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代坦克装甲是否还有必要?

回答
现代坦克装甲是否还有必要?这是一个在军事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尤其是在非对称作战和无人化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我的观点是:必要,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这里的“必要”并非指装甲在任何情况下都无可替代,或者说它的形式无需变化。而是说,在可预见的未来,坦克作为一种能够提供强大火力支援、在复杂战场环境中生存并突破敌方防线的地面主战平台,其核心能力依然离不开坚固的装甲防护。

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审视这个问题:

一、战场现实与威胁的演变: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战场并非是一个真空的实验室。虽然我们看到了反坦克导弹(ATGM)的精度和射程不断提高,无人机的威胁日益严峻,但我们也要看到,传统的威胁并未消失,新的威胁也在催生对装甲的更强需求。

反坦克导弹(ATGM)的挑战与应对: 不可否认,现代ATGM,尤其是那些具备攻顶能力(topattack)或末端制导能力的型号,对坦克的威胁显著增大。它们能够绕过坦克早期设计中防护最强的正面顶部,从相对薄弱的上部攻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装甲就失效了。恰恰相反,它促使了装甲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坦克普遍装备了复合装甲、反应装甲(ERA)和主动防护系统(APS)。反应装甲通过爆炸性的弹药在感知到来袭弹药时产生一道反向冲击波来削弱或抵消弹头的动能,这是一种直接对抗ATGM的“装甲增强”。而主动防护系统则是在弹药接触装甲前将其拦截,这是一种“主动防御”,是对被动装甲的有效补充。可以说,ATGM的进步是在逼迫装甲技术不断升级,而不是在宣告装甲的终结。
无人机与微型弹药的威胁: 现代战争中,无人机的应用确实非常广泛,从侦察到攻击,特别是那些携带集束炸弹或小型精确制导弹药的无人机,对坦克造成了新的威胁。但同样,这也是在推动装甲防护的智能化和模块化。未来的坦克装甲可能会更加侧重于抵御从顶部或侧面攻击的小型弹药,例如采用更强的顶部装甲设计,或者通过更精密的传感器和交战系统来预警和拦截这些小型威胁。将无人机视为彻底取代坦克装甲的论调,似乎忽视了坦克在火力输出和机动性上的绝对优势,以及抵御更高威胁的能力。
传统威胁并未消失: 即使有了先进的ATGM和无人机,战争中依然存在大量的炮火、破甲弹、高爆弹等。这些传统的、大威力的弹药对坦克装甲依然构成严重威胁,也正是这些威胁,构成了坦克装甲发展的基础。在某些区域冲突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坦克被大口径火炮直接命中而严重受损的案例,这说明装甲的价值依然显著。

二、坦克的核心价值与装甲的不可替代性:

坦克之所以被称为“陆战之王”,在于其独特的能力组合:强大的正面火力、高机动性以及在恶劣战场环境下的生存能力。而装甲正是后两者得以实现的关键基石。

火力支援的平台: 坦克的主炮是其最核心的武器系统,能够在敌方阵地造成毁灭性打击。但要让这门炮在战场上安全地开火,就必须有保护其乘员和关键系统免受敌方反击的装甲。没有装甲的火力平台,就如同没有了盾牌的剑,即使剑再锋利,也难以持久。
战场生存与机动: 现代战场是动态的、混乱的,充斥着各种危险。坦克需要在敌方火力网中穿行,提供战术上的支援或突破。装甲不仅仅是抵御弹药的物理屏障,它还承载着坦克能够执行这些任务的“时间窗口”。一辆没有装甲保护的坦克,一旦受到攻击,可能立即失去战斗力,无法继续推进,也无法为友军提供掩护。这种“生存即是能力”的体现,在坦克身上尤为突出。
心理震慑与战场信心: 坦克厚重的装甲本身就带有一种强大的心理威慑力,它代表着一种力量和坚不可摧的象征。在地面作战中,坦克的出现能够极大地鼓舞己方士气,削弱敌方斗志。如果坦克失去了装甲的保护,这种心理优势也将荡然无存。

三、装甲技术的进化方向:

将“装甲是否有必要”这个问题简化为“是否需要厚重的钢铁外壳”,其实是对装甲技术发展的一种误解。现代装甲早已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集材料科学、爆炸力学、电子技术、人工智能于一体的复杂系统。

复合装甲的多层防护: 现代主战坦克的装甲是多层结构的,通常包含陶瓷、合金、复合材料甚至贫铀(视国家和技术水平而定)。这些材料的组合旨在应对不同类型的弹药,例如陶瓷可以分散动能弹头的冲击,合金可以吸收能量。
爆炸反应装甲(ERA)的演进: ERA已经从简单的单层反装甲发展到双层、三层,甚至更复杂的结构,以对抗串联战斗部(tandem warheads)和现代高能弹药。
主动防护系统(APS)的集成: APS是现代装甲防护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雷达或红外传感器探测来袭弹药,并使用拦截弹药在空中将其摧毁。APS与被动装甲协同工作,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防护网络。
智能装甲与新材料的探索: 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加智能化的装甲,能够根据威胁类型自动调整防护模式,甚至拥有自我修复能力。新材料的研发,如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等,也可能为装甲提供更高的强度和更低的重量。

四、结论:

总而言之,现代坦克装甲不仅有必要,而且仍然是坦克作为主战平台不可或缺的核心组成部分。 装甲技术的进步是应对新兴威胁的直接结果,而不是被这些威胁所淘汰。虽然战场环境在变化,战术也在演进,但坦克提供的高火力、高机动性与强大生存能力的结合,是目前为止其他任何地面平台都无法完全取代的。

我们不能因为无人机和先进导弹的出现,就简单地认为陆地上的重型、装甲化的力量已经过时。坦克的装甲,如同战舰的舰体或战斗机的机身一样,是其执行任务的基础,是确保其乘员生存和完成使命的关键。它会不断发展,变得更轻、更强、更智能,但装甲本身存在的“必要性”依然稳固。

与其说“装甲是否还有必要”,不如说“如何让装甲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战场”。而答案显然是: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让装甲系统变得更有效、更智能、更具韧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装甲似乎远远赶不上火力,那是不是意味着以后得坦克会越来越轻量化,99式是这个思路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现代坦克装甲是否还有必要?这是一个在军事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尤其是在非对称作战和无人化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我的观点是:必要,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当然,这里的“必要”并非指装甲在任何情况下都无可替代,或者说它的形式无需变化。而是说,在可预见的未来,坦克作为.............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现代坦克设计中一个非常核心的权衡与妥协。答案并非是现代坦克侧面/背面装甲“普遍非常容易被破坏”就是有某种设计目的,而是这种“相对薄弱”是基于一系列复杂因素权衡下的必然结果。为了详细解释,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一、 装甲防护的原理与挑战 防护的本质是“.............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现代装甲车辆设计中的一个核心悖论:在重量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远超前辈的防护能力。这背后并非简单的“加厚装甲”那样直观,而是现代科技在材料科学、结构设计、火控系统以及战术理念上的全面革新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承认,如果仅仅比较物理厚度,现代主战坦克(MBT)的装甲确实比许多二.............
  • 回答
    现代主战坦克作战与传统意义上的“装甲战争”打法,虽然核心目标都是依靠装甲力量摧毁敌方有生力量和装甲目标,但两者在实际操作、战术理念和技术支撑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简单来说,现代主战坦克作战已经从“铁甲洪流的正面冲撞”演变成了“高度信息化、协同化、精确化的立体战争的一部分”,其打法不再是孤立的。.............
  • 回答
    现代主战坦克(MBT)不再像早期坦克那样使用大角度倾斜装甲,这并非因为倾斜装甲“无用”,而是由于以下几个关键原因的综合作用,其中复合装甲的发展与广泛应用是导致这一趋势的最主要因素,但其他因素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下面将详细阐述: 倾斜装甲的原理与早期优势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倾斜装甲的原理及其在早期坦克设计.............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美军现役坦克连的编制和装备,尽量讲得透彻点,就跟咱们平时聊天一样。美军坦克连,名字好听,但实际人家叫“装甲部队营的坦克连”(Tank Company, Armor Battalion),这说明它本身就是装甲部队营(Armor Battalion)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独立存在的。.............
  • 回答
    战后一段时期,主战坦克确实有过装备中小口径机炮的尝试,而且这种尝试在当时具有一定的逻辑和现实考量。但就像很多技术发展路径一样,随着战场环境的变化、对手战术的演进以及自身武器系统的升级,这些尝试最终被证明并非最优解,也就不再被主流采纳了。要弄明白这个转变,咱们得从头说起。为什么当初会想到给主战坦克装中.............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对比,就像是在游戏里你挥舞着一把巨剑砍翻一片小怪,现实中同样一把剑在战场上可能就没那么好使了。为啥游戏里大口径弹夹炮坦克那么吃香,现实中却少见呢?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先说说为啥游戏里大口径弹夹炮坦克那么猛:游戏设计,尤其是战争类游戏,追求的是什么?无非就是爽快感、策略.............
  • 回答
    说起来,这现代坦克和古代的重装骑兵,乍一看似乎还真有点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战场上的“硬茬子”,冲锋陷阵的主力。但要是细究起来,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更多是表面的,而它们在战争中的实际作用和承载的意义,却有着天壤之别。咱们先说说那古代的重装骑兵。你想啊,在冷兵器时代,一套全套的盔甲,那是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好想的。说到现代坦克比二战坦克先进多少,那简直是脱胎换骨,完全是两个层面的东西了。要仔细说起来,真是从头到脚,没有一处不进步的。咱们先从最直观的“杀伤力”来说吧。火力:从“砸核桃”到“打飞弹”二战时期的坦克炮,比如著名的88炮,在当时绝对是顶尖的,能穿透大部分盟军坦克装甲。但现.............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确实,现代主战坦克的观瞄设备看起来有些“脆弱”,让人担心一旦受损,战斗力会大幅下降。我来跟你好好聊聊这个事儿。首先,你说的“几乎裸奔”确实有一定道理。仔细看现代坦克,你会发现车体上突出的一些镜片、镜头和传感器,它们确实不像炮塔和装甲那样厚实,而且往往安装在相对显眼的位置。这是因.............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触及到了现代坦克设计中一个相当核心的权衡点。虽然直觉上把动力舱放在前面似乎能更好地利用发动机等部件来抵挡正面攻击,但实际上,现代坦克之所以大多采用后置动力舱和后置主动轮,是出于一套更为复杂和综合的考量,涉及到火力、防护、机动性、可靠性、乘员生存性以及维护性等多个方面。我们不妨一.............
  • 回答
    那个时代未曾远去:为何105/122mm中口径榴弹炮依然在战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当现代坦克主炮纷纷迈入120mm甚至125mm的级别,强大的穿甲能力和毁伤威力毋庸置疑。然而,在这强大的火力面前,曾经辉煌一时的105mm、122mm等口径的“中口径”榴弹炮,是否就此沦为历史的遗物,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答案.............
  • 回答
    对抗来袭的反坦克导弹(ATGM)是现代坦克设计和战术的核心考量之一。坦克的生存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如何有效应对这些日益致命的威胁。要理解现代坦克如何应对反坦克导弹,需要从硬件和软件(即战术)两个层面来分析。硬件层面:多层防护体系现代坦克并非仅仅依赖那一层厚重的装甲,而是一个集成了多重防护手段的复杂.............
  • 回答
    这句话“现代坦克是用来反坦克的”乍一听好像挺有道理,毕竟坦克这种东西最初就是为了突破战壕和反制敌方装甲目标而诞生的。但如果仔细推敲一下,就会发现这话说得有点片面,甚至是有点过于简单化了,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咱们不妨把这话说得更明白一些。首先,要承认这句话的内核没错:坦克确实承担着反坦克的主要任务之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其实“三人制”并非现代坦克专属,而是历史悠久的配置,只不过随着技术发展,分工有所调整。你问为什么两个人不行,答案其实很简单:人手不够,活儿太多。你想象一下,一辆现代坦克,就是一个移动的战争机器,它不仅仅是一个会跑的铁盒子。从结构上来说,它有强大的发动机需要驱动,有复杂且精密的火炮系.............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让我想起了二战电影里那些硝烟弥漫的战场,坦克上载满了士兵,威风凛凛地前进。但要说现代坦克,比如M1A2艾布拉姆斯或者豹2A7,还能像二战时期那样在外面挂满士兵吗?答案是:基本不行,至少在战场实战中是极其罕见且不被允许的。 这背后涉及技术、战术以及人员安全等多个层面的巨大变化。要详细.............
  • 回答
    如果一位精通现代坦克设计理念的设计师,穿越回第二次世界大战,他将如何利用当时的技术水平,设计出“超时代”的坦克?这绝不是简单地把现代坦克的零件塞进二战的躯壳,而是一个关于技术整合、战术思维和材料科学的博弈。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现代坦克设计知识”具体指什么。这包括但不限于: 火控系统: 目标捕捉、.............
  • 回答
    好的,咱们就聊聊现代坦克那叫一个“神乎其神”的火控系统,这玩意儿可不是简单地把炮管对准目标扣动扳机那么回事,而是现代科技集大成的体现,让坦克在战场上能“看见”、“计算”、“命中”一条龙服务。话说回来,火控系统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为了让坦克这大家伙,能在颠簸的战场环境下,快速、准确地命中移动中的目标,.............
  • 回答
    设想一下,这十辆现代坦克,像是从未来跌落的钢铁巨兽,突然出现在一战的泥泞战场上。这可不是简单的“锦上添花”,而是会对整个战争格局产生颠覆性的影响,甚至可能缩短战争进程,或者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结束。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现代坦克”的定义。 如果我们说的是诸如M1 Abrams、豹2这样的主战坦克,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