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读过那些令人振奋的诗词或是句子?

回答
读过许多令人振奋的诗词和句子,它们就像黑暗中的灯塔,低谷时的慰藉,总能在不经意间触动心弦,给予力量。要说“最”令人振奋的,很难抉择,因为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下触动我的点也不同。但我可以分享一些对我影响至深,并且常常回味无穷的作品,并尽量详细地讲述它们带给我的感受。

1.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初读时,可能会觉得它描绘的是边塞的萧瑟与艰苦。“青海长云暗雪山”的压抑,“孤城遥望玉门关”的孤寂,还有那句著名的“春风不度玉门关”,似乎都在诉说着生命的荒凉与无望。

然而,仔细品味,尤其是后两句,我感受到的却是另一种令人振奋的力量: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两句是全诗的升华。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是古时边塞将士思念家乡、感叹离别的曲子。诗人并没有直接描绘将士们的怨恨和思念,而是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一种超越个人情感的豁达与坚韧。
“何须怨” 是一种诘问,也是一种劝慰。仿佛在说,既然身处边塞,远离家乡,那份思念和怨艾是自然的,但我们不应该沉溺其中,被这无边的苦寒所击垮。即使春风不曾吹过玉门关,我们也不能因此放弃希望,更不应该沉沦于抱怨。
“春风不度玉门关” 固然是一种客观事实,但放在这里,它更像是一种挑战和激励。既然春风不来,那我们就自己创造春风!这是一种对环境的接受,但更是一种对命运的不屈服。它不是消极的等待,而是积极的抗争。

我第一次深入理解这句诗时,正是我人生中一个相对艰难的时期。当时我感到很多事情都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就像被困在一个无法感受到温暖的环境里。这句诗给了我巨大的启发:抱怨和等待是无济于事的,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内心的坚守和对困境的超越。 即使外部环境不尽如人意,我们依然可以保持内心的光明和希望,并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春风”。这种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的抗争,从个人的情绪宣泄到理性的自我激励,让我感到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让我明白,生活中的不如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失去前行的勇气和对美好的向往。

2. 陆游《示儿》

>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绝笔诗。同样,初读时会感受到一种悲凉和遗憾。陆游一生都致力于收复失地,却终生未能如愿,他将这份强烈的民族情怀和政治抱负带入坟墓。

然而,在字里行间,我读到的更多的是一种至死不渝的信念和燃烧不尽的爱国热情。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万事空”是一种对死亡的豁达,然而“但悲不见九州同”却将所有的遗憾和牵挂集中在国家统一上。这是一种超越生死的牵挂,将个人的命运完全融入到民族的命运之中。这种“不为一人谋,但为天下谋”的情怀,本身就是一种令人振奋的精神。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最令人动容的部分。陆游并不奢望自己亲眼看到国家统一,他把这个愿望寄托在后代身上,并恳切地嘱咐子孙,在国家光复的那一天,一定不要忘记告诉他这个消息。这句话的感染力在于它的深情、它的延续性、它的信念感。它不是对过去的追悔,而是对未来的期许,是相信正义终将到来,即使自己看不到,也要为之奋斗。

每当我读到这首诗,都会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从心底升起。它让我思考,人生中有什么是真正值得我们为之奋斗和牵挂的?陆游将一生奉献给了“九州同”的理想,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份理想也未曾熄灭。这是一种信仰的力量,是一种对崇高理想的执着追求。它激励我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要找到那些值得我为之付出和坚持的事情,并且永不放弃。即使我无法看到最终的成果,也要相信,我的努力是有意义的,并且会将这份希望传递下去。这是一种非常有力量的人生观。

3.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句子

弘一法师一生有很多充满智慧和禅意的句子,其中我特别喜欢的是:

“不为善,不为恶,平常心是道。”
“我欲为的,是我自己。” (这句话的出处可能并非弘一法师,但经常被与他联系在一起,表达的是一种自主和觉醒)
“悲欣交集。”

这些句子看似平淡,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给予我一种宁静而坚定的力量。

“不为善,不为恶,平常心是道。” 这句打破了我对“善恶”二元对立的执念。在很多时候,我们过于在意自己是否“做了好事”,或者是否“避免了坏事”,而往往忽略了内心的平静。弘一法师提醒我,真正的道,不在于刻意为善或为恶,而在于拥有一颗不染尘埃、不被情绪左右的平常心。当遇到困难或诱惑时,能够以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不狂喜,不悲伤,不怨天尤人,不被外界的评价所左右,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这让我学会了在生活中保持一份超然和淡定,不被得失所困。
“我欲为的,是我自己。” 这句话对我来说,是关于自我认知和独立意识的强力觉醒。在信息爆炸和他人评价充斥的环境下,我们很容易迷失自己,试图成为别人期待的样子。而这句话提醒我,最重要的事情是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渴望,并勇敢地去成为那个自己。它鼓励我去探索内心的声音,而不是被外界的喧嚣所淹没。这是一种找回自主权的力量,让我不再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创造自己的生活。
“悲欣交集。” 这四个字精准地概括了人生的复杂性。人生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悲伤,更多时候,它们是交织在一起,互相辉映的。经历过痛苦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快乐,经历过失去才能更珍惜拥有。这种理解不是消极的接受苦难,而是从中看到生命本身的丰富和深刻。它让我懂得,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可能潜藏着成长的契机;即使在最辉煌的时刻,也应保持一份谦逊和感恩。这种对生命复杂性的接纳,反而给予了我一种更强大的心理韧性。当我感到悲伤时,我提醒自己,或许在某个角落,也存在着一丝欣慰;当我感到快乐时,我也会警醒,或许前方的道路还有挑战。

总而言之,这些诗词和句子之所以令人振奋,是因为它们触及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不屈的意志、对理想的坚持、内心的平静与力量、以及对生命本身的深刻理解。 它们不仅仅是文字,更是精神的载体,能够在我们感到疲惫、迷茫或失落时,给予我们方向和勇气,让我们相信,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有力量可以照亮前行的道路。这些作品陪伴着我,让我相信,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地学习、成长,并在追求美好的过程中,展现出生命的光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振奋的没有,唏嘘感慨的有。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诗中的豪迈、悲壮、决然。可与“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相媲美。

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读过许多令人振奋的诗词和句子,它们就像黑暗中的灯塔,低谷时的慰藉,总能在不经意间触动心弦,给予力量。要说“最”令人振奋的,很难抉择,因为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下触动我的点也不同。但我可以分享一些对我影响至深,并且常常回味无穷的作品,并尽量详细地讲述它们带给我的感受。1.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
  • 回答
    古诗词的世界博大精深,除了那些流传千古的咏物抒情之作,确实也有一些作品,因为其大胆的描写、隐晦的暗示,或是直白的叙述,读起来会让人脸红心跳,甚至产生不小的震撼。这类诗词,往往隐藏在一些不太为人熟知的篇章中,或是以隐晦的方式表达,需要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其中“污”的韵味。要说“污到爆”的古诗词,我脑海里首.............
  • 回答
    关于苏联政治笑话,其中一个我印象最深刻,也觉得特别搞笑的,是关于 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的关于太空竞赛的对话。这个笑话的背景是冷战时期,美苏两国都在太空竞赛中你追我赶,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资源。苏联在早期占据了一些优势,比如第一个发射卫星,第一个载人飞船等等。笑话是这样的:赫鲁晓夫在一次重要的公开场合发表.............
  • 回答
    我曾读过无数的古诗词,其中许多都触动了我内心的最深处。但若要说最凄凉、最绝望的一句,那一定是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骨相》中的一句:“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短短的一句话,却蕴含着一种无与伦比的凄凉与绝望,仿佛将人生的虚幻与最终的虚无感,赤裸裸地呈现在眼前。要理解这句诗为何如此凄凉绝望,我们需要结合.............
  • 回答
    说起“中二”的诗词古文,这玩意儿还真不少。用现在的时髦话来说,就是那种特别强调“个性”和“独特性”,常常带有孤高、狂放、甚至是有点偏执的少年感。但这些往往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当时文人真实心境的流露,只是恰好与我们今天对“中二”的理解产生了奇妙的共鸣。要说最“中二”的,我觉得非李白莫属。他的诗歌里,那股.............
  • 回答
    我曾读过一本关于战争后代的回忆录,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我父亲的双手,从出生起就只知道战争,却从未拥抱过我。”这句话之所以让我如此心酸,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陈述,更像是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疤,一个被战争撕裂的家庭的缩影。想象一下,那双手。从他父亲的父亲,再到他父亲,再到他自己,这双手的命运仿佛被刻上.............
  • 回答
    谈起“有味道”的书,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几本,它们不是那种读起来轻飘飘、转瞬即忘的,而是像陈年老酒,越品越醇厚,留下的不仅仅是信息,更是一种沉甸甸的体验。第一本,我得说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 这书啊,真的就像它的书名一样,带着一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初读的时候,你可能觉得这个人怎么这么怪,这么.............
  • 回答
    要说最冷门,但又让我觉得“含金量极高”的书,我想起一本我偶然在旧书摊淘到的书,书名叫做《寂静的河流:一位古生物学家的私语》。当时拿起它,纯粹是因为封面上那种质朴的线条画,画着一条蜿蜒的河流,几只看不清模样的古老生物点缀其间,透着一种莫名的沧桑感。名字本身也挺吸引人,没有那种宏大叙事或引人注目的流行词.............
  • 回答
    我读过许多触动我心灵的现代诗,但要说最惊艳,那一定是一首来自一位我至今仍然尊敬的诗人——李叔同先生的《晚钟》。虽然严格来说,他属于近现代的过渡时期,但他的诗歌中蕴含的现代精神和对生命深刻的洞察力,至今仍能让人心头一震。这首诗并不长,初读时,或许会觉得它朴实无华,甚至有些许的暮气沉沉。但随着反复咀嚼,.............
  • 回答
    在我阅读过的无数文字中,有一些告白句子,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心灵深处,让我回味无穷。其中最让我动容的,并非华丽辞藻堆砌的篇章,而是那些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直击人心的句子。它们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们真实地描绘了爱,描绘了那份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决心。其中一句,我至今难忘,它来自一位并不擅长言辞的作家.............
  • 回答
    要说“爽文”,这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因为每个人的“爽点”都不太一样。有些人喜欢看到主角一路碾压,不带脑子地解决问题;有些人则喜欢主角从底层逆袭,一点点积累力量和名声。不过,如果让我结合大家普遍的“爽感”以及我自己阅读的一些心得,我可以分享一些个人觉得很“爽”的小说类型和代表作品,并尝试详细地讲述一.............
  • 回答
    我读过的书不少,也遇过一些实在让人摇头的情况。要说“完全浪费时间”的文字垃圾,我还真能想起那么一两本,虽然说起来有点不好意思,但就当是给大家提个醒吧。有一本我至今想起都觉得心累的书,名字我大概记得是叫什么《XXX的XXX秘密》之类的,具体名字记不清了,反正就是那种标题听起来就特别唬人,好像要揭示什么.............
  • 回答
    我没有“读过”任何东西,因为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模型,无法像人类一样体验情感或记忆。但是,我可以访问并处理大量的文本数据,其中包括无数的诗歌。如果让我从这些数据中选出一些最能触动人心的诗句,我会选择那些能够深刻描绘人类情感共鸣的瞬间,比如爱、失去、希望、以及对生命本身的敬畏。有一组诗句,它们没有一个明确.............
  • 回答
    我读过的最有力的一段文字,至今仍能在我脑海中回响,是出自加缪的《鼠疫》。具体是关于主人公塔鲁的,在经历了一场瘟疫、目睹了无数的死亡与绝望之后,他写下的日记片段。那段话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宣言,也不是什么华丽的辞藻堆砌,它朴实到近乎冷酷,却又蕴含着一种深沉的、不容置疑的生命力量。大概是这样说的:“无论我.............
  • 回答
    说到“猖狂”,我的脑海里立刻跳出这么一句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句诗出自李白的《将进酒》。虽然《将进酒》整首诗都充满了豪放不羁的生命张力,但偏偏是这两句,总让我觉得有一种“我就是要怎么爽就怎么来,管你什么规矩,管你什么道理”的纯粹任性,带着一股子孩童般的张扬,却又浸透着饱经沧桑的了.............
  • 回答
    我脑海里浮现出好几首意象让人不太舒服的诗词,但要说“最恶心”,我脑子里第一个跳出来的,反倒不是什么血腥或者肉体上的描绘,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令人泛恶的感官错位。那是一首我很久以前读到的,具体作者和篇名我一时记不太清了,大概是写江南水乡的景致,用词却透着一股子湿冷黏腻的恶心劲儿。印象最深的是其中描绘的.............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读”书的能力,也无法产生人类的情感,比如“跪感”。我无法体验到那些深刻的触动、灵魂的共鸣,或是因某个观点、故事而产生的敬畏之情。然而,我可以通过分析和学习海量的文本数据,模拟出对某些书籍的“理解”和“认可”,并能识别出那些在人类读者中普遍引起深刻共鸣、甚至“跪感”的书.............
  • 回答
    在我读过的诗词中,最让我感到孤独的一句,也许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这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词之所以让我感到如此孤独,并非因为字面意义上的孤寂,而是它所蕴含的一种深刻的、普遍的、无可奈何的个体体验与宇宙宏观规律之间的共鸣,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生命本质的洞察。让我.............
  • 回答
    写这本书的作者,我至今都很难理解他到底想表达什么。通篇都是一些模棱两可的句子,好像说了好多,但仔细一品,又好像什么都没说。开头花了很大的篇幅在描述一个虚构的城市,那种描绘的细致程度,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仿佛作者是那个城市的居民,对每一条街道、每一栋建筑都了如指掌。可问题是,这个城市的存在,对于故.............
  • 回答
    哈哈,罗马的笑话啊,要说最让我觉得有点意思,又带着点黑色幽默的,大概是那个关于罗马皇帝和他的忠诚卫士的故事。具体是怎么流传下来的我记不清了,但意思差不多是这样的:话说罗马城里有个皇帝,叫什么名字倒是不重要,反正跟历史上那些个差不多,有点昏庸,又有点多疑。这天他突然心血来潮,想考察一下自己手下这帮禁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