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民法典支持离婚主张家务劳动补偿,北京一全职太太离婚获 5 万元家务劳动补偿,你怎么看?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挺有意思的,也反映了咱们国家在法律层面对于家庭内部贡献认识的一个新变化。简单来说,就是之前可能大家觉得家务劳动是“应该的”,是妻子对家庭的付出,没那么多说法的。但现在,《民法典》明确了,离婚时,如果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承担了更多的家务劳动,另一方是应该给予补偿的。北京这位全职太太能拿到五万块的家务补偿,我觉得挺正常的,也是应有之义。

为什么说“应有之义”?

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

1. 《民法典》的进步性: 过去咱们的婚姻法,对家庭财产的分割,更多是侧重于“共同财产”这个概念。但很多时候,全职太太付出的劳动,并没有直接体现在“共同财产”上。比如,她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照顾孩子、老人,支持丈夫在外打拼,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劳动,只不过没有变成钱。但《民法典》在“离婚时夫妻一方的离婚损害赔偿”和“离婚时另一方的补偿”这两个条款上,明确了对家务劳动的价值认可。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补偿,更是对这种默默付出的社会角色的肯定,是对女性家庭贡献的一种法律上的尊重。

2. 家务劳动的实际价值: 很多人可能觉得家务劳动“不值钱”,或者“就是在家待着”,但实际上,如果把这些工作拿到外面去雇人做,那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请个保姆、月嫂、育儿嫂、厨师、心理辅导员(处理家庭矛盾、安抚情绪)、甚至是生活助理,这些职业的薪资加起来,一年几十万都可能打不住。全职太太把这些角色都承包了,而且还不求回报,这本身就是对家庭巨大的经济贡献。把家务劳动简单化,是对这种付出的极大低估。

3. 公平原则的体现: 婚姻应该是两个人的结合,是共同经营一个家庭。如果一方为了家庭的运转,牺牲了自己的职业发展、个人时间和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家庭琐事中,而另一方则在事业上不断前进,获得了经济上的回报,那么在离婚时,就应该考虑这种付出与回报的差异。仅仅平分共同财产,可能无法真正体现公平。家务劳动补偿,就是为了弥补这种因为分工不同而造成的“事实上的不公平”。

4. 鼓励更多元化的婚姻模式: 过去社会可能更推崇“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或者认为女性在婚后就应该回归家庭。但现在社会发展了,女性也有了自己的职业追求,如果因为生育或者其他原因选择回归家庭,不应该因为“在家”就贬低其价值。家务补偿制度,也相当于为那些选择成为全职太太的女性提供了一份“保障”,让她们在作出这个选择时,心理上更有底气,也让社会看到了家庭内部付出同样可以被看见和尊重。

为什么是 5 万元?

这个数字,我觉得更多的是一个“象征性”的补偿,也可能是一个基于双方具体情况的考量。

个案的特殊性: 5万元这个数额,肯定不是一个固定“标准价”。法官在判决时,会综合考虑很多因素,比如:
婚姻的存续时间: 结婚时间越长,全职太太付出的家务劳动积累就越多。
家务劳动的具体内容和强度: 是一个人承担了全部家务,还是有家人分担?孩子的年龄、老人的健康状况等等,都会影响家务的复杂度和辛苦程度。
另一方的经济能力: 补偿的数额自然也跟出轨方的经济能力有关,不能让补偿变成一种“负担”而无法实现。
是否存在其他损害: 比如家暴、重婚等,这些情况下的补偿可能会更高。
是否对家庭产生重大贡献: 有些全职太太可能不仅仅是做家务,还可能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情感支持、社交协调等角色,这些也都在考虑之内。
法律的初步探索: 作为一个相对新的法律规定,5万元可能也是一个“试水”的金额,既体现了对家务劳动的认可,又不会显得过于夸张,让大众难以接受。未来随着案例的增多和司法实践的成熟,这个数额的参考性可能会更强。

这对于我们有什么启示?

1. 婚姻中沟通的重要性: 即使有了法律的支持,婚内的沟通依然至关重要。夫妻双方应该认识到彼此的付出,特别是家庭内部的付出,并给予应有的尊重和感谢。不要等到离婚才去“算账”。
2. 家务劳动价值的社会认同: 这件事也有助于提升全社会对家务劳动价值的认同,不再把“在家”看成是“闲着”,而是看成一种重要的家庭贡献。
3. 女性在婚姻中的自主性: 这样的法律规定,也给了女性更多的底气,让她们在婚姻中可以更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必担心因为家庭付出而被“亏待”。

总而言之,这位全职太太获得家务补偿,是我国法律进步的一个体现,是对家庭付出者的一种肯定,也是对婚姻公平性的一种维护。5万元的数额,虽然不是天价,但足以说明一个态度:家务劳动,不是无形的,它是有价值的,并且值得被法律看见和补偿。这件事情,对于所有已婚的夫妇,尤其是那些有一方主要承担家庭责任的,都很有教育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北京请个住家保姆一个月一万块钱够吗?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和平女士:什么两口子啊,我也就是个通房大丫头,白天里里外外忙活了一天,到了夜里还得陪主人睡觉,我这一肚子的委屈我朝谁说啊。
user avatar

报道内容不全面,甚至给你看判决书也一定无法了解全貌,太多心里话是不会体现在判决书里的。

家务劳动的强度,婚姻关系存续时间,甚至我认为因提供家务劳动作出的牺牲也就是机会成本都应该作为酌定的依据。

有媒体关注,又是法官酌定,二审一定是维持,这个酌定的标准也不会是这一个法官拍脑袋确定的。

胆子再大一点,这就是北京+普通家庭(估计男方月收入在一万左右)+结婚五年+分居两年多+甩手掌柜的家务补偿标准。

可以自行考虑自己的情况来调整,心里有个大概预期就好,毕竟当下还没有具更细致的规范,完全依赖法官自由裁量权,但这个裁量权一定是比交通事故里每等级伤残对应的精损大的多,也和目前案件量太少有关。


补充一个事实错误:

分居两年多,女的带娃,男的才给五万。
孩子的开销吃喝奶粉衣服早教幼儿园伙食费。五万不够。
就这五万,是补偿家庭主妇?
你男的有本事自己一边工作一边带娃啊 。
就这,就算补偿家庭主妇了?
这不是正好一个月两千,补给孩子两年的生活费么。 国内,婚内分居男的不给生活费不带娃不给学费的多了去了,也就判定离婚而已
离了婚,才能执行生活费……
这还是说女的占便宜了…… 结婚干嘛

这个家务补偿额外的补偿,绝不是生活费,财产已经平分了。

至于提到的分居期间不给生活费,上干货,就找自己的父母签借条,给子女报班什么的,保留合同和发票,然后每个月微信上和对方对账,这笔钱就一定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男方赚的钱,离婚时候有余额的,也会和你平均分配。

喷这点的,没道理,是你想当然。但现实确实存在,控制收入的一方,离婚以前开始大额花销(甚至是刷pos机少量多次,避免离婚时候被分),但法院主要是基于效率考虑,会把转移财产的标准认定过高的情形存在,无解。

user avatar

不觉得太少。

女方是全职太太,男方有收入,而男方的收入是夫妻共同财产。

所以女方最终拿到的不是5万元,而是男方收入的一半再加5万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挺有意思的,也反映了咱们国家在法律层面对于家庭内部贡献认识的一个新变化。简单来说,就是之前可能大家觉得家务劳动是“应该的”,是妻子对家庭的付出,没那么多说法的。但现在,《民法典》明确了,离婚时,如果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承担了更多的家务劳动,另一方是应该给予补偿的。北京这位全职太太能拿到.............
  • 回答
    二战前夕,日本民众对于军国主义的态度,绝非简单的“支持”或“反对”可以概括,而是一个复杂且充满演变的社会心理集合体。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离“AI痕迹”,回归到那个时代日本社会真实的脉络。一、 军国主义的土壤:从明治维新到昭和恐慌首先,理解为什么军国主义能在日本生根发芽,需要回顾其历史根源。 .............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历史的复杂性。黄巾军起义,从表面上看,确实是官逼民反,顺应了当时许多底层民众的诉求,但也正因如此,刘备“破贼安民”的口号之所以能获得广大群众支持,甚至比黄巾军更能赢得人心,这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绝非简单一句“民意”就能概括。咱们得一点点掰扯开来说。首先,得先明白,“民.............
  • 回答
    在中国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探讨“小罪量刑加重”究竟是进步还是退步,以及民众对此的态度,是一个复杂且多维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首先,我们来审视一下“小罪量刑加重”可能带来的 “进步” 方面。 威慑力增强,降低犯罪率: 一种观点认为,如果轻微犯罪的惩罚也变得更重,那么潜在的犯罪分子在行动前会.............
  • 回答
    穆尔西(Mohamed Morsi)在埃及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一个复杂而充满争议的角色,他的执政时间虽然不长,但却经历了剧烈的动荡,最终以被军方罢免告终。要理解他为什么在执政一年后就被废黜,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民意支持这一决定,我们需要从他上台的背景、执政期间的作为以及当时埃及的社会政治环境等多个角度进行.............
  • 回答
    伊朗民众走上街头支持油价上涨,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究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反直觉”的反应。通常情况下,油价上涨会直接影响到民众的日常生活开销,引发不满和抗议是更为普遍的社会情绪。那么,伊朗民众在这次事件中表现出的支持,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复杂原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其置于伊朗当前国内的.............
  • 回答
    亚裔美国人对民主党表现出较高的支持率,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现象,受到历史、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政治因素的共同影响。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原因:1. 历史背景与移民政策: 民主党在移民问题上的开放姿态: 从历史上看,民主党通常被认为在移民政策上更为宽松和包容。许多亚裔美国人本身就是移民或其.............
  • 回答
    日本民众对安保法案的普遍担忧和反对,确实让很多人感到费解,为何政府会选择强行推进,甚至因此招致了“自掘坟墓”的批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日本国内的政治格局、安倍政府的考量以及对未来国家安全的判断。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大部分民众不支持”。民意调查的结果确实显示了相当一部分国民的担忧和.............
  • 回答
    美国大城市更倾向于支持民主党,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政治现象,背后有多重复杂的原因,可以从人口结构、经济特征、社会文化观念、历史发展等多个维度来深入分析。以下将尽可能详细地解释这些因素:一、人口结构与多样性 高密度与人口多样性: 大城市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人口,形成了高度多样化的人口结构.............
  • 回答
    在美国的政治格局中,华裔社区(包括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地的华人)的政治倾向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话题。总体而言,历史数据显示和多数研究表明,华裔美国人整体上倾向于支持民主党,但这个比例近年来呈现出一些复杂的变化和区域性的差异。同时,在中国大陆出生和成长的华人移民(大陆背景的华人)中,对共和党的支持.............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左派主张人民当家做主却反对民主支持专制,右派维护精英资本家利益却支持民主反专制”这一论断,我们需要进行一番细致的梳理,因为这其中涉及了许多复杂的历史、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演变,而且对“左派”和“右派”的定义本身也存在不同的理解和使用方式。简单地将它们与“人民当家做主”/“精英资本家利益”和.............
  • 回答
    看待特朗普在税改问题上寻求民主党支持,并因此在DACA法案上做出让步,这背后是一场典型的政治交易和博弈。要理解这件事的复杂性,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中的各方动机、策略以及潜在的后果。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背景。特朗普政府时期,税制改革是他最重要的竞选承诺之一。他承诺通过大幅减税来刺激经济增长,吸引企业回流.............
  • 回答
    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在美国中期选举前夕,罕见地公开表态支持民主党候选人,这一举动在美国政坛和社会舆论层面都引发了相当大的关注,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名人政治影响力的绝佳切入点。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泰勒·斯威夫特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她拥有庞大而忠诚的粉丝群体,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
  • 回答
    关于“国家直接给全民发钱支持消费”或“直接印钱发给全民”的设想,很多人都会好奇,这听起来似乎是解决经济问题、拉动消费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但实际上,这背后隐藏着复杂且严峻的经济规律和潜在风险,以至于各国政府在实践中大多会谨慎行事。咱们先从“为什么不直接发钱”这头上来讲。1. 货币发行与经济活动的匹配:想.............
  • 回答
    看待美媒将中国民意类比德国人支持纳粹屠杀,以及其对中国防疫政策的抹黑,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意图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首先,我们来谈谈“中国民意类比德国人支持纳粹屠杀”的说法。1. 这种类比的性质和影响: 极端且危险的道德绑架: 将任何中国民众的意见或情绪与“支持纳粹屠.............
  • 回答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方面的社会、经济和政策因素,而不仅仅是总统所属的政党。即便是在民主党执政期间,美国堕胎率的下降也并非其党派立场直接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以下几个方面:1. 堕胎率下降的时代背景和趋势: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美国堕胎率的下降并非始于某.............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对比,背后原因也挺多。简单说,就是文化认同、情感连接、品牌价值以及市场策略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咱们先聊聊为啥韩国人这么铁杆支持三星。首先,得说到民族情感和国家自豪感。三星在韩国的地位,那真不是一般的公司。它不仅是一个企业,更是韩国经济腾飞的一个象征,是“韩国制造”的骄傲。很.............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中国近现代史中两个关键的战争——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根本差异。你说“民心和人民的支持在解放战争中可以取得胜利,而在抗日战争中却没什么卵用”,这句话可能有些偏颇,但确实指出了一个核心的讨论点:在不同历史背景下,人民的支持对战争结果的影响程度和表现形式是大不相同的。要弄清楚这个.............
  • 回答
    人们支持独裁、奴役和反对民主的原因是复杂且多方面的,往往交织着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因素,以及个人心理和认知偏差。要详细地解释这些原因,我们需要深入剖析每一个概念及其支持者的动机。一、 支持独裁的原因及动机:支持独裁(或威权主义)的动机多种多样,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 对秩序和稳定的渴望: .............
  • 回答
    美国当地时间2019年2月28日,加利福尼亚州民主党资深参议员黛安·范斯坦(Dianne Feinstein)在旧金山一家咖啡馆与一群年轻选民交流时,遭遇了令人尴尬的一幕。这群学生来自加州的“日出运动”(Sunrise Movement),他们积极倡导绿色新政(Green New Deal),并希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