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不同了,宋元以降中国的经济重心早就转移到南方,加上宋金元以来北方战乱,明初人口呈现极大的不均衡性,北方尤其是边境地区的人口密度相比汉唐宋本来就是大幅下滑的
借 @二不尚书范景文 的图直观地表现下前代的差距
那么问题来了,纵使经济政治中心更集中在北方,400毫米等降水线更偏北的汉唐,尚且做不到完全消灭北方游牧,你明又需要用什么魔法才能消灭一个已经被黄金家族构建起基本认同感的北元蒙古?
事实就是没有魔法,战略的基本盘需要靠人去重新填回来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明初朱八八把多位宗室分封在北方做藩屏,还强制签军+徙民九边扩充长城外卫所的原因。这不是什么所谓的“南人思维”,恰恰是下定要花费比汉唐更大的代价来实现彻底消灭北元这一宏愿的决心
但你以为这对中奖的屁民来说算什么好事?高谈统治者的战略眼光之前想想,把你从安居乐业的温暖家乡强制驱赶到苦寒凄凉的塞外之地,换你你愿意?
所以客观上,明朝想要实现对蒙元的彻底消灭,或者至少把战略据点进一步扎根草原,没有采取行政强制手段来保证投入的持续性是做不到的
当然,八八的这个宏伟蓝图被他儿子搞靖难给完全打乱了,为了重新恢复受靖难影响而损失的北方核心区的人口,才有了朱棣内迁边外卫所的事,但这很显然也不是出自什么所谓的南人思维,相反,明朝的政治中心从此北移京师,作为经济中心的江南继续“输血”九边。从这以后明朝对蒙古的基本格局实际上就变成了
在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分离的状态下,明朝采用行政手段从南方抽血供应北方军需,同时进一步向北方充实人口
所以你告诉我这算哪门子南人思维?一个国家战略层面的走向牵扯到朝廷、官绅、广大屁民间的利益博弈,一个“南人思维”就打发了?
而且U1S1,纵使明中后期出了个把逗比皇帝+军力衰退的事实,加大了明军在边外面对蒙古的战略被动性,但北方的人口经济,很明显相比明初是有迅速增长的。
不搞好北方,谈何进一步内亚?
在某南人中心广坎达附近城市的岩洞里发现的“清朝”藏文石刻最后被证实是明代的,它不香么
与其说大萌是被什么“南人思维”局限,还不如说,有明一代,明王朝是在用已经不如汉唐的条件,去努力恢复汉唐在北方最起码的基本盘,而这个努力在今天不少指点江山的知乎er看来似乎只需要一句轻描淡写的“不够内亚”,就可以忽略在当时甚至需要考虑动员大半国家,尤其是广大屁民阶层付出艰巨的牺牲。
王朝拟人化思维不可取,朱八八和朱棣不同,俺答汗和林丹汗不同,葛二蛋和策旺阿拉布坦不同,乃大清的康、雍、乾不同,老努皇太极跟这仨也不同。不同群体利益的博弈因素,经济基本面上的基础因素,外部环境变化的偶然因素,甚至DNA结合的随机因素都有可能影响一代人的战略走向。只说一句,没有明清战争间林丹汗的骚操作配合皇太极对漠南黄金家族的一波带走,清人在后世的战略选择未必会比大萌多多少。只谈“眼光”“思维”什么的,只能说很知乎了
如果按照封建社会的标准,俺答封贡事件基本上标志着内蒙和河套重回明朝掌控之下。可以认为是“内蒙河套再征服”
既然是封建国家就要按封建标准来讨论。在某些人眼里汉人封臣是臣,蒙古/朝鲜/缅甸/越南/女真/吐蕃/哈密的封臣全部开除臣籍……赤裸裸的民族歧视啊!
再有:少民王朝羁糜就是实控/领土,汉人王朝羁糜都是外蕃不算领土;少民王朝的异族(包括汉族)军队默认都是少民王朝的,汉人王朝的异族军队都默认不是汉人王朝的得出某朝对汉地十八省外没有驻军……
双标狗你们很勇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