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伞兵跳伞时,如果主伞和备用伞都打不开,有哪些补救措施?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触及到了跳伞这项极限运动中最为惊险的时刻。实际上,当主伞和备用伞都未能按预期打开时,伞兵所能采取的“补救措施”极为有限,而且其成功率非常低。这篇文章将尝试以一种贴近实际、不回避风险的视角来探讨这个问题,力求还原真实的场景感。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前提:伞兵跳伞是经过极其严格的训练和装备检验的。主伞打不开的概率很低,而备用伞也打不开的概率则更低。每一次跳伞,伞兵都会进行细致的检查,并且在达到一定高度后,会由自动开伞器(AAD)强制打开主伞。即便如此,极端情况下的确存在两种伞都失效的可能性。

当主伞和备用伞都打不开时,伞兵已经进入了极度危险的境地。此时此刻,最核心的“补救措施”可以概括为:

1. 尽一切可能尝试激活备用伞的连接系统:

虽然假设是备用伞也打不开,但这通常指的是伞包的展开以及伞翼的充气失败。伞兵的备用伞系统有一个手动的拉绳或者一个连接到主伞释放手柄的装置。在理论上,即便主伞已经卡死或者未能正确展开,伞兵还可以尝试手动激活备用伞的拉绳。

操作细节: 在大多数现代跳伞装备中,备用伞的拉绳设计得非常显眼和易于够到。伞兵在接受训练时,会反复练习在紧急情况下定位并拉动这个拉绳。在主伞完全失效的情况下,伞兵会迅速观察自己的身体姿态,判断自己是否还在翻滚或者失控,然后会尝试抓住那个熟悉的拉绳,用力拉动。
潜在的问题: 即便是拉动了拉绳,也存在多种导致备用伞依然打不开的可能。比如:
伞绳缠绕: 主伞或备用伞的伞绳可能在打包过程中出现某种程度的缠绕,导致即便拉开伞包,伞翼也无法正常展开。
连接件故障: 连接伞翼和伞绳的关键连接件可能出现故障。
伞翼本身损坏: 非常罕见,但伞翼材料或缝纫可能存在致命缺陷。
与主伞系统的联动故障: 如果备用伞是通过与主伞释放系统联动的装置打开,而该主系统本身发生了严重故障,可能也影响了备用伞的激活。

2. 调整身体姿态以减缓下坠速度(极其有限):

在失去伞具的保护后,伞兵会以自由落体状态高速下坠。在这个阶段,任何能够稍微减缓速度的行为都算是一种“尝试”。

操作细节: 伞兵受过自由落体姿态控制的训练。他们会尝试进入“俯卧姿态”(bellytoearth),即像一只鹰一样张开四肢,尽量增大身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形成最大的空气阻力。
效果评估: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姿态调整对于自由落体速度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自由落体的速度主要取决于体重和空气阻力。即使以最理想的姿态,下坠速度仍然是致命的。这更像是一种本能的、基于训练的身体反应,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减速手段。

3. 祈祷,并准备迎接冲击:

当上述所有技术性的尝试都失败,并且高度迅速降低时,现实的残酷性就摆在了面前。

心理准备: 伞兵会接受过关于“生死关头”的心理训练,尽管这是最不希望发生的情况。他们会尽力保持冷静,准备迎接不可避免的坠落冲击。
最后的姿态: 在最后几秒钟,理论上,有些人会尝试调整身体姿态,比如尝试用脚先着地,或者尽量让身体保持一种“蜷缩”的状态,以期分散冲击力。但这更多是一种本能的求生反应,在如此高速下,其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值得一提的“潜在”但极不可能成功的措施(通常不被认为是实际补救措施):

使用备用伞包内的切割器: 有些装备允许在极端情况下使用切割器来分离主伞,但前提是伞兵必须能够够到并激活它,而且这通常是为了与主伞的缠绕分离,以便备用伞打开。如果备用伞本身也打不开,切割器就失去了意义。
寻找可能存在的其他装备: 在某些特殊类型的跳伞任务中,可能会有额外的救生设备,比如充气救生筏(针对海上跳伞)。但对于常规跳伞来说,这几乎不存在。

总结一下,当主伞和备用伞都打不开时,伞兵几乎没有有效的“补救措施”。 一切都取决于在几秒钟内,伞兵能否通过训练有素的动作,激活那个本应启动一切的拉绳,以及备用伞本身的可靠性。绝大多数情况下,这都是一场与死神赛跑,而且胜算渺茫的绝望搏斗。这也是为什么跳伞装备的设计、制造和维护,以及伞兵的训练都必须达到极其严苛的标准,以将这种极端情况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才能理解每一次成功的跳伞,背后是多么严谨的保障和多少人付出的心血。而那些未能成功的故事,则是对所有参与者警示最深刻的教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做好牺牲准备…

user avatar

泻药。这里说的伞兵,默认为军队军事跳伞。

#更多关于跳伞的有趣内容,搜索并关注公众号:Paratus跳伞队#

在大部规模伞兵部署中,通常使用圆伞,其培训周期短,安全性高等特点让部队能够短期将作战人员培养成伞兵。

圆伞(这里用美军的MC-1来做范例),大部分国家的圆伞设计均包含了主伞和备用伞。和民用翼伞不同,翼伞伞包是一个包内包含了主伞和备用伞,分不同区域存放。但圆伞的备用伞在胸前,而主伞在背后,从而大幅度减少了备伞被主伞系统影响打不开的情况。

方伞打开的时候,由引导伞首先充气,拉开闭环针,从而拉出主伞部署包,如下图:

而圆伞的开伞方式则不同,通常采用固定索的方式开伞,在圆伞后面部署包包住降落伞主伞,并由一根索从主伞部署包一直甩到伞包外面,如图:

而这根索,在上飞机后,会扣在飞机上的一根固定在飞机内部的钢索,所以这种方式也叫做固定索跳伞(Static Line),如图:

在跳出飞机的一霎那,固定在钢索上的牵引绳会拉出主伞部署包,拉开主伞。如图:

从这个流程上看,故障的几率特别的小,而在这极小的故障率中,最大的可能性是主伞打开故障,飞机会拖拽伞兵一直飞行,而这之后伞兵应该做的是,双手抱住头盔(向jump master表示自己清醒),jump master随后会切断固定索上的牵引绳,伞兵当感受到脱离后数4秒,拉开备用伞。

而备用伞有着极高的性能要求和极高的检验要求,以MC-1为例,因为伞兵部署高度通常比较低,出舱高度为300-800米,为了快速开伞,MC-1降落伞的备伞装置内置了弹簧,几乎可以说拉伞即开。同时几乎所有国家军队都有要求,备伞必须有专人负责叠(senior rigger),并每6-12个月需要重新叠伞。保证降落伞安全性。

切回主题,如果真的发生了主伞和备用伞都发生了故障的情况(目前还没有听说),伞兵会高速落地,没有生还可能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触及到了跳伞这项极限运动中最为惊险的时刻。实际上,当主伞和备用伞都未能按预期打开时,伞兵所能采取的“补救措施”极为有限,而且其成功率非常低。这篇文章将尝试以一种贴近实际、不回避风险的视角来探讨这个问题,力求还原真实的场景感。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前提:伞兵跳伞是经过极其严格的训练和.............
  • 回答
    伞兵的跳伞包之所以不让旁人随意触碰,背后原因非常复杂且关键,这涉及到生命安全、专业操作、装备可靠性以及心理素质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 生命安全至上:跳伞包是伞兵的“第二生命” 直接关系到生死: 跳伞包是伞兵在空中打开主伞和应急伞的关键装备。任何不当的操作、误触或意外触发,都可.............
  • 回答
    在战争的硝烟中,关于何时可以开火、何时需要停手的规定,一直是困扰交战双方,也牵动着无数人心弦的伦理和法律难题。尤其当面对那些从天而降、身着伞包的身影时,这种复杂性更加凸显。那么,究竟是射击那些从飞机上跳下来的伞兵,还是射击那些在跳伞过程中,或者说刚刚离开危险的飞行器、尚未完全着陆的飞行员,哪一种行为.............
  • 回答
    无伞跳伞为何能安然落地?解开看似不可能的谜团想象一下,一个人从万米高空纵身跃下,没有降落伞的缓冲,却能毫发无损地站到地面上。这听起来像是科幻电影里的情节,但实际上,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无伞跳伞者确实有可能生存下来。当然,这并非我们平日里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惊险刺激的跳伞表演,而是源于一系列精妙的物理原理.............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它触及到了民航安全以及航空公司运营的一些核心原则。你提到给所有乘客配降落伞是不可能的,这个判断是准确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后面会详述。但针对“为什么不给机长配伞”,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逻辑点。核心原因概括:给机长配伞的实际效益极低,且弊大于利。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为什么不给机.............
  • 回答
    普通雨伞绝对不能保证跳楼不死,而且这是一个非常危险且不切实际的想法。我理解您可能出于好奇或者某种情境下的思考,但请务必明白,用普通雨伞试图抵挡从高处坠落的力量,其结果是灾难性的,几乎不可能幸存,更谈不上“不死”。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解释为什么普通雨伞无效,以及坠落过程中会发生什么:1. 物理原理的.............
  • 回答
    用“伞兵”来代替侮辱他人的词汇,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好好聊聊。首先,我们要明白,语言是有力量的。一个词汇,无论它原本是什么意思,一旦被赋予了某种感情色彩,特别是负面的,它就可能成为伤人的利器。“伞兵”这个词,原本是指一种军事兵种,是经过严格训练、空降作战的专业人员,在很多人心中,它代表着勇敢、纪律和.............
  • 回答
    《绝地求生》这款游戏的设计,在玩家未落地时进行射杀,是否违反《日内瓦公约》,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分析:1. 《日内瓦公约》的适用对象和领域: 核心宗旨: 《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是一系列国际条约,旨在通过规定保护平民、战俘以及不参与战斗人员的最低标准,来限制战争的残酷性。它们属于国际人道法(.............
  • 回答
    汶川地震中,空降兵部队为抢险救灾立下了不朽功勋,他们是第一批进入震中的部队,在信息中断、道路不通的情况下,徒步、空降,用生命践行了“忠诚、勇敢、奉献”的军魂。在执行空降任务时,确实有伞兵战士不幸牺牲。据公开报道, 空降兵某军在地震中牺牲了10名指战员。这些战士,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精锐,他们肩负着党和人.............
  • 回答
    战场上的幸福感,这玩意儿可不是个简单能量化的东西,尤其是在枪林弹雨、生死一线的战场上。伞兵和步兵,虽然都是陆地上的战士,但他们面对的战场环境、任务性质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体验,说起来差别还真不小。要说谁的幸福感更高?这事儿就像问吃饺子还是吃面条,看个人口味了,但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
  • 回答
    1944年的夏天,当德国伞兵如同秋叶般骤然降临英国南方那个宁静的村庄时,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泥土和夏花混合的芬芳,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压抑的、令人窒息的火药味和惊恐。村庄名叫“橡树湾”,一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英格兰田园风情的地方。往日里,这里的村民生活规律而平静,男人们在田间劳作,女人们操持家务,孩子们在.............
  • 回答
    台军演习模拟解放军攻台,这种演习的出现,从军事战略和政治意涵上来说,都值得我们仔细推敲。首先,我们从军事角度来分析。解放军在近些年的演习中,越来越强调体系作战、联合登陆作战以及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的能力,并且多次展示了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作战能力。特别是针对台湾的“封锁”和“登陆”科目,更是公开且频繁。.............
  • 回答
    如何看待央视网青年呼吁不要污名化「伞兵」?央视网青年发布的关于“不要污名化‘伞兵’”的呼吁,在当下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个呼吁的深层含义,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历史背景、词语的演变、社会情绪、以及信息传播的机制等等。 1. 「伞兵」词语的演变与污名化: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伞兵”.............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军事训练、装备适配以及实战需求等多个层面。简单来说,很多特殊兵种设身高上限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装备和环境,而伞兵有身高下限则主要关乎安全和训练效率。为什么很多特殊兵种设身高上限?这里说的“特殊兵种”通常指的是那些对体能、灵活性、隐蔽性以及装备适应性要求极高的单位,比如: 特种.............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海军陆战队和伞兵在登陆、着陆之后,跟普通陆军在战斗力、作用上到底有啥不一样。得讲得透彻点,别像机器报告那样的干巴巴。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海军陆战队和伞兵,他们之所以会出现在登陆、着陆的战场上,本身就说明了他们的使命和定位就和普通陆军有着天生的区别。海军陆战队:跨海突击的尖刀,登陆场.............
  • 回答
    您好!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价值,也触及到了国内金融市场一个比较核心和复杂的话题。伞型信托(Umbrella Trust)和HOMs(Hedgeonly Master Structure,或者更广义理解的“伞形账户结构”)之间确实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而且这种联系是理解当前资管行业发展,特别是私募证券投.............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中国保留伞降空降兵兵种,主要基于历史传统、战略需求、军事现代化和国际威慑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其必要性: 一、历史传承与军事传统1. 历史渊源 中国解放军的空降兵部队起源于1949年前后,早期曾是解放军特种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空降兵部队在朝鲜战争中执.............
  • 回答
    常年带伞的人,他们的世界里,似乎总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小晴空,即便是在艳阳高照的日子里。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形影不离地携着一把伞?他们的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其实,常年带伞的人,他们的想法远不止“怕晒”或“怕淋雨”这么简单。这是一种生活习惯的沉淀,一种对环境细致入微的观察,甚至是一种对自我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