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全球首例宠物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对新冠疫情的防控有何影响?

回答
猫咪感染新冠:一只小小的猫咪,折射出的复杂疫情图景

当新闻报道称全球首例宠物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时,许多人可能会感到一丝不安,甚至恐惧。这似乎为我们所熟悉的疫情增添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维度。我们一直关注着人类之间的传播,而现在,病毒似乎已经悄然潜入了我们最亲密的伙伴——猫咪的身上。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它又会对我们目前的新冠防控工作带来怎样的挑战和影响?

一、从“零可能”到“零距离”的警示

长期以来,科学界普遍认为新冠病毒主要是通过人际传播。虽然在疫情早期就有零星的动物感染报告(例如蝙蝠、穿山甲等),但宠物猫猫的感染,尤其是发生在与人类密切接触的环境中,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首先,这证明了新冠病毒确实具备了跨物种传播的能力,而且能够感染到与我们生活最贴近的动物。这不仅仅是一只猫咪的案例,它更像是一个警示信号,提醒我们病毒的适应性和潜在的传播链可能比我们最初设想的更为复杂。虽然这并非意味着病毒会从猫咪大规模传染给人类,但这种可能性依然存在,需要我们高度警惕。

其次,这进一步印证了病毒传播的“零距离”特性。我们与宠物之间的亲密接触,例如拥抱、亲吻、共用生活空间,都可能成为病毒从感染者传播给宠物,甚至理论上再回到人类的潜在途径。这一点尤其值得关注,因为它直接触及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可能会改变我们对与宠物互动的某些认知。

二、对新冠疫情防控的深远影响

宠物猫感染新冠病毒的事件,对当前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多方面的考量和潜在影响:

1. 扩大了病毒监测和研究的范围

动物监测的必要性增强: 此前,新冠病毒的监测主要集中在人类群体。此次事件后,对于家养宠物,特别是与感染者有密切接触的宠物,进行病毒监测的必要性显著提高。我们需要建立更完善的动物疾病监测体系,以早期发现潜在的动物感染案例,并评估其风险。
跨物种传播机制的研究: 科学家需要更深入地研究新冠病毒是如何感染猫咪的,包括病毒在猫咪体内的复制、排毒以及传播的机制。了解病毒在不同物种中的致病性和传播能力,是制定更全面防控策略的基础。例如,病毒是否会在猫咪体内发生变异,从而产生对人类更具威胁的新变种?这是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
动物疫情与人类疫情的联动性分析: 需要分析动物疫情的出现是否会反过来影响人类疫情的发展。例如,如果宠物成为病毒的中间宿主或贮藏库,是否会增加疫情反复或难以根除的风险?这需要我们建立跨学科的合作机制,将动物健康纳入公共卫生考量。

2. 调整了人宠互动和饲养管理建议

明确人宠接触风险: 对于已经感染新冠的宠物主人,或居住在疫情高风险区域的人们,需要重新审视与宠物的互动方式。虽然目前证据表明宠物将病毒传播给人类的风险相对较低,但为了谨慎起见,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宠物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尤其是在主人出现症状时。
宠物行为的观察与就医指导: 家长在照顾宠物时,如果发现宠物出现呼吸道症状、精神不振等异常情况,应提高警惕。必要时,可以咨询兽医,并告知宠物可能接触到的感染源。同时,也需要指导宠物主人,如何在照顾生病宠物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人宠之间的病毒传播风险,例如佩戴口罩、勤洗手等。
宠物旅行和收容管理的新考量: 这也可能对宠物进出口管理、动物收容所的日常运营带来新的挑战。需要考虑在特定情况下,对宠物进行核酸检测,以及如何在收容环境中有效控制潜在的疫情传播。

3. 加剧了公众的焦虑与不确定性

信息透明与科学沟通的重要性: 类似宠物猫感染的事件,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引发公众的恐慌和不必要的担忧。官方需要及时、透明地发布科学信息,解释病毒的跨物种传播机制,澄清不实传言,避免出现“弃养潮”或对宠物的过度妖魔化。
公众科普教育的持续强化: 需要持续进行公众科普教育,让大家了解病毒的传播规律,以及在不同情境下如何科学地保护自己和他人,同时也包括如何科学地与宠物相处。

4. 潜在的伦理与动物福利问题

宠物被“牺牲”的风险: 如果公众对宠物传播病毒产生过度恐惧,可能会导致大量宠物被遗弃,这不仅是不道德的,也违背了动物福利原则。我们需要教育公众,宠物并非传播链的“罪魁祸首”,也需要为可能出现的弃养行为提供解决方案。
动物权益的保护: 在进行动物监测和研究时,必须确保动物的福利得到保障,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和牺牲。

结语:

全球首例宠物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这无疑是新冠疫情发展过程中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事件。它提醒我们,病毒的狡猾和适应性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同时也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我们不应过度恐慌,但更不能掉以轻心。科学的认知、审慎的态度和精细化的防控措施,是应对这一新挑战的关键。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病毒的战斗,也是一场关于科学素养、责任担当和人道关怀的考验。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有效地守护人类的健康,也才能以更负责任的态度,与我们身边的万物和谐共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两个月前写过答案,被喷成doge~

在2003年的sars中,猫被证实了感染SARS。

因为,它们的确会表达ace2这个对于新冠感染细胞很关键的蛋白。

The present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focused on changes in intrarenal ACE and ACE2 immunoreactivity in feline and canine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免疫组化证实ACE2在猫和犬的慢性肾病中发现。


这次猫又受灾了。

其实个人认为,当前国内疫情已经基本要结束了,这个内容对于欧美这些正在爆发的国家更有意义。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自己养的宠物是在家里,但是,你不能排除大量的周围环境中出现的宠物。

北京动物管理所做的调查北京市流浪猫数量在500万左右

很多猫会出现在环境中,比如小区里的流浪猫,比如野猫,这个数字非常庞大,他们不断的流窜,是一个潜在的大危险。

当然,从报道中提到

这只生病的宠物在主人患病一周后,出现了包括呼吸困难在内的典型感染症状,之后其检测结果呈阳性,这是首例已知的猫感染病例。这只猫腹泻,不停地呕吐,呼吸困难。研究人员在猫的粪便中发现了新冠病毒。

可见猫感染后也是会发病的,因此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可以防御的,总比那种无症状携带病毒好。

在疫情结束之前,还是好好地保护好猫等宠物,不要轻易让它们外出。

user avatar

2003年《自然》已经有短篇报道说明猫和雪貂可以感染SARS冠状病毒(SARS-CoV)[1],后续也进行过猫感染SARS的病理研究[2]。可以看到ACE2在猫的呼吸系统有表达,也可以被SARS-CoV感染。

但是新冠病毒(SARS-CoV-2)与SARS-CoV的S蛋白尤其是宿主受体结合结构域(RBD)上差异太大。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8205067

前期石正丽《自然》文章也测试了多种动物的ACE2,能发现SARS-CoV-2可以利用的宿主范围还是挺广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7655939/answer/983850446

而最近BBRC上刚上线了一篇文章[3]。探讨了SARS-CoV-2的宿主范围,用了结构model的手段分析了42种动物,尤其重点关注了一些家养宠物。

根据RBD结合ACE2的氨基酸在不同动物中的保守性,预测与不同动物ACE2的结合能力。

预测认为仓鼠、狗和猫的ACE2都能与SARS-CoV-2的RBD结合。

而之前香港已经有狗狗感染SARS-CoV-2的报道了[4]


虽然宠物也能感染新冠病毒,但是它们一样是受害者,千万不要遗弃他们。

少带宠物去人多的地方。


回复评论——

参考

  1. ^ Nature 2003 Oct 30;425(6961)
  2. ^ Vet. Pathol. 2008 Jul;45(4)
  3. ^ https://doi.org/10.1016/j.bbrc.2020.03.047
  4.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6813772
user avatar

@Vigorous Cooler 的回答已经非常全面细致,从既往文献里面提取了很多实验证据以及合理推测。考虑到或许存在“太长不看”或者“不明觉厉”的情况,我用尽可能通俗的说法总结一下:

1,2019-nCoV(新冠病毒)和SARS-CoV(SARS)病毒都是冠状病毒属的成员,可以理解为表亲。他俩感染宿主都是通过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结合到宿主呼吸道(或结膜)粘膜细胞表面的ACE2蛋白上,然后才能侵入细胞内部并增殖。可以理解为都是一把钥匙(刺突蛋白)开一把锁(ACE2)。

2,不同的动物之间因其物种亲缘性的远近,其表面的ACE2(锁)内部构造也会有所差异,如果ACE2长得比较像,那么病毒的钥匙就有可能打开不同物种的锁。例如石正丽研究员根据免疫学实验发现新冠病毒的“钥匙”能打开人、中华菊头蝠、猪、果子狸的“锁”。而另一位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三维模拟认为其可以打开人、马来穿山甲、猫和狗的“锁”。

3,根据免疫学实验、计算机三维模拟以及目前宠物猫核酸检测阳性的证据,可以确认新冠病毒可以感染猫,而且猫也会出现感染症状:

“这只猫腹泻,不停地呕吐,呼吸困难。研究人员在猫的粪便中发现了新冠病毒。”

4,猫不会凭空感染,需要接触感染的患者,所以你只要没事,你家主子也不出门的话就一定没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猫咪感染新冠:一只小小的猫咪,折射出的复杂疫情图景当新闻报道称全球首例宠物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时,许多人可能会感到一丝不安,甚至恐惧。这似乎为我们所熟悉的疫情增添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维度。我们一直关注着人类之间的传播,而现在,病毒似乎已经悄然潜入了我们最亲密的伙伴——猫咪的身上。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它又会对.............
  • 回答
    深圳率先建成全国首个宠物方舱,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举措,它触及了当下社会一个日益凸显的群体需求——如何妥善安置在紧急情况下的宠物。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首先想到的是“未雨绸缪”和“人文关怀”的延伸。以往,在面对自然灾害、疫情爆发等突发公共事件时,人们的关注点往往集中在如何保障人的生命安全和.............
  • 回答
    Uber 自动驾驶致死事件,是自动驾驶技术发展道路上一个无法回避的、沉重的伤疤。当这个消息铺天盖地涌来时,我脑子里闪过的不是什么技术细节,而是那个在自行车道上倒下的身影,一个生命,就这么戛然而止。这起事件发生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坦佩市,时间是 2018 年 3 月 18 日的晚上。主角是 Uber 的一.............
  • 回答
    如何看待全国首例债券虚假陈述集体诉讼判决,锦天城律所赔3700万?全国首例债券虚假陈述集体诉讼判决,锦天城律师事务所被判赔偿3700万元,无疑是中国资本市场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多方面的意义。我们将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解读这一事件: 一、 案件背景与重要性: “全国首例”的标.............
  • 回答
    看到全球首个接受猪心脏移植的患者在手术不到两个月后去世,这确实是一个令人遗憾的消息,但同时也标志着器官移植领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尽管这个初步的尝试未能获得长期的成功。对于这样的结果,我们应该理性看待,既要认识到其突破性的意义,也要深入分析可能导致失败的原因。总体看法:首先,这名患者的去世并不意味着异.............
  • 回答
    好,我们来聊聊这件全国首例“微信解封”入罪案,两名大学生因为帮诈骗嫌犯解封账号而获刑的事儿。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琢磨的。案情回溯:为“朋友”解封,却成了诈骗帮凶事情大概是这样的:两名大学生,咱们就叫他们小张和小李吧。他们平时在网上也算是个“技术达人”,在一些论坛或者社群里,经常有人找他们帮忙解.............
  • 回答
    全球首个活体机器人——这听起来就像科幻小说里的情节,但它却真实地发生了。提起这个概念,我们得先想想,到底什么是“活体机器人”?传统意义上的机器人,我们知道,都是由金属、塑料、电路等非生命物质构成的,它们通过编程来执行任务。而“活体机器人”,顾名思义,是将生物组织(通常是细胞)与机械结构巧妙地结合起来.............
  • 回答
    C919 客机全球首单正式落地,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喷气式客机终于从图纸走向现实,并成功进入商业运营的轨道,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不仅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也对全球航空业格局以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产生深远影响。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 C919 全球首单落地所具有的意义: .............
  • 回答
    萨尔瓦多将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的决定,无疑是区块链和加密货币领域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它不仅在主权国家层面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案例,更可能对国际货币市场产生深远且复杂的影响。以下是对此事件的详细分析: 萨尔瓦多采用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首先,理解萨尔瓦多为何做出这一决定至关重要。主要原因.............
  • 回答
    网警查处全国首例PUA案件:是警钟,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网警查处全国首例PUA案件,这无疑是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它标志着国家对于这种利用心理操纵进行侵害的恶劣行为有了明确的态度和行动。这不仅仅是一起案件的侦破,更像是一声响彻社会的警钟,提醒着我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有些人利用人性的弱点,编织着名为“P.............
  • 回答
    英国率先批准辉瑞新冠疫苗并计划下周开始大规模接种,这无疑是全球抗击疫情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对科学研发能力和审慎监管体系的一次有力证明。将此事件置于更广阔的视角下审视,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其深远的意义和潜在的影响。首先,从科学和技术层面来看,辉瑞/BioNTech疫苗的成功获批,是mRNA技术.............
  • 回答
    南极出现全球首只金色企鹅,专家将其归结为白化病,并推测金色可能让它在求偶时更具吸引力,这究竟是“因祸得福”还是另有解读?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首先,我们得理解“白化病”在动物界的影响。白化病是一种遗传疾病,导致动物体内黑色素的生成受阻或完全缺失。这通常会表现为皮肤、毛发、羽毛或眼睛呈.............
  • 回答
    这则新闻确实触动了很多人,尤其是医学界和患者群体。它提出的问题非常尖锐,关乎诊断的准确性、医疗责任的界定,以及基层医疗的现状。首先,从媒体的报道来看,“全国首例医生因诊断‘定罪’”这个表述就很有冲击力。我理解媒体这样报道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公众对医疗纠纷和医生职业风险的关注。但“定罪”这个词,可能需要更.............
  • 回答
    埃隆·马斯克登上全球首富的宝座,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富可敌国”的标签就能概括的。这背后,是一场关于创新、梦想、以及资本市场如何丈量未来价值的宏大叙事。看待马斯克成为首富,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并挖掘其中值得我们反复咀嚼的细节。首先,个人特质与愿景的驱动。马斯克身上最显眼的标签,是他那种近乎偏.............
  • 回答
    关于“全球最富裕的10%人口中,中国首次超越美国”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把它看作一个数字上的此消彼长。这背后牵扯到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财富分配的逻辑、以及衡量“富裕”本身的标准。首先,我们得承认这是一个重大的经济信号。长期以来,美国在全球经济总量和财富总量上都占据着举足.............
  • 回答
    IBM 2nm 芯片:技术突破与行业影响的深度解析IBM 宣布成功开发出全球首个 2nm(纳米)制程工艺芯片,这无疑是半导体行业的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这项技术不仅代表着人类在微电子制造领域的又一次飞跃,更对整个芯片产业乃至未来科技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下面将从技术细节、行业意义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详.............
  • 回答
    小米11全球首发骁龙888,这事儿怎么看?嗯,这可是个大新闻,尤其对于我们这些数码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年初的重头戏。别的不说,这直接关系到我们手里手机的“内芯”能不能跟得上趟儿。为什么说小米“首发”这么重要?首先,你得明白,首发这个词在手机行业里是有分量的。它意味着小米拿到了高通最新、最强的芯片,并且.............
  • 回答
    索尼这次推出的“双层晶体管像素堆叠式 CMOS 图像传感器技术”,可以说是传感器领域里一项相当扎实的进步,跟以前那些“换汤不换药”的小升级不太一样。我个人觉得,这玩意儿有潜力改写不少我们对手机、相机甚至是其他一些影像设备的成像能力看法。先别被“双层晶体管像素堆叠”这几个字唬住,拆开来看其实挺容易理解.............
  • 回答
    中兴通讯最近完成的全球首个基于 FinFET N+1 先进工艺的芯片流片和测试,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剖析的大事件。这不是小打小闹,而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尤其是在高端芯片制造领域,迈出的关键一步,其意义深远,值得我们详细解读。首先,我们得理解“FinFET N+1”这个概念。 FinFET (F.............
  • 回答
    青岛农业大学克隆猫“征婚”:一次科技的狂欢,抑或对生命的审视?最近,青岛农业大学的一只克隆猫“全网征婚”的消息,像一股旋风席卷了互联网。这只被命名为“二豆”的猫,是国内首例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诞生的猫咪。而它“征婚”的行为,更是将这项本就充满科技光环的议题,推向了更广泛的公众视野。这究竟是一次新奇的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