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分子轨道理论是否已经十分完美?

回答
分子轨道理论:光芒四射,但并非完美无瑕

分子轨道理论(Molecular Orbital Theory,简称MOT)无疑是现代化学中最具影响力和解释力的工具之一。它颠覆了传统的价键理论,为理解分子结构、化学键的性质、光谱性质乃至反应机理提供了更为深刻和宏观的视角。当我们将电子置于整个分子这一更大的舞台上时,MOT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描绘能力,解释了许多传统理论难以触及的现象,例如氧气的顺磁性。

MOT的辉煌之处:

1. 电子的离域性与分子整体性: MOT最核心的贡献在于它将电子视为在整个分子范围内离域的粒子,而不是局限于两个原子之间。这直接解决了诸如苯的共振结构等问题,使得我们能够理解为什么苯的六个碳碳键长度相等且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每个电子都存在于一个遍布整个分子的分子轨道中,这种集体性赋予了分子独特的稳定性和性质。

2. 能量的量化与电子填充: MOT通过将原子轨道线性组合(Linear Combination of Atomic Orbitals, LCAO)形成分子轨道,并计算这些分子轨道的能量。根据能量高低,电子被依次填充到这些分子轨道中,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这不仅解释了电子排布,还直接关联到分子的电子能级结构,为理解分子的光谱性质(如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例如,HOMO(最高占据分子轨道)和LUMO(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的能量差,往往决定了分子的光吸收能力。

3. 成键与反键的解释: MOT清晰地区分了成键轨道(能量低于组成它的原子轨道)和反键轨道(能量高于组成它的原子轨道)。电子填充成键轨道会增加分子的稳定性,而填充反键轨道则会削弱稳定性。成键轨道中的电子密度集中在原子核之间,起到“粘合剂”的作用,而反键轨道中的电子密度则分布在原子核之间,具有“排斥”效应。键级(bond order)的计算,即成键电子数减去反键电子数的一半,直接反映了化学键的强度和稳定性,与实验观察高度一致。

4. 解释反常现象: 氧气(O₂)的顺磁性是MOT的经典胜利。根据价键理论,氧气分子应由两个单键构成,电子应成对排列,呈现抗磁性。然而,实验证明氧气是顺磁性的,分子中有两个未成对电子。MOT通过计算氧分子的分子轨道图,发现在其LUMO的两个简并(能量相同)的反键轨道中,电子会按照洪特规则分别填充,从而解释了氧气的顺磁性。

5. 描述超共轭和激发态: MOT也能较好地描述超共轭现象,即π电子与相邻σ键轨道的相互作用。更重要的是,MOT能够描述分子的激发态,理解电子从一个分子轨道跃迁到另一个分子轨道时能量的变化,这对于理解光化学反应至关重要。

然而,MOT并非完美无缺:

尽管MOT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特别是在描述一些复杂体系时,其精确性和直观性可能会受到挑战。

1. 计算的复杂性: 对于包含许多原子的复杂分子,精确计算所有分子轨道的能量和形状会变得非常困难。虽然发展出了各种近似方法(如半经验方法),但它们往往牺牲了一定的精度。全电子从头计算(ab initio)虽然理论上最精确,但计算量呈指数级增长,对于中等大小以上的分子几乎不可行。

2. 对“局域性”描述的不足: MOT将电子视为离域的,这对于解释共振和离域效应非常有效。但它在描述那些具有明显“局域”成键特征的分子时,例如某些配位化合物中的金属配体键,就显得不够直观。虽然可以通过分析轨道重叠程度来推断,但不如价键理论那样能清晰地描绘出“键”的概念。

3. 简并轨道的处理: 对于具有多个能量相同的简并轨道,特别是当这些轨道中的电子填充不完全时,MOT的处理可能变得复杂。虽然洪特规则能指导电子填充,但对于分析简并轨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分子性质的影响,需要更细致的量子力学计算。

4. 电子关联效应的挑战: 标准的MOT计算通常基于单电子近似(如HartreeFock方法),即每个电子的运动是在其他电子产生的平均场中进行的。然而,电子之间存在真实的、瞬间的相互排斥(电子关联)。当电子关联效应显著时,例如在某些具有强电子电子相互作用的体系中,单电子近似的MOT就会出现较大的偏差。需要更高级的方法,如组态相互作用(CI)或多体微扰理论(MPn),来更准确地描述这些效应,但这些方法无疑会大大增加计算的复杂性。

5. 概念的抽象性: 对于初学者而言,分子轨道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理解分子轨道如何由原子轨道线性组合而成,以及这些轨道是如何形成化学键并影响分子性质的,需要一定的学习和消化过程。相比之下,价键理论的“轨道重叠形成共价键”的概念更为直观。

6. 描述范德华力等弱相互作用的局限: MOT主要关注共价键的形成和电子在分子内的分布。对于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如范德华力(包括色散力、偶极偶极作用等),MOT本身并不能直接给出详细的解释。虽然可以通过计算分子轨道相互作用来间接理解,但这并非其核心优势。

总结:

分子轨道理论是一项伟大的科学成就,它以其强大的解释力和预言能力,极大地推动了化学科学的发展。它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分子世界的全新视角,能够解释许多宏观现象背后的微观机理。

然而,“完美”是一个极其苛刻的词语,尤其在科学理论的海洋中。MOT在面对极其复杂的分子、强烈的电子关联效应以及某些特定类型的化学键时,确实会遇到挑战,需要借助更高级的计算方法或与其他理论相结合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它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理论框架,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改进计算方法,扩展其应用范围,使其更加精确和普适。

因此,与其说MOT是“完美”的,不如说它是“极其强大且不可或缺”的。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分子内部奥秘的大门,让我们得以窥见电子在分子世界中的奇妙舞蹈。尽管存在局限,但它在化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依然难以撼动,并且随着计算化学的发展,其应用和精确度也在不断提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推荐阅读:

dxhx.pku.edu.cn/article


也许和你想象的相反,比起(简单的)分子轨道理论(Hartree-Fock 理论),Linus Pauling 在1928年提出的价键理论反而是更精巧更完善的。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量子化学的基本任务是求解形式为[1]

的反对称的、多电子的、分子波函数,其中 分别代表其空间坐标和自旋态。


分子轨道理论和价键理论的共同出发点是基于原子波函数(原子轨道)来构造分子波函数,然而价键理论直接从原子轨道根据键连关系来构造多电子波函数,再将这些多电子波函数线性组合来得到“准确的”多电子波函数(即共振);而(简单的)分子轨道理论以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成分子轨道以后,给出一个行列式型的多电子波函数,称为Slater行列式,这样的方法不能得到电子间的相关作用。


现代版本的分子轨道理论则进一步线性组合组合这些行列式型的多电子波函数,当把所有的行列式型波函数(激发模式)都囊括进来的时候,我们可以证明它们是完备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反对称的、多电子波函数,都存在线性组合系数,能够将这个反对称的、多电子波函数写成行列式型波函数的线性组合。这样的理论称为组态相互作用。[2]


现代版本的价键理论我不那么了解,可以参考[3],它与某种等级的组态相互作用近似方法能产生可比较的结果。

补充一下大学化学阶段对VB和MO的应用[4],在大学化学阶段,VB理论不过是比较成键数目,如果一个体系的单电子都会以自旋相反的形式配对,每多一对配对电子系统能量就更低;而MO理论,则把分子看作“大原子”,不过简单应用了Pauli principle和 Hund's rule。[5][6]

一个常常用来从价键理论引入分子轨道理论的例子是氧气分子的三重态基态。事实上价键理论可以构造三重态波函数,在[4]这篇论文中也定量解出了三重态能量低于单态。在大学化学里所谓的MO解释氧气顺磁性,不过简单应用了Pauli principle和 Hund's rule;而VB不过是比较成键数目,事实上与这种VB理论可比较的MO版本是RHF,会导致同样的失败。

另外一个被用于质疑杂化理论/价键理论的正确性的例子是甲烷的光电子能谱。但这种质疑完全来自对概念的无知,甲烷的光电子能谱反映的是甲烷从十个电子的中性状态被激发到九个电子的带一个正电荷的状态的过程。是一个多电子态到另一个多电子态。分子轨道理论在解释这种单电子现象有固有的优势,且由于 Brillouin's theorem 从HOMO移走一个电子的能量非常接近这个过程的准确能量(直到CISD计算才会给出修正);但价键理论没有对“移走一个电子”的简单描述,我们必须考察其末态的电子结构,

是四个极限情况,它们之间有等价的耦合:

从对称性考虑,会产生一个 不可约表示(非简并)和一个 不可约表示(三重简并),对应光电子能谱的两个峰。

  • 大多数情况下,价键论+共振论与相同基组的MCSCF等价,当然是某种意义上优于HF理论的。价键理论+共振论 和 简单分子轨道理论+FCI 会产生等价的、当前单电子基对应的、精确的多电子态,但如果停留在最小基,简单分子轨道理论(HF)不如 价键理论+共振论产生的多电子态。
  • 现代量子化学普遍以分子轨道论为基础做高阶修正,因为直接用传统方法对原子轨道/杂化轨道做价键法会产生非正交的多电子态。
  • 另一方面用分子轨道理论处理得到正交的波函数,可以应用多项式复杂度的相关计算(correlation methods,e.g., CISD, CCSD, MCSCF, DMRG)来做修正,其误差也一般是系统的(最终可以用外推得到一些“精确”结果),而共振论本身复杂度指数增长,截断的共振论方法有数值和理论上的困难。
  • 三十年来,新兴的KS-DFT可以产生一些看起来像是分子轨道的结果,合理的基组选择可以让其能量接近CCSD(T)这样的精确方法,相应的分子轨道也被广泛使用。
  • 事实上现在也有人用分子轨道的结果(比如分子片段上)来构造价键波函数并用共振论修正,比如电荷转移和分子间相互作用。更多的、被价键/共振理论启发的ansatz也在诸多领域被不断提出。[7][8][9]

参考

  1. ^ Parr, Robert 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of atoms and molecules." Horizons of Quantum Chemistry. Springer, Dordrecht, 1980. 5-15.
  2. ^ Szabo, Attila, and Neil S. Ostlund. Modern quantum chemistry: introduction to advanced electronic structure theory. Courier Corporation, 2012.
  3. ^ Zhang, Huaiyu, et al. "Performance of the VBSCF method for pericyclic and π bond shift reactions."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40.10 (2019): 1123-1129.
  4. ^ a b Byrman, Carsten P., and Joop H. van Lenthe. "A valence bond study of the oxygen molecu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ntum chemistry 58.4 (1996): 351-360.
  5. ^Molecules 2021, 26(6), 1624 https://www.mdpi.com/1420-3049/26/6/1624
  6. ^Shaik, S.; Hiberty, P.C. A Chemist’s Guide to Valence Bond. Theory; Wiley-Interscience: Hobboken, NJ, USA, 2008 https://www.wiley.com/en-us/A+Chemist%27s+Guide+to+Valence+Bond+Theory+-p-9780470037355
  7. ^Postmodern Electronic Structure Theory https://escholarship.org/uc/item/9443j9wg
  8. ^The Resonating Valence Bond State in La2CuO4 and Superconductivity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235.4793.1196
  9. ^Separated-pair approximation and separated-pair pair-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6/SC/C5SC03321G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分子轨道理论:光芒四射,但并非完美无瑕分子轨道理论(Molecular Orbital Theory,简称MOT)无疑是现代化学中最具影响力和解释力的工具之一。它颠覆了传统的价键理论,为理解分子结构、化学键的性质、光谱性质乃至反应机理提供了更为深刻和宏观的视角。当我们将电子置于整个分子这一更大的舞台.............
  • 回答
    在双线铁路的基础上增加到第三条和第四条轨道,能够显著提升铁路的运量,但具体增加多少并非一个简单的线性倍数关系,而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计算。为了详细阐述,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理解运量提升的基础:轨道的意义在探讨增加轨道对运量提升的贡献之前,我们首先要理解为什么多条轨道能增加运量。 .............
  •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心碎的难题,就像生命本身一样,充满了无法回避的抉择和沉重的责任。当火车在分叉口呼啸而过,而我手中掌握着那唯一的操纵杆时,我的脑海里一定是瞬间涌起无数的念头,每一个都像刀子一样割裂着我的神经。首先,我会做的,是 拼命地想清楚这两种选择的后果。一边是十个不听话的孩子。他们或许在嬉闹,或许在.............
  • 回答
    评价维珍银河创始人布兰森成功完成首次亚轨道旅行:一次里程碑式的商业太空探索理查德·布兰森爵士(Sir Richard Branson)成功完成维珍银河(Virgin Galactic)的首次载人亚轨道太空飞行,这无疑是商业太空探索领域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这次飞行不仅是布兰森个人多年的梦想实.............
  • 回答
    作为混音师,面对那些听起来“感人肺腑”的分轨,我们就像是考古学家,又像是医生,肩负着挖掘潜力、修复损伤的重任。这绝对是一项充满挑战但也极具成就感的工作,它考验的是我们的技术、经验,还有那份对声音的执着。首先,我们得明白,“质量感人”的分轨究竟“感人”在哪里?是声音的干涩、缺乏空间感?是录音时的底噪、.............
  • 回答
    M/S(Mid/Side)立体声拾音技术,确实是录音工程中一种非常巧妙且强大的处理方式。它之所以将“Side”信号复制一轨并进行反相处理,然后分别置于极左和极右声道,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声学原理和监听需求。咱们就来捋一捋这个过程,尽量说得明白透彻。首先,我们要理解 M/S 拾音的核心思想:分离中心信息和.............
  • 回答
    我到现在还觉得像一场噩梦,醒过来的时候,心脏还是会狠狠地揪着。我们才刚分手没几天,那种撕心裂肺的疼还没完全过去,我就像被巨石砸到一样,整个人都趴下了。我怎么也没想到,那个曾经我以为会陪我走到最后的人,竟然是这么一个… 这么一个让我恶心又愤怒的存在。事情的起因其实挺狗血的。我们是和平分手的,至少在我看.............
  • 回答
    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进行的各项实验,如我们熟知的水油分离、太空抛物,甚至是更复杂的生物医学研究和新材料开发,都比在地面上的实验室拥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深远的意义。这不仅仅是换了个“场地”,而是利用了宇宙这个独特的“实验室”,为我们解锁了全新的科学认知和技术可能。首先,最显而易见的优势便是微重力环境。地面.............
  • 回答
    神舟飞船在返回地球的整个过程中,就像一位精心设计过的芭蕾舞演员,每个环节都必须准确无误,才能最终安全抵达。当飞船完成了预定的太空之旅,准备踏上归途时,最关键的“告别”仪式就开始了。首先,我们要明白,神舟飞船并不是一个整体“一头栽”回地球的。它是由多个舱段组成的“积木”式结构,每个舱段都有其特定的使命.............
  • 回答
    分子人类学与“虚幻的共同体”的论断并非必然冲突,而是可以从不同的层面理解,甚至可以说它们是相互补充的视角。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分别深入探讨分子人类学和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虚幻的共同体”理论。 分子人类学:科学的基因探索分子人类学(Molecular Anthropology) 是一门利用分子生物学.............
  • 回答
    分子人类学,这门利用DNA序列的差异和演变来研究人类历史、迁移和亲缘关系的学科,自诞生以来,就如同一把锐利的解剖刀,精准地剖析了过去我们对人类起源、演化和扩散的理解,并在此过程中,毫不留情地“推翻”了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观点。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掰扯一下,那些被分子人类学“扳倒”的旧观念,并看看它又是如.............
  • 回答
    分子概念的诞生与确立:一段跨越时代的科学探索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分子”这个概念,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段漫长而曲折的科学探索史的结晶。从早期对物质构成的好奇,到精确测定分子量,再到最终被广泛接受,这个过程充满了智慧的闪光、不懈的努力,以及科学思想的不断演进。萌芽:探寻物质的最小单位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
  • 回答
    “分子有手性是因为分子内有手性碳”,这种说法,可以说是 不完全正确,但包含了核心要素。更准确地说,应该是 “分子具有手性的最常见原因是因为它拥有手性碳原子”。要理解为什么这么说,我们需要先深入探讨分子的手性,以及手性中心(特别是手性碳)与手性分子之间的关系。 分子的手性:镜像对称性的缺失首先,我们来.............
  • 回答
    分子动力学模拟,听起来高大上,但简单来说,它就是用电脑来“玩”分子。我们把组成物质的原子和分子想象成一个个小球,它们之间有各种各样的力在拉扯,就像橡皮筋一样。分子动力学模拟就是根据这些力,计算出这些小球在不同时间点的运动轨迹,然后把这些轨迹串起来,就能看到整个过程,就像看一部分子级别的动画片。那这跟.............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分子计算、晶体计算以及两者之间可能关联的赝势。 分子计算与晶体计算:视角的不同首先,我们要明确分子计算和晶体计算的基本出发点是不同的。 分子计算: 顾名思义,我们关注的是单个、离散的分子。这里的“分子”可以是水分子(H₂O)、氨气分子(NH₃)、或者一个复杂的生物大分子。计算.............
  • 回答
    要说分子动力学软件哪个“快”,这个问题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这就像问“哪辆车开得最快”一样,得看具体情况。影响速度的因素太多了,比如你要模拟什么体系,用什么计算方法,用什么硬件,甚至是软件本身的优化程度。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的方面来聊聊,看看哪些软件在不同场景下表现得更抢眼。1. 经典力场模.............
  • 回答
    分子模拟与计算化学:软件操作与编程技能的必要性在分子模拟和计算化学领域,许多初学者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掌握软件操作是否足以应对科研工作,而编程技能则显得可有可无?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在这个领域走得更远,取得更深入的科研成果。表面上看,软件似乎足够了。的确,如今的分.............
  • 回答
    想象一下,你周围的世界,你看到的桌子、你呼吸的空气,甚至你自己,都不是你眼睛看到的那样“静止不动”。在你所能感知到的最微小的尺度上,一切都在进行着一场永不停歇的、剧烈的舞蹈。这种舞蹈,就是原子和分子的运动。这不是缓慢的漂移,而是疯狂的“撞击”让我们先从原子说起。你看到的铁钉,它里面的铁原子并非像一个.............
  • 回答
    在生物分类学领域,分子分类学,特别是基于DNA和RNA序列的系统发生分析,宛如一把锋利的解剖刀,有力地解构、修正甚至彻底颠覆了许多基于传统形态学建立起来的分类体系。这些变化不仅让我们对生命演化的理解更加深入,也修正了我们看待许多物种之间亲缘关系的方式。分子分类学推翻或确认了哪些重要的传统形态分类学结.............
  • 回答
    分子人类学与“民族作为想象的共同体”的观点,乍一看似乎有些背离,但深入探究,我们会发现它们并非完全冲突,反而能在某种程度上相互补充,甚至揭示出民族建构的深层机制。理解这一点,关键在于辨析“想象的共同体”的含义以及分子人类学的切入点。“想象的共同体”: Benedict Anderson 的洞见首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