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代坦克为什么大多是后置动力舱+后置主动轮?放前面增加正面防护不是更好吗?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触及到了现代坦克设计中一个相当核心的权衡点。虽然直觉上把动力舱放在前面似乎能更好地利用发动机等部件来抵挡正面攻击,但实际上,现代坦克之所以大多采用后置动力舱和后置主动轮,是出于一套更为复杂和综合的考量,涉及到火力、防护、机动性、可靠性、乘员生存性以及维护性等多个方面。

我们不妨一层层剥开来看:

1. 火力优先,空间布局的根本约束

坦克的核心是火力。为了安装一门威力巨大的主炮,需要一个足够宽敞、结构稳定的炮塔座圈和车体前部空间。主炮、炮塔回转机构、弹药储存(虽然部分在车体弹药架,但很多弹药需要方便地装填到炮塔内)、观瞄设备、乘员协同操作等,都集中在炮塔和炮塔前部。

如果你把动力舱塞到前面,那么:

炮塔空间受限: 巨大的发动机及其附件会挤占炮塔的安装空间,可能导致炮塔尺寸缩小,无法容纳现有的先进火炮系统,或者影响炮塔的旋转和俯仰范围。
弹药储存受影响: 弹药通常需要存放在炮塔后部或车体下方,与乘员保持一定距离以提高生存性。如果发动机在前面,其体积和复杂性会影响到弹药的储存布局,可能导致弹药密度降低,或者不得不将弹药更靠近乘员,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炮手和车长视野受阻: 发动机占据了前部大部分空间,可能会影响炮手和车长的观察设备布局,限制他们的视野,这对战场态势感知至关重要。

简单来说,前置动力舱会严重压缩炮塔和战斗舱的空间,从而削弱坦克的火力优势。

2. 防护与动力的权衡:并非简单的“堆积”

你说把发动机放前面能增加正面防护,这有一定道理。发动机确实是一个庞大的金属部件,有一定的抗弹能力。但坦克防护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简单地认为“塞进去就行”。

防护的优先级: 坦克的防护优先级通常是正面 > 侧面 > 尾部。这是因为在战场上,坦克最常暴露在敌方火力下的就是正面。然而,即使是前置动力舱,也无法完全取代专门设计的装甲防护。坦克的正面装甲需要特别的厚度和结构来抵御反坦克导弹、炮弹等。
动力舱的防护缺陷: 发动机虽然是金属,但内部有很多精密部件,如涡轮增压器、散热器、燃油系统、各种管线等。这些部件相对来说比实心装甲更容易被穿透,并且一旦被击中,除了可能引燃燃料和机油外,还会直接损坏动力系统,使坦克丧失机动能力。而发动机舱本身也需要一定的散热空间,这可能会在设计上留下一些薄弱点。
重量分配与稳定性: 坦克是一个重型装备,其重量分配对行驶稳定性、转向性能和越野能力有很大影响。将沉重的发动机放在前面,会加剧前部载荷,可能影响车体的悬挂系统和整体重心,不利于高速机动和复杂地形的适应。

3. 机动性:从效率到可靠性的考量

机动性是坦克四大要素(火力、防护、机动、通信)之一,非常重要。

动力传递效率: 现代坦克通常采用液力机械传动或机械传动系统。后置动力舱意味着动力输出更直接地连接到后置主动轮(驱动轮),动力传递路径相对较短,效率更高,损耗也更小。如果动力舱在前,需要将动力通过传动轴传递到后部主动轮,这会增加传动系统的复杂性、重量和潜在的故障点,而且传动轴会占用车体内部宝贵的空间。
驱动方式与牵引力: 坦克后置主动轮的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履带的接地压力来产生强大的牵引力。主动轮负责带动履带前进,其位置直接影响到履带的张紧度和驱动效率。后置主动轮配合张紧轮(通常在前面),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的履带运动系统。
散热与进气: 发动机工作需要大量的空气进行冷却和燃烧。后置动力舱的设计,方便将进气口和排气口布置在车体尾部,远离乘员舱,同时也有利于散热器的布置和空气流通。如果发动机在前,散热和进气问题会更加棘手,可能需要在大面积车体正面开孔,这与正面防护的初衷是相悖的。

4. 可靠性与维护性:战场生存的关键

坦克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战场上的生存能力。

减少损坏风险: 将发动机等核心动力部件放置在车体后部,虽然不是完全隔绝,但相较于放在正面,在同等弹击情况下,发动机受损的概率会降低。前部受到的直接弹击更多,更容易伤及发动机。
维护便利性: 现代坦克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会考虑维护的便利性。后置动力舱的布局,使得乘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安全地进行某些日常检查和维护(例如在非战斗状态下)。而且,虽然发动机舱比较复杂,但其布置相对规整,也为设计维护通道和吊装设备提供了可能。
防止火灾蔓延: 发动机是易燃易爆部件,其位置也与火灾的蔓延有关。将发动机舱与战斗舱通过装甲隔断,并且将发动机置于后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或阻止火灾从动力舱蔓延到弹药和乘员舱。

5. 乘员生存性:最直接的保护

防护屏障: 炮塔和战斗舱的前部是乘员活动最密集的地方,安装了主炮、观瞄系统、弹药等。如果动力舱在前,发动机的体积会占据一部分空间,迫使战斗舱的成员更加靠前。一旦正面被击穿,发动机不仅不能提供防护,反而可能成为火灾、爆炸的源头,直接危及乘员生命。
隔离危险: 后置动力舱将发动机、油箱(部分位于发动机舱附近)等危险部件与乘员舱隔离开来,提供了更有效的被动防护。即使正面被击穿,装甲、弹药架、车体结构以及后置的发动机舱本身也能起到一定的缓冲和隔离作用。

历史演变与技术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坦克都是后置动力舱。早期的坦克,如一些一战时期的设计,曾经尝试过前置或中置动力舱。但随着坦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火炮威力的提升,对炮塔和战斗舱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防护、机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后置动力舱的设计逐渐成为了主流。

例如,一些早期的坦克设计可能会将发动机安装在车体前部,然后通过长长的传动轴将动力传送到后置的履带。这种设计不仅效率低,而且传动轴占用了大量的车体内部空间,也增加了故障的可能。

到了现代,为了应对更强大的反坦克武器,坦克正面装甲越来越厚重,防护材料也越来越先进(例如复合装甲、反应装甲等)。在这种情况下,将发动机等部件放在正面,不仅会严重挤压战斗舱空间,而且其防护能力也无法与专门设计的装甲相比。

总结一下:

现代坦克之所以大多采用后置动力舱+后置主动轮,是综合考虑了以下几个关键因素的平衡结果:

火力需求: 为大型火炮和炮塔提供足够的空间和稳定的支撑。
防护与生存: 将危险的动力部件与乘员和弹药隔离开,提供更有效的多层次防护,并减少火灾蔓延的风险。
机动性: 优化动力传递效率,保证良好的牵引力和操控性,并方便散热和进气。
可靠性与维护: 降低发动机等关键部件被直接击中的风险,并一定程度上考虑维护的便利性。

虽然前置动力舱在理论上似乎能增加正面防护,但它带来的空间压缩和对火力、机动性及乘员生存性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其可能带来的防护增益。现代坦克的设计更侧重于系统优化和整体效能,而不是简单地将部件堆砌在某个位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发动机和乘员一样也是要被保护起来的,乘员死了坦克肯定是失去战斗能力了,发动机被打爆了坦克也是失去战斗能力了,不能动的坦克就是活靶子啊,你能动的时候可以一炮打爆你的发动机凭啥不在你不能动的时候再打一炮啊。在战场上被打趴了乘员往外跑同样很危险。

梅卡瓦发动机前置根本不是为了防护,只是为了留下更大的空间而已,提高防护只是附带的功能。

user avatar

1:散热需要格栅,超长散热管线那是要疯啊

2:维修需要开口,超厚等效开口同样要疯啊

3:废逼阿拉伯人催生了特别的战场需求。


如果你的“防护”定义是追求正面硬吃大口径APFSDS的话,老老实实增厚脸皮把发动机扔后面去。

如果你的“防护”定义是“正脸打爆以后无论如何想要点东西折合成防护指标保成员命而且还想要坦克后面的空间塞点别的东西,那发动机扔前面是有一定价值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触及到了现代坦克设计中一个相当核心的权衡点。虽然直觉上把动力舱放在前面似乎能更好地利用发动机等部件来抵挡正面攻击,但实际上,现代坦克之所以大多采用后置动力舱和后置主动轮,是出于一套更为复杂和综合的考量,涉及到火力、防护、机动性、可靠性、乘员生存性以及维护性等多个方面。我们不妨一.............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也触及了中亚地区复杂而迷人的历史变迁。契丹(西辽)和蒙古人确实是中亚历史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但最终中亚的主体民族变成了突厥人,这其中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原因。咱们就慢慢道来。首先,得把时间线捋清楚。契丹(辽朝衰落后): 契丹族,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他们建立的辽朝。辽朝在112.............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对比,就像是在游戏里你挥舞着一把巨剑砍翻一片小怪,现实中同样一把剑在战场上可能就没那么好使了。为啥游戏里大口径弹夹炮坦克那么吃香,现实中却少见呢?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先说说为啥游戏里大口径弹夹炮坦克那么猛:游戏设计,尤其是战争类游戏,追求的是什么?无非就是爽快感、策略.............
  • 回答
    .......
  • 回答
    现代主战坦克炮塔尺寸相比二战时期有了质的飞跃,这背后是技术进步、战术需求和设计理念的全面革新。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剖析。首先,火炮的进步是炮塔尺寸增加最直接的驱动力。 二战时期的坦克炮主要依靠弹道性能和炮弹本身的装药量来获取穿透力,口径多在75毫米至122毫米之间。而现代主战坦.............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很多人看到现代坦克都只有一根炮管,可能会觉得有点奇怪。毕竟在一些老电影或者早期一些坦克的设计里,我们似乎见过双管甚至更多炮管的装备。那么,为什么现在的坦克都回归到“独臂将军”的状态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现实且重要的原因,涉及到技术、战术、成本以及使用上的诸多考量。首先,我们得明.............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军事装备发展中一个非常核心的道理:实效性与时代性。简单来说,T34坦克能被一些国家用至今,而虎式、虎王坦克早已退出历史舞台,最根本的原因是T34的设计理念和生产制造的优势,使其在后勤维护、操作简便以及适应性方面,远远优于德系的重型坦克,并能通过不断升级来适应新的战场.............
  • 回答
    战后一段时期,主战坦克确实有过装备中小口径机炮的尝试,而且这种尝试在当时具有一定的逻辑和现实考量。但就像很多技术发展路径一样,随着战场环境的变化、对手战术的演进以及自身武器系统的升级,这些尝试最终被证明并非最优解,也就不再被主流采纳了。要弄明白这个转变,咱们得从头说起。为什么当初会想到给主战坦克装中.............
  • 回答
    二战中,坦克歼击车(Tank Destroyer)作为一种专门设计的反坦克武器,确实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通常拥有强大的正面火力,但相对轻薄的装甲和开放式或半封闭的炮塔(有时甚至直接固定在车体上)。然而,战后这条发展路线逐渐式微,直至几乎停止,这背后有着多方面复杂的原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回.............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现代坦克设计中一个非常核心的权衡与妥协。答案并非是现代坦克侧面/背面装甲“普遍非常容易被破坏”就是有某种设计目的,而是这种“相对薄弱”是基于一系列复杂因素权衡下的必然结果。为了详细解释,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一、 装甲防护的原理与挑战 防护的本质是“.............
  • 回答
    对抗来袭的反坦克导弹(ATGM)是现代坦克设计和战术的核心考量之一。坦克的生存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如何有效应对这些日益致命的威胁。要理解现代坦克如何应对反坦克导弹,需要从硬件和软件(即战术)两个层面来分析。硬件层面:多层防护体系现代坦克并非仅仅依赖那一层厚重的装甲,而是一个集成了多重防护手段的复杂.............
  • 回答
    以现代技术制造20吨级的坦克,要达到“最强防护”的水平,这实际上是一个需要权衡和妥协的设计挑战,因为20吨级的定位本身就意味着要在防护、机动性和火力之间做出取舍。在现代战争中,即使是轻型坦克也需要面对各种威胁,包括反坦克导弹(ATGM)、破甲弹(HEAT)、动能穿甲弹(APFSDS)以及地雷和IED.............
  • 回答
    这个想法光是听起来就够带劲的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较量!不过说实话,真要这么干,那德军坦克营基本就是去“送死”的,而且是那种连个响都发不出来就结束的送死。别说什么“毫无预兆”,就算预兆十足,也改变不了什么大局。咱们就这么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一场二战德军坦克营对阵现代美陆军基地的“突袭”,究竟会是个什么.............
  • 回答
    面对周边国家装备的第三代坦克,中国此前现役的数千辆59式坦克(以及其各种改进型号)在现代战场上所能起到的作用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这些坦克数量庞大,但其技术水平与第三代坦克存在显著代差,这使得它们在正面高强度对抗中的作用非常有限,甚至可以被视为“炮灰”。然而,在特定的战术场景和运用方式下,它.............
  • 回答
    “无人机干坦克优势这么明显,为啥都不愿意承认坦克快被淘汰的现实?” 这个问题,说实话,触及到了军事领域一个非常敏感、也极具争议的核心。很多人看到俄乌冲突中无人机对坦克造成的损失,觉得坦克“不堪一击”,预言它将走向消亡。但军事领域的事情,从来没有那么简单,现实也远比表面看到的要复杂得多。咱们就来掰扯掰.............
  • 回答
    .......
  • 回答
    说起来,这现代坦克和古代的重装骑兵,乍一看似乎还真有点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战场上的“硬茬子”,冲锋陷阵的主力。但要是细究起来,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更多是表面的,而它们在战争中的实际作用和承载的意义,却有着天壤之别。咱们先说说那古代的重装骑兵。你想啊,在冷兵器时代,一套全套的盔甲,那是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好想的。说到现代坦克比二战坦克先进多少,那简直是脱胎换骨,完全是两个层面的东西了。要仔细说起来,真是从头到脚,没有一处不进步的。咱们先从最直观的“杀伤力”来说吧。火力:从“砸核桃”到“打飞弹”二战时期的坦克炮,比如著名的88炮,在当时绝对是顶尖的,能穿透大部分盟军坦克装甲。但现.............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确实,现代主战坦克的观瞄设备看起来有些“脆弱”,让人担心一旦受损,战斗力会大幅下降。我来跟你好好聊聊这个事儿。首先,你说的“几乎裸奔”确实有一定道理。仔细看现代坦克,你会发现车体上突出的一些镜片、镜头和传感器,它们确实不像炮塔和装甲那样厚实,而且往往安装在相对显眼的位置。这是因.............
  • 回答
    现代坦克装甲是否还有必要?这是一个在军事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尤其是在非对称作战和无人化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我的观点是:必要,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当然,这里的“必要”并非指装甲在任何情况下都无可替代,或者说它的形式无需变化。而是说,在可预见的未来,坦克作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