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弱的说一句,我觉得这几名小学生的作业留的有点少。
建议给孩子多报几个补习班。。
结论:
是某个电商活动的软广,没有什么需要特别“看待”的社会价值。
核心在这里: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没想到在2020年还能看见这条用烂了的文案。
其他的文案也整体滞后:
都2020年了,还“史上最xxx”。
另外,这次电商活动也和其他机构有互动:
至于里面有没有引流的诉求不清楚,不排除单纯就是找了一个机构捐款。
当然,文案里也承认了这一万元对该机构的作用比较有限:
可能也是在呼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总之,就是一个中规中矩的软文。非要上升到小学生教育、民间动物救助、“安利”式营销的话题,估计有点牵强。
特别澄清:
“安利”一词不是笔者的措辞,而是该电商活动自己在宣传文案上的措辞:
强行”看待”一下的话:
在商言商的话,也许主策人员认为该产品和饲养宠物的人群重叠度比较高,所以和动物救助公益进行了联动——这么做倒也不是不行,各有所爱,有人就爱援助非洲贫民,有人就爱保护泰国大象,有人就爱支持基础教育,本无可指摘。
至于为什么要选择“小学生”作为主人公,目的不太清楚,可能是想表现想在这个活动门槛很低?
个人认为这个选材可能不是太好。毕竟双十一这个时间节点举例小学生期末不太远了,拿小学生挣外快说事的话,可能会引起相当一部分家长的反感。
总得来说,我认为主人公换一换应该更好一些,用“小学生”有点强行找话题感的意思。
刚才看到这个新闻,没弄明白这几个小朋友是怎么赚的钱。所以在评论区问了一句.......
看这个题目的时候,正好碰上最好的哥们带他上小学的儿子回家(他们家就在我们公司附近),聊天的时候,看见他儿子,我把这个问题给我哥们看(那时候还没弄清这几个小朋友是怎么挣的钱!)
这哥们只看了我给他展示的新闻的标题就转身对他儿子说:“你看看,人家这些小朋友这么小就开始自己挣钱了,还拿了这么多钱献爱心,你看看你,就知道瞎玩.........”
我突然感觉这件事我好像做错了..........
特别是当我弄明白了这些小学生是怎么挣的这1万元钱:
我看有朋友也说了这就是标准的“带货返佣”。
知道我第一时间想到了什么吗?——“传销”!
我知道,现在很多平台都有这种方式,包括我都准备开通这种“带货”的方式!
但,现在就让这些十几岁的小学生用这种方式赚钱,真的合适吗?而且还把这件事情大肆报道,其他孩子看了会怎么样?其他家长看了会怎么样呢?
2289元的手机,推销出一台可以得到22.89元的佣金。
10台手机,222.89元佣金
100台手机,2228.9元佣金
500台手机,111144.5元佣金
而500台手机的售价是:1144500元 壹佰壹拾肆万肆仟伍佰圆!
这其中应该有这些孩子的爸爸妈妈,同学的家长,亲戚朋友.......
之前,有朋友卖过手机,请注意是售货员卖手机,不是自己的店,提成是7%-10%,如果是老板进货的话,价格会更低,没记错的话,最低可以7折拿货........再看看那1%的佣金.......更何况“羊毛出在羊身上”。
孩子的心是纯净的,出发点是好的!举动也是善良的!
但是,他们却被人利用了!不但遭到了盘剥,还被某些媒体拿出来大肆宣传作为榜样........
还是那句话:别带节奏!媒体在报道的时候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社会影响?我个人不提倡这种做法,这是一种悲哀!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