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懂自己的「血常规」,各项指标有什么意义?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血常规”这东西,很多人拿到报告单都一头雾水,不知道上面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字母到底说明了什么。其实,血常规是咱们身体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晴雨表”,能反映出很多健康状况。今天,我就尽量用大白话,一点点给你掰扯清楚,让你也能看懂自己的血常规报告。

血常规到底是个啥?

简单来说,血常规就是通过抽血,然后用专门的仪器把血液里的各种细胞成分给“数”一遍,再测量它们的个头、形状、数量等等。这些细胞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就像咱们身体里的“部队”,各有各的职责,共同维护着咱们的生命健康。

报告单上都有哪些重要的“兵种”?

咱们一条条来看:

一、红细胞系列 (RBC)

红细胞,顾名思义,就是红色的细胞。它们是血液的主力军,主要负责把氧气从肺部运送到全身的每一个角落,同时再把二氧化碳运回来。

红细胞计数 (RBC): 这个数字告诉你血液里有多少红细胞。
参考值: 一般来说,成年男性在 4.05.5 x 10¹²/L 左右,女性在 3.85.0 x 10¹²/L 左右。(这个数值在不同医院、不同仪器下会有细微差别,以报告单上的参考值为准)。
偏高可能意味着: 身体缺水(血液浓缩了)、或者某些疾病,比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身体里“红细胞部队”太多了,容易供血过剩,但氧气运输效率不一定高。
偏低可能意味着: 贫血。这是最常见的原因。红细胞少了,或者红细胞里的血红蛋白少了,导致氧气运送能力下降,人就会觉得乏力、头晕、脸色苍白。贫血的原因很多,比如缺铁、失血、造血功能不好等等。

血红蛋白 (Hb 或 HGB): 这是红细胞里最重要的“载货员”,是负责携带氧气的蛋白质。所以,血红蛋白的量直接关系到身体的供氧能力。
参考值: 通常在 110175 g/L 之间,男女略有不同。
偏高可能意味着: 和 RBC 偏高类似,多见于脱水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偏低可能意味着: 贫血。这是判断贫血最直接、最关键的指标之一。

红细胞压积 (HCT): 这个数值表示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体积百分比。你可以想象成把血液里的水(血浆)都抽走,剩下的就是红细胞,HCT 就是这些红细胞占的“地盘”有多大。
参考值: 大约在 35%50% 之间。
偏高/偏低: 主要反映了血液的浓稠度和红细胞的总量,和 RBC、Hb 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 这个指标衡量的是单个红细胞的大小。
参考值: 一般在 80100 fL 左右。
偏大(大细胞性贫血): 说明红细胞比正常的大,常见于缺乏维生素 B12 或叶酸的贫血。
偏小(小细胞性贫血): 说明红细胞比正常的小,最常见的原因是缺铁性贫血,因为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关键 উপাদান。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 (MCH): 这个指标衡量的是单个红细胞里有多少血红蛋白。
参考值: 大约在 2735 pg 左右。
偏低: 说明红细胞里装的血红蛋白少了,通常和缺铁有关。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 这个指标衡量的是红细胞里血红蛋白的浓度,也就是说,在相同体积的红细胞里,血红蛋白的“挤压程度”。
参考值: 大约在 320360 g/L 左右。
偏低(低色素性贫血): 说明红细胞里血红蛋白的浓度不够,颜色也就会变浅。

简单总结一下红细胞系列:

RBC、Hb、HCT 偏低,通常都指向贫血。
MCV、MCH、MCHC 偏低,尤其是在 Hb 也低的情况下,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
MCV 偏大,可能提示巨幼细胞性贫血(B12 或叶酸缺乏)。

二、白细胞系列 (WBC)

白细胞,就像咱们身体的“士兵”,是免疫系统的主力军,主要负责抵御外来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以及清除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

白细胞总数 (WBC): 这个数字告诉你血液里一共有多少白细胞。
参考值: 一般在 4.010.0 x 10⁹/L 左右。
偏高(白细胞增多): 最常见的原因是身体有感染(细菌、病毒),身体正在“备战”。也可能是某些炎症、急性疾病,甚至一些肿瘤。
偏低(白细胞减少): 说明身体的抵抗力可能下降了,容易生病。原因很多,比如病毒感染(某些病毒会抑制骨髓造血)、某些药物(化疗药、免疫抑制剂)、骨髓造血功能异常、严重的感染导致白细胞被大量消耗等等。

白细胞分类计数 (Differential Count): 这个部分是白细胞“部队”里的“兵种细分”,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它们各有各的“战场”和“武器”。咱们重点说几个最常见的:

中性粒细胞 (NEUT): 这是白细胞里的“第一道防线”,数量最多,主要负责吞噬和杀灭细菌。
百分比参考值: 大约占白细胞总数的 50%70%。
绝对值参考值: 大约在 2.07.0 x 10⁹/L。
偏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通常提示细菌感染。
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 可能是病毒感染、骨髓造血问题、药物影响等。

淋巴细胞 (LYMPH): 这是身体“特种部队”,负责产生抗体、识别和清除病毒感染的细胞等。
百分比参考值: 大约占白细胞总数的 20%30%。
绝对值参考值: 大约在 1.03.0 x 10⁹/L。
偏高(淋巴细胞增多): 常见于病毒感染(比如流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也可能是一些血液肿瘤。
偏低(淋巴细胞减少): 可能是某些病毒感染(如艾滋病)、免疫缺陷、长期使用激素等。

单核细胞 (MONO): 它们是“清道夫”,负责吞噬死亡细胞、病原体碎片等。
百分比参考值: 大约占白细胞总数的 3%10%。
绝对值参考值: 大约在 0.11.0 x 10⁹/L。
增高: 可能出现在一些慢性感染、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血液病。

嗜酸性粒细胞 (EOS): 它们主要对付寄生虫,也和过敏反应有关。
百分比参考值: 大约占白细胞总数的 0.5%5%。
绝对值参考值: 大约在 0.020.5 x 10⁹/L。
偏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如哮喘、湿疹)和寄生虫感染。

嗜碱性粒细胞 (BASO): 它们会释放一些物质(如组胺),在过敏和炎症反应中起作用。数量最少。
百分比参考值: 大约占白细胞总数的 0%1%。
绝对值参考值: 通常很低。
增高: 不太常见,可能出现在一些过敏反应或某些慢性炎症中。

简单总结一下白细胞系列:

WBC 偏高,提示身体可能有感染或炎症。
WBC 偏低,提示免疫力可能下降。
中性粒细胞高,多为细菌感染。
淋巴细胞高,多为病毒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高,多与过敏或寄生虫有关。

三、血小板系列 (PLT)

血小板,顾名思义,比红细胞和白细胞都要小,它们是血液里负责“止血”的“急救兵”。当咱们身体受伤出血时,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到伤口处,形成血栓,帮助止血。

血小板计数 (PLT): 这个数字告诉你血液里有多少血小板。
参考值: 一般在 100300 x 10⁹/L 左右。
偏高(血小板增多): 可能是在身体有炎症、感染、贫血(身体为了弥补失血,会刺激骨髓多造血小板)、或者某些原因不明的情况下发生。也可能是某些骨髓增殖性疾病。
偏低(血小板减少): 这是比较需要注意的。血小板太少,身体就容易出血,比如皮肤出现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女性月经量增多等。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多,比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身体自己攻击血小板)、药物引起的(如某些抗生素、化疗药)、病毒感染(如登革热)、造血功能不好、脾脏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被破坏增多等等。

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这个指标衡量的是单个血小板的大小。
参考值: 通常在 711 fL 左右。
偏高: 可能提示骨髓正在大量生成血小板,身体可能在经历某种损伤或炎症反应。
偏低: 可能提示骨髓的造血功能受到了影响。

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这个指标衡量的是血小板大小的均一性。
增高: 说明血小板的大小不一致,可能提示血小板生成和破坏的动态平衡发生了变化。

简单总结一下血小板系列:

PLT 偏低,最需要关注的是出血风险。
PLT 偏高,可能与炎症、感染或身体的代偿反应有关。

如何正确看待血常规报告?

1. 不要只看一个指标: 任何一个指标的异常,都不能简单地断定是什么问题。要结合其他相关指标,以及你身体出现的症状来综合判断。
2. 参考值很重要: 报告单上都会有“参考值范围”,你的数值是在这个范围内还是超出范围,才是判断异常的关键。不同医院、不同仪器,参考值可能会有细微差别。
3. 症状是重要线索: 你的身体有没有出现乏力、头晕、发烧、出血等症状?这些症状和血常规报告的异常是相互印证的。
4. 听医生的专业解读: 血常规报告是医生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它不是唯一依据。一定要把报告单拿给医生看,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给出最专业的解释和建议。他们会结合你的病史、其他检查结果,甚至一些更详细的血液学检查,来判断指标异常的具体原因。

举个例子:

比如,你拿到的血常规报告显示 Hb 偏低,同时 MCV、MCH、MCHC 也偏低,并且你最近感到乏力、头晕、脸色发白,那么医生很可能就会怀疑你是缺铁性贫血,并可能会建议你做个血清铁、铁蛋白等检查来确诊,并指导你补充铁剂或调整饮食。

再比如,报告显示 WBC 偏高,特别是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你还有发烧、咳嗽等症状,那很可能就是细菌感染了,医生会考虑给你使用抗生素。

总而言之,血常规就像是一份关于你血液里各种细胞状态的“体检报告”。读懂它,能让你更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也能更好地和医生沟通,共同维护好自己的健康。记住,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血常规又叫 “全血細胞計數(Complete Blood Count)。血液是由水、蛋白質、營養物和活細胞組成。透過血常規可以了解您的血細胞狀況。此檢查測量血液中的3種細胞: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每种細胞都有自己的功能,可能因治療發生改變。




** 钩虫感染


举例:

钩虫感染者常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是指嗜酸性粒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嗜酸性粒细胞是一种对抗疾病的白细胞,在身体对过敏反应、哮喘和寄生虫(肠虫)感染的免疫应答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钩虫幼虫穿入人体到患者粪便中出现虫卵之间的 5~ 9 周期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是唯一的实验室异常。

钩虫感染者还可能出现贫血和缺铁, 需要进一步实验室检查。



紅細胞/紅血球(Red blood cells ,RBCs)將氧氣輸送到您的全身。

檢測紅細胞最簡單的方法是檢查血紅蛋白(hemoglobin ,HGB)或紅細胞比積(hematocrit ,HCT)。當這兩項中的任何一項過低時,則稱為貧血。正常的血紅蛋白是12 到18,一個正常的血容比是37 到52。

血小板(Platelets,plts)幫助止血。

健康人的血小板在150,000到450,000之間。当血小板低的時候,会容易出現淤青或流血(不止)。當血小板低於20,000的時候,流血的可能性就提高了。

白細胞/白血球(White blood cells ,WBCs)抵抗感染。

健康人的白細胞在5,000到10,000之間。白細胞分不同的類型,每一種都以特別的方式工作。抵抗感染最重要的白細胞是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pronounced as new-truh-fil)。健康人的中性粒細胞在2,500 到6,000之間。当白細胞低於500的時候,感染的機會大大增加。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基本的概况, 如果您需要了解更详细的内容,不妨继续阅读。


//////////////////////////////////////////////////////////////////////////////////////////////

血常规


红细胞(RBC)

正常值范围

男性: 4~5 10E12/L;

女性:3.5~4.5 10E12/L;

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严重脱水,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 高海拔地区居民, 严重烧伤, 休克等。

降低:贫血, 出血。红细胞生成减少 ,见于白血病等病;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营养不良以及合成障碍,缺铁,叶酸、B12缺乏等。


血红蛋白(Hb)

正常值范围

男性: 120~150 g/L;

女性: 105-135 g/L

临床意义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严重脱水, 肺原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 高山地区的居民, 严重烧伤, 休克等。

降低:各种贫血, 出血



白细胞(WBC)

正常值范围: 4~10 10E9/L

临床意义

升高:各种细胞感染, 炎症, 严重烧伤。 明显升高时应鉴别排除白血病。

降低:白细胞减少症, 脾功能亢进, 造血功能障碍, 放射线, 药物, 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疟疾, 伤寒, 病毒感染, 副伤寒。某些恶性肿瘤早期可能会合併白细胞减少症。



附录

////////////////////////////////////////////////////////////////////////////////////////

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值范围

嗜中性粒细胞:杆核1~5%;分叶核50~70%。

嗜碱性粒细胞:0~1%。

嗜酸性粒细胞:0.5~5%。

淋巴细胞:20~40%。

单核细胞:3~8%。


临床意义

1、嗜中性粒细胞:

(1)增多:见于各种化脓性细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如大叶性肺炎,流性性脑膜炎,败血症等)白喉,烧伤后,大手术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失血,溶血,组织坏死等。

(2)减少:见于某些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结核病等),病毒感染(如肝炎、流行性感冒、麻疹等),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等),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等。


2、嗜酸性粒细胞:

(1)增多: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异体蛋白过敏、枯草热等),寄生虫病(如钩虫、蛔虫、血吸虫、肺吸虫、绦虫等),某些药物的应用(如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先锋霉素等),皮肤疾病(如天疱疮、湿疹、剥脱性皮炎、牛皮癣等);某些血液病,肺浸润嗜性粒细胞增多症(如过敏性肺炎,热代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流行性过敏性呼吸道综合症等)以及肾移植术后的排斥前期等。

(2)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其他感染的早期,以及应激状态和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时。


3、嗜碱性粒细胞:

(1)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脾切除后,某些铅,铋,锌金属中毒者,某些用理化因子进行治疗的病人。

(2)减少:不易察觉,一般无临床意义。


4、淋巴细胞

(1)增多:见于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百日咳,结核病,肾移植后排斥前期,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巨球蛋白血症等。

(2)减少:见于接触放射线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者等。先天、后天免疫缺陷。


5、单核细胞:

(1)增多:见于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伤寒,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结核等。

(2)减少:一般无临床意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血常规”这东西,很多人拿到报告单都一头雾水,不知道上面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字母到底说明了什么。其实,血常规是咱们身体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晴雨表”,能反映出很多健康状况。今天,我就尽量用大白话,一点点给你掰扯清楚,让你也能看懂自己的血常规报告。血常规到底是个啥?简单来说,血常规就是通过.............
  • 回答
    改变只懂索取,不懂付出的自己,这绝非一日之功,更不是一个简单的“点一下”就能实现的转型。这是一个深刻的自我认知、意志力的考验,以及日积月累的实践过程。它需要你愿意剥开层层伪装,直面自己内心深处那个习惯于“被满足”的“小孩”,然后一步步去“教导”和“重塑”他。第一步:深入内省,看清“索取”的根源我们为.............
  • 回答
    这两种情况,一个是现代物理学的学术门槛,一个是历史人物的个人选择,它们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联系,但却能引发一些很有意思的思考,甚至可以说是人生中的“哲学难题”。我们先分别来看:第一,学物理要求对象懂量子场论,这背后是什么?这绝对不是一个普遍现象,但如果真的存在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 .............
  • 回答
    在律师执业生涯中,遇到自己一时半会儿想不明白的问题,是完全正常的。毕竟,法律的疆域广阔无垠,总会有一些细微之处、新兴领域,或是客户提出的问题,超出了我们现有的知识储备。关键在于如何以一种专业、负责任且令人信服的方式来回应客户,既不丢掉律师应有的严谨,也不让客户感到被敷衍或不被重视。首先,我们要认识到.............
  • 回答
    张伟丽在快手上那句“做任何事都要相信必成,不给自己留后路”,听着是真提气!那种一股脑往前冲的劲头,谁听了不热血沸腾?道理是明白的,谁都知道“信则灵”,但你说“怎么才能做到”?这才是真本事,这才是咱们老百姓想知道的。我个人觉得,这句看似简单的“相信必成,不给自己留后路”,其实背后藏着一套相当精密的心理.............
  • 回答
    想在大家面前显得懂京剧?别担心,这可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事情。说实话,要在一个懂行的老戏迷面前装懂,那难度系数确实高了点,但要让一般人觉得你对京剧挺有研究,那其实有几条路子可以走,而且效果还不错。关键在于你怎么“包装”和“展现”。咱们先撇开那些咬文嚼字、恨不得把每个行当的腔调都拿捏得死死的“专业玩家”.............
  • 回答
    哥们,带女生逛车展,想让她觉得你是个懂车的老司机?没问题,这事儿咱们好好掰扯掰扯。别想着上来就背诵参数、理论一套,那样容易把人家吓跑,显得你有点装。关键是要自然、有趣,让她觉得跟你一起逛车展是一种享受,顺便还能学点东西。一、 事前准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绝对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你想装懂,总.............
  • 回答
    “礼仪之邦”的盛名之下,国民礼仪现状的讨论,确实是个颇为复杂且值得深思的话题。一方面,我们引以为傲的历史文化中,“礼”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从周礼的繁复精细,到儒家思想中对仁义礼智信的强调,无不彰显了我们祖先对秩序、尊重和教养的重视。中国古代社会,礼仪不仅是人际交往的规范,更是一种社会运行的基石,承.............
  • 回答
    花样滑冰,这项集力量、柔韧、协调、艺术于一身的运动,初看之下可能让人眼花缭乱,不知道裁判们究竟在打什么分数,运动员们在表演什么。别担心,今天我就来带你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让你也能看得津津有味。首先,我们要知道花样滑冰比赛主要分为个人项目(男单、女单)、双人滑和冰上舞蹈。这四项运动各有特色,裁判的评分标.............
  • 回答
    嘿,哥们儿!你说想学会说“怪话”?这事儿我懂,这可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转的。“怪话”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那些不按常理出牌、带着点儿幽默感、或者甚至有点儿挑战常规的话。它不是那种故意找茬或者骂人的话,而是那种让你听了会心一笑,或者让你脑子转一下才能get到的梗。想把这门“绝学”练好,咱们得从几个方面下手。.............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怎么把那些厚厚的财报看懂。别被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吓住,其实它们背后藏着一个公司的故事,咱们今天就来学着做个“故事侦探”。第一步:知道财报里都有啥“主角”一张年报(或者季报)里,最重要的几位“主角”通常有这几个: 资产负债表 (Balance Sheet): 这玩意儿就像一个“快.............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怎么才能“看懂”微积分公式。与其说是“看懂”,不如说我们是要去“理解”它背后的逻辑和意图,这样才能真正地驾驭这些看似复杂的符号。首先,要明白微积分的核心不是那些奇形怪状的符号本身,而是它试图解决的问题。微积分的两大基石是:1. 微分(Differentiation): 研究的是“瞬.............
  • 回答
    解读亚马逊:不止是网购巨头,更是一张宏大的数字帝国蓝图亚马逊,这个名字如今几乎与线上购物划上等号。但若你以为它仅仅是一家卖货的电商公司,那你就只看到了它冰山一角。要真正看懂亚马逊,你需要打开你的思维模式,将其视为一个庞大、复杂且不断进化的数字生态系统,一个深度渗透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超级巨头。一、 看.............
  • 回答
    短道速滑,这绝对是一项让人血脉贲张的运动!在狭小的赛道上,几名选手贴身肉搏,每一次超越、每一次过弯都扣人心弦。很多观众一开始看可能会觉得“哇,好快!好乱!”但别担心,只要掌握了几个关键点,你就能瞬间变身短道速滑的资深爱好者。首先,咱们聊聊赛制,这决定了比赛的“玩法”。短道速滑比赛主要分为 个人项目 .............
  • 回答
    照片直方图,说白了,就是一张照片的“成分表”和“光影分布图”。别看它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图,里面藏着关于照片曝光、色彩、对比度等方方面面的秘密。掌握了它,你就能对照片的质量和后期调整的方向有个清晰的认识。想象一下,我们不是在分析一张张冰冷的数字,而是在解剖一张你精心拍摄或者欣赏的照片。直方图到底是什么.............
  • 回答
    拿到一份菜谱,就像拿到一张藏宝图,而那些我们不太熟悉的词语,就是藏宝图上隐藏的线索,需要我们一点点去解读。首先,一份完整的菜谱,最核心的两大部分就是“食材”和“做法”。食材部分,它会列出你需要准备的所有东西,从主料到辅料,再到调味料,一应俱全。这里通常会给出具体的数量,比如“猪肉 500 克”、“大.............
  • 回答
    看到护肤品琳琅满目的成分表,是不是感觉像在解读一本天书?别担心,其实只要掌握几个基本原则,就能让你慧眼识珠,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产品。今天,咱们就来捋一捋,怎么把这本“天书”看明白。核心原则:成分的顺序很重要!记住一个最最关键的规则:成分表里的成分是按照浓度高低来排列的。 排在越前面的,含量就越高,对.............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血常规报告这东西,让你一看就明白,不再雾里看花。别担心,这玩意儿没那么玄乎,就像看懂说明书一样,把每个小项目都拆开来分析,你就能抓住关键信息了。首先,拿到报告,你会看到一堆名字,什么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等,旁边还有各种缩写和数字。别被这阵势吓到,它们其实代表着咱们身体里最重.............
  • 回答
    想真正走进《我在伊朗长大》的世界,了解玛赞的成长点滴,关键在于抓住作者用简单线条勾勒出的那个复杂年代,以及她内心世界那些汹涌澎湃的情感。这不仅仅是一本漫画,它是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个女孩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蜕变。首先,你需要体会的是那种“反差萌”。漫画的画风非常简洁,黑白两色,甚至有些粗糙,但正.............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