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士大夫的气节是建立在道德正确的基础上,而满清时期的汉族官员在传统儒家的角度属于大节已亏,为异族侵略者效力,天然无法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所谓为民请命什么不过是自欺欺人给自己一个借口罢了。
民族矛盾是异族统治的最大矛盾,这个矛盾直接体现就是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互相矛盾。
而对汉族官员来说,保存自己的实力才是相对安全的办法,国家外敌和满清其实并无不同。这也是清末东南互保,慈禧对全世界宣战硬拖汉族官员一起下水的理由。
所以清朝作为异族统治,对汉人来说本来就是至暗时刻,骨气什么都是自欺欺人。
作者:幻十郎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9490654/answer/78338302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大怂在呢
清朝还真算不上
衮衮诸公们把张叔夜偷袭金兵的计划偷偷告诉了金兵,就怕把金兵打走了,我们投降派就没用了!
金兵是没打下汴梁!没打下汴梁!就打下一面城墙,然后打不进去了~!
然后衮衮诸公们就送皇帝送金银送女人送一切!
把金兵送走了!!!
宋朝:金兵破汴梁,衮衮诸公们殉节的只有一个李若水(某儒家爱好者又列举了几个殉国的,我一看职务,武将········);元兵破临安,无人殉节;崖山,殉节的只有一个陆秀夫;最后有个宁死不降的文天祥,在大都就义。卖国求荣的倒是不少,张邦昌刘豫杜充,当内应的则有秦桧万俟谢。
明朝:卢象升和孙承宗很有名就不说了。崇祯自尽后,自杀官员有户部尚书倪元璐、工部尚书范景文、左都御史李邦华、左副都御史施邦曜、大理寺卿凌义渠、太常寺卿吴麟征、左中允刘理顺、刑部右侍郎孟兆祥等。
南明史可法、马士英、陈子龙、祁彪佳、徐汧,刘宗周、黄道周、冯梦龙、钱肃乐、夏完淳、何腾蛟、瞿式耜......最后则是光辉的张煌言。
元朝一味进行高压统治,却不搞文字狱,正是因为他们见识了宋朝文人的软骨头,觉得对其统治没什么威胁。而清朝则高压和怀柔并举,顺康雍乾四世进行长达一百多年的文字狱(时间长度世界第一),正是他们征服过程中看了太多明朝文人(不管有名还是无名)的骨气和节义。
如果说,明朝的衮衮诸公们虽然无能,但是气节还是有的话
那大怂是既无能,又没有气节
不过我们看史书,元史的233卷忠烈卷,和清代的
你会发现,衮衮诸公们面对汉人,那是打完城墙打巷战,打完巷战守屋子,守不住了就自杀
面对蛮夷,利马跪舔···
有一个叫南有崖山北有新会。实际上新会比崖山壮烈的多
崖山面对蛮夷,自尽!跳海!
新会面对汉人,吃人也要守住!李定国在城下围攻两月,不能破城,渐入困境。想用炮轰,新会居民纷纷站到城墙上,晋王默然叫停,想垒土,新会居民纷纷去挖土,晋王默然,停止····
最后吃了人,守住了成,晋王黯然退散
清军来了,新会立刻把积攒下来舍不得吃的粮食送给清军,女人也纷纷送上·············
为什么,因为李定国是好人,你拼死反抗他也不会屠城,你让百姓去阻拦他也不会杀人。清朝不是啊,他们真的会杀人···
常说蛮夷畏威不怀德
可儒家,成功的把国人驯化成了蛮夷··
我经常说,一个平民百姓,日常纳税,养活衮衮诸公,打仗了还要多纳税,还要服兵役
那么,国家亡了,他投降,是没有任何责任的
而衮衮诸公们呢,平常拿着百姓的钱风花雪月,打败了就喊匹夫有责···自己躲在后边,等到匹夫们被打败了,自己留辫子参加清朝的科举参加的比谁都快···
清朝是一个殖民政权,研究的是拿中国的命去续清朝的命
不参与讨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