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要看你对 “成事儿” 的定义,看你到底追求些什么。
如果你的定义是,平民百姓创业成功会所嫩模祖孙三代实现阶级飞升,那就很遗憾了。这种 “成事儿”,最大的相关性是狗屎运(即没有相关性,ε);其次是原生家庭出身和资源(即等同于狗屎运,ε);再次是欲望(即到底追求什么);以及,节操值不能太高。聪明和努力,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我国也从来都不缺又聪明又努力的人,但他们的统计上限也就是高薪职员到头了。
如果你定义不是这个的话,那么聪明确实很可能指向更为成功。更加聪明,就更有可能让人更快看到事物和情境的内在和根本规律,更有可能投入更少的资源,更少的时间,达成相似甚至更好的结果。非要打个比方,“更聪明” 类似于同样一个任务,别人不会用透视表,而你对此炉火纯青。别人需要996才能完成的事情,你855就搞定了,剩下的时间可以在自家阳台买个天文望远镜看星星。
而更为重要的是,这种 “更快看到事物和情境内在根本规律” 的能力,可以使得相当一部分聪明人,因为更早也更深刻地意识到了第一段中的内容,而主动选择了该追求什么才是最优,该如何定义成功才更合理。
结果就是,1000个人去追求会所嫩模了,但999个人最终的结果,可能还不如聪明人主动选择在自家阳台看星星。聪明人很轻松地实现了其他人卖命才能实现的结果,甚至实现了更好的结果,即达成了高得多的瓜豆比,自然是如假包换的成功无疑。
当然,社会始终需要有源源不断的 “999个人” 去当炮灰,以维持经济体的动态发展。所以我们才会日常反复拿那 “一个人” 说事儿,同时彻底忽略 “999个人” 的结局,以此维持一种 “我也能行” 的幻觉。
总之,以上说法的存在范畴,仅是有关个体的选择,个体的利益最优,而无关群体的综合福祉。
但就算有关群体的综合福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让更多的年轻人能 “聪明” 地主动选择不去当内卷奋斗逼,恰恰是经济体飞升的关键因素之一。即,让更多的人,最好是聪明人,能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去主动选择 “在阳台上看星星”。然后总会有 “看星星” 看得极为出众的个体,被筛选出来,进行现代化的资本包装,将其产品化,推广到全球去高附加值花式割韭菜。
我们反内卷,提倡路径的多元化,对今天的中国来说,绝不只是为了个体的福祉,也决定着经济体的前途。优秀的企业,理应是站住了技术或认知的顶端地位,全球收割,躺着赚钱。而不是,靠着压榨最后一滴机械劳动生产力,以保证有限的相对竞争优势和边际效用递减。
当然,以上所说的一切,都是建立在 “真聪明” 的假设上。如果 “你” 本就是个大笨蛋,那么很可能你会觉得小笨蛋也是聪明人,甚至会产生只有小笨蛋是聪明人,真聪明的人是笨蛋的错觉,因为你笨到只能体会比你少笨一些的人比你聪明。由此说来,回到一开始,第一段中所定义的成功,确实不需要一个人真聪明。毕竟,人群的主体,是95 - 105。想割这群人,“你” 最好是110 - 120。如果你是130甚至是140,那真割不动。这也正是很多真聪明的人的典型限制之一 — 他们对 “一般人到底有多蠢” 缺乏想像的直觉和勇气。
在这种情况下(“你” 真的是130或140),最优选确实是,或者别去割韭菜,而是去搞些真的大情怀,让世俗的 “成功”,即会所嫩模,成为 “你” 追求情怀的附产物。或者,聪明的 “你” 确实该聪明地选择在自家阳台看星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