜在威胁。
2. 精确瞄准与射击: 这是观瞄设备最核心的功能。炮长通过其主瞄准镜来精确瞄准目标,并且这个瞄准镜集成了激光测距、弹道计算机、热成像等多种先进功能。它能确保坦克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下,即使是远距离、运动中的目标,也能进行首发命中。
3. 独立作战与车长指挥: 现代主战坦克强调“猎歼”能力,即车长可以不依靠炮长就独立搜索目标,并将其交给炮长进行打击。这个过程完全依赖于双方观瞄设备的互联互通和性能。
4. 夜间和全天候作战: 许多观瞄设备都集成了热成像仪,这使得坦克在黑夜、大雾、烟尘等恶劣天气下也能清晰地发现和跟踪目标,这是现代坦克最重要的优势之一。

所以,如果观瞄设备受损,会发生什么?

失明或视力模糊: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坦克“看不见了”。炮长的瞄准镜被打坏,就无法进行精确瞄准,即便炮弹还在,也打不中目标。车长的主观视力丧失,就无法有效指挥和搜索。
丧失夜战能力: 如果热成像仪等夜视设备被损坏,坦克在夜间或低能见度下的作战能力将大打折扣,甚至等于被剥夺了夜战能力。
降低射击精度: 即使不是完全损坏,但如果瞄准镜的透镜有破损、污染,或者内部的光学元件出现偏移,都会导致瞄准不准,射击精度大幅下降。
失去独立搜索和“猎歼”能力: 如果周视仪等设备被损坏,车长就无法有效独立观察周围情况,坦克很容易被伏击或失去先机。
火炮和弹药虽在,但无法有效使用: 想象一下,你有一把绝世神兵,但你的眼睛瞎了,你就无法挥舞它。观瞄设备就是坦克的“眼睛”,没有这双眼睛,强大的火炮和弹药就如同摆设。

“几乎裸奔”背后的权衡与防护:

虽然看起来脆弱,但设计者们并非没有考虑防护问题。这种“裸奔”状态是多方面权衡的结果:

1. 功能需求是第一位的: 如前所述,为了实现精确的观察和瞄准,光学窗口和传感器必须暴露。完全包裹它们,它们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2. 有限的防护措施:
材料选择: 尽管是镜片,但现代坦克的观瞄设备使用的也是经过特殊处理的高强度光学玻璃,具备一定的抗冲击能力,但终究无法与厚重的装甲相提并论。
安装位置: 设计者会尽量选择相对低矮、倾斜或者有遮挡的位置来安装,以减少被直接命中的概率。比如,一些观瞄设备会集成在炮塔的“炮盾”后方或者相对靠下的位置。
冗余设计和备份系统: 很多先进坦克会设计备份的观瞄设备或者具备一定的备用功能。比如,如果主瞄准镜损坏,炮长可能还能使用车长周视仪上的备用瞄准界面进行粗略瞄准(虽然精度会大幅下降),或者有些坦克还有备用的简易瞄准设备。但这种备用往往是临时的、低效的。
主动防护系统(APS)的保护: 随着技术发展,很多主战坦克配备了主动防护系统,例如能够探测来袭的炮弹或导弹,并在其击中坦克前进行拦截。理论上,这些系统也能一定程度上保护坦克的“敏感”部位,包括观瞄设备。但主动防护系统本身并非万能,且侧重于反弹道导弹和反坦克炮弹,对高爆破片或近距离步兵火力袭击的防护效果有限。
弹道轨迹的考量: 大部分反坦克武器的弹道是向上的,而观瞄设备通常安装在炮塔顶部或前部相对较高的位置,这也增加了它们被正面直接摧毁的概率。

3. 战场现实: 在真实的战场上,观瞄设备被直接击穿或损坏的概率是存在的,但并不像某些电影里那样是“必然”的。大多数情况下,坦克可能会因为其他部位(如发动机、履带、弹药)被击毁而丧失战斗力。但是,一旦观瞄设备被有效摧毁,坦克的作战效能会急剧下降,很容易在接下来的交战中被消灭。

总结一下:

现代坦克观瞄设备的“裸奔”是功能需求和防护措施之间的一种折衷。它们之所以暴露,是为了实现强大的观察、搜索和精确瞄准能力,尤其是夜战和全天候作战能力。一旦观瞄设备严重损坏,坦克无疑会丧失其最核心的战斗力,变成一个装有炮弹但无法瞄准的“铁棺材”。虽然有材料强度、安装位置优化、备份系统和主动防护等措施来降低风险,但它们仍然是坦克上相对脆弱的部位,是敌方重点打击的目标之一。所以,与其说“丧失战斗力”,不如说“战斗力被严重削弱到几乎无法有效执行任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严格的说也不都是裸奔,有些坦克的炮长观瞄设备是有可开合的装甲保护的,比如M1A2。

观瞄设备一般都是靠可见光、红外线、毫米波等电磁波来工作的,金属的护甲对这些电磁波干扰作用很大,观瞄设备想正常工作必须裸奔,不仅坦克是这样,飞机、战舰之类的观瞄设备也都是裸奔。

观瞄设备全损可以算是丧失战斗力,交战距离足够近是可以只靠肉眼观察、查表来进行射击的,只是这么做效率过低。

基本现在比较先进的坦克一般都是采用“猎-歼”式火控系统,简单的说就是车长和炮长都有全权的调炮权限,换句话说车长观瞄设备和炮长观瞄设备只要有一个好使坦克就可以瞄准射击,只是效率会降低。

观瞄系统裸奔在战场上其实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你能看见坦克的瞄准镜多数情况下意味着坦克在瞄准你,坦克的观瞄系统基本是直瞄火力里最好的,等你瞄准好了人家早就开炮了。除非你是更先进的坦克,但这种情况下你还跟观瞄系统较什么劲呢,直接开炮击毁它就得了呗。

那种狙击手开枪打爆坦克瞄准镜的场景现实里基本不可能出现,因为坦克多数情况下都是运动的,离得远了根本不可能打中一个比半身靶还小的移动目标,离得近了坦克的热像仪早就发现狙击手了。

user avatar

先说结论。

现代主战坦克,如果被打坏车长周视镜的话,影响的是其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如果被打坏炮长镜的话,会丧失大半的战斗力。

现代主战坦克有一半的战斗力是建立在其先进的观瞄系统上,炮长镜在战斗当中损坏的话即便是使用坦克火炮自身的备用瞄准镜,坦克的火控也会迅速降低到战后第1代坦克水平甚至是二战水平。

现代坦克的官僚系统确实是非常脆弱的,在很多情况下,如果挨上一枚高爆弹的话就会毁坏坦克的观瞄系统。

但是这根本不是什么问题,因为坦克本身就是一种在战争当中非常容易受损的武器——即便在主装甲能够抵御对方反坦克武器的情况下,也依旧是极为容易受损的。

120或125毫米的高爆弹命中坦克正面,大概率会直接损坏坦克的炮管,这是祝榆生院士的研究成果,用高爆弹反坦克不仅仅只是解放军在靶场上的研究,起码在乌克兰内战当中,就不止一次的出现了互相使用高爆弹损毁对方坦克的情况。

炮管在战场上都能给你炸坏了,你还要考虑你那几个镜子会不会损坏吗?

即便不考虑这些问题,现代主战坦克的正面防护说白了就是拿侧后方的防护换来的,说现在所有的主战坦克侧面脆如纸也没有什么不妥,坦克在战场上的弱点和命门多了去了,不会专门考虑那几个镜子在战场上的生存性的,坏了就修,不行就换,坦克本身就是一种陆战单位当中的易损炮灰武器,在同样技术条件下的进攻作战当中,一次进攻损失掉百分之三四十的坦克都是非常正常的。

当然,损失掉的坦克并不代表完全损毁,坦克的修复效率也是很高的,当然这建立在你能够控制战场,拖回受损坦克的基础上。

现在主战坦克裸奔的何止是一个观瞄设备,任何一种三代主战坦克的正面都有几乎相当于同时的一流反坦克武器水平而言放弃治疗的部分,现代主战坦克防护的核心是在一定重量的条件下,在正面堆出一定百分比面积上抵御何种程度反坦克武器攻击的复合装甲。

中苏坦克的车体首下装甲和炮管耳轴部分是防护上的典型弱区;

德国人和法国人同样也是车体首下弃疗,然后就是炮盾进行了取舍;

英国人也是一样典型的烈焰裤裆,还有手上装甲在驾驶员部分的投币口;

而对于美国人来说,美国人再设计M1的时候,大概是确实想过我全部都要,然而事实上的结果是,美国人除了炮塔正面之外,车体装甲受制于空间厚度防护效果提升极为有限,在各国主流钢针面前,美国现役所有的艾布拉姆斯车体装甲都可以视作是纸糊的。

想要面面俱到的结果就是什么都扛不住。

所以根本没有必要担心那两个镜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确实,现代主战坦克的观瞄设备看起来有些“脆弱”,让人担心一旦受损,战斗力会大幅下降。我来跟你好好聊聊这个事儿。首先,你说的“几乎裸奔”确实有一定道理。仔细看现代坦克,你会发现车体上突出的一些镜片、镜头和传感器,它们确实不像炮塔和装甲那样厚实,而且往往安装在相对显眼的位置。这是因.............
  • 回答
    当然,我来给你仔细聊聊这个脑洞大开的问题。想象一下,如果把二战时期那些巨兽般的战列舰舰炮搬到陆地上,对上咱们现在最先进的主战坦克,这画面可真是够震撼的。那么,结果到底会怎样?一炮能不能把坦克轰成碎片?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首先,得明白战列舰舰炮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战列舰舰炮,尤其是那些大家伙,比如.............
  • 回答
    坦克,这个词汇,在近些年,特别是与某些历史事件联系起来之后,其含义似乎发生了一些微妙而又深刻的变化。曾经它更多地代表着一种强大的军事力量,一个国家国防的象征,甚至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体现。然而如今,我们时常能听到“坦克”被用来形容一些固执、僵化、不通情理的特质,甚至被赋予了贬义。这种“污名化”的现象.............
  • 回答
    IS3 坦克在现代战场上的表现,说实话, pretty grim。这家伙虽然在二战末期叱咤风云,给盟军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放到今天,它更像是一个历史的遗物,而不是一个现代化的战斗单位。咱们一点点拆开来看看。首先,咱们得说它的火炮。 IS3 配备的是一门 122毫米 D25T 主炮。这玩意儿在当年够用了.............
  • 回答
    设想一下,这十辆现代坦克,像是从未来跌落的钢铁巨兽,突然出现在一战的泥泞战场上。这可不是简单的“锦上添花”,而是会对整个战争格局产生颠覆性的影响,甚至可能缩短战争进程,或者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结束。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现代坦克”的定义。 如果我们说的是诸如M1 Abrams、豹2这样的主战坦克,那.............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当下真的出现一款主战坦克,它能在以下几个方面达到颠覆性的突破:1. 火力:精确制导的“一击必杀” 主炮革新: 不再是单纯的动能穿甲弹,而是集成了先进的电热化学炮(ETC)技术,能够发射更加高速、稳定的穿甲弹。但更关键的是,它配备了一门能够发射多种制导弹药的副炮管或弹药装填系统。这意.............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假设性问题,它将我们带入一个充满未知和可能性的历史拐点。中国近代军事发展史上,确实有几处关键的“如果”,而你提出的这两个,尤其是缴获T62以及巴基斯坦提供的美制直升机,都触及了中国军队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让我们尝试沿着这两个假设的路径,来推演一下可能发生的 khác nhau..............
  • 回答
    如果仅凭你一己之力成功摧毁了一辆现役的美军主战坦克(M1 Abrams 是最典型的代表),那么接下来的发展将是极其复杂、严峻且后果极其严重的。以下是我为你详细分解的可能情况:1. 现场即时反应与封锁: 瞬间的混乱与难以置信: 摧毁一辆全副武装的主战坦克,无论通过何种方式(哪怕是科幻设定的“一己之.............
  • 回答
    “体面生活”的渴求:项目与“帽子”下的科技从业者生存现状“如果没有任何项目或者取得人才‘帽子’,不足以让科技工作者过上‘体面的生活’。” 这句院士的坦言,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当下中国科技界从业者内心深处的涟漪。这句话直击痛点,道出了许多科研人员在现实面前的无奈与挣扎。那么,如今的科技界,.............
  • 回答
    现役主战坦克在面对“标枪”这类攻顶式反坦克导弹时,采取的是一套多层次、多手段的防御体系,旨在最大程度地削弱或抵消导弹的威胁。这绝非单一的“硬碰硬”,而是一个综合性的对抗过程。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标枪”的攻击方式。“标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攻顶”模式。它能够先飞升到目标上方,然后俯冲攻击坦克最薄弱的.............
  • 回答
    现代德国坦克在防护性能方面,可以说是站在了当今坦克技术的最前沿。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装甲堆砌,而是多层次、多维度综合考量的结果,旨在应对日益复杂和残酷的战场环境。装甲技术:不仅仅是钢铁那么简单首先,我们谈谈最直观的“硬”防护——装甲。 现代德国坦克,特别是像“豹”2系列,其装甲并非仅仅是传统的均质钢板.............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现代装甲车辆设计中的一个核心悖论:在重量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远超前辈的防护能力。这背后并非简单的“加厚装甲”那样直观,而是现代科技在材料科学、结构设计、火控系统以及战术理念上的全面革新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承认,如果仅仅比较物理厚度,现代主战坦克(MBT)的装甲确实比许多二.............
  • 回答
    现代穿甲弹对坦克乘员的杀伤方式,远比电影里那种直接命中一发就烟消云散的场景要复杂和残酷得多。它是一个多环节的链式反应,牵扯到物理、化学以及人体生理的恐怖交织。首先,我们要明确,现代坦克炮弹,特别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其核心在于动能。它本身不含炸药,主要依靠极高的速度和极强的穿透力来摧.............
  • 回答
    在真实的坦克设计中,使用双联炮台(也就是拥有两门主炮的炮塔)的情况是极其罕见的,几乎可以说没有成熟的、大规模生产并投入实战的例子。这并非因为工程师们没有想到过,而是因为将双联主炮集成到坦克上会带来一系列巨大的挑战,其弊端往往远大于潜在的优势。为什么坦克设计普遍采用单主炮? 火控系统复杂性爆炸式增.............
  • 回答
    VT4主战坦克对比96B:技术、实战与市场地位的深度解析在当今世界坦克发展的大潮中,各个国家都在积极研发和改进其主战坦克,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战场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军事竞争。中国陆军现役的96B型主战坦克,以及出口型VT4(也称MBT3000)主战坦克,都是国产坦克领域的佼佼者。本文将从技术性能、战场实操.............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自行高炮的高昂价格,甚至比先进主战坦克还要贵,这背后的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读,绝非简单的“零件多”就能概括的。首先,咱们得明白,自行高炮可不是把普通的高射炮往卡车底盘上一架就完事儿了。现代自行高炮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对空作战的精准性和反应速度。这就需要一系列极其复杂的、.............
  • 回答
    说起来,这现代坦克和古代的重装骑兵,乍一看似乎还真有点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战场上的“硬茬子”,冲锋陷阵的主力。但要是细究起来,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更多是表面的,而它们在战争中的实际作用和承载的意义,却有着天壤之别。咱们先说说那古代的重装骑兵。你想啊,在冷兵器时代,一套全套的盔甲,那是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好想的。说到现代坦克比二战坦克先进多少,那简直是脱胎换骨,完全是两个层面的东西了。要仔细说起来,真是从头到脚,没有一处不进步的。咱们先从最直观的“杀伤力”来说吧。火力:从“砸核桃”到“打飞弹”二战时期的坦克炮,比如著名的88炮,在当时绝对是顶尖的,能穿透大部分盟军坦克装甲。但现.............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触及到了现代坦克设计中一个相当核心的权衡点。虽然直觉上把动力舱放在前面似乎能更好地利用发动机等部件来抵挡正面攻击,但实际上,现代坦克之所以大多采用后置动力舱和后置主动轮,是出于一套更为复杂和综合的考量,涉及到火力、防护、机动性、可靠性、乘员生存性以及维护性等多个方面。我们不妨一.............
  • 回答
    现代坦克装甲是否还有必要?这是一个在军事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尤其是在非对称作战和无人化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我的观点是:必要,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当然,这里的“必要”并非指装甲在任何情况下都无可替代,或者说它的形式无需变化。而是说,在可预见的未来,坦克作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