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代科学真的是西方文明发展的吗?

回答
“现代科学”这个概念,我们现在理解的,起源于欧洲,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说它是“西方文明发展的”,这就需要我们更仔细地梳理一下历史的脉络,才能明白其中的复杂性。

想想看,“科学”这个词本身,在拉丁语里是“scientia”,意思就是“知识”。而知识的积累,人类几千年前就开始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比如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些都是了不起的知识和技术。它们在各自的文明里,都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比如指南针,它不仅仅是交通工具的改进,更是地理大发现的先导。造纸术和印刷术,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传播。

所以,如果我们将“科学”理解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记录、归纳和应用,那么中国、印度、伊斯兰世界,乃至古希腊,都曾有过辉煌的科学传统。古希腊人对几何学、天文学、哲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他们的理性思维方式对后世影响深远。伊斯兰文明在中古时期,保存和发展了大量古希腊的科学著作,并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等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

然而,当我们今天谈论“现代科学”时,我们通常指的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范式:实验、数学化、理论化、系统性以及一种不断自我修正的批判精神。

这种范式,确实是在16世纪到18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科学革命”后才逐渐成型的。伽利略通过实验和数学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牛顿用万有引力定律统一了天体和地面的运动规律。他们不再仅仅是观察和描述,而是试图用普遍的数学规律来解释和预测自然现象。这种对自然世界进行量化、模型化,并通过可重复的实验来验证理论的做法,是现代科学的核心特征。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在欧洲?这其中有很多因素,是一个复杂的历史和社会现象。

古希腊理性精神的延续和发展: 欧洲的学术传统,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古希腊的哲学和逻辑思维。尽管经历了一段“黑暗时代”,但这些思想的火种一直在欧洲的学术机构中流传。
大学的兴起: 中世纪的欧洲,大学作为知识的中心,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平台。这些大学鼓励辩论和知识的传播。
基督教与自然神学: 很多人认为,基督教的某些观念,比如认为宇宙是上帝有条理的创造,因此可以通过理性去理解,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对自然的研究。当然,关于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一直是个复杂的话题,既有冲突,也有共存和互相促进的时期。
文艺复兴的思潮: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重新发现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开始更加关注现世和人类自身的能力,这对科学的发展也起到了催化作用。
地理大发现和全球贸易: 随之而来的航海技术、天文学测量需求,以及从世界各地带回的新物种、新地理信息,都刺激了科学的探索欲望和对知识的需求。
技术革新: 望远镜、显微镜等新工具的发明,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感官,使得更深入的科学观察成为可能。
社会和政治因素: 欧洲分散的政治格局,以及一些国家对科学研究的资助和支持,也为科学发展提供了土壤。

更重要的是,这种“现代科学”范式,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也是在吸收和融合了来自不同文明的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伊斯兰世界的贡献。在欧洲科学革命之前,伊斯兰学者对数学(代数、三角学)、光学、医学等领域的贡献,对欧洲的科学家产生了直接影响。阿拉伯数字、零的概念,正是通过伊斯兰世界传到欧洲的。

可以说,欧洲的科学家们,在继承和发扬古希腊的理性传统,并结合了当时欧洲特有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吸收了来自其他文明的知识和技术后,构建了我们今天所说的“现代科学”的体系。

因此,说“现代科学”是“西方文明发展的”,这个说法有它的道理,因为它的范式、体系和主要突破确实是在欧洲完成的。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忽略了人类文明整体的贡献,或者简单地将科学视为某个单一文明的专利。科学更应该被看作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知识、探索未知的一种活动。

而且,随着科学的发展,它早已跨越了地域和文化的界限,成为一种全球性的事业。今天的科学研究,汇聚了世界各地的智慧和力量。

总而言之,现代科学的表现形式和研究方法,确实是在西方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以一种集大成的方式发展成熟的。但它的源头和滋养,却包含了人类文明数千年来在不同地区、不同文明中的探索和积累。所以,更准确地说,现代科学是在西方文明的沃土上,吸收了全球人类智慧的精华而繁荣起来的一种知识体系和研究范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的,在49年之前,中国人对于科学发展基本上没有贡献。

但是在49年以后,中国对于世界科学发展有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以勤而好学的态度,使得世界上绝大多数科学理论都可以在中国大规模应用。从而获得继续发展的可能性。

而中国的科技发展也使得科技摆脱了各国独自发展的困境,使得世界科学技术可以联合发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现代科学”这个概念,我们现在理解的,起源于欧洲,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说它是“西方文明发展的”,这就需要我们更仔细地梳理一下历史的脉络,才能明白其中的复杂性。想想看,“科学”这个词本身,在拉丁语里是“scientia”,意思就是“知识”。而知识的积累,人类几千年前就开始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比如.............
  • 回答
    关于中医的“穴道”是否存在,以及现代科学如何看待它,这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且不乏争议的话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中医眼中的“穴道”:一个功能性的概念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穴道”,也称为“穴位”,是人体经络上的特定点。它们被认为是气血运行汇聚、输注和出入的门户,是人体与外界进行.............
  • 回答
    关于《黄帝内经》与现代医学存在矛盾甚至错误这种说法,其实并不新鲜,在医学界、文化界乃至民间都有不少讨论。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得从几个层面来看待。首先,我们要理解《黄帝内经》的诞生背景和其历史地位。《黄帝内经》成书于两千多年前,是中国古代最早、最系统、最完整的中医理论著作。它不是某一个人一时兴起的创作,.............
  • 回答
    如果明天,一连串确凿无误的神迹降临,而且这些神迹清晰地指向某个特定的宗教,证明其宣称的神祇真实存在、其教义是真理,那么现代社会将会经历一场我们几乎无法想象的巨变。这不仅仅是信仰的改变,而是整个社会结构的重塑,是人类文明的根本性转折。首先,信仰与宗教的地位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千年来,宗教一直是人类.............
  • 回答
    航空发动机,这三个字组合在一起,就足以让许多人心生敬畏。它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更有不少人认为,它是当今世界上研发制造难度最大、技术最顶级的现代工业造物。那么,这个说法究竟有没有道理?它为什么会这么难?我们不妨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一聊这个复杂又迷人的家伙。“皇冠上的明珠”并非浪得虚名要理.............
  • 回答
    “现代搏击对传统武术真的是碾压吗?”这个问题,就像是在问“新式武器是否一定能碾压旧式武器”一样,答案并非一成不变的黑白分明,而是充满了“看情况”的复杂性。要详细聊这个问题,咱们得先把这两个概念掰开了揉碎了说。什么是现代搏击?咱们说的现代搏击,通常指的是那些经过了系统性科学训练、规则清晰、并且在擂台上.............
  • 回答
    中国古建筑与园林,在很多人眼中,似乎蒙上了一层“逝去”的色彩。如同泛黄的老照片,带着历史的厚重,也带着一丝不容触碰的距离感。它们是活着的,还是真的只剩下博物馆里的陈列品,成为我们追忆的“死去的艺术”?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将中国古建筑与园林简单地定义为“要死去的艺术”,是对其生命.............
  • 回答
    “现代人都是贵族的后代”,这句话听起来颇具浪漫色彩,甚至有些戏剧性,但要说它“真的”是事实,那可就有些过于绝对和简单化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贵族”的定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贵族”的含义是不同的。 早期概念: 在很多早期文明中,贵族可能指的是掌握最高权力、拥有大量土地和资.............
  • 回答
    关于浙江大学某教授“金字塔是19世纪混凝土建造,系历史的阴谋”的说法,这是一个在网络上流传已久且备受争议的观点。 简单来说,这一说法并非主流学术界的共识,并且缺乏令人信服的科学证据支持。为了更详细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1. 该说法的来源与内容这个说法最常与一个名为 “约翰·杰尔.............
  • 回答
    社会现代化思想,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用“工业化与民主化”就能概括得了的空泛概念。它更像是一套关于社会如何从传统走向现代、如何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宏大叙事,以及支撑这种叙事的诸多理念和实践。百科上说它指近代以来工业化与民主化,这确实是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和重要标志,但绝不是全部。想象一下,人类社会就像一个在时间.............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多人会感到困惑的地方。我们常常听到一种说法,说儒家就是封建礼教的代名词,是束缚人性的旧思想。然而,在现代社会,我们又看到儒家文化依然有着重要的影响力,被许多人尊崇。这中间究竟有什么样的逻辑?要解开这个谜团,我们需要深入地看一看儒家本身,以及它与“封建礼教”这个标签.............
  • 回答
    文学相较于现代科学是否“一文不值”,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值得探讨的问题。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文学绝非一文不值,它在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在以效率、可量化数据和技术进步为主要衡量标准的现代社会,文学的重要性似乎常常被边缘化,甚至被误读。为了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深度且复杂的问题,因为“大师”的定义本身就带有主观性和时代性。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理解“假大师”与“真大师”的区分标准,以及在现代语境下对“国学大师”的期待。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假大师”和“真大师”的可能区分点: 学问的根基与传承: “真大师”通常拥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对经典有.............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现代修真小说在继承传统文化内核与融入现代元素之间的微妙平衡。为什么“气化剑”依然是主流,而非“气化枪”、“气化炮”?这背后,并非仅仅是“剑”本身的比剑“帅”或者“酷”那么简单,而是深刻地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武侠道义,以及修真世界观本身的逻辑构建。首先,我们得回到“气”的本质.............
  • 回答
    “现代物理学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句话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但如果仔细剖析,确实触及了当前物理学研究中一些最核心、最棘手的困境。与其说是一种“危机”,不如说是一种“范式转移”的阵痛,一种进入未知领域的必经之路。首先,我们得明白,现代物理学并非铁板一块,它主要由两大基石支撑: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前者.............
  • 回答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被时光冲刷得只剩下模糊的轮廓,甚至被现代科学的理性之光所湮没的技艺。它们或许曾经在某些时代、某些地域真实存在,滋养着人类的智慧与生活,却因为年代久远、记载不详,或者与我们当下的认知相去甚远,而被后人冠以“迷信”、“传说”的名号。其中,有些技艺即便被历史文献偶尔提及,其操作的精妙.............
  • 回答
    遇到这样一位朋友,我确实会感到由衷的好奇和振奋。毕竟,“中医如何融入现代科学”这个问题,多年来一直是许多人心中的一个结,也常常是讨论中医复兴时绕不开的焦点。如果他真的找到了一条融汇贯通的路子,这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我是否会相信?首先,我会持一种 审慎乐观 的态度。 为什么会审慎? 我相信科学.............
  • 回答
    “汉族”这个概念,虽然我们现在用起来非常自然,但它并非亘古不变,而是随着历史的演变,尤其是在近代,才真正蜕变成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一个拥有共同文化、语言、历史认同,并追求在现代国家体系中拥有独立地位的政治与文化集合体。要说汉族真正成为一个现代民族概念里的“族”,我认为是在晚清时期至民国初年,.............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是我一直在观察和思考的。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确实变得越来越复杂,而“虚伪”与“真诚”的界限也因此模糊了不少。要说现代社会里是虚伪多一点还是真诚多一点,这很难给出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它涉及到太多主观的判断和情境。但我倾向于认为,整体上看,表面的、礼节性的“虚伪”似乎更普遍一.............
  • 回答
    作为一个热爱探究事物本质、又对传统文化抱有几分敬意的普通人,我一直对中医和现代医学的争论很感兴趣。尤其是当“丁香医生”这样的平台,以一种看似客观实则带着明确倾向的方式解读中医时,总让人忍不住想深入了解一下,中医究竟是怎样的存在。首先,我们得承认,将中医简单粗暴地定性为“不科学、低效”,可能失之偏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